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生机百态的植物世界(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
14740500000027

第27章 植物家族(9)

水杉的发现对于研究古植物学、古气候学、古地理学都有重要的价值。水杉属裸子植物,为落叶乔木,具有生长快、树干直、材质好,繁殖容易等优点。它树态美观,尤其是羽状叶片春天嫩绿,夏季郁葱,深秋金黄,临冬转棕,格外惹人喜爱,是著名的园林观赏树种。现已在国内大部地区和国外50多个国家安家落户。水杉,我国最珍贵的植物之一,又被誉为植物界的“熊猫”。

公孙树——银杏

银杏是裸子植物银杏目惟一的现存种。这个目始生于古生代二叠纪,包括了银杏科近15个属,曾经广布北温带,在欧洲和北美都有它们的踪迹。在第四冰期以后,绝大部分的银杏的种类皆遭灭顶之灾,仅剩下这惟一的种类残于我国。因此,银杏也是著名的活化石。

银杏是一种落叶大乔木,可高达40余米,树冠呈金字塔形,十分壮观。其叶形奇特,多数叶片被中央分裂成二个裂片,叶柄很长,似一把微型扇子,入秋叶片变为金黄色。别致的叶形和美丽的叶色使银杏成为世界著名的风景庭园树种。

银杏为雌雄异株,每年四月开花,十月果熟。果实大小似枣,外表是黄绿色的具恶臭和辛辣味的假种皮,其内是白色的种壳,里面为绿色的种仁。由于种壳是白色的,所以银杏又被称为“白果树”银杏生长很缓慢,从栽植到结果需很长时间,因此又被称为“公孙树”。

银杏的种仁软滑、性平味涩,内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胡萝卜素、多种氨基酸及碳水化合物,营养十分丰富,但因含少量的氰甙和白酚等物质,故略带微毒,可用于止咳定喘和医治痤疮等。

目前,银杏在我国的天然分布范围很小,《中国植物志》记载,银杏分布于浙江西部和云南东部,但对后者则语焉未详,确知的天然分布地仅为浙江西天目山。

西天目山海拔1506米,是横亘于浙皖边境的天目山脉的第二高峰,该地历史古老,是苏南、皖南和浙西北广大丘陵山区植物的云集地,植物种类丰富,古老的子遗植物和特有种甚多。银杏在此能天然更新,生长良好,是该地常见的大乔木。有人曾随意测量了10株大银杏树,它们平均胸径达092米,高近30米。在海拔100米处的悬崖峭壁上,有一株号称“五代同堂”古银杏,即不同年代萌生的枝干,形成了老、壮、青、少、幼在同一根上的奇特现象。

银杏除了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外,生命力也很顽强,能抗真菌、抗虫害和抗寒,寿命也极长,因此,从古至今一直受到人们普遍的喜爱。

我国古代很早就开始栽培银杏,多种植于寺庙和园林之中,取其长寿吉祥之意。今天从南到北,各地不乏百年乃至千年以上的古银杏树。在南岳衡山福严寺西侧,有棵近2000年的古银杏,相传在1400多年前,中国佛教天台宗三祖慧思和尚,曾用艾火在银杏的树干上灸了几处疤痕,要它同时受戒“出家”。1972年,该树曾惨遭雷击,主干仅剩5米,现今却又生机勃勃,郁郁葱葱。北京西郊潭柘寺三圣殿左侧有一棵高35米的古银杏,相传为辽代所植,清朝乾隆皇帝曾封它为“帝王树”。

最古老的银杏仍数山东莒县(周初莒国的都城)西9公里处的浮来定林寺中的那棵,其高达247米,胸围127米,胸径近4米,相传该树为商代所植,距今已3000多年了。史载,公元前715年(鲁隐公8年),鲁公与莒子曾会盟于该树下,故此地也称莒鲁会盟地。

银杏大约在南宋时由我国传入日本,在日本各地的寺院庙宇中广为种植。到18世纪初,才由日本传入欧洲,而后才传入北美等地。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郊外竟种植银杏作为行道树,每至秋天,金黄的秋叶纷纷扬扬,为北美大地增添了美丽的秋色。

蕨类之王——桫椤

桫椤,又名树蕨,高可达8米,属于蕨类植物。现存的蕨类植物大多是较矮小的草本植物,只有极少数在大陆变迁时幸免于难,桫椤即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现今仅存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被列为国家一类重点保护植物。

桫椤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分布于我国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广西、广东、台湾等地,常生长在林下或河边等阴湿之地。从外形看,桫椤有些像椰子树,其树干为圆柱形,直立而挺拔,树顶上丛生着许多大而长的羽状复叶,如果把它的叶片反转过来,背面可以看到许多星星点点的孢子囊群,其中生有许多孢子。桫椤是没有花的,当然也无果实和种子,它是靠孢子来繁衍后代的。

