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需要问自己这个问题:从点B到点D这最后一段生命的总体价值是什么?显然,这既包含了好的部分(点B到点C),也包含了坏的部分(点C到点D)。是得到这种好坏掺杂的生活更好,还是同时放弃两者更好呢?答案是,如果坏日子会持续很长时间(而且确实糟糕透顶),那最好同时放弃两者。也就是说,坏日子盖过了好日子。那么,至少在这种情况下,合理的选择是趁你还有这个能力,在一个像点B这样的时机结束自己的生命,而不是让自己经受后面漫长的不值一过的日子。
但如果你能杀死自己的最后时刻远在点B之前呢?甚至,远在点A之前——一直往前到点Q呢?无论原因是什么,假如你远在点Q有机会杀死自己,但是之后就不行了,那么此时自杀还是合理的吗?我们看到,在点Q之后,你还会有很长一段极富价值的生活。当然,我们也知道,最后也会有一段坏日子(点C到点D)。现在你又面临这个选择,是既保留好日子又保留坏日子,还是同时放弃?但这个例子里,好的这部分要远胜于坏的部分。虽然你不在点Q自杀,就要忍受我画出的这个曲线上后面一整段生活,当然也包括糟糕的结局,但在点Q自杀仍然是不合理的选择。
下面是另外一种大为不同的情况。假设你一直过得很好,然后急转直下,但最后又逐渐变成上升的态势了。这种情况下,自杀是合理的吗?你有一段生不如死的时间,但后来情况又好转了,只要不自杀,就能够重新过上富有价值的生活。事实上,你最后一个阶段的生命是非常值得一活的。这里有一点很关键,需要注意:即使有一段时间你生不如死,这也不足以成为你自杀的理由。如果你自杀了——假如说在点A——虽然你避开了X轴下方的那一段(点A到点B),但这么做同时也就放弃了最后一大段美好生活(点B到点D)。在判断自杀是否合理的时候,我们需要把这一点考虑在内。
我们可以把生命分成三个阶段:在第一幕(点A之前),生命显然很值得一活;在第二幕(点A到点B),生不如死;在第三幕(点B到点D)中间,生命又重归美好。从理想化来说,你只想过第一幕和第三幕的生活,而不用经历第二幕。但是,显然你没办法这么做。要么你既要经历第三幕也要经历第二幕(以及第一幕),要么同时放弃两者(只经历第一幕)。由于第三幕有着极大的价值,所以为了得到第三幕而忍受第二幕的痛苦也是很合理的。鉴于此,哪怕生命中有一段生不如死的日子,此时自杀仍然不是一个理性的选择。
然而请注意,得出这一结论的必要条件是,第三幕的正面价值足够高(持续时间长,价值水平高),超过了第二幕的负面价值。
生活仍然能够重新有所好转,进入到第三幕(生活再次变得值得拥有),然而第三幕的正面价值不够高,无法抵消第二幕的负面价值。此时生活确实变好了,但是持续时间太短,价值水平太低,无法抵消第二幕的坏日子。因此,如果你打算在点A自杀,仍然算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当然,在这个案例中,自杀是否合理也取决于选择在何时自杀。在A点自杀是合理的,因为这样可以完全避开第二幕。但如果选择在点C自杀,则是另一回事了。很明显,在点C你刚熬过了第二幕,它已成为历史,尘埃落定,无法改变。你过了一段糟糕透顶的日子,但现在一切都结束了。你的问题不再是,你是否应该避开第二幕?为时已晚。你只能问自己,应该如何处理第三幕。第三幕的生命值得一过,抛弃它是不明智的选择。所以,在点C自杀不合理,而如果可以早一些在点A这么做,还有可能是合理的。更为复杂的是,在点A之后——在第二幕中间的某个时刻——自杀也有可能是合理的,假如此时第二幕剩下的日子糟到可以抵消第三幕的好日子。然而,如果在第二幕中间选择自杀的时间太迟——例如点B——自杀则不再合理,因为第二幕剩下的日子无法盖过第三幕的正面价值。
假设有人因意外造成全身大面积重度烧伤,需要进行长期治疗,他无法移动,忍受着巨大的痛苦,等着他的神经和细胞再生。这个人可能相信自己最终会康复,生活会重新变得有价值。然而,在治疗的过程中,他也可能觉得——他这样想没错——为了能到达最后的阶段,自己需要忍受如此巨大的痛苦,这件事一点儿也不值。他可能觉得死亡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假设这个患者因为身体原因无法杀死自己。他请求别人帮他,但遭到了拒绝。于是他忍受着惊人的痛苦,进行了数年药物治疗,恢复状况良好,终于过上了值得一过的好日子。他终于得到了解脱。
