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儿子娃娃
14789700000010

第10章 阿里甫的婚礼

刚来巴楚不久,我收到了同事阿里甫·吐逊结婚的请帖。

请帖是市面上的印刷品,封面是一朵大红的玫瑰花,装饰极富维吾尔族文化特色。整张请帖用维吾尔语文字印刷,我只认得请帖开头手写的我的名字,底下印有27、10的字样,我猜想是10月27日,虽然那天是星期三,但据说维吾尔族朋友没有安排在休息日请客的讲究。最后是12,我猜想是12点钟。有了时差两小时的经验,我知道婚礼应该在北京时间下午2点举行。

到了这天12点光景,司机米吉提来收每人50元的礼金,穆合塔尔·吐逊副主任就在一张红纸上写上每人送的钱款,当然是用维吾尔语文字写就,我只认得一行末最左边50的字样。维吾尔语文字的书写习惯是一行字从右写到左,与现代汉语书写顺序正好相反。

阿里甫的婚宴安排在买热帕提婚宴大厅。买热帕提婚宴大厅位于县城友谊路上,在县教师进修学校的南侧,离我上班的县委大楼只有15分钟的步行路程。下午1点45分的时候,我们办公室一行10人,还有穆合塔尔的夫人,准时来到了阿里甫办婚礼的那家婚宴大厅。

清瘦、帅气,身着藏青色西装,戴着领带的新郎阿里甫站在门口迎接我们。在向他表达了新婚祝福后,我们就进内落座了。婚宴大厅内共放置了十来张大圆桌,男方和女方的酒席安排在一起举办。维吾尔族姑娘给我们斟上了茶水,圆桌上已放了两个如小脸盆大小的馕、一盘麻花、一盘馓子、一盘西瓜、两个石榴、一小碟红枣和一小碟干毛豆。冷盘两道:一道是新疆风味的凉拌粉条,另一道是豆腐丝拌红萝卜丝。坐我边上的维吾尔族朋友将一个馕很熟练地分为16份让我们随意取用。热菜两道:西红柿炒鸡蛋和爆炒鸡块。后来又上了一大盘手抓饭,里面除了米饭,还有玉米粒、胡萝卜丝、羊肉等。饭毕,我们部门领导给新郎送上了包好的礼金,新郎随后说了几句表示感谢的话,全桌人就把手心朝上,抬到胸前,一起说“阿不拉汗帕伯”(感谢真主赐给我们食物之意),说完后双手摸下脸,然后大家一起站起来离席。

参加婚礼的我们这些来宾,从入座到离席,前后仅半小时。

酒席依规不供酒,也没有见到新娘。维吾尔族婚礼的习俗就是婚礼当天新娘待在婚房内,不到婚宴现场给客人点烟敬酒。婚礼虽然简单,但也使我从一个侧面领略到了维吾尔族文化。

(写于201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