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危机与防范(和谐中华知识文库)
14742200000010

第10章 交通安全不容忽视(2)

第三,如果雪天出行,上下车时因鞋底有雪,踏板上有冰,容易挨摔,因此,要特别告诉青少年上下车都要扶好,尤其是下车,地面也有冰雪,加上滑倒时常向后摔,容易伤头,更危险。站在车门处时要转身向外,这样即使被挤下车也不致摔倒,即使摔着受伤也轻。如果面向里摔下去,跌下的姿势就是仰面朝天,后脑勺着地会有生命危险。站在车门处时要扶好,以防挤开车门或误开车门时摔下去。要注意避开挤手、夹手等危险的地方,如上面的滑槽,下面的拉杆。

第四,车辆在起步、停车和紧急煞车时都有个速度变化过程,尤其在车速较快和转弯时更是如此。这时车内乘客由于惯性作用,常常发生身体前倾或后倒,如不抓稳车上的扶手,非常容易跌倒。青少年人小体弱,如不注意抓稳扶牢,比大人更容易摔跤。如果乘客拥挤还会造成挤伤、压伤的事故。作为大人应该多为青少年们着想,防止类似情况发生。有些青少年为了方便或者不愿意等车,就选择乘坐个体的小公共,因此,父母还要告诉青少年乘个体“小公共”时,车未停稳,不可下车,以免摔伤。有些个体“小公共”,贪利求快,操作不规范,常常不停稳就开门,甚至行驶中开门,有时还不关门就发动。教育青少年在车上,要抓牢扶手尤其是站立时更要如此,不可只是倚在座位的靠背或柱子上。不要在车内奔跑打闹,同伴间要相互扶持。

公交车站车辆进出频繁,候车乘客众多,是事故多发地点。在众多的候车乘客中,儿童是个“弱势群体”,他们个小力单,应是被照顾的对象。如果候车时站台秩序混乱,来车时乘客一拥而上,儿童势必上不了车,还可能被挤出站台外被来车撞伤,或被挤到行进中的车轮下而不幸身亡或致残。这个时候,父母应该让青少年学会寻求帮助或者干脆退后以免发生危险。

2.父母自驾车时需注意的危险因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几乎大多数家庭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私家车。而最近由于自驾车旅游的流行,使的许多家庭在青少年的时候都选择全家一起自驾车旅行。虽然相对比较方便、安全,但是,事故发生率依然不容忽视。

美联社2001年8月5日报道,哈佛风险分析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带着青少年驾车的美国人中,有近1/3的让青少年坐在前排座位,这样使青少年受到气囊伤害的危险性就会大大增加。小汽车上哪个座位最安全呢?美国一个专家小组以乘坐5人的小汽车为对象,通过近10年的事故调查分析,并通过多次的实车检测后,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将汽车驾驶员座位的危险系数定为100,则副驾驶座位的危险系数是101,而驾驶员后座的危险系数则是73.4,另一侧座位的危险系数为74.2,后排中间座位的危险系数为62.6也就是说小汽车内安全性由大到小可排列为:后排中间座位,驾驶员后面座位,后排另一侧座位,驾驶员座位,副驾驶座位。所以,在自驾车旅游的时候,家长首先应该注意,让青少年坐在后排中间座位上,而不要让他们坐副驾驶座位。

当然,为了家人的安全,在旅游之前给车的各种性能做一个全面的常规检查也是不可少的。检查刹车、座位安全带、车灯、车胎、风挡刮水器、汽车喇叭等都是否工作正常。还要要注意后座上存放的物品,特别是那些后窗行李箱中的物品。开车时如果后备箱中存放着瓶子,或者沉重的行车包,一个急刹车就会把你的行车包变成一件武器,对于坐在后座上的小孩来说,它跟空手道的削砍功夫一样厉害。

在旅行过程中,不管小孩进车,还是出车,都应该使用最靠近人行道的车门。当打开车门时,要确保开门安全,不会撞上人、物体或后面的车。确信所有的车门都能够关闭上锁。确保坐在后座上的小孩应该佩带安全带,即使是短途乘车也应这样。检查你的后视镜。检查车后面的挡风玻璃。所有的车都应该配备急救箱、灭火器。

家长还要教育青少年不要在汽车上吃东西,尤其不能吃带棍的冰棍、雪糕或棒糖等;不要吃硬质的干果,如花生、瓜子、炒豆等,容易引起气管异物;不要在车上用牙签剔牙,也不要在车上用耳勺或小木棍掏耳朵;在车上也不要将铅笔、圆珠笔、竹木棍等含在嘴里。

此外,家长还要特别注意防止开关车门时夹伤青少年。青少年天性活泼好动,手脚常不停地动来动去,东摸摸,西碰碰,很容易在开关车门时受到夹伤。不要让青少年玩车门手柄,或窗户手柄。

3.其他交通工具存在的安全隐患

外出旅行,火车和飞机就成了必要的交通工具。由于火车和飞机的特殊性,在出现危险的情况时,车组人员会帮助我们,那个时候,父母要和青少年一起相信车组工作人员,不要因为惊慌而造成秩序混乱,这样反而不利于安全救助的进行。但不是说有了车组工作人员保障我们的安全,我们就不要掌握安全乘坐的方法了,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只有规范乘坐才可以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因此,父母还是要让青少年懂得一些乘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免因为乘坐不当,而发生以外事故。那么,都有哪些方面需要让青少年注意呢?

