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书与人
15050600000013

第13章 几分随意,几分任性——读林语堂《林语堂散文经典全集》

什么是读书的艺术呢?简单的答案就是有那种心情的时候便拿起书来读。一个人读书必须出自自然,才能够彻底享受读书的乐趣。

——林语堂《林语堂散文经典全集》

作为一个“人性主义者”,林语堂的散文确实处处散发着人性的气息,他的散文也因此而彰显出自己的风格,文章带着几分随意,几分固执和几分任性,与别人的文章区分开来,成为自己独有。

因为嗜好吸烟,他为自己开拓出诸多理由:“凡吸烟的人,大部曾在一时糊涂,发过宏愿,立志戒烟,在相当期内与此烟魔,决一雌雄,到了十天半个月之后,才自醒悟过来。我有一次也走入歧途,忽然高兴戒烟起来,经过三星期之久,才受良心责备,悔悟前非。我赌咒着,再不颓唐,再不失检,要老老实实做吸烟的信徒,一直到老耄为止。”还生发许多感慨:“思想之贵在乎兴会之神感,但不吸烟之魂灵将何以兴感起来?”呵呵,吸烟的人真该看看。

还有他的读书观,是我完全赞同的。在他看来,读书同样是件极为随意的事,“须与气质相合”,“必与气质相近”,喜欢就读,不喜欢放下,总有一位或一类作家是适合你的。“世间确有一些人的心灵是类似的,一个人必须在古今的作家中,寻找一个心灵和他相似的作家。他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读书的真益处。”“人家不能叫读者去爱这个作家或那个作家,可是当读者找到了他所爱好的作家时,他自己就本能地知道了。”只有从你喜欢的作家那里,你才能汲取到真正的养分,得到气质的强化和浸润。读书不是任务,“世间没有什么一个人必读之书”,而是顺乎自然的人生乐事,因此对于悬梁刺股之事他根本不能苟同。“读书不可勉强,因为学问思想是慢慢胚胎滋长出来。其滋长自有滋长的道理,如草木之枯荣,河流之转向各有其自然之势。”“世上无人人必读之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心境不得不读之书。有你所应读,我所万不可读;有此时可读,彼时不可读,即使有必读之书,亦决非此时此刻所必读。见解未到,必不可读,思想发育程度未到,亦不可读。”那么,“什么是读书的艺术呢?简单的答案就是有那种心情的时候便拿起书来读。一个人读书必须出自自然,才能够彻底享受读书的乐趣”。

这些都是我非常赞同的,他想说的就是我想说的——那么是否可以说,在这些方面,自己与作者也有着某些“气质的相合”或“灵性的相近”呢?

无论如何,与一个心性相近、见解相同的人聊天是愉快的。(《林语堂散文经典全集》,林语堂,北京出版社,2008年1月版)

二〇〇九年七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