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新编科学育儿百科
15129000000018

第18章 4~5个月:感受丰富多彩的世界(3)

锻炼宝宝手部肌肉的力量

训练宝宝手部肌肉运动能力时,妈妈或爸爸可将宝宝抱成坐位,面前放一些色彩鲜艳的玩具,边告诉宝宝各种玩具的名称,边引导宝宝自己伸手去抓握。开始训练时,玩具要放置在宝宝一伸手就可抓到的地方,如果宝宝已经能够比较容易的抓到后,再慢慢地移到稍远的地方。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在宝宝左手或右手已经拿到一个玩具后,再向宝宝的同一只手递玩具,观察宝宝是将原来到手的玩具扔掉再拿另一个玩具,还是学会了将玩具传到另一只手上。然后试着将宝宝不喜欢的玩具递过去,让宝宝练习推开的动作,还可以将宝宝喜欢的玩具从他手中拿过来再扔到宝宝身边,让宝宝练习拣东西的动作,玩具的个头应从小到大,以锻炼宝宝手部肌肉的力量。

帮助宝宝学习爬行

5个月的宝宝趴着的时候,已经能够神气十足的挺胸抬头了,有时还会胸部离床,将上身的重量落在手上;有时甚至双腿也离开床铺,身体以腹部为支点在床上打转。这时,妈妈或爸爸可以用手抵住宝宝的足底,并用色彩鲜艳的玩具在前面引逗,宝宝就会以足底为基点,用上肢和腹部的力量开始向前匍行。如果妈妈或爸爸放开抵住宝宝足底的手,这时的宝宝如果越往前使劲,由于失去了足底的基点,在手部力量的作用下,身体反而越向后面匍行。如此反复练习,宝宝就会很快学会爬行了。

训练宝宝下肢的保健操

宝宝动作的发展在1岁之内是最迅速的,除了日常训练外,还有一个好的办法就是做婴儿保健操,下面介绍一些训练宝宝下肢的保健操方法。

伸屈踝关节(2个八拍)

预备姿势为宝宝仰卧,妈妈右手操作宝宝的左踝部,左手握住左足前掌。①将宝宝足尖向上,弯曲踝关节;②足尖向下伸展踝关节;③动作同①;④动作同②;⑤~⑧动作同①~④。后八拍换右足,做伸展右踝关节动作。注意伸屈时,动作要自然,切勿用力过猛。

两腿轮流伸屈(2个八拍)

预备姿势为妈妈两手分别握住宝宝两膝关节下部。①屈宝宝左膝关节,使膝缩近腹部;②伸直左腿;③~④屈伸右膝关节;⑤~⑧动作同①~④;左右轮流,模仿蹬车动作。注意屈膝时,稍微帮助宝宝用力,伸直时动作放松。

下肢伸直上举

预备姿势为两下肢伸直平放,妈妈两手掌心向下,握住宝宝两膝关节。①~②将宝宝两下肢伸直上举过头;③~④动作还原;⑤~⑧动作同①~④。注意两下肢伸直上举时,臀部不离开桌(床)面,动作轻缓。

转体、翻身

预备姿势为宝宝仰卧并腿,两臂弯曲放在胸腹部,妈妈左手扶胸部,右手垫于宝宝背部。①~②轻轻地将宝宝从仰卧转为右侧转体、翻身卧;③~④动作还原;⑤~⑧妈妈换手,将宝宝从仰卧转为左侧卧,后还原。注意侧卧时,宝宝的两臂自然放在胸前,使头抬高。

训练宝宝学坐的方法

学坐对宝宝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成长过程。

这件事情在我们看来也许很容易,但对正在成长中的宝宝来说就不那么容易了。不过,只要妈妈掌握一些正确的方法,宝宝就会轻松快乐地学会坐。5个月宝宝,仰面躺着时妈妈用双手慢慢拉起宝宝,然后把上身扶直,稍坐片刻后,再让宝宝仰面躺下,妈妈用双手夹住宝宝腰部或腋下,扶成站立的样子,记住两只小脚要分开些。然后,把宝宝的身体向后、向下推按,让宝宝坐下,但要扶直上身,稍坐片刻再重新开始练习这个动作,每次练习4~6次。通过以上训练,当宝宝6个月时,预计自己就会独坐片刻了。

认知能力的训练

教宝宝认识周围的日常事物时,妈妈或爸爸应该给宝宝准备一些色彩鲜艳、图幅较大的卡通画报,一边给宝宝看,一边讲画报上的卡通形象,如1只猫、1根香蕉等。经过多次练习后,宝宝对小狗、小猫、香蕉、灯、花、鸡等名字有了记忆之后,再教宝宝听到物名后用手指出来。一般来讲,宝宝最先学会指认的是在眼前变化的东西,如能发光的、音调高的或会动的东西,如灯、电视机、机动玩具等。宝宝语言能力的发育,一般规律是先听懂之后才能学会说,所以指认物名是第5个月宝宝的训练重点。进行这种听到声音并与相应物品相联系的指认物名训练时,妈妈或爸爸一定要有极大的耐心和热情。训练时,要一件一件地认,一点一点地学,一次不要同时认好几件东西,只有经过逐件物品的反复温习才能使宝宝记得牢,认得准。

触摸能力的训练

第5个月的宝宝不仅头已竖得很稳,而且视野也更加扩大,对周围环境的事物开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根据宝宝此时的发育特性,妈妈或爸爸就可以开始对宝宝进行触摸感知能力的训练了。在训练之前,细心的妈妈或爸爸一定要注意观察宝宝平时最爱看什么,对什么东西最感兴趣,并从中找出宝宝最喜欢的东西让宝宝触摸。比如木制的玩具、铁制的玩具或绒毛玩具等。在对上述各种玩具练习触摸手感的基础上,再找出平绒、粗棉布、劳动布、针织品等各种材质的织物,缝成一个个垫子,垫在宝宝身下,不仅让宝宝用小手摸来摸去,还要让宝宝的身体在上面蹭来蹭去,让他体会和感觉各种布料的不同质感。

