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儿子娃娃
14789700000045

第45章 我在巴楚忙“三抢”

6月中旬的一天上午,办公室刘副主任看了看我汇总的各乡镇农业生产进度报表后对我说:“恰尔巴格乡玉米种植进度看来有点落后,我们下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6月的巴楚田野上一片繁忙,充满生机。如黄云被拢般的小麦地里,一辆辆大型联合收割机正在紧张地忙碌,一路扬起漫天尘土。小麦被当场脱粒装袋,这是做馕和拉面的主要原料,只有用这种产自新疆的小麦做的拉面才劲道。秸秆也不能浪费在地里,农民会收集起来喂牛羊和毛驴,或卖给养羊大户。不适宜机械作业的小块麦田人工收割,割下来的麦子连同秸秆一起装运到屋边场地上堆放,用拖拉机或毛驴拖着碾子碾压出麦粒。

恰尔巴格乡是巴楚县最靠东部的一个乡镇,紧邻兵团农三师部图木舒克市,远近闻名的恰尔巴格沙漠就位于该乡境内。

30多公里的路程,不一会工夫我们就到了恰尔巴格乡。

恰尔巴格乡刘副乡长带我们来到了一处田头。这是一大片土地,小麦已收割,玉米未及播种。

“现在用水跟不上。灌上一道水后就可以种上玉米了。”刘副乡长告诉我们。

新疆没有南方农村的下雨播种一说,所有的农业与生活用水都来源于积雪的融化。“山田龙口引泉浇,泉水惟凭积雪消。头白蕃王年八十,不知春雨长禾苗。”(《乌鲁木齐杂诗》)

叶尔羌河在巴楚县英吾斯塘乡境内建有宏伟的民生渠水利工程,由设在莎车县的叶尔羌河流域管理委员会分配流入民生渠的水量,巴楚县每年大概能分到8亿多立方米。民生渠全长约100公里,起自英吾斯塘乡,流经色力布亚镇、阿拉格尔乡、阿克萨克马热勒乡和夏马勒乡等乡镇,最后汇入县城西边的红海水库。

恰尔巴格乡由红海水库经由宽大的胜利渠水利工程供水,是整个县城灌溉系统的最后一段,在全县农业用水最为紧张的时候,其用水自然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我们回县城与相关部门一起协调上游乡镇合理用水,科学差开了用水高峰,确保了恰尔巴格乡等下游乡镇的农业用水。在这之后,恰尔巴格乡的玉米种植赶上了全县的进度,没有耽搁农时。

6月份是巴楚农村最忙碌的时候,好比上海曾经有过的“三抢”农时。

我生在农村,每年农忙时帮家里割过水稻、插过秧苗。那时上海农村政府规定种植双季水稻,农民把这个时节叫“三抢”,就是抢收、抢种和抢管的简称。

现在上海农村只种植单季稻,农忙时没有30多年前那么紧张了,再加上城镇化的发展,土地大量用于工业开发与住宅建设,农业占GDP的比重已不足1%。

巴楚也有“三抢”。抢收是指抢收冬小麦,一般是在6月上中旬,面积25万亩。抢种是指抢种玉米,在收割完的小麦地里满灌上一道水后播种玉米。玉米采用机械化地膜种植,简单又省力。抢管是指棉花、西瓜、甜瓜和蔬菜的管理,还有杏子的采摘。这是一年中最关键的管理时期,管好了,收成才会高。

抢种是“三抢”中最重要的,县里有不成文的规定,玉米必须在每年的6月25日前结束播种,各乡每天都要向县农办上报播种进度,以便县分管领导能及时掌握全县农业生产情况。为什么必须要在6月25日前完成玉米的播种呢?因为六七月温度高、积温大,玉米早一天播种,就能提早7天成熟和收获,也就能提早7天播种冬小麦。巴楚入冬后降温很快,最低温度可达到零下20摄氏度。如果此时冬小麦还未长至过冬的苗龄,这些推迟播种的冬小麦极有可能耐不过南疆的严冬!

农民忙过“三抢”之后会有一段农闲时间,在这之后就是玉米、棉花和红枣、核桃的收获季节了,一年的辛苦劳作在那时终于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回报。

(写于201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