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危机与防范(和谐中华知识文库)
14742200000011

第11章 交通安全不容忽视(3)

如果机舱内烟雾很大或很黑暗,应尽量蹲下,使身体处于较低水平位,屏住呼吸或用湿毛巾掩住口鼻,顺着过道黄色指示线到达安全出口。从安全出口出来时,应保持坐姿滑下。在飞机落地后,应立即观察所处的环境和弄清所受的外伤,以及自己的活动能力。如果已离开飞机,则应向飞机残骸的上风处靠近。

除此之外,还应该让青少年知道,如果发生了交通意外,可以立即拨打122交通事故报警台,报告事故发生的确切时间、具体地理位置,以利于医疗救护和交通警察及时赶到现场。

其他交通安全的防范措施

1.拥挤踩踏事故的应对

现代大学生,参加社会上及校园内举办大型集会的机会很多,学会预防拥挤踩踏事故很有必要:通常拥挤踩踏事故常见于大型娱乐场所和大型集会,稍不注意就可能受到伤害。

(1)案例介绍

①北京密云踩踏事故。从农历正月初十开始举办的密云县第二届迎春灯展计划举办10天,2004年2月5日是第六天。平日观灯游人约3000人,但由于5日是农历正月十五,观灯人数骤增至3万多人。场面一度失控,该踩踏事件造成37人死亡。

②伊拉克巴格达东北部的卡希米亚惨案。2005年8月31日,当时大批人群正在前往清真寺出席一个重要的宗教仪式,突然有人惊呼人群当中有自杀式袭击者,恐慌的人群在逃散时造成拥挤。有人直接从底格里斯河上的一座大桥跳下逃生。巴格达警方称此次踩踏事故至少造成635人死亡,1000余人受伤。

③印度曼德拉德维踩踏事故。印度教徒每年都会在月圆之夜在曼德拉德维的神庙附近举行大规模庆祝活动,当年的庆典日子正好是1月25日。约20万人参加了宗教庆典,然而,因一商店临时起火引起恐慌,正在举行的庆典于中午时分发生踩踏事故,造成至少300人死亡,另有数百人受伤。

(2)危机预防

牢记以下几点,将帮助你有效避免类似事故。

第一,组织者事先一定要做好预案,做好预防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准备。

第二,一旦发生拥挤,发现拥挤的人群向自己涌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第三,如果路边有商店、咖啡屋或其他可以暂时躲避的地方,应暂避一时。切记:不可逆着人流前进。

第四,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大树等,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第五,若身不由己卷入拥挤的人群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切记:一定要远离店铺的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扎伤身体。

第六,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要立即做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准备。

第七,当发现前面突然有人摔倒,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人不要再向前靠近。

第八,当有弱小同学遭遇拥挤人流时,要互相帮助,保护其不在混乱中被踩伤。

第九,遭遇拥挤人流时,千万不要采取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以免被挤倒踩踏。一定要让自己与行进的人群保持同样的行进速度。

第十,若不慎被挤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卷成球状,双手紧扣在颈后,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头部、心脏和胸腔等部位。

注意:自护的关键是有效保护身体的脆弱部位,如太阳穴、眼睛、颈部、心脏、腹腔和阴部等,同时保持呼吸畅通以防窒息或是被踩成重伤死亡;原则是尽量站立不要倒地,一旦倒地应保护好脆弱部位。

错误做法:遇到拥挤马上抱头蹲下,在人流中弯腰提鞋、捡东西。

第十一,如果在不经意间被卷入拥挤的人群中,要用一手紧握另一手腕,双肘撑开,平置于胸前,腰向前微弯,形成一些空间,使呼吸顺畅,避免受挤压以至呼吸困难而晕倒。必要时,屈膝、提起双脚,即便完全离地,也勿慌张,只要不失去重心,即可避免脚趾受到踩踏。

2.乘船遇险的应对

如果乘船时遇险了,要在短时间内从通向甲板的最近出口跑到甲板上。如果不得不离船时,一定要穿好救生衣,跳水时尽量选择较低的位置,同时要避开水面上的漂浮物,从船的上风舷跳下。如果船左右倾斜则应从船首或船尾跳下。

不管水性好坏,游客出发前最好在行囊中预备一个便携式气枕或者充气式救生圈,尤其是携带儿童出游,只有有备而来才能心中有数。上船的第一件事就是留意观察救生设备的位置和紧急逃生路径。发现船上出现超载要保持警惕,尤其是船体剧烈颠簸时,要高度戒备,换上轻装,将重要财物随身携带。

(1)游船失火逃生秘籍

第一,船上一旦失火,由于空间有限,火势蔓延的速度惊人,此时应立即关闭引擎。

第二,若是甲板下失火,船上的人须立即撤到甲板上,关上舱门、舱盖和气窗等所有的通风口。

第三,若火势无法控制,抓紧时向寻找救生设备,从船尾逃生,弃船后应尽快远离。

第四,弃船后,请注意均匀地深呼吸以保持镇静,游泳或者踩水时,动作要均匀舒缓。

(2)游船下沉逃生步骤

船艇撞到礁石、浮木或其他船只,都可能导致船体洞穿,但是并不一定马上下沉,也许根本不会下沉。此时应该迅速穿上救生衣,发出求救信号,手机、信号弹和燃烧的衣物都可以发出求救信号。

