书城亲子新编科学育儿百科
15129000000035

第35章 19~24个月:让宝宝懂得更多的道理(1)

此时的宝宝进入了积极的言语活动发展阶段,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说话的积极性会逐渐提高,父母除了应该多鼓励宝宝表达沟通、提高宝宝的语言能力之外,还要多引导宝宝的行为,让宝宝懂得更多的道理。

本阶段身体发育特点

此时期宝宝能独立行走,与周围环境接触的机会较多,活动增加,牙齿长得很快,醒着的时间逐渐延长,睡眠的次数相应减少。这时理解能力和生活能力明显增强。

身高

这时男宝宝的平均身高约为87.2厘米,女宝宝的平均身高约为86厘米。

体重

这时男宝宝的平均体重约为13千克,女宝宝的体重平均约为11.9千克。

头围

这时男宝宝的平均头围约为48.8厘米,女宝宝的平均头围约为47.7厘米。

能说出100多个词语

随着宝宝不断长大,语言的发育速度非常快。语言能力强的宝宝1岁半时,已能说出100多个词语,且宝宝的语言模仿能力也令人惊讶。

喜欢问“为什么”

如果把一件玩具藏起来,宝宝不会再认为它会消失了,而是会努力地寻找。当宝宝懂得捉迷藏时,就会更理解与妈妈的暂时分离了,宝宝知道要自己去找妈妈。宝宝在这时也已经能够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了,如今天和明天、快和慢、远和近等,也会更喜欢问“为什么”。

科学的营养饮食

宝宝的大脑现在正快速发育,爸爸妈妈在做日常饮食安排时,不要忘了多给宝宝吃些健脑食物。

选择健脑食物

父母要多给宝宝选择下面的健脑食物:

动物内脏、瘦肉、鱼。动物内脏及瘦肉、鱼等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及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水果。特别是苹果,不但含有多种维生素、无机盐和糖类等构成大脑所必需的营养成分,而且含有丰富的锌,锌与增强宝宝的记忆力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要常吃水果,这不仅有助于宝宝身体的生长发育,而且可以促进宝宝智力的发育。

豆类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维生素A、B族维生素等。尤其是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高,其中以谷氨酸的含量最为丰富,它是大脑赖以活动的物质基础。

硬壳类食物。硬壳类食物含脂肪丰富,如核桃、花生、杏仁、南瓜子、葵花子、松子等均含有对发挥大脑思维、记忆和智力活动有益的脑磷脂和胆固醇。

食用健脑食物的注意事项

健脑食物应适宜于宝宝的消化吸收。只有能够消化吸收,才能使大脑得到营养。

健脑食物应适量、全面,不能偏重于某一种或是以健脑食物替代其他食物。

健脑食物的种类及数量应逐步添加。

常吃胡萝卜的好处

胡萝卜是一种质脆味美、营养丰富的家常蔬菜,宝宝常吃胡萝卜,对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身体素质会很有好处。

胡萝卜富含营养

胡萝卜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胡萝卜素含量较高。在胡萝卜素进入人体内,在肠和肝脏内可转变为维生素A,维生素A有保护眼睛、促进生长发育、抵抗传染病的功能,是宝宝不可缺少的维生素。因此,宝宝应多吃些胡萝卜,以获得维生素A。

有益宝宝肠道健康

胡萝卜中的双歧生长因子,对人体3种双歧杆菌有明显的促进生长作用。双歧杆菌对人体无毒、无害、无副作用,是体内肠道吸收极为重要的有益菌群,因此,爸爸妈妈应多给宝宝吃胡萝卜,以保证宝宝肠道健康,防止腹泻、便秘等肠道疾病的发生。

胡萝卜熟吃更好消化

从宝宝加辅食时起即可喝胡萝卜水、吃胡萝卜泥、蒸胡萝卜段。

有的宝宝不适应胡萝卜的异味,就可将胡萝卜与其他食物混合制作,如烧肉末,青菜、豆腐炒胡萝卜,蒸蛋羹内放胡萝卜碎末,与青菜、肉混合做包子、饺子馅,做胡萝卜、白萝卜丝汤等。胡萝卜生吃,不如熟吃容易消化吸收。

果冻不宜常吃

果冻类食品,虽冠以“果”字头,却并非来源于水果,而是人工制造物,其主要成分是海藻酸钠。虽然来源于海藻与其他植物,但它在提取过程中,经过酸、碱、漂白等处理,许多维生素、矿物质等成分几乎完全丧失,而海藻酸钠、琼脂等都属于膳食纤维,不易被消化吸收,如果吃得过多,会影响宝宝对蛋白质、脂肪的消化吸收,也会降低对铁、锌等无机盐的吸收。

餐前不宜吃番茄

番茄应该在餐后再吃。这样,可使胃酸和食物混合大大降低酸度,避免胃内压力升高引起胃扩张,使宝宝产生腹痛、胃部不适等症状。

香菇不宜过度清洗

香菇中含有麦角甾醇,在接受阳光照射后会转变为维生素D。但如果在吃前过度清洗或用水长时间浸泡,就会损失很多营养成分。另外,煮香菇时要注意不能用铁锅或铜锅,以免造成营养损失。

