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世界文化未解之谜
14737900000011

第11章 古代文明、文化(6)

拉丁字母表是如何产生的?

世界上的文字就字形来说,只有两大类:象形文字和拼读文字。考察所有古文字,几乎都是从象形开始的。不可否认的是:拼读文字因为和语言结合较紧密,有比象形文字较多的优越性。那么从什么时候起开始有了拼读文字呢?这就是个大问题了。因为拼读文字不是从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开始使用的,而是多个地区、多个民族几乎同时开始了拼读文字时代,并且使用了几乎相同的拼读字母,这就给今天的学者带来了判断上的困难。英国人说,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上的三大发明,即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传入欧洲后,为地理大发现和其后的产业革命,提供了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条件,促进了历史的演变。我们说,像中国的三大发明一样,拉丁字母表是罗马文明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由于拉丁字母表的产生,罗马人不仅把拉丁语和拉丁文化普及到当时多民族的意大利全境,而且加速了此后罗马帝国境内各民族的罗马化进程。进入中世纪以后,拉丁字母表不仅被罗曼语族各国的语言(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法语和罗马尼亚语)以及日耳曼语族的某些语言(英语、德语等)所承袭,而且也为斯拉夫语族的天主教各国(波兰、捷克、克罗地亚等)所利用。由于拉丁字母表比其他语言文字的字母表具有更多的优点,我国现行的拼音文字便借用了拉丁字母。此外,医学和生物学的科学术语大都用拉丁字母表示。然而,拉丁文不是古代最早的文字,拉丁字母表也不是世界上最早的字母表,但拉丁字母表的诞生却离不开东方文化的哺育。众所周知,世界上有六种最古老的文字,即:西亚的楔形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克里特线形文字、印度的哈拉巴文字、中国的甲骨文和中美、墨西哥的玛雅文字。但这些文字不是字母文字。字母文字的出现较晚。按古希腊人和罗马人的看法,有五个民族可能是字母表的创制者,即:腓尼基人、埃及人、亚述人、克里特人和希伯莱人。所以说,最早的文字和字母表,绝大多数产生在东方。在古代,各大文明地区之间尽管比较闭塞,但也绝对不是“东方是东方,西方是西方,彼此从来无来往”。拉丁字母表的产生就是证明。根据威廉·库里坎的研究,最早的字母系统见于叙利亚海岸的古代乌加里特。这个乌加里特字母表定年为公元前1400年左右,用的是30个楔形符号。最早的线形字母表是腓尼基字母表。这种字母始见于比布罗斯的阿希拉姆国王的石棺上面。该字母定年虽有不同说法(公元前13世纪,或公元前11世纪,或公元前10世纪,或约公元前975年),但一般学者倾向约公元前975年。以此推知,约公元前1200年,二十二个字母的腓尼基字母表似乎已经产生了。至公元前9世纪中期,希腊人从居住在希腊各地的希腊商人那里学会了腓尼基字母。在克诺索斯的一个克里特几何形墓中发现了公元前900年的腓尼基铭文。这证明,那时的腓尼基人与爱琴地区的希腊人已有文化交往。希腊字母表来自腓尼基字母表,而希腊字母本身又分为东部和西部两个变体,其中东部变体的爱奥尼亚字母通行于希腊、小亚细亚及临近岛屿。雅典用的是爱奥尼亚字母。至公元前4世纪中期,爱奥尼亚字母取代其他字母,成为二十四个字母的古典希腊字母表。

古代中亚文字,关于拉丁字母表的产生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种见解。一种见解认为,希腊字母诸分支中有两个最大的分支:一是西里尔字母,9世纪时圣西里尔(约826~869年)和圣美多迪乌(约815——885年)根据安色尔体希腊文所创制;另一个是埃特鲁斯坎字母,产生于公元前9世纪或公元前8世纪初,通用于意大利中部的托斯卡纳中,传留有许多铭文,但大都未被释读。西里尔字母后变为操俄语、乌克兰语、保加利亚语和白俄罗斯语等诸民族的文字。同时,埃特鲁斯坎字母表则发展成拉丁字母表。起初,罗马人从二十六个字母的埃特鲁斯坎字母表中借用了二十一个字母。公元前1世纪,随着罗马对希腊的征服,Y、Z两个字母被吸收进拉丁字母表。J、V两个字母是中世纪时代发明的,那以前,书写时用I、U代替之。最后,从罗曼语中增加W,这样便形成了二十六个字母的拉丁字母表。按照这种说法,古典的拉丁字母表当直接来自埃特鲁斯坎字母表,其受希腊字母表的影响则是间接的。另一种意见认为,最初的拉丁字母表有二十个字母(A B C D E F H I K L M N O P Q R S T V X),直接来自坎帕尼亚的库迈城的希腊字母表。该城是希腊优卑亚岛卡尔奇斯城的殖民地。拉丁字母表之所以有此种起源说,是因为某些拉丁字母的古老形式与库迈字母表的相对应的字母形式非常相似。鉴于上述分歧和当今证据的匮乏,拉丁字母表产生的两种可能性均不能排除。不过,埃特鲁斯坎文字的释读必将使人们耳目一新。

古代的一些巨额数字

《史记》中记载传说时代的王者在位每达万年之上。无独有偶,苏美尔人传说中也有类似记载,这在事实上当然是不可能的,这应该是一个部族或一个时代的年限。但有些民族流传下来的数字规律却与天象规律巧合,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那么,这种巧合有什么寓意呢?

