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农业是一种立足于地球绕太阳轨道运转的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周而复始的物候农业。因而是一种循环运转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在这种物候农业的哺育下,形成了它独有的农耕文化。
中国农业除生产粮食作物稻、麦、粟、玉米、大豆等以外,还生产衣着原料棉、麻、丝绸,茶叶,以及专门供祭祀、酿酒和基建等多种用途的糯稻。
中国农业在有文字记载的5000余年以来,前3000年主要是黄河流域开创了灿烂的古代黍稷农耕文明,紧接着自唐朝起,长江流域接过接力棒,后来居上,发扬创新了辉煌的稻作文明,以迄于今,欣欣向荣。
欧美农业的前身是游牧业,游牧民族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对地球资源的利用是掠夺性、破坏性的;中国农耕文化是定居农业,对资源的利用是“取之有节、用之有度、留有余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遵循“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用养结合,保持生态平衡,是本书的创作理论。
本书以漫谈的形式,介绍中华农耕文化的核心价值,维持生态平衡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希望当前的农业从掠夺自然资源、破坏生态平衡的恶性循环中摆脱出来,踏上正途。只是这种追求未免有点不自量力,正所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013年4月4日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