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传统与文化
14741300000020

第20章 巧夺天工的宫殿与园林艺术(1)

辉煌的中国古建筑

早在五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知道利用天然的洞穴作为栖身之所。在北京、辽宁、贵州、广东、湖北、浙江等地均发现有原始人居住过的崖洞。到了新石器时代,先人们可以根据居住所在地的地理形势建造居所。黄河中游的氏族部落,从利用黄土层为墙壁,用木构架、草泥建造半穴居住所,逐步发展为地面上的建筑,并形成聚落。长江流域的部落,因当地潮湿多雨,常有水患兽害,因而发展为杆栏式建筑。

据考古发掘,约在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古代人已知使用榫卯构筑木架房屋(如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西安半坡遗址)。从挖掘遗址上我们可以分析出,居住区、墓葬区、制陶场,泾渭分明,布局有致。木构架的形制已经出现,房屋也因用途和功能不同分为圆形、方形、吕字形等。可以说这是中国古建筑的初始阶段。

在夏、商、周到春秋时期,科学技术已经取得很大的发展,全国已经大规模的兴建了许多都邑,夯土技术已广泛使用于筑墙造台。如河南偃师西亳商城遗址,这里是商代早期的都城,有长、宽均为百米的夯土台,台上建有八开间的殿堂,周围以廊环绕。此时木构技术较之原始社会已有很大提高,斧、刀、锯、凿、钻、铲等加工木构件的专用工具已经在这些建筑上得到应用。当时全国较大的城邑如西周的丰京、镐京和洛阳的王城、成周;春秋、战国的各诸侯国均各自营造了以宫室为中心的都城。这些都城墙外环绕城濠,辟有高大的城门。宫殿布置在城内,建在夯土台之上,木构架已成为主要的结构方式,屋顶已开始使用陶瓦,而且木构架上饰有彩绘。这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具备了雏形,各方面的建筑技术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为后来历代的中国古代建筑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之后,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帝国,并且动用全国的人力、物力在咸阳修筑都城、宫殿、陵墓。今天我们从阿房宫遗址和秦始皇兵马俑的规模,可以想见当时建筑之宏大雄伟。此外,秦始皇下令修筑通达全国的驿道,使各地的联系更加便捷。为了抵御匈奴南下,在北部边界修筑了宏伟的万里长城。在南方开凿了世界上最早的运河——灵渠,打开南北水路交通的要道。这些巨大工程,每项都调集了民力几十万,几乎都是同时并进。秦帝国终以奢欲过甚,穷用民力,十几年后走向了灭亡。

汉高祖刘邦建立了汉朝,经过约半个多世纪的休养生息之后,又进入大规模营造建筑时期。汉武帝刘彻先后五次大规模修筑长城,开拓通往西亚的丝绸之路。由此同时,他又下令兴建长安城内的桂宫、光明宫和西南郊的建章宫、上林苑。西汉末年还在长安南郊建造明堂、辟雍。西汉衰败以后,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了东汉政权,并且依照东周都城故址营建了洛阳城及其宫殿。

在秦、汉两朝五百年间,由于国家统一,国力富强,中国古建筑在自己的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发展高潮。其结构主体的木构架已趋于成熟,重要建筑物上普遍使用斗栱。屋顶形式多样化,庑殿、歇山、悬山、攒尖、囤顶均已出现,有的被广泛采用。制砖及砖石结构和拱券结构有了新的发展。

进入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处于短暂的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此期间,传统建筑持续发展,并有佛教建筑传入。在北朝营建了都城洛阳,南朝营建了建康城。这些都城、宫殿均系在前代基础上持续营造,规模气势远逊于秦、汉。

东汉时传入中国的佛教此时发展起来,南北政权广建佛寺,一时间佛教寺塔盛行。据记载,北魏建有佛寺三万多所,仅洛阳就建有一千三百六十七寺。南朝都城建康也建有佛寺五百多所。在不少地区还开凿石窟,雕造佛像。重要石窟有大同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等。这就使这一时期的中国建筑,融进了许多传自印度(天竺)、西亚的建筑风格。

隋代统一全国,隋文帝杨坚立国之初休养生息,经济发展迅速。至隋炀帝大兴土木,修建了都城大兴城,营造了东都洛阳,经营了长江下游的江都(扬州),建立大量如仁寿宫等离宫别苑。开凿了南起余杭(杭州),北达涿郡(北京),东始江都,西抵长安(西安),长约2500公里的大运河。劳民伤财之余同时推动建筑技术发展。唐太宗李世民曾批评隋代宫室营造太奢,烧毁部份建筑如洛阳则天门,可见隋代宫室十分华丽。隋代建筑除砖石塔外已无遗传,其形像可从墓葬壁画,敦煌壁画及出土明器可见一二。炀帝大业年间(605~618年),名匠李春在现今河北赵县修建了一座世界上最早的敞肩券大石桥安济桥。

