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日本 日本人 日本文化
14784700000013

第13章 日本人的婚礼

订婚彩礼

日本人称彩礼为“结纳”。传说这种礼节始于中国的“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日本人送聘礼、彩礼的习惯是从近代的德川幕府时代开始的。订婚彩礼没有特别的行市,根据双方的资产或意愿决定。男方一般是相当于两三个月的工资收入。订婚礼金一般不带零头,都是整数,而且首位都是奇数,如30万、50万、100万等。彩礼不仅是送给女方本人的礼物,同时也是送给养育女方长大成人,即将成为岳父、岳母的女方父母的礼品。除彩礼外,男方还向女方赠送配置和服、带料等所需的适量的钱。这种钱要放在白木制的小盒子里送给女方。女方以“御袴料”(男人和服的裤裙钱)名义还礼,实际上金额只是男方的一半。最近很多女方并不回送男方礼品,只是在结婚当天向男方家的每一个成员赠送一份土特产。此外,习惯上,彩礼必须是崭新的票子,结婚前得特意到银行取出。送给对方时,要用专用的纸包好,并在上部写上金额,然后包上奉书纸(以桑科植物纤维制造的一种高级日本纸),再系上红白双色或单一金色的礼品绳。

订婚礼品

日本人的订婚礼品一般都是比较固定的品种,像鲍鱼片、干松鱼和海带片等,因为它们象征长生不老、美满幸福和子孙兴旺。数量上的规矩是必须凑足单数,如5、7、9件。这些礼品在百货公司成套有卖。订婚时,最重要的礼品不外是像西方人一样男方赠给女方的订婚戒指。日本人一般赠送的是镶有诞生石(生日石)的戒指。即戒指上刻有结婚年月日和两个人的姓的罗马字大写字头。得到戒指的女方要用领带别针或袖扣还礼。

此外,日本人订婚时,亲朋好友除了礼金之外,也有送礼品的,日本人赠送的礼品非常奇特,每一样礼品都具有特别的象征意义。比如:干墨鱼,象征男性生殖器;海藻,用来比喻有生育能力的女人;一根长长的亚麻线,表示白头偕老;一把折扇,象征将来财源不断,等等。

婚礼服饰

日本新娘的婚礼服是白色丝绸和服,白色既是新生活开始的象征,同时也意味着原有生活的结束,因为新娘已经不再是父亲的女儿,而是丈夫家的一名成员了。传统的日本婚礼上,新娘的头发应该挽起来,用龟壳梳子束紧。新娘子的脸包括脖子都用脂粉抹得雪白,头戴一块白盖头和面纱。在婚礼上,新娘子要换好几套衣服。第一次是脱掉白色礼服,换上绣有吉祥图案(如仙鹤,花朵等)的华丽礼服,颜色为金、银、红三色。然后再换上另一套未婚少女穿的深色和服,这是新娘最后一次穿这种式样的和服,象征少女时代的结束。新郎一般穿黑色丝绸和服,和服下穿斑纹褶裙即“袴”。新郎手持白色折扇,脚穿白色便鞋。

神前婚礼

在日本人的结婚仪式中,最大众化的婚礼要数神前结婚典礼,即在神社举行的婚礼。今天的日本人普遍采用的就是神前结婚仪式,大约占整个日本结婚仪式的80%。仪式的顺序是在主管人员引导下,按照新郎和媒人、新娘和媒人的配偶、父母亲、家属的顺序入场。面对神前的右侧是新郎一方,左侧是新娘一方,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开始入席。接着参加者进行净身仪式,之后是献祝词,夫妻各喝交杯酒、交换戒指、发誓词、供玉串、跳喜庆舞。在和亲友们一起喝完喜酒后退场。

基督教婚礼

基督教婚礼原则上是信徒之间的结婚仪式,或者至少其中一方是信徒。当然,有的教堂也承办其他人的婚礼。在教堂举行婚礼,要接受牧师的几次忠告,非常格式化。最近,在饭店、一般的结婚场所,也可以举行基督教婚礼。因为仪式后马上可以举行宴会,所以采用该仪式的人也较多。

佛前婚礼

笃信佛教的日本家庭,一般举行佛前婚礼。佛教认为一对男女成为夫妻是前世的因缘,前世就决定结合在一起的男女,由于佛的指引,才走在一起。结婚之际,两人应在佛前向佛报告,表示感谢,并发誓要今生和来世永结夫妻。仪式一般在寺院进行。也有在家里的佛前举行,请一僧侣作为主婚人。两个人面向佛主,新郎在右,新娘在左,两个人面对面就位。主婚人坐在佛的正面,顺序是先诵经,然后宣誓,授予念珠、烧香,然后举行交杯仪式。

家庭婚礼

日本家庭婚礼的会场一般设在婆家。客厅里挂着有吉祥含义的图画挂轴,摆着菊花和松枝的插花。另外把带有用纸叠的雄蝴蝶和雌蝴蝶的酒壶和三个一套的酒杯放在方盘之中,摆在壁龛的前面。仪式的方式因地方、门第、礼法而不同,但是几乎所有的婚礼都要喝三杯交杯酒,即夫妻之间、与父母之间以及与亲戚之间的盟誓酒。

人前婚礼

日本人的人前结婚仪式与宗教没有关系,是以参加者为证婚人而举行的结婚仪式。地点有公民馆、生活会馆、茶馆、西餐店等。一般都是尽量邀请更多的朋友、熟人来捧场。这种方式最大的优势就是形式完全自由,可以任意发挥想象,营造热烈、喜庆的气氛。

无论是何种方式的婚礼,结婚典礼结束以后,大约三天后新妇要返回娘家。第四天,新郎也要去岳父家访问。如今新婚夫妇同道回访已十分普遍。大约第五天,新妇的公公、婆婆要去新娘家拜访,新娘的父母也要去新郎家回访。直到此时,整个结婚仪式才算正式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