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桃病虫防治原色图谱
15047400000008

第8章 桃树虫害的识别与防治(5)

防治方法

(1)捕杀成虫,6月成虫发生多时,于中午前后在树干、主枝附近捕捉成虫。

(2)树干涂白,6月以前,用生石灰10份,硫黄粉1份,水40份加食盐少许制成白涂剂刷树干、大枝,防止成虫产卵。

(3)幼虫孵化期,注意检查枝干,发现蛀入小幼虫,用铁丝钩杀。

(4)熏杀大幼虫,清理排粪孔处粪便,塞入0.1克磷化铝片,用泥堵孔。树干上蛀孔多时,塞药后可用塑料膜包扎树干。产生的磷化氢气体可熏杀树干内深处大幼虫。

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

为害状 两种天牛都属于鞘翅目,天牛科。二者在形态上很相似,主要区别就是星天牛在鞘翅肩部有颗粒状突起,而光肩星天牛没有。它们分布很广,食性很杂,为害桃、梨、李、杏、樱桃等果树及一些林木。以幼虫蛀食枝干,多在木质部蛀食,减弱树势,被害严重的树干、枝条易折断或者整株死亡。

形态特征 星天牛体长19~39毫米,全体黑色,略有光泽,鞘翅上20多块大小不等的白色斑块排成五横列但不规则,在鞘翅肩部有颗粒状突起。光肩星天牛与星天牛很相似,但鞘翅肩部没有颗粒状突起,鞘翅上白斑大小不齐,排列很不规则。卵基本上都是椭圆形,5~6毫米。幼虫45~60毫米,黄白色,头黑色。

发生规律 星天牛北方1~2年1代,以幼虫在树干内越冬。成虫5~8月都有出现,6~8月产卵。卵多产在树干基部,成虫咬出伤口于其中产卵。幼虫孵化后先在皮层蛀食,2~3个月以后,虫体长约30毫米时深入木质部蛀食,并向外蛀孔排粪。光肩星天牛,河南2年1代,以幼虫在树干内越冬。成虫6~10月都有出现。卵多产在大树主干上,产卵前成虫先啃一卵槽,深达形成层和木质部间,每处产1粒卵。幼虫先蛀食皮层,后深入木质部。由蛀孔排出虫粪。

防治方法

(1)捕杀成虫,6~8月成虫发生多时,于中午前后在树干、主枝附近捕捉成虫。

(2)树干涂白,6月以前,用生石灰10份、硫黄粉1份、水40份加食盐少许制成白涂剂刷树干、大枝,防止成虫产卵。

(3)幼虫孵化期,注意检查枝干,发现蛀入小幼虫,用铁丝钩杀。

(4)熏杀大幼虫,清理排粪孔处粪便,塞入0.1克磷化铝片,用泥堵孔。树干上蛀孔较多时,塞药后可用塑料膜包扎树干。产生的磷化氢气体可熏杀干内深处大幼虫。

红缘天牛

为害状 红缘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又名红条天牛。分布面很广。为害桃、梨、枣、杏、山楂、葡萄等果树。以幼虫蛀食果树枝条进行为害。没有排粪孔,外表不易看出被害处。枝干被害后,轻者树势削弱,重者枝干枯死。

形态特征 成虫体黑色,狭长,体长10~20毫米,宽约3毫米,被有灰白色细毛。鞘翅基部两边各有一个椭圆形暗红色斑,在鞘翅外缘还有一条细长的暗红色斑,并在鞘翅肩部与鞘翅上的圆形斑相连。卵长椭圆形,长2~3毫米,乳白色。幼虫体长约22毫米,乳白色,头黑色。蛹为裸蛹,长15~20毫米。

发生规律 每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蛀道端部越冬。翌年3月开始活动,4月为成虫羽化期。成虫活动一段时间后产卵,卵多散产在枝条缝隙中。幼虫孵化后先向皮下蛀食,在韧皮部和木质部间为害,后向木质部内蛀食。

防治方法

(1)杀成虫,4~5月成虫发生时,可于中午前后在树干、主枝附近捕捉成虫并杀死。

(2)由于它为害的多为小枝,所以发现后应及时剪除为害枝段。

桃小蠹虫

为害状 桃小蠹虫属鞘翅目,小蠹科。果园发生的有两种,即果树小蠹和多毛小蠹,以多毛小蠹为主。主要为害桃、李、杏、梅、樱桃等核果类果树。以成虫、幼虫在韧皮部、木质部间蛀食,蛀孔多在枝干背阴面,直径约1毫米,蛀孔处多流胶,严重影响树势,最后全株死亡甚至毁园。

形态特征 果树小蠹体型小,体长2毫米左右,全体黑色。多毛小蠹成虫体长约4毫米,前胸背板褐色有光泽,鞘翅褐色疏生短茸毛,在鞘翅后半部有一条红褐色带。幼虫乳白色,长约4毫米,肥胖弯曲。蛹为裸蛹,初为乳白色,后变黄褐色。

发生规律 该虫每年发生两代,多以老熟幼虫在枝干内越冬,也有部分低龄幼虫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化蛹,多毛小蠹4月中下旬成虫开始羽化,果树小蠹5月中旬成虫羽化,但化蛹、羽化期很不整齐,据观察多毛小蠹羽化期可达60多天,高峰期在5月中下旬。成虫多选择弱树为害,蛀入枝干皮层下,在树皮下蛀母坑道,并于其中产卵。卵孵化后幼虫向两侧蛀子坑道。