这个人意识到现在的生活又值得过下去了。鉴于此,自杀——现在他的身体状况允许他这么做——不再是合理的行为。尽管如此,他仍坚信——这样想也没错——早些死对他来说会更好,这样就不用忍受这么多年的痛苦折磨。如果他起初能够早些自杀,这也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所以我认为,在某些情况下,从理性的角度出发,自杀是合理的。至少,若我们假设你思维清晰,可以客观分析自己的处境,正确评估以后的生命态势时,就可以这么说。然而,我还想再强调一下这个观点:只有从合理自利的角度出发,当生命的某一时刻糟到你会生不如死的时候,自杀才是合理的。这是因为我毫不怀疑,现实中很多自杀案例都没有满足这个关键条件。
关键要记住:即使情况变糟了——甚至永远都不会好转——也不意味着自杀就是合理的。问题不在于你过得没有以前好,也不在于你本可以过得更好。问题是,生活是不是真的非常糟,糟到了生不如死的地步?事实上,如果你早期的生活非常好,它变糟的空间也就非常大,使得最后仍然不如就这么赖活着。在这种情况下,自杀当然毫无合理性可言。
比如,自杀就不是个合理的选择。虽然点A之后的生命比此前的要差——甚至点B之后与之前相比差距显著——但是曲线中没有一点跌至X轴以下。根据这个假设,这仍然是一种值得过下去的生命。自杀是不合理的。
上述情况很容易被忽视。从点A开始生命质量不断下滑,有时我们只能看到生活每况愈下,很自然地你就会想到“还不如死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对你而言,不是死了更好。
我相信,很多自杀案例的发生都源于这种错误想法。你女朋友抛弃你了,你失业了,你没考上法学院,你出了事故,后半辈子要在轮椅上度过,你经历了一场难堪的离婚……于是你拿现在的生活和以前比,或者和你梦想中生活的样子比,或者和周围人的生活比,觉得日子不值得过下去了。但是通常情况下,事实并非如此。就算你的生活不如你期望中那么有价值,仍然比没有要好。
事实上,我认为对于大多数打算自杀的人来说。事情暂时性变差了,而就在最低谷处,你无法看到如果自己坚持下去,事情会逐渐好转。在这种情况下,自杀显然是个可怕的错误决定。
不过,我仍然认为,确实在很多例子中,生活曲线跌至X轴以下,并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可能一直到结束),这时死亡确实是更好的选择。这种情况非常可怕,但如果真的出现了,我也只能说,假如人们可以认清现实,明确知道自己未来的生活的面貌,自杀在某种情况下会是合理的。
我特意排除了这个问题:人们是否能合理判断自己确实处于合理自杀的情况下。有些认为自杀绝对不会是合理的人,可能同意说如果你能知道现在死了会更好,自杀会是合理的,但他们认为事实是你永远都不可能知道。如果你有个水晶球,那么自杀在某些情况下会是合理的。但你没有水晶球,而且你永远也不会有水晶球。毕竟,我画出不同的生命曲线,根据不同例子里未来的走势,确信无疑地说自杀什么时候是合理的,这很容易。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从来就没办法像这样肯定事情会如何发展。所以,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是:你有什么理由能判定自己会生不如死?你又有什么理由相信这个判断并根据它去行动呢?
分两步讨论这个问题会比较好。首先,要看看如果你能保持头脑清醒,我们会作何解释。然后,让我们把思绪混乱的可能性计算在内。毕竟,我们有理由担心,如果生命糟到了有理由自杀的程度,它一定给人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没人能在这种情况下保持头脑清醒。所以,哪怕你可以合理地做出自杀的决定,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也没人真正能做到思路清晰,所以人们不应该相信自己死了会更好这一判断。
我们一会儿再回来讨论你可能会思绪混乱的这种担心,让我们先假设你可以对自己的处境有清醒的认识。可能你得了某种疾病,痛苦不堪,但这种病不会一直发作,总有症状不发作的时候。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你可以权衡事实,对自己的处境加以评估。在这种情况下,做出自杀的决定是否可能合理?如果你真有水晶球,可以确切知道你的生活不会好转了,我们就能认同现在自杀是合理的。但我已经说了,你没有水晶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办呢?