除非是别无他法,否则不要弃船。一旦决定弃船,请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先让妇女儿童登上救生筏或者穿上救生衣,按顺序离开事故船只。注意:穿着救生衣要像系鞋带那样打两个结。

如果来不及登上救生筏或者救生筏不够用,不得不跳下水里时,一定要远离船边跳水,跳船的正确位置应该是船尾,并尽可能跳得远一些,不然船下沉时涡流会把人吸进船底下。

应迎着风向跳,以免下水后遭漂浮物的撞击。跳水时双臂交叠在胸前,压住救生衣,双手捂住口鼻,以防跳下时呛水。眼睛望前方,双腿并拢伸直,脚先下水。不要向下望,否则身体会向前扑摔进水里,容易使人受伤。如果跳法正确,并深吸一口气,救生衣会使人在几秒钟之内浮出水面,如果救生衣上有防溅兜帽,应该解开套在头上,使头颈露出水面,这样做对保持体温很重要。

跳进水中要保持镇定,既要防止被水上漂浮物撞伤,又不要离出事船只太远,以免搜救人员找不到你。如果事故船在海中遇险,请耐心等待救援,看到救援船只挥动手臂示意自己的位置。如果在江河湖泊中遇险,若水流不急,要尽快游到岸边;若是水流很急,不要直接朝岸边游去,而应该顺着水流游向下游岸边;如果河流弯曲,应向内弯处游,通常那里较浅并且水流速度较慢,有利于上岸等待救援。

(3)落入水中如何自救

危急时刻你能想起的任何一个电话可能都有帮助,不管是110、120、119还是SOS,或者家人的电话都可以拨打。打电话的时候尽量保持冷静,告诉对方自己的位置和出现的险情。

一旦出现险情,万不可盲目乱窜,不管情况多么紧急,都要听从指挥,保持船体平衡,如此才能延缓下沉速度,争取更多的救护时间。

万一掉进水里或者跳到水里,要屏气并捏着鼻子,避免呛水,因为人一旦呛水将失去方向感并变得更为惊慌疲惫。在放松身体的同时试一试能否踩到水底,因为很多河流并不是很深。

为了节省体力,一般落水者都要脱掉沉重的鞋子,扔掉口袋里沉重的东西,不要贪恋财物,不要有侥幸心理。

由于溺水者往往惊慌失措,死命地抓住一切够得着的东西当作救命稻草,因此施救者在进行救护时一定要注意观察,不要被溺水者抓住,除非万不得已,不要下水进行救护。不得已下水救护时,一般要先在溺水者的后脖颈处用手掌砍一下,避免被溺水者抓住一同沉入水底。

3.地铁遇险的应对

地铁在许多城市日趋发展,它的方便、快捷和正点,受到人们的欢迎。但是,当人们关注地面和空中的交通灾难时,地铁灾难最近几年也接踵而来。日本地铁毒气事件、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火灾事件、莫斯科地铁爆炸案、韩国大邱地铁火灾等灾难事故都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前不久,香港一列行驶中的地铁遭遇人为纵火险情,所幸无人死亡。地铁内一旦发生火灾或其他灾难事件,该如何采取自救措施,以求绝处逢生呢?

(1)当地铁发生火灾时,遇险人员首先要有强烈的逃生意识。但盲目的逃生往往事与愿违,有准备的观察和思索才能达到逃生目的。也就是说,乘客进入地铁后,要对其内部设施和结构布局进行观察,熟记疏散安全通道出口的位置,这叫不怕一万,但防万一。

(2)如果是行进中的车辆起火,应将小火消灭于“萌芽”之中。这样,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的生命安全才有保障。同时,应将老、弱、病、残及儿童先行疏散至别的车厢。如果初期火灾扑救失败,应及时关闭车门,防止火势蔓延,以赢得逃生时间。遇到发热且紧闭的门,千万不要打开,以免被门另一边的烈火吞噬。

(3)有防灾意识的群众会随身携带紧急救难用品,例如,带手电筒的笔可以应付停电;湿纸巾、湿毛巾等可在火灾发生时或遭遇毒气等恐怖袭击时,捂住口鼻,以免吸入烟气、毒气;塑料袋可用来在浓烟尚未扩散时装满空气,以备逃生时呼吸用。到达安全地点应立即清洗身体裸露部分。

(4)需要注意的是,遇险人员逃生时,应采取低姿势前进,但不可匍匐前行,以免贻误逃生时机。另外,不要做深呼吸,以免吸入更多的烟气和毒气。还需注意的是,地铁的隧道很窄,灾难发生时若逃到对面方向的铁道上,可能会被驶来的车辆撞上。而且有些铁道有高压电通过,沿着铁道逃生有触电的危险。

(5)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逃生过程中,要听从地铁工作人员的指挥和引导,绝不能盲目乱跑。万一疏散通道被烟火阻断,应采取低体位、用物品捂住口鼻等措施,尽量想办法延长生存时间,等待救援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