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与方法
14752700000028

第28章 资源型农业乡镇的产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2)

8.2.1.4培育、发展以农副产品深加工及页岩建材为重点的加工业

发展农业产业化,离不开加工业。因地制宜发展加工业,着重点是:

(1)培育中药材、干果、蔬菜、薯类等农副产品深加工,发展方便食品、保健食品。尤其应注重选择产品链长的项目,集聚发展,做大、做强。同时发展净菜、农副产品半成品加工和配送服务。

(2)发展壮大以页岩、青石材加工为重点的建材生产,发展新型建材品种,争取形成较大集聚规模和镇域工业骨干。

8.2.1.5培育、发展以依山傍水住宅和度假屋为特征的生态型房地产业

在这方面,主要是要:

(1)着眼成都市外桃园、青白江区后花园,利用关帝庙河、东岳庙河自然景观,开发依山傍水的生态住宅、度假屋、休闲观光商业街。

(2)依据城镇性质和发展布局规划,改造旧城镇。同时,以城镇化为契机,实施“农转居小区”建设试点。规范农户建房,鼓励和支持农民在城镇规划的住宅区统建住房或到规划的中心村及农村居民点建房。打破镇域界线,鼓励农民进镇购房置业。允许本地区农民跨村、组到中心村建房。

8.2.2产业发展布局安排

8.2.2.1布局结构

根据产业分布现状、自然条件和产业发展方向,该镇产业发展布局呈“一主三边三个层次带”的网状结构形态。

“一主”是:主城镇区域。

“三边”是:主要交通干道及路口边、东岳庙河与关帝庙河边、低山山边与云顶山边。

“三个层次带”是:浅丘、低山、深丘山区三个层次带。

8.2.2.2农业

结合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生产现状,该镇农业发展布局如下:

(1)水果。以花园沟片区为万亩桃园及四季水果(含西瓜)

重点布局区域,包括友谊、花园、五桂、快乐、桔丰、牌坊、友好、北宁、红梁、五爱、红岩、红星、松柏、红卫共14个村71个组。以城太路、赵洪路、清石路沿线为5000亩早熟梨及其他早熟四季水果重点布局区域,包括龙洞、秧田、永顺、北宁、七里、花园、友谊、五桂共8个村42个组。

(2)养殖。以退耕还林空地6100亩为种草养羊、兔布局区域,包括11个山区村和友谊、花园2个丘陵村。以浅丘地区为生猪及小家禽重点布局区域,包括11个丘陵村的农业大户和一般农户。

(3)种植。以低山、浅丘部分地区为万亩蔬菜(含食用菌)和有机食品基地布局区域,包括西平、快乐、桔丰、友好、长虹、红卫、红岩、金龙、永顺、太平、秧田共11个村82个组。低山、深丘山区为薯类、玉米重点布局区域。

(4)蚕桑及药材。以云顶山3000亩退耕还林地为栽桑养蚕布局区域,涉及山区10余个村组。以山区地区为川明参、桔梗等中药材生产布局区域,包括红岩、五爱、红卫、红星、松柏、桔丰、友好共七个村59个组。以云顶山区天然林保护区为林业重点发展区域,同时抓好其他宜林地和农宅四周植树造林。

(5)水利。在快乐村布局修建一座中型水库,微水治旱工程以山区村为重点布局区域。

8.2.2.3商贸服务业

应以主城镇为水果、蔬菜、粮油等农副产品批发、物流业、特色餐饮和商贸服务业的布局区域,人和、姚渡、福洪、云绣等乡为重点辐射区。在中心村和农户主要聚居点布局商贸零售网点和邮电、医疗等便民服务网点。在成都市区、青白江城区设置清泉水果、无公害蔬菜和有机食品专卖店。

8.2.2.4旅游业

应以花园沟片区为山、沟、果、林一体化生态游、休闲度假游、“农家乐”重点布局区域,花园沟为起步和核心发展区域,景区范围包括友谊、花园、五桂、快乐、桔丰、牌坊、友好、北宁、红梁、五爱、红卫、红星、松柏、红卫共14个村71个组。以云顶山草、果、林片区为游、牧、猎和石城寺延伸游布局区域,沿旅游区、点布置“农家乐”。以主城镇为餐饮、住宿、休闲观光购物、水上休闲、娱乐、会议、地方及客家文化览胜布局区域。

8.2.2.5加工业

应以秧田村2、3组(城太路与赵洪路交汇处)为农副产品深加工集中发展区,其余村组和城镇中心原则上不布点工业生产。以松柏、友好、快乐、西平一线为页岩砖瓦、青石材加工生产的布局区域。农副产品半成品加工(如盐渍青菜)、可分散加工的日用品生产(如地毯、挂毯)应尽量集中布点在交通方便的生产经营户。

8.2.2.6镇域三大功能分区布局

按照功能分区,镇域产业布局将划分、形成为三大区域:主城镇区域、生态农业区域、工业集聚区域。

(1)主城镇区域。该区域包括主城镇建成区和花园沟核心区,为镇域经济发展中心。重点是发展壮大农副产品批发集散及商贸业、旅游及服务业,培育、发展房地产业,形成商贸中心、旅游中心、产业支撑中心和经济辐射中心。

(2)生态农业区域。该区域包括浅丘、低山、深丘地区三个生态层次带。浅丘带重点发展水果、蔬菜、生猪,低山带重点发展水果,深丘山区带重点发展林、草、羊、蚕、中药材,争取形成成都市近郊以果、蔬、林、羊为鲜明特色的生态农业基地。

在花园沟和松柏村(原云顶乡政府所在地)分别设置、建设中心村,通过发展,形成农业服务、产品交易、商贸服务、旅游服务、集中居住的镇域次级经济中心。

(3)工业集聚区域。该区域包括秧田工业集中发展区、松柏—友好—快乐—西平一线建材生产区,拟形成镇域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极,通过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产业支柱。

8.3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

8.3.1城镇现状与基础

清泉镇为建制镇,城镇建城区面积0.61平方公里,城镇户籍人口2643人,实际驻镇人口4600人,居委会3个,人均建设用地122m

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00元。

城镇主要业态为传统农村集市贸易(隔天赶场)及零售商贸、服务业,有农行、邮电、汽车站、区及镇卫生院、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各1家,完中、小学各1所,幼儿园2所,文化活动有机构无场所,通有线广播。

城镇及街道主要以平安路(赵洪路过城区段)夹道布局,城镇街道(路)总长7公里,3个农贸市场分布镇中心,批发与零售、市场与居住混合布局,人居环境差。

城镇通电、水、气、电话,有明排水沟(管)19条、旱厕3座、垃圾车1辆,大小街道17条但缺少路灯、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