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书与艺术
15050700000019

第19章 根植于生活和人群里的艺术——读陈丹青《陈丹青音乐笔记》

坐在肯德基的店里看《陈丹青音乐笔记》。也唯独这一刻,心才是沉的,静的。

与《退步集》截然不同,《音乐笔记》里的陈丹青是温和的陈丹青,文字里记述的是他的另一种品相,走向了激越的另一面——这没什么的,人往往是多维的、复杂的人,在不同的环境里,面对不同的对象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陈丹青在谈音乐时是平静的,舒缓的。当然,与其说他在谈音乐,不如说他在谈与音乐有关的人和事,用人文的视角,以至于如我一样对音乐一窍不通的人也能看得津津有味,正如自称“什么乐器都不会弄”的他眉飞色舞地谈论音乐——这样的作者遇上这样的读者也是蛮有意思的一件事。

不会弄乐器,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爱乐者”,对音乐,他自是有着独特的鉴赏力,这种鉴赏力常常表现为他对唱片、曲目以及演奏者的挑剔,而这种鉴赏的情趣又是完全个人化的,带着无拘无束的自由与活力。

而前面说过了,书里的文字并不拘泥于音乐本身,常常由音乐联想并扩展到包括人、事、物在内的多方面记忆,常从纽约穿越时空,回到几十年前上海的弄堂,在自家的阁楼上边听音乐边放眼远眺,使音乐藉着更丰富的想象变得鲜活丰满起来,同时也使书的读者跳出“爱乐者”的狭窄,此书完全可以成为老少皆宜的大众读物了。

在这本书里,又多一点地了解了陈丹青。

接下来,陈丹青还会变出什么?恰巧今天在人民东方图书销售中心偶遇并又买下了他的《多余的素材》。

二〇〇七年九月十日

无论读陈丹青描述电影《泰坦尼克号》里几位乐手“赴死的演奏”,描述百老汇音乐剧“饮料”般的雅俗共赏,还是读他静心偷听弄堂里小儿断断续续的钢琴初习,都有一丝莫名的触动。也许根植于生活和人群里的艺术才更富有人性吧。而作为一个艺术家,相信陈丹青更有着细腻的艺术敏感,至少他的所感所悟是个人化的、独特的、不受干扰的。也许正因为此,《陈丹青音乐笔记》才是轻松的、可读的、随意的。

音乐、美术,以及其他的任何一种艺术种类,都是有它的气质的,随世事演变,在血脉和种族里仍有着气质留存的必然是贵族的艺术和艺术家,像一点无以泯灭的亮光,幽幽地点燃着,即使是在艺术繁杂的今天,或许也是不多见的。

陈丹青在波恩打听贝多芬故居时,当地居民的一句“你知道,他不在家”,也能引出千头万绪,仿佛他还活着,只是不在家。在艺术家的际遇里,时时处处都能充满着人性和灵性。当第五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响起,陈丹青真真实实地找到了他,那是一种复活的感觉,借着音乐的翅膀,使往事露出亲和慈祥的笑容。

看守贝多芬故居的老太对陈丹青网开一面,在不让拍照的情况下嘱咐他“快点拍”的情景,与老太在中国西安时一小伙子嘱咐他快点拍的故事相映成趣,显示了制度、规定之外人之为人的小情趣和人情味——艺术家无法是冷血的,亦如他无法被规矩束缚。

“我属于上海的石库门弄堂”,“属于旧上海”,陈丹青如是说——因为那里有他的记忆,他的根。

“伟大的作品,超越美学,直逼感官”,这也是他在“连简谱都不识”的情况下不减对音乐的热情并写出这本《音乐笔记》的原因吧。(《陈丹青音乐笔记》,陈丹青,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12月第6次)

二〇〇七年九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