韭菜最好现吃现做

韭菜最好现吃现做,不能久放。如果存放过久,其中大量的硝酸盐会转变成亚硝酸盐,引起毒性反应。另外,宝宝消化不良也不能吃韭菜。

精心的日常呵护

这个阶段正是宝宝性格的形成时期,也是宝宝扩大社交面的时期,爸爸妈妈要注意培养宝宝的个性与社会性。同时,也要培养宝宝一些良好习惯的形成。

不要给宝宝剪眼睫毛

一根睫毛的寿命不超过3个月左右,而且,每个宝宝的睫毛生长都有自己的规律,因此,给宝宝剪眼睫毛,并不会使宝宝的眼睫毛长长。所以,父母千万不要相信一些所谓的经验和秘诀。

剪眼睫毛不利宝宝健康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宝宝通过眼睛来看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而眼睫毛具有防止灰尘进入眼内、保护眼睛的作用。如果剪掉了宝宝的眼睫毛,宝宝的眼睛就会失去保护,此时,灰尘、细菌等很容易侵入宝宝的眼睛里,从而易引起各种眼病,很多宝宝在1~2岁的时候就患有结膜炎,是与妈妈下手剪掉保护宝宝眼睛的眼睫毛有直接原因的。

剪眼睫毛容易伤害眼睛

宝宝出生时,眼睫毛是看不到的,大约1周后,眼睫毛才会慢慢长出来。2~3个月大时,宝宝漂亮的眼睫毛就完全形成了。但是宝宝的眼睫毛相比成人,还是较短的,妈妈拿着剪刀给宝宝修剪眼睫毛的时候,剪刀锋利的尖端很可能会伤到宝宝的眼睛。一般来说,妈妈在给宝宝剪眼睫毛的时候,都是比较紧张的,一不小心手一抖,就会给宝宝带来无法挽回的伤害。

左撇子与遗传有关

从宝宝使用左右手的习惯,观察宝宝是左脑优势还是右脑优势外,其实绝大多数宝宝惯用手的习惯是家族遗传。比如,爸爸妈妈其中有人是左撇子,宝宝习惯使用左手的机会也就相对提高。从研究数据来看,大部分惯用左手的宝宝,都可以从亲属中找出相同属性的长辈。而宝宝习惯用左手,就表示宝宝的右脑比较有优势。

正确引导宝宝双手并用

当父母了解宝宝惯用左手的原因后,较能接纳宝宝这个行为。不过的确可以多刺激宝宝不常用的那只手,左撇子的宝宝可以让他学着用右手捡球;惯用右手的宝宝可以学着用左手捡球,因为在双手操作中,会同时刺激宝宝左脑和右脑的活动,多刺激脑部活动对宝宝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帮助,但是遇到宝宝要操作精细动作时,例如,吃饭、画图等就别强迫宝宝一定要左右开弓“右手写字、左手做事”。只要父母顺应宝宝的自然发展,接纳宝宝与生俱来的特质与能力,从中协助与引导,宝宝惯用左手或右手都可以发展得一样好,大脑也会全方位地发展。

此时宝宝使用左手或右手的习惯已经很明显了,父母就应该让宝宝顺其自然。千万不可以强迫宝宝一定要用右手,或以言语不断地纠正,那样做容易造成宝宝害怕、有挫折感,变得不喜欢动手操作。而且,长久下来会让宝宝处于挫折与无助感中,容易造成宝宝说话结巴、神经紧张、情绪不安等。

育儿小百科

宝宝发脾气时的应对

很多父母都感觉到,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人长大了,脾气也有些大了,遇到不顺心的事会生气,或达不到自己目的时会大哭大闹,大发脾气。这时,父母要理智、冷静地应对宝宝的哭闹。

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

当宝宝发脾气的时候,父母应该温和地加以阻止,告诉他这么做不好,并在生活中为他做出处事的榜样。如果宝宝开始学着控制自己的情绪,父母一定要表扬他,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他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脾气温和的宝宝了。

不理会宝宝的哭闹

当宝宝发脾气哭闹的时候,做父母的什么也别做,要让他知道哭闹既不能引起你的注意,也不能帮他达到目的。父母可以选择暂时走开,装作不理睬他的样子,把他关在他自己的房间里,或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如果怕他发疯般哭闹,或伤害自己,可以把他关在安全的地方。

别忘了夸奖宝宝

待宝宝哭闹的暴风雨过去之后,就要立即夸奖他能控制住自我,而且与他开始另一种不会有挫折感的游戏。对他说:“宝宝以后不要大哭大闹了,只要像现在这样听话,妈妈还是喜欢你的”。由于这是你对他的哭闹首次发表意见,会帮助他了解你刚才不理会的是他的哭闹,而不是他本人。

练习给洋娃娃穿、脱衣服

当宝宝表示要自己穿衣服、脱衣服的时候,可以让宝宝用洋娃娃做练习,先让宝宝分清衣服的正反面,然后给洋娃娃脱去衣服,然后再穿上。宝宝每完成一步就要表扬他,并让宝宝有机会多练习。让宝宝练习扣扣子、拉拉链、勾裤钩和解纽扣,最后练习系鞋带。父母要有耐心,不要期望宝宝很快就能学会,因为宝宝还小,但最终会学会的。

穿、脱衣服从简单到复杂

在最开始的时候,妈妈要为宝宝选择穿脱起来都很简单的服装。

对宝宝来讲,有松紧带的裙子和裤子,套头衬衫既好穿又好脱,而系扣子的大衣或带拉链的滑雪服就比较难对付。当宝宝把简单的服装应付自如后,再逐渐让宝宝穿式样较复杂的服装。

妈妈给宝宝做示范

宝宝凡事都喜欢照父母的样子做。如果你一边给宝宝穿衣服,一边做示范,宝宝便会喜欢去学。这样不仅可使宝宝学会正确的穿衣方法,也会使宝宝习惯穿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