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儿子娃娃
14789700000044

第44章 杏林炊烟

南疆6月,沙消尘停,天空蔚蓝无朵云,烈日当空似火烧,气温急速窜至36摄氏度。

沿巴莎公路向西,我们驱车两个多小时,来到了距巴楚县城最偏远的阿瓦提镇。

6月的巴楚原野,新收割后的小麦田有的已播种上地膜玉米,有的还刚灌上水;熟透的黄灿灿的甜杏和半熟的碧绿的核桃挂满枝头;一大片又一大片条格地里,西瓜、甜瓜满地,一片生机盎然。

循着前面领路的镇农业负责人车子扬起的满天尘土,我们来到了阿瓦提镇阔什喀尔买里(公羊之意)村。在察看完四小队棉花的长势,对棉花的管理,小麦的收割、灌水和地膜玉米播种提出建议后,维吾尔族村支书兼主任买买提依明邀请我们吃午饭。征得镇上领导同意我们给付饭钱的要求后,我们一行就留在村子里吃午饭。

我们吃饭的“餐厅”就在一大片落满甜杏和羊粪的杏林里。没见打扫,村民就铺上了一大块有黑色条纹的红色地毯,在地毯的四周放上一块块绣花坐垫,这就是我们的“椅子”,坐垫围起来的中央铺上一大块碎花桌布,这就是我们吃饭的“桌子”了。

一个村民右手拿了一把铝制的水壶,左手拿了一个也是铝制的盛水盆,让我们洗了“三道手”,然后招呼我们脱鞋盘腿坐在绣花坐垫上,给了我们每人一个碗,斟上了茶,又在“桌子”上放上几盘馕,让我们先吃起来打个尖,他们去“厨房”准备食物。

“厨房”也在杏林里,离我们的“餐厅”几步远。所谓“厨房”,就是将一个大油桶一剖为二后做成的炉子,上面放了个大大的铁锅。一个村民从杏树上拉下几根枯死的枝条当作了做饭的燃料。后来知道,这个铁锅煮羊肉用。炉子的边上还有一个烤羊肉的铁架子。

又一个村民从家里的地窖里拉来了一大块冬天储存起来的冰块,放在一个很大的铝面盆里,将酸奶倒了进去,制作冰酸奶(维吾尔语称多格甫)。

维吾尔族朋友请客,自然少不了羊肉。宰羊是在一个不让我们见到的地方进行,过程有点血腥和复杂。

趁着村支书和一帮子村民在“厨房”忙碌准备食物的时候,我打量起四周来。

这一片杏林有10多亩大小,从碗口粗的树身判断,这些杏树应该有10年以上的树龄。树与树之间枝繁叶茂,互相交叉,遮蔽了阳光,人坐在树底下,颇感凉爽惬意。杏林边是一大片棉花地,棉花已长成近尺高。与棉田交界处的杏树树冠侵占到了棉花地盘,甜杏满地,无人捡拾,多已腐烂。

阿瓦提镇阔什喀尔买里村是巴楚最靠西南的一个村子,该村的四小队与麦盖提县接壤。据当地村民说,我们现在坐的地方,麦盖提县多次提出管辖异议,但一直在阔什喀尔买里村的实际控制之下,土地归属的争议也一直没有中断过。

麦盖提是“刀郎之乡”。刀郎文化是维吾尔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刀郎舞、刀郎麦西热甫、刀郎木卡姆、刀郎农民画、刀郎羊都是久负盛名,源远流长。基于提升知名度的考量,麦盖提县有改名刀郎县的打算。

等了一个多小时后,终于到了开饭的时间。先上了一盘酸辣粉皮,里面放上了煮熟的黄豆和腌制的瓜丝;又上来一盘烤羊肉、一盘煮羊肉。主食是现煮的手撕面片。最后上来的是一大盘西瓜和一碗冰酸奶。

我端起盛有冰酸奶的碗喝了一口,冰凉、微酸、微甜、奶味十足,沁入心脾!好喝!正当我喝第二口时,不知什么东西落在了我的碗里,白花花的冰酸奶溅了我一脸!

是一个甜杏落到了我碗里。

(写于201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