防治方法

(1)清理虫枝,发芽前将修剪下的枝条清出果园,特别是虫枝要集中烧毁。

(2)由于小蠹虫喜欢集中为害,当发现受害树时,可用药剂涂刷枝干,可使用药剂为80%敌敌畏乳油100倍液。

(2)在成虫发生期也可全园喷药,可用90%敌百虫晶体1 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 200倍液。

金缘吉丁

为害状 金缘吉丁属鞘翅目,吉丁虫科。又名梨金缘吉丁。为害桃、杏、李、樱桃、梨、山楂等果树。以幼虫蛀食枝干,多在主枝和主干上为害。小龄幼虫在皮层内蛀桃小蠹虫食,大龄幼虫在皮层和木质部间蛀食内皮层和木质外层,造成扁圆形弯曲虫道。枝干被环蛀一周后其上部即死亡,被害枝上常有扁圆形羽化孔。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16毫米,扁平,全体翠绿色,有金属光泽,身体背面有10多条由黑色斑点组成的纵条纹,鞘翅外缘两侧各有1条金黄色纵条纹。卵椭圆形,长约2毫米,初产时乳白色,近孵化时变黄褐色。幼虫体长约35毫米,扁平。蛹长约20毫米,初期乳白色,后变暗红色,有金属光泽。

发生规律 金缘吉丁虫每两年1代,以幼虫在虫道内越冬。翌年3月化蛹,5~6月出现成虫。成虫羽化后先取食叶片,10多天后产卵。卵多散产于枝干树皮缝内。幼虫蛀食皮层,7~8月为害最重。幼虫老熟后蛀入木质部做蛹室进行化蛹。成虫羽化后蛀一扁圆形孔爬出。

防治方法

(1)人工捕杀成虫。在成虫盛发期早晨捕杀成虫。

(2)当发现受害树时,可用药剂涂刷枝干。使用药剂为80%敌敌畏乳油100倍液。

(3)在成虫发生期也可全园喷药,可用90%敌百虫晶体1 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 200倍液。

六星吉丁

为害状 六星吉丁属鞘翅目,吉丁虫科。为害桃、杏、李、樱桃、梨等果树和部分林木树种。以幼虫蛀食枝干,多在主枝和主干上为害。在皮层和木质部间蛀食内皮层和木质外层,造成扁圆形弯曲虫道。枝干被环蛀一周后其上部即死亡,被害枝上常有扁圆形羽化孔。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12毫米,体褐色,略有光泽。鞘翅上两边各有3个金黄色圆形星点,稍凹陷。幼虫体长约20毫米,扁平,乳白色。

发生规律 郑州地区每年1代,以幼虫在虫道内越冬,翌年5月幼虫老熟后蛀入木质部做室化蛹。6~7月发生成虫。成虫活动10多天后产卵。卵散产于树皮缝隙内。幼虫孵化后蛀入皮层为害。成虫羽化后蛀一扁圆形孔爬出。

防治方法

(1)人工捕杀成虫。在成虫盛发期早晨捕杀成虫。

(2)当发现受害树时,可用药剂涂刷枝干。使用药剂为80%敌敌畏乳油100倍液。

(3)在成虫发生期也可全园喷药,可用90%敌百虫晶体1 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 200倍液。

豹纹木蠹蛾

豹纹木蠹蛾属鳞翅目,木蠹蛾科。为害桃、梨、李、杏、樱桃、石榴、枣等多种果树。幼虫蛀食一年生枝,蛀枝上部枯黄,遇风易折断。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5~30毫米,前胸背面有6个蓝黑色斑点,前翅散生许多大小不等的蓝黑色斑点。卵长圆形,初产时米黄色,近孵化时棕褐色。老熟幼虫体长20~35毫米,体暗粉红色,疏生白色细毛,前胸背板黑色。蛹为赤褐色。

发生规律 该虫每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被害枝内越冬,翌年4~5月化蛹,成虫5月中旬至7月中旬羽化。成虫在一年生枝上产卵,幼虫孵化后在枝木质部和韧皮部间蛀一环孔,然后在枝中心向下蛀食。

防治方法

(1)剪除虫枝,生长季发现枝条萎蔫或折断,应及时剪除虫枝。

(2)在成虫发生期用灯光诱杀成虫。

蚱 蝉

蚱蝉属同翅目,蝉科。分布全国,为害桃、梨、杏、李、樱桃、山楂、葡萄、桑、杨、柳、榆、槐等多种树。成虫刺吸枝条汁液,并产卵于当年生枝条中,造成枝条死亡,若虫刺吸根部汁液,使树势衰弱。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43~48毫米,体黑色,具光泽,翅透明。雄虫在晴天中午前后会发出刺耳的鸣叫声。若虫在土中,黄褐色,和成虫体形相似,前足为开掘足。卵近梭形,长约2.5毫米,乳白色。

发生规律 多年发生1代,以卵在枝条或以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成虫在6~9月发生,产卵于当年生枝条木质部中,8月为产卵高峰,卵期10个月,翌年6月幼虫孵化入土为害。

防治方法

(1)彻底剪除产卵枝条并集中烧毁,是防治蚱蝉的最好途径。

(2)老熟幼虫出土期,傍晚捕捉上树的大若虫,可供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