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上下而求索(科学知识大课堂)
14745400000025

第25章 执着追求(16)

比尔和保罗无偿使用计算机仅几个月的时间,由于学校无法支付昂贵的上机费用,不得不对学生规定,在上计算机课之外的时间使用计算机,必须自己负担上机费用。当时的付费数额为每小时40美元。尽管比尔的父母可以为他缴纳昂贵的学费,可是,却不可能为他无限地支付上机费用,因为,在当时人们还看不到计算机对于孩子们的智力开发有什么意义。比尔要想长时间地占用计算机,必须自己想办法解决上机费用问题。这对于一个普通的孩子来说,确实是个难题,因为,比尔常常一天数小时在计算机上操作,一周下来就要几十个小时,这要花掉几百甚至上千美元。一个孩子到哪里去搞这么多钱呢?难题对于有才智的孩子来说是一种益的挑战。

当学校开始按小时收费之后,比尔没有为缺少大笔的上机费而发愁。他一方面把自己有限的零用钱拿来交上机费,一方面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他很快就找到了缴少量的钱就能长时间使用计算机的方法,这就是,改变计算机的计时程序,让计算机上的计时程序长期不变。这样,他们交一次费,就可以几个甚至几十个小时地在计算机上玩耍了。这个小小的得意之作,使比尔和他的伙伴赢得了大量玩计算机的时间,也给他使用计算机提供了一种潜在的启示。

计算机公司也雇佣着一批高科技人才。比尔的小把戏不久就被公司发现了。不过开明的公司负责人从这件事中看到的不是经济损失,而是计算机系统的不完善和破坏收费系统的孩子的才智。因此,他们经过分析,作出的不是惩罚比尔等孩子、而是雇佣一批友好使用者的决定。即雇佣者的任务是为计算机的系统找问题和寻找发生问题的原因,获得的回报是,可以无偿使用计算机。无疑,计算机公司的这个决策是聪明的,因为,他们可以无偿地借别人的智力来完善计算机程序。而比尔和他的伙伴们对于这一决策是极其欢迎的,这样,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智力赢得使用计算机的时间了。

对计算机的兴趣和干事情的执著精神,使比尔非常认真地对待这个工作。他把大量业余时间就花在了计算机房。特别是周末,当别的孩子和家人一起娱乐和游玩的时候,比尔却到计算机房上班了。他在这里享受着无穷的快乐。在计算机的应用中,比尔成了小伙伴们的核心。他常常是连续几小时坐在计算机旁,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与运行程序对抗,发现问题就动手记录下来。这时,比尔花在计算机上的时间不再是玩耍和游戏,而是对计算机从硬件到软件进行全方位的研究、探索。他们先是探询问题,发现毛病,然后寻找发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每当发现问题或找到产生问题的线索,比尔就认真地把它们详细记录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记录,他就进行一次总结,并在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写成《计算机问题报告书》。这个看似简单的报告书,凝结着这个少年人和他的小朋友们的智慧。在探索问题和总结整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比尔对计算机,从兴趣上升到了研究。这时,他已不满足于在机上做游戏,而是认认真真地把计算机当成研究对象了。

随着研究的深入,比尔和他的伙伴在计算机的应用中越来越得心应手。他不仅可以破坏计算机的系统程序,而且能够越过计算机的密码系统去获取他感兴趣的信息资料。比尔的父母担心儿子长期迷恋于计算机会影响学习,对儿子进行了劝告,但这无法改变比尔对计算机的迷恋。当然,他也没有因为痴迷于计算机而放弃学习。相反,他的学习成绩还是拔尖的。在对计算机的迷恋,进一步开发了比尔超常的智力,使这个中学生在湖滨中学得到了别人所无法得到的东西。

开公司的中学生

比尔在迷恋计算机的过程中,也有过挫折。有一次,他破译了所使用的计算机网络的密码系统,导致了整个网络的混乱,因此,受到了不准使用计算机的处罚。他为此而懊丧,一度降低了对计算机的兴趣。可是,不久,计算机世界的神秘又把他吸引回来。当比尔再次坐到计算机旁的时候,他在玩计算机的同时,开始考虑如何用计算机赚钱,以便能够支付使用计算机的费用,进而拥有自己的计算机。