初唐承隋风,贞观之治时国力大大提升,建筑文化南北交融,得到较大发展。初唐早期最大规模的营造活动首推建于龙朔二年的长安大明宫。武周篡唐后,大兴营建,于东都洛阳建明堂,方88米,复原高约86米,体量极大。遗址发掘后复原为全木构建筑,非早期夯土承重结构,可见当时木构建筑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唐代初年国际交流频繁,日本多次派出遣唐使传入中土文化,初唐建筑样式亦通过中日交流传播日本,日本建筑史学称为白凤样。

进入开元年代时期,达到鼎盛时期。在首都长安与东都洛阳继续修建规模巨大的宫殿、苑囿、官署。在全国,出现了许多着名地方城、商业和手工业城,如广陵(扬州)、泉州、洪州(南昌)、明州(宁波)、益州(成都)、幽州(北京)、荆州(江陵)、广州等。由于工商业的发展,这些城市的布局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

此期间,建筑技术更有新的发展,木构架已能正确地运用材料性能,建筑设计中已知运用以“材”为木构架设计的标准,朝廷制定了营缮的法令,设置有掌握绳墨、绘制图样和管理营造的官员。

从晚唐开始,中国又进入三百多年分裂战乱时期,先是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的更替和十个地方政权的割据,接着又是宋与辽、金南北对峙,因而中国社会经济遭到巨大的破坏,建筑也从唐代的高峰上跌落下来,再没有长安那么大规模的都城与宫殿了。由于商业、手工业的发展,城市布局、建筑技术与艺术,都有不少提高与突破。譬如城市渐由前代的里坊制演变为临街设店、按行成街的布局。在建筑技术方面,前期的辽代较多的继承了唐代的特点,而后期的金代,建筑上则继承辽、宋两朝的特点而有所发展。在建筑艺术方面,自北宋起,就一变唐代宏大雄浑的气势,而向细腻、纤巧方面发展,建筑装饰也更加讲究。

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朝廷颁布并刊行了《营造法式》。这是一部有关建筑设计和施工的规范书,是一部完善的建筑技术专书。颁刊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宫殿、寺庙、官署、府第等官式建筑的管理。书中总结历代以来建筑技术的经验,制定了“以材为祖”的建筑模数制。对建筑的功限、料例作了严密的限定,以作为编制预算和施工组织的准绳。这部书的颁行,反映出中国古代建筑到了宋代,在工程技术与施工管理方面已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水平。

元、明、清三朝统治中国达六百多年,其间除了元末、明末短时割据战乱外,大体上保持着中国统一的局面。

明代定都南京,且以安徽凤阳为中都,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所以,明代的城市建筑事业便异常发达,出现了北京城、紫禁城、天坛、三海等一大批杰出的皇家建筑。由于砖瓦制作技术的提高、冶炼铸造技术的发达,明代社会破天荒地出现了无梁殿和铜铸殿,成为建筑领域里绝妙的工艺珍品。北京城内的皇史宬和武当山金殿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明代江南生产发达,官绅富商云集鱼米之乡,凡儒雅之辈均喜好自然风情,营园之风日渐兴盛,拙政园便是苏州富豪王献臣营建的一座私家园林,成为此类建筑艺术史上的典范。

明代帝王在陵园建筑上也不示弱,他们选择了绝妙的地理位置构建了宏大的十三陵墓区,尤其是那种重点突出、主从分明的整体布局,在封建帝王陵墓建筑史上竟是绝无仅有的。

明代社会矛盾重重、危机四伏,而且日益衰败。但是,明代在建筑艺术上取得的成就确是无与伦比的。

北京城是明成祖朱棣兴建的都城。永乐四年(1406年)动工,永乐十八年竣工,永乐十九年,明成祖由南京迁都北京。北京城由外城和内城衔接组成,平面呈凸字形。外城东西长7950米,南北长3100米。内城东西长6635米,南北长5350米。全城由一条8千米长的中轴线贯穿南北。紫禁城是全城的核心,大体位于内城的中部地段,它的中轴线与全城的中轴线相合。