否认自杀合理性的人说,既然你永远都无法真正认定情况不会好转,自杀绝对是没有道理的。毕竟,我们都知道医学一直在进步,研究人员在不断取得突破,现在的不治之症也许能在将来某一天得到治愈。但如果你自杀了,你就放弃了治愈的机会。而且,有时疾病会奇迹般地好转,你可能自己就痊愈了。总是有这种可能的,虽然几率比较低,但它确实发生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自杀了,你就放弃了一切好转的机会。
有人会说,只要还有康复的机会——无论是因为医学进步或者某种医学奇迹——不管机会多渺茫,自杀都是说不通的,它不是一个理性的选择。但我认为这种观点肯定是错的。
当然了,我们确实没有水晶球,所以在决定要不要自杀的时候,其实就是在碰运气,也可以说是在赌博。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一直在赌博。我们确实无法避免需要碰运气这件事,我们必然会在面对不确定性时做出抉择,这是一种生活现实。要是有人说,由于这种不确定性,我们永远没有理由放弃康复的渺茫机会,我只能说,这种看法似乎有悖于我们平时做决定所依据的原则。
假设你参加了某个扭曲的游戏节目。你待在一个有两扇门的房间里,需要决定走哪扇门。如果你走一号门,几乎可以肯定你会被绑架,绑匪会折磨你一个礼拜,然后把你放了。我说了,这是几乎可以肯定会发生的,90%,99%,或者99.9%地肯定。
然而,如果走一号门,却存在一个非常小的几率,你不会被绑架并受到折磨。你反而会被带去热带旅行,度一个美美的假,过上一礼拜妙不可言的日子,然后被送回家。虽然可能性很小,但不是完全不可能。这个几率可能是0.1%,或者0.01%,甚至更少。
所以,如果你走一号门,你有99.9%或者99.99%的可能要受到一周的折磨,有0.1%或者0.01%的可能会欢度美妙假期。
另一方面,如果你走二号门,100%要发生的事是:你会立刻睡着,整整一周都陷入无梦的深度睡眠中,一周后会醒来。
那么你该怎么做?你要选哪扇门?注意这个选择不完全是在受折磨和睡觉之间选。因为如果你选了一号门,你没办法百分之百确定会受到折磨。如果只是在肯定受折磨和肯定昏睡之间选,我想我们都会同意选二号门,也就是昏睡,这是合理的选择。无梦睡眠本身没什么固有价值,可是从另一方面来考虑,它也没有什么特别不好的。如果用一个数字来代表无梦睡眠,我想这个数应该是零。但是与折磨相应的显然是个负数,而一周的折磨显然是个绝对值很大的负数。所以,如果是在百分之百受折磨和百分之百昏睡之间选,我们都会同意选不做梦地睡上一个星期。鉴于百分之百确定的情况,走二号门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然而,要是走一号门,你也不一定就会受折磨。只是非常非常可能。想象一下有人说,因为这种不确定性,走一号门才是合理的选择。“去拿个金牌!”他们说,“要是走一号门,虽然极有可能你会受到折磨,但也有很小的可能你会得到一个美妙的假期!反之,要是你走了二号门,你就放弃了这个机会。所以,唯一合理的决定就是选一号门——抓住这个机会,不管得到美妙假期的机会多么渺茫。其他任何决定都是不合理的。”
要是有人这么说,我会笑话他们的。诚然,要是你稍微修改一下这个例子,怎么选才合理就要视细节而定了。(要是所谓的“折磨”不过像是被纸割了一下那么严重呢?要是能赢得假期的几率大于0.1%呢?)但在我说的这种情况下,走一号门极有可能的结果是受到实实在在的折磨,而能够赢得假期的几率则微乎其微。要是关于这个选择,有人坚持说唯一合理的决定就是抓住赢得美妙假期的机会,我会说他们是错的。理性地说,你不应该无视概率,选择一号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