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书与人
15050600000065

第65章 小女子的随心解读——读安意如《当时只道是寻常》

“残阳秋雨深山寂,纳兰公子长太息!”本来就凄楚缠绵的纳兰词一经多愁善感小女子的随心解读,便更显阴柔哀婉,忧伤低徊,不得舒展。“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意境贯穿始终,愁肠百结,是徘徊又徘徊。

安意如将纳兰容若的这份惆怅归结为天赋的性格,与生俱来,不得解脱。有了这份天生的性情,即使生活在现实的“福禄”之中,纳兰公子依然一幅多愁的模样。是他的错吗?生命蕴含着诸多的秘密,有时终生不得开解。冥冥之中他像是被无形的手牵引着在走,解不脱,放不下,安意如的想象更加重了这种踌躇的气息,随时将人置于“断肠人在天涯”的心境之中。而作者对纳兰公子原本是欣赏有加的,因此我们不要怪罪她的过度引申和臆想。同样纳兰词,世人均可有不同理解,有时实在是依心情而定,从中各取所需。即便如此,我们还是不由得会发出如纳兰好友顾贞观那样的感叹:“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

不看旁人解读,但观《饮水词》,纳兰公子时而“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时而“心绪凄迷”“泪偷零”,时而“洒尽无端泪”,“失意每多如意少”,“情深我自判憔悴”。于心结深处,苦极之时,徒悲“琼楼寂寞,误来人世”。于心结深处,苦极之时,“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生得富贵,却不眷尘俗,为情所困,郁郁终生。

该书从首都机场购得,作者于每首词下均能铺陈出自己的独到感受,虽不乏一己的揣测与偏执,但也自有它的价值。

纳兰纳兰,容若容若,他一个男儿身,怎若女儿般愁肠百结?和彼时自己的心绪相纠结,惹得我都想填词作赋发感慨了,只可惜,我空有感情,没有才情,憋在胸口吟不出啊。

纳兰心有千千结,真不知若无词赋相托,他将如何存活?而无穷无尽的纳兰词,却似浩淼烟波,一愁到底,寻寻觅觅,觅觅寻寻,辗转又辗转,梧桐兼细雨,多情又薄命,苦尽甘不来,唉,一声叹息!(《当时只道是寻常》,安意如,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第1次)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