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新编科学育儿百科
15129000000032

第32章 11~12个月:渐渐成为独立的个体(2)

做好宝宝学走时的保护

妈妈对宝宝学走时的保护和鼓励是最关键的,其实最好的保护是站在宝宝身后,扶住他的腋下随着他走,但这样半蹲着会很辛苦,所以不妨用一块布围住宝宝的前胸,你从后面提着布来帮他找平衡,这样就省力多了。或者在宝宝初学步的时候,先让他在学步车里练习,因为车的四面都有保护,宝宝想走想坐都可以,大人不但可以把自己解脱出来专心守着他,而且还不用担心他会摔倒。

做好扶物行走的保护

此时的宝宝慢慢找到了走的“感觉”,两条小腿开始用力抬高,向前迈步而不是蹭步。当宝宝可以这样走的时候,就应该把学步车撤掉了,让宝宝练习扶着床沿或扒着小车走,大人在边上看着别让他摔倒就可以。如果大人不放心让他扶着东西走,还可以把双手放在他腋下,但要让他独立走,手劲儿需慢慢变虚,直到慢慢松手。

独立行走期的保护

宝宝开始下意识地挣脱父母保护的手臂,自己独自摇晃着走了。

虽然走起来有点深一脚、浅一脚的,但父母不必担心。当然,宝宝自己走也需要父母的保护,比如父母面对面蹲下,让宝宝在中间来回走,距离要从近到远一点点调整。或者,给他定个距离,如让宝宝从床走到沙发,父母最好跟着以做好保护。

疾病的预防与护理

在这个月,爸爸妈妈不要忘记带宝宝到医院做周岁的全面体检,并且还要掌握口腔炎和厌食症的护理方法。

周岁体检的必要性

体检是医生和父母沟通的最佳时机,有些重要问题是父母必须在此时向医生问清楚的。体检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父母和医生都能充分了解宝宝的健康状况,同时帮父母消除一些不必要的担心。

周岁体检项目

体重。健康宝宝的体重无论增长或减少均不应超过正常体重的10%,超过20%就是肥胖症,低于平均指标15%以上,应考虑营养不良或其他原因,须尽早在医生指导下纠正。

身高。宝宝在1岁内生长最快,如喂养不当,耽误了生长,就不容易赶上同龄幼儿了。

头围。1岁以内是一生中头颅发育最快的时期,测量头围的方法是用塑料软尺从头后部后脑勺突出的部位绕到前额眼眉上边。头围的增长,标志着脑和颅骨的发育程度。

动作发育。这时候的宝宝能自己站起来,能扶着东西行走,能手足并用爬台阶,能用蜡笔在纸上戳出点或道道。

视力。这时候的宝宝可以拿着父母的手指指鼻、头发或眼睛,大多会抚弄玩具或注视近物。

听力。这时候的宝宝喊他时能转身或抬头。

牙齿。这时候的宝宝一般应长出6~8颗牙齿。

了解宝宝的身体状况

拿到宝宝的周岁体检报后,应该让医生给家长分析宝宝目前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根据情况父母更要清楚了解宝宝的具体情况,接受医生建议并提出自己的疑问。

宝宝厌食的对策

厌食症是指较长时期的食欲减退或消失,是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使消化功能及其调节受到影响而导致厌食。主要原因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另外还有家长的喂养方式不当、饮食结构不合理、气候过热、温度过高、患胃肠道疾病或全身器质性疾病、服用某些药物等。表现为精神、体力欠佳、疲乏无力、面色苍白、体重逐渐减轻、皮下脂肪逐渐消失、肌肉松弛、头发干枯、抵抗力差、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等。

宝宝出现厌食状况可参考以下方法治疗,但具体应遵医嘱。

西医治疗。可口服胃蛋白酶合剂、乳酶生片、多酶片、酵母片等。

中医验方。曲麦枳术丸加味:神曲、麦芽、白术各6~10克,枳实、陈皮、鸡内金各3~6克。舌苔厚腻湿重者,可将上述配方中的白术换为苍术,也是6~10克。

养胃增液汤加味:石斛、北沙参、玉竹、白芍各10~15克,山药l5~20克,甘草、乌梅各6~10克。

智能开发与训练

到这个月底,宝宝就满1周岁了,通过爸爸妈妈一年来辛勤的培育,爸爸妈妈在宝宝能力培养方面又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局面。

让宝宝自己走

妈妈和爸爸牵着宝宝的手走路,和宝宝靠自己的力量走路,在保持身体平衡方面是不同的。在妈妈和爸爸牵着宝宝的手时,有的宝宝能走得很好,但妈妈和爸爸一旦放开手,宝宝自己就走不好了。所以,妈妈和爸爸要尽量让宝宝自己走。为了让宝宝尽快学会自己走,妈妈和爸爸要重视宝宝平时的体能锻炼。当宝宝在家里的时候,可以在妈妈和爸爸的保护下,在沙发上爬上爬下。如果住的是跃层楼房,让宝宝爬楼梯是很好的锻炼,但要注意安全。外出锻炼时,秋千、滑梯、小山都是这个月龄宝宝最喜欢的地方,妈妈和爸爸应该充分利用那里的设备对宝宝进行相应的训练。

赤脚走路的好处

我们常看到许多宝宝喜欢赤着脚走路,甚至有个别宝宝因偶尔赤着脚走路而显得特别高兴,这种现象好吗?答案是肯定的。首先,赤脚走路有利于宝宝身心的发育,增进健康,满足新鲜感。其次,宝宝赤脚走路时,会使足底稚嫩的肌肤直接接触地面产生摩擦,从而增强足底肌肉和韧带的力量,促进足弓的形成,避免扁平足的发生。再次,赤脚走路会使感觉器官直接接受到大地的刺激,可为大脑提供更多更准确的信息,这对刺激神经末梢的兴奋,完善其调节功能,增强宝宝的抵抗力和耐寒能力,增进宝宝的智力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用笑容和宝宝交流

