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自然界未解之谜全集
14756700000035

第35章 不幸的海难(1)

“泰坦尼克”号的冰海悲歌

导言:1912年,人们永远也无法忘记一艘世界顶级的巨轮在这一年沉没的悲惨事件,随同它葬身大海的还有1500多名乘客。这号称永远不会沉没的巨轮为何在第一次航行时就沉没了呢?这是自然对人类的嘲笑,还是当时的人们太过于相信自己了?所有看过《泰坦尼克》影片的人永远都不会忘记巨大的“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的一幕,没有等到救援的人们从断成两截的甲板上掉入深海中,大海上漂浮着无数的尸体,一具挨着一具……这是根据真实的历史改编而成的。

英国皇家邮船“泰坦尼克”号是奥林匹克级邮轮的第二艘邮船,是由英国白星航运公司制造的一艘巨大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豪华客轮,被称为是“永不沉没的船”或是“梦幻之船”。“泰坦尼克”号共耗资7500万英镑,吨位46328吨,长269.1米,宽28米,从龙骨到四个大烟囱的顶端有53.3米,高度相当于11层楼。当时人们计划与“泰坦尼克”号的姐妹船“奥林匹克”号和“不列颠尼克”号一起为乘客们提供一次快速而且舒适的跨大西洋旅行。

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安普敦出发,途经法国瑟堡—奥克特维尔以及爱尔兰昆士敦,计划中的目的地为美国的纽约,开始了这艘“梦幻客轮”的处女航。4月14日晚11点40分,“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两小时四十分钟后,4月15日凌晨2点20分沉没。由于缺少足够的救生艇,“泰坦尼克”号上2208名船员和旅客中,只有705人生还,1500多人葬生海底,造成了当时在和平时期最严重的一次航海事故,也是迄今为止最为人所知的一次海难。1986年,人们捕捉到了卧在海底的“泰坦尼克”号的信息,轮船的船首与船尾在沉没时被折断了,两部分相距600米。

然而对“泰坦尼克”号是撞冰山遇难的说法很多人都提出疑义,以至于人们至今对“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原因仍是存在诸多疑问。

据英国公布的一份文件称,使“泰坦尼克”号沉没的真正原因是它的船弓和船尾被铁制的铆钉闩住了。报告指出,如果采用的是钢制铆钉,那么“泰坦尼克”号就可以坚持到救援人员到来之时。但是“泰坦尼克”号的建造者却挑选了铁制铆钉。冶金学家杰尼佛·库克·迈斯卡蒂说:“这个结果真让人吃惊,如果不是他们在这种虽然小却要求严格的细节(铆钉的选择)上犯了错误,乘客和船员们就不至于丢掉性命了。”但是制造“泰坦尼克”号的哈兰德·沃尔夫船厂却说在“泰坦尼克”号的建造或者用材上绝对没有任何错误和不当。

泰坦尼克号

还有一种新理论认为“泰坦尼克”号之所以在冰山出没的危险水域仍然全速前进,是因为“泰坦尼克”号6号煤仓发生了无法控制的火势,导致这艘邮轮成了一艘漂浮的“定时炸弹”。白星轮船公司总裁JP·摩根担心“泰坦尼克”号还没抵达纽约就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密令船长指挥“泰坦尼克号”全速前进,这才导致邮轮无法及时避过冰山,从而引发船毁人亡的惨剧。据一份调查报告称,当时“泰坦尼克”号的速度超过了在该危险水域航行的安全速度。船长和机组人员明知“泰坦尼克”号可能会遇到冰山,但仍然全速前行,这显然不太符合常理。随后,“泰坦尼克”号研究专家波斯顿就有了“泰坦尼克”号6号煤仓起火的结论。他认为6号煤仓的大火是在“泰坦尼克”号邮轮离开英国南安普敦港前10天、在贝尔法斯特港进行速度测试时发生的,直到离开南安普敦港时,火势仍然无法控制,导致摩根十分的担心“泰坦尼克”号可能在还没有达到纽约前就产生爆炸。据说“泰坦尼克”号幸存司炉工J.迪利接受船难调查时也提供证词说,“泰坦尼克”号6号煤仓的确发生了无法控制的火势。