在中轴线的两侧,围绕着紫禁城,对称地分布着各种规格的建筑群。外城三面各辟三门,只有北面开辟二门,大体符合九经九纬的王城建制。在紫禁城西北附近,从南至北有南海、中海和北海的宽阔水面。城中皇家建筑群均以红墙围合,所有殿堂、门楼均以黄色琉璃瓦覆盖。大街小巷、庭院水畔植有松柏愧柳,各色林木。位于紫禁城北门附近的万岁山,是全城的至高点。

登临山顶,环顾四面,但见金碧辉煌,绿浪起伏,高低错落,主次分明,给人以雄奇壮伟、气势恢宏、博大精深、神秘莫测之感。

北京城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它的一殿一楼,一山一水都可谓匠心独运,精工细作。但是,它的最强烈的艺术性能,则是运用一砖一石、一草一木,将权力中心这一封建帝王的政治伦理精美绝妙地予以展现,成为中国古代都市建筑史的杰作。

清代的宫殿建筑和陵墓建筑基本上承袭明代的规制,园林建筑和宗教建筑则有大的发展,坛庙建筑和民居建筑亦显出特色。清代皇帝沿用明代的宫殿,作了局部的修筑和增建。清代的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规模之壮伟,艺术水平之超卓,为历代以来所未有。

由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已经入尾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缓慢,因此建筑的历史也只能是最后的发展高潮了。在建筑布局方面,较之前代更为成熟、合理。由于清代距今最近,许多建筑佳作得以保留至今,如京城的宫殿、坛庙,京郊的园林,东西清陵,江南的园林,遍及全国的佛教寺塔、道教宫观,及民间住居、城垣建筑等,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史的光辉华章。

东方园林艺术

我国古典园林建造的历史始于何时,至今尚无明确的定论。但从园林建筑的使用性质来分析,园林主要是供游憩、文化娱乐、起居的要求而兴建,而使用者则必须占有一定的物质财富和劳动力,才有可能建造供他们游憩享乐的园林。

在人类的生产能力很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很弱时,即只有依靠群体的力量才能获得生活资料的原始社会,没有大规模的造园活动的。

商朝的甲骨文是商代文化的巨大成就,文字构造以象形为主,现已认识的字约有两千个。从商朝的经济、技术、文化艺术的发展情况看,已具备了造园活动的基础。而甲骨文中又有园、圃、囿等字的出现,囿的意思放牧百兽的地方。在园、圃、囿三种形式中,囿具备了园林活动的内容,特别是从商到了周代,就有周文王的“灵囿”。据《孟子》记载:“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其中养有兽、鱼、鸟等,不仅供狩猎,同时也是周文王欣赏自然之美,满足他的审美享受的场所。可以说,囿是我国古典园林的一种最初形式。

到了封建社会的秦代,秦始皇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在建立了前所未有的民族统一的大国,连续不断的营建宫、苑,大小不下三百处,其中最为有名的应推上林苑中的阿房宫,周围三百里,内有离宫七十所,“离宫别馆,弥山跨谷”。可以想见,规模是多么宏伟。

在终南山顶上建阙,在当时来说已算是一种高大的建筑物了。当时人们已经懂得把樊川的水引来作池,苑中还有涌泉、瀑布,以及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规模相当壮观。

汉代,所建宫苑以未央宫、建章宫、长乐宫规模为最大。汉武帝在秦上林苑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苑中有宫,宫中有苑,在苑中分区养动物,栽培各地的名果奇树多达三千余种,不论是其内容和规模都是相当可观的。

从三国到隋朝统一中国的四百六十多年中,由于战乱较多,在没落、无为、循世和追求享乐的思想影响之下,宫苑建筑之风盛行,又因当时建筑技术与材料已相当发达,建筑装饰中色彩丰富以及优美的纹样图案等,都为造园活动提供了技术与艺术的条件。

这一时期有影响的苑室,如三国时代曹操所建的铜雀台,台是建在南北五里,东西七里的郓城(今河南临漳),规模虽不算太大,规划却相当合理。就台本身来说,已经不是一般的建筑,出现了五层楼阁,足以说明当时工程技术的进步。在这个时期,产生了许多擅长山水画的名手。他们善于画山峰、泉、丘、壑、岩等。为此,在山水画的出现和发展的基础上,由画家所提供的构图、色彩、层次和美好的意境往往成为造园艺术的借鉴。因此,该时期的造园活动将所谓“诗情画意”,也运用到园林艺术之中来了,为隋唐的山水园林艺术发展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