乘坐火车时进站上车,应该通过天桥或者地下通道,不能穿行铁道。要特别注意,不要把易燃易爆等危险品携带上车,有时候是青少年不懂得一些东西不能带上车,这个时候就需要父母认真查看青少年的行李,不要将危险品带上车。上火车的时候不要翻爬车窗进入车厢,以免车窗滑落砸伤。

进入车厢后,把自己的行李物品放好,要赶快找位置坐下。不要在车厢内来回穿行打闹,不要在车厢连接出逗留。

火车行驶时,不要向车窗外扔东西,以免砸伤他人。不要把身体任何部位伸出窗外,以免被车窗卡住或刮伤。乘坐卧铺列车时,睡上、中铺要挂好安全带,防止掉下摔伤。乘坐火车时,在硬座或卧铺睡觉,应将头朝过道,这样既按安全又能呼吸到新鲜空气。因为头朝窗睡觉,车轮的振动和噪声影响大脑休息。

火车中途停站,在下车购买东西或者散步时,不要忘了开车时间而发生漏乘。注意收听列车播报的站名和时间,避免坐过站。火车到站后,不要急于下车,要仔细清点自己所带的物品,等火车停稳后有秩序的下车,千万不要从窗户上跳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采用航空交通方式旅游的家庭越来越多,有的家庭还远赴欧洲等国家旅行,这时飞机就更成了必不可少的工具。民航飞机一般是比较安全的,但是也不能忽视其安全事项。由于飞机是在空中高速飞行,一旦出现故障或其他原因,不能像其他交通工具那样随时可以停下来修理,因而在乘坐飞机时父母有必要教给青少年一些应急措施。小孩乘飞机应由大人带领。上机前,关闭手机、电子游戏机,不准在飞机上用手机等通讯用具。飞机起飞和降落时要系好安全带。了解机上的安全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及其位置,要弄清所坐座位到安全出口的路线和距离。飞机起飞和降落时可以吃点糖果,以消除由于气压巨变引起的不适。飞机降落后,按顺序走下飞机。

通常情况下,在飞机将要起飞时,空姐们都要介绍如何有效防止飞行中意外伤害的发生,乘客,特别是第一次坐飞机的乘客,要用心听。飞机的尾部受损最轻,一般来说飞机在坠毁不可避免时,机组人员都会将人员集中在飞机的尾部。同时要保持镇定,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求生的潜能。

坐飞机时应按要求,在起飞和降落前系好安全带。这样,座椅可以将重力作用的大部分能量有效释放,减轻人体损伤。在飞机遇到强气流或发生机械故障以及其他问题时,飞机在正常巡航状态时也会发生颠簸,甚至会发生掉高度等不正常飞行,这时一定要系好安全带,保持镇定,关上茶水板,抱好前排座位,就可以有效避免意外损伤。如果发生问题时人在飞机走廊上,应立即卧倒,如有可能,双手抓住两侧座椅腿部,双脚也钩住两侧座椅腿部。如果正在上厕所,就要双手抓住可以抓紧的固定物品,双腿尽量下蹲,保持镇定。

在飞机上时应认真阅读机上的有关手册,记住如何使用紧急脱离通道。遇到以下几种情况时,要会采取应对措施:

空中常见的紧急情况有密封增压舱突然低落、失火或机械故障等。一般机长和乘务长会简明地向乘客宣布紧急迫降的决定,并指导乘客采取应急处理。如水上迫降时,空中小姐会讲解救生衣的用法,但在紧急脱离前,乘客仍应系好安全带。如果在水中,注意救生筏的到达口与紧急脱离道有所不同,应抓住救生物品,抬高下颌,并努力吸气,积极游泳;如不会游泳,就应该堵住鼻孔,防止呛水。

若飞机高度在3660~4000米,乘客头顶上的氧气面罩会自动下垂,此时应立即吸氧。按规定竖直坐椅靠背,系好安全带,屈身向前,脸贴在垫有枕头之类柔软物的双膝上,两臂抱住大腿,使整个身体处于最低水平位,以减少因惯性而造成的操作。迅速将随身携带的锋利、坚硬的物品,如钥匙、小刀及眼镜等放入在前排坐椅后的口袋内。以避免不必要的操作。

如果机舱内正在燃烧,应迅速用湿毛巾掩住口鼻,防止毒烟吸人,并立即解开安全带,脱离火源,从紧急脱离通道离开飞机。应听从指挥,尽量蹲下,处于低水平位,屏住呼吸,吸氧或用湿毛巾掩住口鼻,防止吸入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