第三种看法来自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学者罗伯特。他认为,“泰坦尼克”号的燃料储备间——也就是煤仓里的一处隐燃火是导致这艘豪华巨轮沉睡海底的罪魁祸首。他认为“泰坦尼克”号即使迎面撞上冰山受损也决不会沉没。罗伯特解释道,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当天,虽然能见度很差,影响了船员们的观察效果,但是当瞭望员发现冰山时还有400米,如果当时“泰坦尼克”号立即减速,那么即使迎面撞上冰山,它也不会沉没。但是谁也没有料到在这时船舱里会发生隐火事故,而煤仓里出现隐火在当时的蒸汽船上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处理的办法是向锅炉里提高添煤的频率,以保证整个煤仓的安全,同样,在“泰坦尼克”号上船员们也都采用了这一办法。但是隐火很难扑灭,这样船员就向锅炉里大量添煤,靠煤量的增加使得蒸汽机锅炉里的蒸汽量大量增加,导致“泰坦尼克”号的航行速度骤然加快,这时船员再想减速或避让为时已晚,“泰坦尼克”号径直以高速向冰山撞过去。冰山在船体凿出六个大洞,冰冷的海水汹涌而入,随后船体突然断裂,便沉入海底。为什么“泰坦尼克”号的船体一撞就碎呢?有关人员解释说是因为建造“泰坦尼克”号所用的钢板材料质量非常低劣,夹杂着大量硫化物,如果“泰坦尼克”号是用现在的钢铁制造的,那么它只会被大冰山撞出一个大瘪坑,而绝不会被撞漏沉没。

第四种说法是阴谋论。

据英国研究者加迪诺和牛顿称,“泰坦尼克”号沉没不是天灾,而是人祸!他们说1911年9月11日,“泰坦尼克”号的姐妹船“奥林匹克”号在离开南安普敦出海适航是与另一艘英国海舰发生碰撞,“奥林匹克号”损失惨重,但是白星轮船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时,却由于保险公司调查认定碰撞事故的责任在“奥林匹克”号而拒绝赔付。而修理“奥林匹克”号的费用异常昂贵,还要花上数月时间。当时,白星轮船公司已经陷入非常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摆脱困境,白星轮船将“奥林匹克”号伪装成“泰坦尼克”号进行跨大西洋处女航,并阴谋安排一场事故以骗取巨额保险金。当然,他们不敢拿2000多名乘客去堵,他们安排了一艘“加利福尼亚”号轮船,事先停靠在大西洋上冰山出没的地方等待“泰坦尼克”号的出现,一旦发生沉船事故,“加利福尼亚”号将“及时”出现,将“泰坦尼克”号的所有乘客和船员转移走。据历史记载,当时在大西洋航行的“加利福尼亚”号除了船员和3000件羊毛衫和毯子外,一名乘客竟都没有搭载!

加迪诺和牛顿称,本来一切都会按“计划”进行,然而,“加利福尼亚”号最后却搞错了“泰坦尼克”号的位置和求救信号,没有及时赶到沉船地点进行抢救。于是,近2000名无辜的乘客和船员就付出了葬身海底的惨重代价。为此他们还列举了几个异常时间来证明“泰坦尼克号”是被偷梁换柱的:①“泰坦尼克”号曾经突然改变航线,这可能是“泰坦尼克”号希望与接应的“加利福尼亚”号进行会合的信号;②事故调查报告显示,在船员的船舱里,竟然没有一个双筒的望远镜,这就是说监望员很难及时的发现冰山的踪迹;③白星轮船公司总裁摩根本来也要乘坐“泰坦尼克”号进行处女航行,但是在起航前,却突然取消这趟航行,据说还有55名乘客在最后取消了航行;④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从“泰坦尼克”号上打捞上来的3600多件物品,竟然没有一样东西上刻着“泰坦尼克”的标记。

但是有人反驳说任何人要设计弄沉这样一艘269.1米长,28米宽,吨位达45324吨的超级巨轮,显然都是一项超级疯狂,绝对匪夷所思的“大手笔”行为,因此,许多英国人都对“泰坦尼克”号阴谋论嗤之以鼻。

“泰坦尼克”号沉没与小说的巧合:

据说1898年,英国作家摩根·罗伯森写了一本名叫《徒劳无功》的小说,其内容也是说一艘永远不会沉没的豪华巨轮在北大西洋沉没,这部小说竟然与1912年沉没的“泰坦尼克”号有许多惊人相似的地方:

(1)在《徒劳无功》中遇难的也是一座豪华客轮,名为“泰坦号”。

(2)两船都是初次出航就沉没,其原因都是撞上冰山,失事地点都在北大西洋。

(3)两船航行的时间都是在4月份,航线都是从英国到美国。

(4)“泰坦号”所写的乘客和船员人数为3000人,“泰坦尼克号”乘客和船员人数为近3000人。

(5)泰坦号设想重量为7万吨,泰坦尼克号实际重量为6.6万吨。

(6)泰坦号长度约为243.8米,泰坦尼克号长度为269.1米。

(7)两船的螺旋桨数均为3个,碰撞冰山的时速均为23节。

(8)两船出事后乘客伤亡惨重的原因都是因为船上的救生艇不够。

有人说这只是巧合,还有人说《徒劳无功》简直就是在描述“泰坦尼克”号的沉没。世界上有许多神秘的事物,我们无法确定它们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留给人们的是永远的谜团和惊讶。