蕨类植物的孢子和常见植物的种子不同,落在桫椤适宜的土壤上不能生根发芽,长成新植物。而是先萌发长成一个心形的片状体,称为原叶体。原叶体是绿色的,下面生有假根,能独立生活。通常,在原叶体上长着颈卵器和精子器。当精子器成熟以后,精子可在水中游动或颈卵器里和卵细胞结合成合子,合子仍不断吸收原叶体的养料,继续发育方可形成一株新的桫椤。

桫椤体态优美,是很好的庭园观赏树木。桫椤还有很大的药用价值。桫椤的茎富含淀粉,除可食用或制花瓶等器物外,还可入药,中药里称之为龙骨风。有小毒,可驱风湿,强筋骨,清热止咳。

世界仅存一株的树——普陀鹅耳枥

在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普陀山的慧济寺西侧,有一株全世界仅存这一株的珍奇宝树——普陀鹅耳枥。

鹅耳枥是属桦木科的落叶乔木,耐荫、耐瘠薄,喜中性土,因此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西北、中南、西南的某些地区并不罕见。只是作为鹅耳枥属的一种普陀鹅枥却是“硕果仅存”。它是1930年被我国植物学家钟观光教授发现,1932年由林学家郑万钧教授正式命名的。

普陀鹅耳枥高约14米,干径60厘米,树冠幅宽约12米。叶卵状椭圆形,基部圆形,边缘有重锯齿,沿叶脉常有长毛。叶柄密生绒毛。春季开花,果序上有多数叶状总苞,果苞长椭圆形或卵形,卵形小坚果,生于部苞基部。

普陀鹅耳枥因其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种植物,已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对象。

世界上最轻的树木

当你来到厄瓜多尔的瓜亚基尔城的瓜亚斯河岸时,你就会发现有许多搬运工人扛着一根根又粗又长的树木飞快地走着。见到这种景象,你一定会大吃一惊,同时立刻就会对这些人的力大无比而倾倒。那你就大错而特错。原来他们扛的是一种叫轻木的树木。厄瓜多尔是轻木盛产地之一。它的祖籍在南美洲及西印度群岛。

轻木属于木棉科轻木属,也叫百色木。它是一种常绿乔木。通常一棵10~12年生的轻木可高达16~18米,胸径15~18米。树干笔直,树皮棕褐色;叶心形,单叶在枝条上近对生。花大而白色,着生在近枝顶的叶腋。果实为蒴果,长圆柱形,长12~18厘米,内面有绵状簇毛,成熟时果瓣脱落,簇毛散开成猫尾状。种子倒卵形,呈淡红色或咖啡色,外面密被绒毛,犹如棉花籽一样。

干燥轻木的比重只有0.1~0.2,因此它比用来作暖水瓶盖(软木塞)的栓皮栎还要轻两倍。一名妇女能够轻而易举地扛起一根长10米、合抱粗的轻木。由于它导热系数低,物理性能好,又隔音隔热,所以是绝缘、隔音设备、救生用具、浮标指示以及飞机制造的良材。又由于它木材容量最小,不易变形,材质均匀,易于加工,因此又可制造各种模型模板等。它的种毛还可作枕头和褥子的填充材料。可见,轻木浑身都是宝。

轻木生长极为迅速,一年就可高达5~6米,胸径可达30~40厘米。喜欢生长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由于它体内细胞组织更新很快,又不会产生木质化,所以不论是根、茎、枝条都显得异常轻软而富有弹性。

轻木已在我国广西、福建、海南岛、云南及台湾等地区广为引种了。轻木是世界上最轻的商品用材之一。

中国最硬的树木

版纳黑檀是中国最坚硬的树木之一。它是1979年在西双版纳的热带密林中发现的一种珍贵用材树种。版纳黑檀木材结构极其致密,纹理交错,心材黑褐色,具瑰丽的花纹。其硬度和强度异常之大,其比重达到113克/厘米3。如果把一块版纳黑檀木放入水中,它就会像铅块一样立即沉入水中。

版纳黑檀属于豆科黄檀属。为落叶乔木,高可达20米,直径50~70厘米;树皮厚、平滑,条块状剥落,褐灰色至土黄色。奇数羽状复叶;圆锥花序腋生;花小,蝶形;花瓣白色,雄蕊且连成一体;子房具长柄,荚果舌状。

该种植物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生长于海拔700~1700米的山地,但在900~1400米地段较为集中。由于当地群众有烧山的习惯,森林受到严重破坏,大多数中龄树及幼树都难以长大成材,植株数量越来越少。现在版纳黑檀已被列为濒危种而被保护了起来。

