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危机与防范(和谐中华知识文库)
14742200000012

第12章 防止野外危险侵害(1)

危险频发的户外运动

如今户外运动成了一种新兴的运动被新时期的青少年们所喜爱,然而随着户外运动的普及,伴随而来的则是危险频发的想象。经调查发现户外运动所造成的危险主要以下几个方面导致。

1.人为因素造成的危机处理

(1)脱离团队

在野外,脱离团队是非常危险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发前应再三强调纪律性;安排一个副领队押后。

个别队员因体能下降或别的原因暂时离开团队时,应马上通知前面队伍停止前时,原地休息,并安排专人陪同离队个别队员,无论什么情况,必须二人以上行动,严禁单独行动。

同时,也要做好万一脱离队伍的准备:

第一,全体队员必须明确每天的路程和到达目的地的时间,不可以全部依赖领队而盲目跟从。

第二,每个人都要带地图、指南针、水壶、粮食、灯具、救生盒等必需的个人装备,绝不可出现多人共用某种装备的情形。

第三,万一离队时,如果确信自己可以继续走到目的地,就要继续前进,直到和队友会合;如果体能有限或过分恐慌,应先留在原地,再想办法回到团体行进的路线或上一次的宿营地寻找避难所,等待队友救援。

第四,领队应随时注意清点人数,一旦发现有人离队未归,应马上安排整个团队或在原地等待或派人搜寻。

(2)迷失方向

在人迹罕至的野外环境中,尤其是在灌木丛生的树林里或是遍布大石头的地方,容易因看不清楚足迹而在不知不觉中迷路。有时也可能在雨中、雾中或傍晚时分因视野不开阔而迷路。

迷路时,绝不可慌乱而到处乱走,这样只会更加迷失方向。首先,必须安静下来,休息一会儿。然后,尽量找回自己有信心找到的地点。沿途要做好标记,并在本子上记录这些标记的所在位置。

要避免再一次迷路,回到自己有信心的地点后,再一次选择方向进行尝试。在沿途做好标记,并注意观察周围的地形、地貌或自然物的情况,直到找到正确的方向,并在适当时候发出求救信号。

(3)没能按照计划到达营地

进行野外活动时,如果比预定的时间晚,并且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天已变暗时,应采取以下措施:如果路程很明显,现在的位置也很确定,同时也已离目的地不远的话,就可以点灯继续前进。但如果发生了其他的不利情况,例如下雨而气温下降,或迷路无法回到原地,或队员中有人身体不适,或在黑暗中行动很危险的话,就要预防万一而决定在当地露宿过夜。此时,如果带有帐篷且找着可以设营的地方,那就可以按照一般的方式来设营过夜。但如果没有携带帐篷或地形处在斜坡上,无法设营时,就尽量多穿衣服,注意保暖。若是携带了食物和炉具的话,就可以调理用餐。为了预防万一,平是就要养成带好充足的水和应急食品的习惯。

2.自然因素造成的危机处理

(1)遭遇毒蛇

在野外遭遇毒蛇时。经常是在以下的情况发生:无意中踩到蛇;抓树枝触到蛇;早晨收拾背包时发现蛇;等等。

这基本上是因为行人闯入了蛇的领地而引起的。在这些意外的接触中会引起人极大的恐慌,一旦被毒蛇本能的自我防卫而咬伤则非常危险。预防蛇咬的措施就是要准备一根手杖,边行时边打草惊蛇,因为蛇很少会主动袭击人类,受到惊吓会识趣地离开,如果发现了毒蛇,最好避而远之,这是最好的避免咬伤的办法。另外,进行野外活动时,特别是在经常有蛇出没的地方,就戴好帽子,穿长袖外套,以及穿有强韧护脚的裤子和坚韧的靴子,并带好蛇药。需要捕捉或杀死毒蛇时,应尽量用石头或“丫”形树枝打或控制住毒蛇的头部,尽量不用手去接触蛇,并将蛇放在布袋里。因为毒蛇的毒牙向内弯曲,在布袋内不易伤人。

(2)遭遇猛兽

除了饥饿的肉食动物或受伤的猛兽以外,一般的动物很少主动袭击人类。只要我们不侵犯它们,它们就不会发动攻击。但是,在狭路相逢或者我们携带的食物吸引它们时,就相当危险了。在行进过程中大声地说话、吹哨子,都会惊坳一些野兽,它们会识趣地离开,如果与熊、野猪等猛兽不期而遇,也不要表现过分惊慌,慢慢地眼看着它保持微笑后退着远离它们,有时野兽会自己走开。碰到狼、野狗时,千万不要转身逃跑,应蹲下身捡拾石头、木棍,并背靠石壁或大树,防止它们从后面袭击,并伺机爬到树上避难。