谜案难解的“莫洛·卡斯”号

导言:在历史上,许多豪华客轮在一次海难或人为灾难中毁于一旦,它们的制作费用在当时可谓首屈一指,但是为何都逃不掉毁灭的命运呢?“莫洛·卡斯”号是美国伍德凯轮公司的1930年建造的双烟囱班轮,十分的豪华。船身长155米,排水量11500吨。1934年9月5日,“莫洛·卡斯”号巨轮载着318名乘客从古巴的哈瓦那港起航,计划穿过佛罗里达海峡,最后到达纽约。

但是到了傍晚十分,机舱内的一个锅炉出现了问题,供气能力达不到要求,船速明显放慢了。船长对此十分的恼怒,但是他再也没有走出船长室。晚上九点时,轮机长埃鲍脱经过船长室时发现门大开,他好奇的走进去,发现船长死在了浴缸里。埃鲍脱异常震惊,立即打电话通知其他人。船医让人把船长的尸体抬到船上,准备运到纽约进行尸体解剖以查明死因,由大副霍姆斯担任代理船长。

午夜,狂风大作,预示着一场风暴即将来临。代理船长霍姆斯和船医探讨着船长的死因,霍姆斯认为船长是自杀。但是船医很肯定地说船长不会自杀,言外之意就是他杀。船医认为是有人给船长放了毒。他在船长室发现有人曾经在那里喝过威士忌,桌子上放着两个杯子,一个杯子还残留着一些液体,这个杯子被船医收了起来,他打算将杯子交给警察,请他们验证一下杯子里面是否下了毒,以及杯子上的指纹是谁留下的。

但是到了凌晨3点,忽然有人推开驾驶室,慌张的向霍姆斯报告船上冒烟了。烟是从一个柜子里冒出来的,柜子里的化学物品被烧着了。当人们找到货源时,才发现图书馆里的书柜、木质家具、地板、舱壁都已着火了,火焰正向客厅、酒吧和饭厅蔓延,火势令人惊讶。由于船员们很少进行防火演练,所以在这紧要的关头都显得惊慌失措,而霍姆斯第一次遇到这么严峻的事情,在慌乱中竟然忘记了下令减速。这时海风也助燃了大火,整个“莫洛·卡斯”号的上空,一片火光。

霍姆斯这时才下达让全部船员救火的命令,但是为时已晚,全船都处在极度恐慌中。甲板上更是乱作一团,每一个人都想逃命,哭声、喊声充斥着红色的天空。其实船上一共有12只救生艇,每只可载70人,再算上救生筏在内,一共可以坐1000多人,如果组织得当,全船的人都会得救,但是由于人们慌乱没有秩序,使得一只救生艇仅仅有七八个人就被放了下去,而救生筏在当时根本不会起到作用!

后来在其他船只的救助下,414人获救,135人遇难,价值500万元的“莫洛·卡斯”号不复存在。

“莫洛·卡斯”失事后,为了查明失火原因,美国船舶当局组成了一个专门事故委员会,对船上所有的船员和船长突然死亡的原因进行调查。但是一直没有什么深入的进展。直到1959年1月的一天,一位美籍富翁在临死前自称是他杀死了“莫洛·卡斯”号的船长,火也是他放的。难道盘旋了20多年的疑案就这么简单的解开了吗?人们并不这样认为。但事实究竟如何,也许没有人知道了。

巨型船只为何难逃悲惨命运

导言:世界上有许多的体积庞大的船最后都难逃沉没厄运,这是它们必然的结局还是人类无法抵抗自然的力量所致?在历史上许多的巨型船只都无法逃脱沉没命运,如“泰坦尼克”号,有人说是这些船的体积过于庞大,它们根本无法按照人们的想象进行航海。也有人说沉没的巨型船只是因为在建造或行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所致,并不是其大小的问题。

超载潜艇迷途不返

1939年6月1日,“寒特斯”号潜艇在利物浦码头进行适航。“寒特斯”号潜艇的排水量为1100吨,船身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但是潜艇内船员编制却只有53人。而那日,英国潜艇指挥官奥莱姆上校等50人又登上潜艇实习,舱内人数由53人增至103人,顿时使“寒特斯”号超载,这为后来的事故留下了隐患。在潜艇起锚时,码头的钢缆刚解开就被冲进了水里,人们试了好几次才将钢缆拉到船艇上固定好。这次意外也在暗示着此行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