在所有表达方式中,笑容已经成为宝宝用来表示需求的手段,用笑容与妈妈和爸爸交流,这是宝宝智力发育更加成熟的具体表现。这个时期的宝宝,如果需要什么,不但会用小手去指或做个手势,而且还知道如何运用表情来加以配合。宝宝会因为发现有趣的事而笑,比如宝宝看到妈妈尝了尝自己奶瓶里的奶,可能就会用笑容说:“妈妈也和我一样用奶瓶喝奶。”宝宝还会用笑容来表达自己快乐的心情,甚至淘气地从妈妈那里得到一个预期的反应,比如宝宝会顽皮地向妈妈笑,好像是说:“我就知道妈妈会有这种反应。”在宝宝用笑容表达自己的感情和需求的同时,也希望和妈妈爸爸分享快乐。

宝宝注意力的培养

这个月的宝宝,虽然各方面的技能都有了较大提高,但在学习某种技能或知识时,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却相当短暂。宝宝可能会花较长的时间在自己喜欢的玩具上,但当妈妈和爸爸给宝宝讲故事时,或者给宝宝玩别的玩具时,宝宝就很难安安静静地学习几分钟。

所以,妈妈和爸爸在教育宝宝的时候,一定要掌握自己宝宝的极限时间,只要耐心地掌握好这个度,尽管每天看书或接受其他教育的时间很短,也会使宝宝养成学习的好习惯,并能积少成多,为将来的学习奠定稳固的基础。

找妈妈游戏

这个游戏和前几个月所做的“藏猫猫”游戏类似,主要区别就是过去妈妈或爸爸藏起来之后,总要特意留下明显的破绽,不是让宝宝看到妈妈或爸爸的脚,就是看到手。现在的这个游戏不再给宝宝留任何破绽,大人一直躲着叫宝宝的名字,直到宝宝顺声寻找。当宝宝经过自己的努力找到妈妈或爸爸时,一定会感到非常兴奋。这个游戏可以训练宝宝把妈妈或爸爸的声音和形象联系起来的能力,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妈妈和爸爸,以增强宝宝克服困难达到目的的信心。

拆宝塔游戏

这个游戏和过去玩过的摞积木游戏也有区别,区别就是用积木块垒成宝塔后再让宝宝把它推倒。如果宝宝不愿意,妈妈爸爸就帮宝宝推倒,然后看宝宝是否会跟着做,最后鼓励宝宝自己再把宝塔垒起来。这个游戏不但可以锻炼宝宝手和眼的协调性,还可以让宝宝感觉到自己的力量,并提高他的创造性。

画画游戏

当宝宝的双手变得更灵活以后,我们可以通过绘画和手指画来提高他的创造力。妈妈和爸爸把宝宝放在高脚椅上坐好,保护好他的衣服、卷起他的袖子,拿报纸或塑料布垫在椅子下面。浇一些无毒的广告颜料在高脚椅上的浅盘里。引导他用手指蘸着颜料“作画”。宝宝很快就能理解其中的含义了,甚至开始用两只手共同制造出一场可爱的“混乱”。

照镜子游戏

让宝宝在镜子里记住自己的五官和样子,培养宝宝的视觉记忆能力。抱着宝宝站在镜子前。指着宝宝的脸说:“这是谁呀?”“这是宝宝!”指着宝宝的鼻子说:“这是什么?这是宝宝的鼻子。”这样依次给宝宝指认五官。爸爸妈妈在给宝宝玩照镜子游戏时,应注意宝宝与镜子的距离保持约50厘米,因为距离太近可能会刺激到宝宝的眼睛。另外,做游戏的时间长短要适当。

游戏难度宜适当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花了上百元钱给宝宝买了玩具,没有多长时间,宝宝就扔在一边。表面上,这是宝宝的原因,实际上,往往是游戏的难易度不合适造成的。有的游戏难度过大,宝宝怎么都玩不好,因此,宝宝就容易失去兴趣。所以给宝宝的游戏,要具有适度的挑战性。

生活处处有游戏

做父母的,不仅要学会在商店的橱窗中给宝宝买玩具,更要学会抓住生活中的每个细节,为宝宝随时随地提供游戏。挖掘身边的游戏,将游戏融入宝宝的生活当中,可以使宝宝随时随地得到游戏的乐趣和收获。

本月宝宝智能发育测试

宝宝1岁了,爸爸妈妈用心所付出的努力能否使宝宝通过下面的测试呢?

大动作

独走几步。让宝宝独站,鼓励他在父母之间独自走2~3步,如果宝宝能独走2~3步,表明宝宝达到12个月智能发育标准。

精细动作

用蜡笔在纸上戳出点。家长向宝宝示范用蜡笔在纸上戳出点或画道道,如果宝宝能用手握蜡笔在纸上戳出点或道道,则表明宝宝达到12个月智能发育标准。

认知能力

拉双绳取物。用120厘米长的绳子穿过一个杯子,将绳子两端放在桌子上宝宝能够得着的地方,并鼓励宝宝将杯子拿过来。如果宝宝知道抓住绳子将杯子拉过来,表明宝宝达到12个月智能发育标准。

竖起食指表明自己“1”岁。问宝宝“几岁了”,要求宝宝竖起食指回答,如果宝宝能有意识地指出或说出2~3个以上的单字(“爸”“妈”除外),表明宝宝达到12个月智能发育标准。

言语交流

先把一个玩具放到宝宝手里,然后伸出手对宝宝说“把……给我”,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果宝宝能把玩具送到妈妈手里并主动放手,表明宝宝达到12个月智能发育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