(3)蚊叮虫咬,蚂蟥骚扰

会咬伤人的蚊虫有两种:一种是蚊子、虻、蚋等吸血性昆虫,咬后不仅痛痒难忍,还会传播疟疾、脑炎等严重疾病。预防的办法时使用防蚊喷剂或蚊香,不过这样会污染环境。相对环保的方法是用烟熏或使用夜来香、药菊等天然防虫植物。在蚊、虻较多的地方,每天至少应用肥皂彻底清洗全身皮肤,应携带驱蚊油或风油精等防蚊药品。另一种是蜜蜂、黄蜂、大胡蜂等。被蜜蜂、黄蜂或大胡蜂叮咬后,最初会感到疼痛,接着伤口会肿大并发炎,蜜蜂叮咬后通常在伤口内留有刺囊,应该用刀片将其他刮出,用香皂和水清洗伤口,容易过敏性休克的病从应该携带药物,并告诉其他人如何在被叮咬后的紧急情况下给自己使用这些药物。

(4)高空落石

若遭遇严重落石处时,须趁停止落石的空当,迅速逃离现场,事先应寻找能躲避落石的大岩石下或转弯角落,以便通过。切实保护头部,戴上一些保护器物较为妥当。

应该尽量避免人为所引起的落石,如果在多岩石的场所不小心碰落了石块,应高喊“注意落石”,通知下面的人,避免因此造成大事故。队伍行进中遭遇有可能引致落石的陡坡地段,应该保持一个安全合适的距离。

(5)暴雨

遭遇暴雨时,领队应根据行进的路段和雨势的大小以及队员的身体状况迅速决定,继续行进或避雨。

第一,继续行进时,因暴雨影响能见度,应更加注意辨别方向。雨湿路滑,必要时使用安全绳,确保进行安全。

第二,避雨时,应注意保暖,防雷击,防山洪。

第三,在宿营时遭遇暴雨时:根据周围地形和雨势大小决定是否要作出营地转移决定,将帐篷转移到安全地点;对帐篷进行加固,挖好排水沟;将帐篷内多余物品整理好,收入背包中,准备随时撤离;必须轮班外出值班,一旦发现山洪暴发、泥石流等危险存在,马上撤离帐篷。

(6)雷击

第一,观测天象判断天气变化情况,必须在下雨之前,迅速找到避雨场所。野外有山洞的话可以到山洞里躲避。严禁躲在铁皮屋里,岩石下比较好。如果要躲在大树或大岩石旁边时,要避免躲在它的正下方。而要在稍微离开这些隐蔽物且半径与这些隐蔽物同高的圆圈内蹲下来避险。根据研究,身高在这些树木和岩石高度的五分之一及以下时,避雷效果最为显著。

第二,要避免走进被淋湿或已经有水的地方,最好踏在塑胶布上或背包及其他绝缘物上。同时要穿上雨衣以避免淋湿。如果是在空旷的山谷或者草原上,要寻找低洼地蹲下来,不要躺下。如果是在海岸线,很所小石头,实在没有地方可以躲避了,找低洼地蹲下来,切勿打手机,可以双脚并拢,手放膝盖上,身向前屈。

第三,身上不要有任何金属物。把带在身上的一切金属物拿下放在背包中,尤其是带有金属的眼镜框、皮带扣头、登山杖等一定要拿下来。还要注意的一点是大家不要集中在一起,避免集体受灾。

第四,打雷闪电的时候,切勿在任何避雷设备下躲避。

野外特殊环境生存技巧

生命只有一次,而灾祸却不止一次。面对危险,乞求是徒劳的,知识和智慧才是打开生命之门的钥匙。由于大自然的多变,孩子在出去旅游时,身边会潜伏着各种各样的危险,如果孩子被困在野外时,或者身陷特殊的野外环境时,让孩子掌握一定的自救知识就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大帮助。这个时候父母要让孩子知道,首先应该面对的是怎样能继续生存下去。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才有获得救助的可能。

1.个人出行注意事项

个人出行自主性较强,因此要特别注意安全,包括以下注意事项:

(1)出门前带齐证件,包括身份证、学生证、介绍信等。

(2)准备好手电筒和足够的电池,以便夜间照明使用。

(3)要准备充足的食品和饮用水和一些常用的治疗感冒、外伤、中暑的药品。

(4)不带贵重物品,如高档的随身听、相机一般不要带,若必须带,一定要精心保管好。

(5)要穿运动鞋或旅游鞋,不要穿皮鞋,更不要穿高跟鞋,以防长途行走时脚磨起泡。

(6)钱物要保管好,个人外出旅游,一定要做到花钱有计划,往返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门票费等都必须预先留足,避免花钱出现前松后紧、无钱返回的尴尬局面。