但要注意的是不要让宝宝的身体在具有化学纤维成分的小垫子上磨蹭时间过长,以免刺激到皮肤。

视觉能力的训练

对宝宝的视觉感知训练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在日常生活中,爸爸或妈妈要经常把宝宝所看到的物体,尽量用语言来强调指出,以便使宝宝能够把听到、看到的与感觉到、认识到的东西联系起来。比如宝宝喜欢看灯,妈妈或爸爸就可把台灯拧亮又拧灭,逗引宝宝的视线落在台灯上,然后告诉宝宝说这叫“灯”,说“灯”字时口型要明显,发音要准确、清晰,使宝宝把声音和发亮的物件联系起来,以后妈妈或爸爸再说到灯时,宝宝就会自己抬头看灯了。

父母要花一定的心思和时间陪宝宝玩,并且要选择一些能引起和维持宝宝兴趣以及适宜宝宝年龄的游戏。

育儿小百科

听觉能力的训练

妈妈或爸爸可以先拿一些可以发出响声的玩具,弄出响声来让宝宝注意倾听。等宝宝有了反应之后,妈妈或爸爸再从宝宝身边走到另一个房间或躲在宝宝卧室的窗帘后面,叫着宝宝的名字让宝宝寻找。

如果宝宝找不到,妈妈或爸爸可以露出头来吸引宝宝,直到宝宝注意到为止。进行这种听觉感知训练,声音要由弱到强,距离要由近到远,循序渐进地锻炼宝宝的听觉能力。还可以给宝宝听悦耳的八音盒或电子玩具,甚至听动物的叫声、鸟类的啼鸣声,以及各种交通工具的声音等,以扩大声音的范围,观察宝宝的反应。此外,要注意音乐应和谐、动听美妙。

音乐记忆力训练

在音乐记忆力训练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宝宝反复听一首儿歌,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用画有相应形象的彩色图片或实物与儿歌相配合,比如给宝宝放小蝌蚪找妈妈的音乐,并让宝宝看这些图片,爸爸或妈妈做相应的解说,这样就可以做到声、物、情融为一体,从而极大地调动起宝宝的兴趣和愉快的情绪,使其记忆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强化。此外,还应给宝宝听一些模仿动物的叫声或生活中、大自然中的各种音响,以丰富宝宝的音乐内容。

宝宝喜欢欢快有节奏的声音

训练下肢协调能力的游戏

做滚球游戏时,可以让宝宝趴着,先让宝宝触摸一下有铃铛的球,然后把球放在宝宝的手边滚动。接着,再从稍远的地方将球滚向宝宝,甚至从宝宝身边滚过。滚动的球就会引导宝宝移动整个身体追寻球的去向。然后妈妈或爸爸先抓住宝宝的脚,让宝宝的脚被动踢球。刚开始时,宝宝肯定不会踢,不是用脚从上面蹬踩球,就是用脚踝笨拙地碰球。等宝宝把球碰出去后,妈妈或爸爸再把球用手挡回来。当宝宝看到自己的脚把球碰出去然后又弹回来的时候,一定会表现出很兴奋的样子。经过这样多次练习,如果妈妈或爸爸再把球放在宝宝的脚边时,宝宝就会自动踢球了。

提升身体协调能力的游戏

到了第5个月时,宝宝的脖子稳固后可以进行这种平衡游戏。妈妈或爸爸扶住宝宝手肘及肩膀,将卧躺的宝宝扶起来,一边哼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歌谣,一边把宝宝拉起来,这时宝宝的身体就会有悬空的感觉。通过这种游戏,可以训练宝宝的平衡感。

锻炼观察模仿能力的游戏让宝宝面对着你,然后妈妈试着做张大眼睛、伸出舌头、动动鼻子、鼓起脸颊等各种动作。

玩玩看!宝宝可能会试着模仿你。一旦宝宝模仿妈妈了,你就再模仿回去,这样的游戏会让宝宝很开心。宝宝也可以和其他亲属玩这个游戏,每个人都会喜欢这种互动。

本月宝宝智能发育测试

根据下列要求,测试一下宝宝各项智能发育都过关了吗?

大动作

扶腋下能站立。双手扶宝宝腋下,站在床上或大人腿上。如果宝宝能站立2秒以上,则表明宝宝达到5个月智能发育标准。

精细动作

抓住悬吊玩具。让宝宝仰卧,逗引他够取悬吊在胸前的玩具,宝宝如果能主动够取、抓住玩具,则表明宝宝达到5个月智能发育标准。

认知能力

玩具失落后两眼跟着找。抱坐,用红线球(直径10厘米)在宝宝眼睛水平方向引起其注视时,将球滚落在地上,大人手仍保持原姿势,观察宝宝反应。当球落地后,如果宝宝能立即低头寻找,表明宝宝达到5个月智能发育标准。

言语交流

能模仿大人发出的重复音节。宝宝醒着高兴时,大人与其面对面,对宝宝发出重复音节,如“baba”“dada”“mama”等语。如果宝宝会模仿大人发出重复音节,表明宝宝达到5个月智能发育标准。

情绪与社会行为

望着镜中的人笑。把宝宝抱到穿衣镜前,逗引他观察镜中的人像,如果宝宝会对镜中人笑,则表明宝宝达到5个月智能发育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