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失衡的巨龙
14800100000033

第33章 宏观经济之问——高增长低通胀:馅饼还是陷阱?(14)

灾难经济学的灾难

每当灾难降临的时候,总会出现“灾害有利”的说法,并且带来这些“好消息”的通常是经济学家。

扬长而去的“卡特里娜”飓风卷走了2000亿美元,使美国失去了40万个就业机会,虽然“卡特里娜”可能使美国当年下半年经济增长率下降0.5%~1%。但据CNN报道,J.P.Morgan财团的高级经济学家Anthony Chan相信,对于长期而言,飓风将刺激整体经济发展。因为受灾城市需要大量的清理和重建工作,这意味着未来12个月内,将产生大量的职位空缺,而这对经济有利。另有经济学家指出,“从个人的角度看,人身伤亡是悲剧;但从经济影响的角度看,我们的研究表明飓风将转变成经济发展的天赐良机”。

在政策面,美联储再次加息,全然不顾飓风屡屡肆虐对经济造成的紧缩影响。

有趣的事,此类主张并不完全是经济学家善意的安慰,他们个个煞有其事、严肃认真,而几乎所有的依据都在于所谓的“破窗理论”,它构成了灾难经济学的主要逻辑。

故事是这样的。话说一天有个小坏蛋打破一家面包店的一块玻璃后偷偷溜走。路人见状开始争辩,说这一破坏行动将带给玻璃业者生意机会,玻璃业者赚了钱去买可乐又带给可乐生产者生意机会,可乐商又可能去买鞋,如此推论下去,这小坏蛋的破坏将带给社会许多的生意和就业机会。结论是:社会应该表扬这小坏蛋对社会的“贡献”!

这应该是一种谬论,可是一眼望去却很难找出破绽。更加不幸的是,“破窗理论”与凯恩斯宣扬的乘数理论(始作俑者是英国经济学家卡恩)如出一辙。凯恩斯雄辩地指出,政府增加一笔购买,就像投到湖里的一粒石子一样,将引起一连串生产和收入的增加,结果国内生产总值将会扩大若干倍。当然,企业增加一笔投资,消费者增加一笔支出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

因此,假如凯恩斯先生看到飓风吹倒房屋、洪水冲坏桥梁,我们似乎完全有可能看到他脸上出现笑容。比如,在其巨著《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文版)第134页,凯恩斯先生写道:“如果财政部把用过的瓶子塞满钞票,并把这些塞满钞票的瓶子放在已开采过的矿井中。然后,用城市垃圾把矿井填平,并且任由私人企业根据自由放任的原则把钞票挖出来。那么,失业问题就不会存在。而且在此推动下,社会的实际收入和资本财富很可能要比现在多出很多??挖窟窿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在下一页,他甚至说:“如果我们的政治家们想不出更好的办法,那么,造金字塔、地震甚至战争也可以起着增加财富的作用。”

战争和地震真的能增加财富吗?接受这个观点确实让人感到特别难受。可是,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让我们再回到小坏蛋的例子。问题的关键在于,在窗子被打破之后,面包店老板原先计划用来买西装的那笔钱现在必须去买玻璃。于是,西装业者少了一笔生意,类似地推论下去,社会将减少许多的生意和就业机会。这些减少刚好抵消小坏蛋的“贡献”。简单地说,如果西装业者能够增加收入,他仍然去买可乐,那么即使小坏蛋不出现,可乐商的生意也没有减少。总的看来,社会本来是可以拥有一块玻璃和一件新西装的,而现在只拥有一块新的玻璃。

这清楚地说明:灾害就是灾害,并不会演变成天赐良机。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凯恩斯的乘数论和破窗理论有相似之处,但是若将两者等同起来又难免有断章取义之嫌。

凯恩斯针对的是萧条期的经济,此时人们预期悲观,国民经济的有效需求不足于让民众达到充分就业。假设经济的萧条使得面包店老板打消了购买西装的念头以节省下200元,此时上述一连串的收入增加事件就都不会发生,200元还是200元。如果这时小坏蛋出现,从而让面包店老板不得不取出那200元更换玻璃,并且假设乘数是5的话,那么整个社会财富将因此增加1000元,而这远远超过那块玻璃的损失。

可是话说回来,如果面包店老板的消费倾向没有下降,那么打碎玻璃只能造成破坏。理解这一点十分重要。因此,在凯恩斯笑容的背后,是对萧条的强调。当一个经济体陷入家庭不愿消费、企业不敢投资的惨淡境地,一些破坏性的事件或许能让死水微澜。

灾难能造福经济吗?简单地说,有时可以,但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能的。这种模棱两可的回答或许正是经济学的一贯逻辑。要知道,就连杜鲁门也曾经被经济学家的含糊其辞折磨过。杜鲁门总统曾经恨恨地说:“我希望找到一个只有一只手的经济学家。为什么?因为经济学家在提出经济建议时总是说,一方面(one hand)??另一方面(on the other hand)??”

从灾害有利还是有弊这个案例来看,经济学家的“圆滑”解释正是其准确性的体现,如果注意不到经济学理论适用的特殊条件,就很难理解经济学的妙趣所在。而如果注意不到凯恩斯笑容背后的含义,我们就会为其幸灾乐祸而感到气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