(7)有“游人须知”的旅游区,一定要严格遵守规定。如爱护名胜古迹,不刻画,不用手摸;不攀折花木;照章购票;不乱扔废弃物;禁止摄影的地方不拍照等。

(8)随气温变化增减衣服,到山区或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旅游,早晨夜晚天气较凉,一定不要怕麻烦,随时增减衣服,防止感冒。

(9)晚上注意充分休息,以保证有充足的精力继续第二天的旅程。

(10)在旅游中购物一定要冷静有计划。一是避免吃亏上当,二是不要凭一时兴致,买一些无用的东西。一般是买一些有特色、有纪念意义的物品。

(11)旅游中若发生一些突发事件,不要慌乱,应依靠当地政府、公安部门协助处理。

(12)注意旅游途中的饮食及个人卫生。不要买不洁的食物或无出厂日期的食品。不乱饮生水,不暴饮暴食。

(13)到少数民族地区或边远山区旅游时,要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切不可指手划脚,乱发议论,嫌弃落后等。

2.集体野营的注意事项

集体野营、郊游活动参加的人数较多,更需要加强组织和准备工作,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最好事先对活动路线、地点进行勘察。

(2)做好活动的组织工作,制订活动纪律,确定负责人。及时与家长或学校联系,将活动的时间、地点、要求告知家长或老师,以便共同做好安全工作。

(3)出游时,要准备醒目的标志旗、电喇叭、哨子、医药箱等物品,戴统一的遮阳帽,还要随身带学生证。参加活动的人最好统一着装,这样目标明显,便于互相寻找,防止掉队。

(4)所有参加活动的人要严格遵守活动纪律,服从统一指挥。如果是学校组织的,最好按年级、班级分成小组,要层层落实到人,必要时小组还要再分小小组。组织不严密、秩序混乱,是发生事故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5)必须重视交通安全,落实外出活动所需交通工具,一定要联系信誉好、安全可靠的公交、航运等运输公司,还要选择好安全的行车路线。要听从负责人的指挥。上车上船后,必须清点人数,防止遗漏。

(6)在分散自由活动前,必须规定集合时间、集合地点,认清自己乘坐的车号、船号。规定要以小组为单位活动,不要单独行动。

(7)发生失散情况的处理方法:

①大多数人在集合点就地休息。派出若干精明能干的,两人一组分头寻找,出发前要规定归队时间,找不到人也要回集合点报告情况。

②及时向当地派出所报案,或向当地政府机关报告情况,请求协助。同时,通过通讯工具向留校领导汇报,采取紧急措施。

③迷失方向的同学,当不能走回集合点时,要寻找车站、码头,自行乘车乘船返回。到了学校或家中,必须先设法向家长或学校汇报情况,以便及时通知外出带队者,使他们放心。若天色已晚,学生一时不能找到车站、码头,就要寻找居住点,如村庄、单位、机关等。最好能到派出所、部队、政府机关等单位,向他们汇报情况,告知学校名称、家长单位,请求对方帮助与自己学校或父母单位取得联系。在汇报时,应先向对方出示学生证。

3.登山的注意事项

登山对人的身心健康大有好处,但也潜伏着一定危险。为了保证安全,应该做到:

(1)要根据个人的体质,量力而行,最好是集体行动,要有经验的人带领。

(2)登山的地点应该慎重选择。要向附近居民了解清楚当地的地理环境和天气变化的情况,选择一条安全的登山路线,并做好标记,防止迷路。

(3)备好运动鞋、绳索、干粮和水。在夏季,一定要带足水,因为登山会出汗,如果不补充足够的水分,容易发生虚脱、中暑。

(4)最好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如云南白药、止血绷带等,以便在发生摔伤、碰伤、扭伤时派上用场。

(5)登山时间最好安排在早晨或上午,午后应该下山返回驻地。不要擅自改变登山路线和时间。

(6)背包不要用手提,要背在双肩,以便于双手抓攀。还可以用结实的长棍作手杖,帮助攀登。

(7)千万不要在危险的崖边照相,以防发生意外。

(8)要注意山林防火。

4.野外探险的注意事项

野外探险活动中,会经常遇到陡峭的冰雪坡、湍急的河流、岩壁、岩石裂缝等难以越过的障碍,想要确保安全的通过,就需要初步掌握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的技术和方法。

(1)野外探险切忌单独行动,一定要有有经验的人带领。

(2)在探险活动必备品中,都需有一根直径8毫米以上的尼龙绳,这条绳索是你和同伴越过困难地段的保障。别小看这条绳索,它不但可以救你自己的命,也可以挽救你同伴的生命。

(3)要确保自身的安全,利用地形、地物,用绳索把自己和固定物或固定点连接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