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儿子娃娃
14789700000009

第9章 巴楚好地方

2010年秋天,我第一次踏上了巴楚大地。

当我得知我的援疆地不是原先的阿克苏,而是喀什巴楚县后,我就一直在想:巴楚是个什么样的地方?驴是不是人们主要的交通工具?有没有电和自来水?能不能上网?

那天离开繁华的喀什市一路东行,但见314国道两边是连绵的群山与无边的戈壁,我的心一下子就凉了半截。好在从三岔口拐入巴莎公路,过了南疆铁路平面交叉路口(我来巴楚一年后,这个路口修建了铁路、公路立交桥),树林、农田和村庄多了起来。进入县城城区,但见一条条宽阔的马路,马路两侧有一排排路灯和行道树,商店鳞次栉比,街上人来车往,一派繁荣景象。

我的家乡松江,河道纵横,素有“鱼米之乡”之称,还是黄道婆故里,号称“上海之根”,有1250多年的历史,“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但巴楚的历史远比松江古老悠久。

清代谢彬在《新疆游记》中写道:

巴楚因巴尔楚克得名,汉尉头国地。三国及北魏属龟兹。隋疏勒国地。唐为尉头州,亦曰郁头。宋属疏勒,又名西辽鹰州。明为别失八里地。清朝三平回乱,大军均扼巴尔楚克,盖西疆要也。清道光中期,讨平张格尔始筑城。光绪初,刘襄勤克复全疆,修治之。易以方砖,辟三门,周三里二分,即今县城也。开省后,置玛拉巴什直隶厅,嗣改巴楚州,隶莎车府。民国改为县。东西五百七十里,南北五百二十里。有大庄九,小村八九十。地当孔道,扼诸大国之冲(温宿、尉头、疏勒、依耐、莎车)。延袤千三百里,洼卤少田,多胡桐柽柳。而叶尔羌、喀什噶尔两河,横贯东西,两岸多沃壤,可耕植。然春时水恒浅涸,入秋汹涨泶滑,往往坏堤,故常有水害而无水利。而铁里木华两庄,岁讼水以为常。

谢彬很简洁明了地介绍了巴楚自汉代起长达2200多年的悠久历史。文中的玛拉巴什是巴楚县的维吾尔语地名,意为鹿首(一说鹿头)。玛拉巴什地名的来源现已无法考证,一说是县城一带原是荒无人烟的胡杨林地,野鹿成群。一个猎户在这里打猎,射中了一头鹿,追杀后将鹿头割下放在一个土岗上,于是人们就把这里命名为玛拉巴什。道光十二年(1832)筑玛拉巴什城,次年置玛拉巴什直隶厅,因此就有了玛拉巴什的县名。而另有一说是,巴楚的地形外貌似一头昂首的雄鹿,有头带头的雄鹿异常强壮,所以当地维吾尔族人称为鹿头。

松江区对口支援巴楚县也很有缘分。松江古称华亭,又称茸城,有“十鹿九回头”的美丽传说,意松江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外出十人,总有九人会叶落归根,又隐含松江人不愿闯荡天下之贬义。而巴楚县是巴尔楚克的简称,维吾尔族语意为鹿头,在巴楚县文化中心有一鹿形的雕塑,英吾斯塘乡也有养鹿的传统,盛产鹿茸。难怪穆合塔尔县长风趣地说,你们松江没回去的一头鹿,跑到了我们巴楚来了。

巴楚县西邻喀什,东接阿克苏,南连莎车,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现在的交通要道。

巴楚县城不大,呈正方形,东西和南北各长约2.5公里,面积7平方公里。水渠道基本废弃的喀什噶尔河将城区分为南北两部分,县城最繁华的街道都位于河的南岸。东西向有4条主干道,由北向南依次为人民路、文化路、团结路和教育大道,而在20世纪80年代前修建时前3条马路分别称为一号路、二号路和三号路;南北向也有4条主干道,由西向东分别是光明路(巴莎公路城区段)、迎宾路、友谊路和胜利路。文化路是巴楚最热闹的街道,市民广场、县委和县政府大楼、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人民医院和法院就在这条街道的两侧。

靠近城南路的地方有一条路叫飞机场路,令我好奇,我想这肯定与飞机有关。《巴楚县志》记载:

民国23年(1934)4月,省军占领县城,即在城南突击修建简易机场。月底,盛世才督办公署的苏联军事顾问马林科夫乘飞机到巴楚,负责收拾南疆残局,指挥省军向喀什推进。同年7月,新疆省副主席和加尼亚孜乘飞机到巴楚与驻守这里的部将麻木提师长商议,飞机降落时,碰在树上,和加尼亚孜摔出飞机,腿部受伤。民国34年(1945)7月,扩建简易机场。

巴楚县城最热闹的当数步行街、餐饮一条街和烧烤一条街。步行街白天热闹,而烧烤一条街每天黄昏后总是人声鼎沸,热闹异常。

街道两侧绿化的大树不多,梧桐树明显是这几年新栽的,移栽时树被切顶的痕迹至今依然十分明显。街道门面装潢陈旧,招牌有汉语和维吾尔语两种文字,少数店铺甚至只标维吾尔语一种文字。街上维吾尔族行人居多,女的着装艳丽大胆,男的往往戴顶四楞小花帽(维吾尔语称朶巴)。大街上不时有驴车驶过,赶驴与坐驴车的人冲着我的照相机镜头露出真诚的微笑。

街道门面房有平房,更多的是新盖的楼房,街道背面小巷子里大多是平房,平顶,一律呈土黄色。县城居民区楼房不多,新开发的小区屈指可数,房价每平方米不足2000元。

文化路与友谊路十字路口不是我们常见的红绿灯,而是建了一个交通大转盘,大转盘中间树立了一尊维吾尔族男女青年舞蹈的雕塑,提醒我们这是在新疆民族地区。

街头小车众多,既有奇瑞一类的国产低档车,也有宝马、奔驰、路虎一类的进口高档车。出租车有奥拓、大众桑塔纳等车型,维吾尔族司机居多,起步价标示3元,但一般都得给个5元。

巴楚的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据宣传手册介绍有大小原生态景点48处。

往西南,离县城60公里的夏马勒林场有全国最大、面积达306万亩的原始胡杨林,你可以爬到40多米高的林场防火瞭望塔上,一睹原始胡杨林的全貌;往东北,离县城30公里有马蹄山、千年胡杨王、唐王城和化石沟;往东南,就是黑山和一望无际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了。

巴楚矿藏资源丰富,有石油、天然气、矾、钛、铁、萤石、花岗石、岩盐、铅、玛瑙、紫晶石、金刚石、石膏等,大多还有待开发利用。

巴楚盛产棉花,种植面积有80万亩,年产皮棉150万担。巴楚有一个南疆最大的棉花铁路储运站,可见巴楚棉花在南疆的地位之高。

(写于201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