保护版纳黑檀的价值在于它是我国国产木材之珍品。具心材黑褐色、材质坚硬致密,花纹瑰丽,极强韧,内含丰富的脂类物质,其切面光滑油润。即使干燥之后,木材山不会开裂变形,是一种类似进口红木的特级硬木原料。常用于制作高级管弦乐器、红木家具及工艺美术雕刻等。此外,它还是一种良好的紫胶虫寄主树,因此版纳黑檀具有很好的发展种植前景。

我国还有一种较硬的树种是与版纳黑檀同属一科一属,名叫降香黄檀。降香黄檀分布于我国海南岛的西部、西南部和南部等地。生长在海拔600米以下的山区,至今在海南岛昌江县七差尚有2株高达25米的母树。降香黄檀是海南岛特有的珍贵树种,其心材极耐腐,切面光滑、纹理美致,并且香气经久不灭,为名贵家具、工艺品等的上等木材;心材可入药,能够代替进口降香;其木材的蒸馏油香气不易挥发,可作定香剂。

豆科黄檀属在世界上目前共有120个种,主要分布在热带至亚热带地区。我国大约有30种。分布在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该属的树木,其材质都很坚实强韧,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硬木家庭”。

版纳黑檀和降香黄檀固然很坚硬,但是它们还是硬不过铁桦树。铁桦树堪称是世界上最坚硬的树。子弹打在该树上,就好像打在厚钢板上一样,纹丝不动。铁桦树的木材比普通钢铁硬一倍,比橡树硬3倍,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可作为钢材的代用品,用于国防工业。

由于铁桦树十分坚硬,因此入水就沉。即使长期浸泡水中,其内部也能长期保持干燥。

铁桦树高约20米,胸径约70厘米,其寿命可长达300~350年。树皮暗红色或近黑色且上面密布白色斑点。它的分布区很窄,只生长在我国与朝鲜接壤的地区。另外,在前苏联南部和朝鲜南部也有分布。因此,铁桦树不仅是我国最硬的树木,而且也是世界上最硬的树木。

灭火树——梓柯树

梓柯树是不怕火烧的树木。这种树长得高大而且四季常青,枝繁叶茂。

梓柯树不怕火烧是因为它长有一种叫节苞的东西。节苞呈圆球状,有馒头大小,生长在浓密的树叶下面,节苞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孔,同时其内部盛满了晶莹的液体。

当节苞被光线照射到时,它里面的液体就会发生变化,并能够立刻通过细孔喷射出来。节苞的液体含有四氯化碳等灭火物质,所以不论火势大小,一碰到这就会被熄灭,就像灭火器灭火一样。

中华奇树

在美丽富饶的祖国大地上,树海林涛,遍布各省、市和自治区,树海中颇多珍树异木,其奇特的生理功能,不仅颇有情趣,而且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有“血液”的树在两广和云南一带长着一种攀援灌木鸡血屯,用刀割断它时,会像人的手指被割破时一样,流出鲜血。截取干的树茎,切成薄片,泡在热水也会有一缕缕血丝,在水中徐徐散开,最后一杯水会变成鲜红的“血”。可是这种树的“血”,并不是像人体的血液一样,由红血球、白血球、血小板等组成,而是由鞣酸、胶质和混合多糖蛋白等组成,正因为它含有糖蛋白链索状分子,所以也像人血一样,验得出血型。奇怪的是,这种“血”的成分,虽与人血完全不同,但它治病的功能,却与人体的血液完全有关,能活血、补血、去瘀血,生新血,收缩血管,治疗妇女闭经、贫血的神经麻痹和因放射线引起的白血病。

能降温杀菌的树松树,除有吸热遮阳的功能外,它那无数伸向泥土深处的须根,能向地下吸水,通过树皮、树干输向树叶,由树叶排向天空。一亩松树,在一个夏天,能排出140吨水分,使松林周围二三百米范围内的气温下降三四度,湿度增加15-20%。更奇特的是,松树能将体内所含的杀菌素,通过树叶,不断向空气中释放,一公顷松林每天能释放杀菌素60斤。这种杀菌素能杀死空气中的白喉、结核、伤寒、痢疾等致病的细菌,起自然防疫作用。松树全身都是宝,树干是优良的木材;松子是美味的食品;松叶、松塔、松节、松节粉都是能防治流脑、流感和治疗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胃痛、湿疹等疾病的药材;松节油是用途很广的工业原料和药品;松脂凝成的松香是药材和工业原料,埋藏在地下年深日久,形成化石的松香,就是名贵的药材和装饰品材料——琥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