美国充满了商业机会。读中学的比尔·盖茨尽管还是个孩子,但却有很强的商业意识。他带着自己的兴趣和商业意识在计算机世界寻找机会。1971年初,当比尔还不满16岁时,他得到了第一笔业务:信息科学公司让比尔等人为他们编制一份工资专用程序。参加这个项目的中学生们,大都只懂得一点初步的计算机语言,而对完成这个程序以及怎样和商业公司打交道却是一无所知。这种情况,显出了比尔的才能。他不仅懂得如何考虑该项目的总体设计,而且还具备商业法律知识。于是,比尔就成了这个项目的自然领导。这是一个既复杂又麻烦的工作。在编制这个软件的过程中,他们不断地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遇到问题时,大家都来请教比尔和保罗。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们终于完成了这个项目。付出了劳动,当然要取得报酬。在如何向信息科学公司索取报酬的问题上,其他的孩子几乎对此事没有一点知识。这时,比尔提出,根据现行的法律,他们应该按照版税的形式,向信息科学公司索取一定比例的报酬。经过交涉,公司同意按该项目所获利润的10%向比尔的小组支付报酬。这些中学生利用计算机做成了他们的第一笔业务。在这项业务中,比尔的商业知识、法律知识和计算机知识都使他赢得了同学们的赞扬。

初尝胜利之果后,比尔对于用计算机赚钱的兴趣更浓了。他和他的朋友都在寻找新的机会。1971年秋天,比尔的好友、保罗·艾伦在湖滨中学毕业了。他按照自己的意愿考入了华盛顿州立大学,选择了新兴的计算机学科。到了大学,有了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因此,他在计算机世界漫游的机会就更多了。保罗和比尔一样,也有用计算机赚钱的想法。

读大学的保罗离不开好友比尔。他经常来找比尔一起探讨问题,讲述自己的打算。有一次,保罗来到湖滨中学。他告诉比尔一个情况,这就是,当时几乎所有的市政部门都在设法统计和分析交通流量,但使用的办法很笨拙,即在道路的交叉路口装设橡皮带,把橡皮带与一个打孔机相连,每当有车辆经过,触动皮带,拉动打孔机,就在纸带上打出一个孔来,以此统计车辆的流量。市政局把这些原始资料交给私人公司处理,结果是,既拖延时间,又要花费很高的费用。保罗提出,为何不利用计算机来处理这些数据呢?比尔听后,立即表示赞同。两个人一致决定,成立他们自己的公司,来为市政局处理交通数据。他们为公司取的名称是“交通数据公司”。这个年仅16岁的中学生,竟然办起了自己的公司。

交通数据公司成立之后,比尔和保罗除了应付必要的课程之外,就是到处奔波,寻找业务。在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下,市政局终于同意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试一试用计算机处理交通信息。在当时的条件下,处理这些原始数据是很繁杂的工作。为此,比尔和保罗设计了应用计算机的方案。由于交通纸带上的孔无法用计算机处理,必须先把这些孔变成可供计算机识记的符号,才能上机处理。为此,他们设计了一种卡片,让湖滨中学的学生们先把这些纸带上的孔转换成数字,写在卡片上,然后,他们再把这些卡片逐个输入计算机,再用他们设计的软件处理这些数据,并把数据分析之后制成图表。他们从市政局拿来的是带孔的纸带,而送回去的是分析报告和统计图表。

少年比尔和保罗懂得公私分明。成立公司之后,他们就不能长期用学校的计算机干私活了。于是,他们自己花三百多元钱买了一台简易微处理器,用自己的简单工具和所能得到的使用学校计算机的机会,处理了一些简单的业务。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这两个孩子竟然招揽到了一些业务。除了支付必要的开支外,他们还赚了两万多美元。初涉商场获得的小胜鼓舞了比尔,使他看到了用计算机创造商业机会的可能。当然,由于比尔中学毕业后面临着上大学,再加上政府决定免费提供交通分析服务,这双重因素使得比尔和保罗的交通数据公司不能再办下去了。公司虽然夭折了,但由这个公司引发的开发计算机程序和软件的火种却在比尔和保罗的心中点燃了。中学快要毕业时,当同学们问比尔将来有什么打算时,他以不容质疑的口气说:“到25岁时,我要赚到一生中的第一个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