公元前3000年在美索不达米亚建立王朝的苏美尔人留下了一些文字记载。有块泥版列出了十个神话传说国王的统治期——始自从天庭降凡的最初国王,止于大洪水的发生——在位年数分别为67200、72000、72000、21600、28000、21600、36000、72000、28000、36000,共计456000年。另一块泥版则列出这一期间八位国王的在位年数:28800、36000、43200、28800、36000、28800、21000、18600,共计241200年。关于这些国王在位年数的第三张表则由公元前3世纪著名的巴比伦祭司贝洛索斯所列:36000、10800、46800、43200、64800、36000、64800、36000、28800、64800,共计432000年。这些数字显然绝非诸王的真实在位年数,但恐怕亦非任意杜撰,因为我们在其他地区的神话和宗教中也发现了相同的,或者与之密切相关的数字。例如,约成于公元1100年的冰岛古代诗集说,奥丁神的天堂勇士厅上有540扇门:“凡尔海勒殿堂的墙上,有540扇门。每扇门内走出800个勇士,去进行对付恶狼的战争。”按该神话,“与狼的战争”乃是每个宇宙周期之末,诸神对已往诸神的地争,它周期性地出现。有意思的是,诗中的540与800两数相乘之积为432000,恰是贝洛索斯所列苏美尔十位国王在位期的总年数。然而,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古印度关于“劫”(梵文kalpa,意指极为漫长,难以用月、年计算的一段时间)期间数的说法。婆罗门教认为,世界要经历许多劫。或说一劫等于大梵天的一个白天,相当于人间4320000000年。另一说分一劫为四时:圆满时,合1728000年;三分时,合1296000年;二分时,合864000年;争斗时(即人间目前所处之时代),合432000年。四时共计4320000年。且不说“争斗时”的年数恰与苏美尔十位国王的在位总年数相同;即使上列诸王各自的在位年数也都与各劫时的年数密切相关:它们除了28000一个数字外均可被60整除。而“60”则不仅是早在公元前4000年就见于美索不达米亚的计算制(一为10进位制,一为60进位制),也是与天体运行极其相关的一个数字。

众所周知,每年春分时刻(公历3月21日),天体并不十分确切地位于去年同期的位置上,而是滞后约50秒角度。亦即是说,其偏差在72年中达到一度:50秒×72=3600秒=1度。按此计算,经2160年,偏差达30度(2160÷72=30),即相当于黄道十二宫中的一宫。如今,太阳在春分时位于双鱼星座,2000多年前则位于白羊星座,而在苏美尔时期则位于双子星座。这种滑移称为分点岁差。通常认为,最早指出该现象的是公元前2世纪的希腊学者希帕丘斯,他在其《论至点和分点之位移》中算出,岁差约为45~46秒。不过,这一数值略有误差;直至公元1526年才由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算出了正确的数值:约50秒。现在,再看看这一天文现象与苏美尔诸王在位年数以及古印度劫期的关系。上文已谈及,分点岁差为50秒,72年为1度,2160年为30度。因此,经25920年后位移360度,即一个完整的黄道圈,一切星辰复归原位。这25920年即称作一个“大年”或者“柏拉图年”。而25920除以60,便得432。足知贝洛索斯所列苏美尔十王的在位年数与黄道之分点周期有着明显的关系。同时,印度的三分时恰为50个柏拉图年(1296000÷25920=50);60个争斗时恰为1000个柏拉图年(432000×60=25920×1000);而60个劫则合1万个柏拉图年(4320000×60=25920×10000)。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是否表明早在希帕丘斯粗略地计算出岁差之前许多世纪,美索不达米亚或者印度的居民就已精确地算出了岁差,并应用于神话和其他方面?上世纪初的美国学者希尔普来契特倾向于这一观点。他在仔细研究了几千块数学计算泥版后指出,来自尼普尔和西帕尔神庙图书馆以及阿舒巴尼帕图书馆的所有乘、除法泥版都以12960000为基数,而一个柏拉图年所合的年数即为12960的两倍。杰里迈亚斯赞同之,认为美索不达米亚的居民早在公元前三四千纪就知道了正确的岁差,只是被后人遗忘了。但是亚述学家夏尔则持异议。他说,这不能作为古人精确观察天文的证据,因为60进位制本身就能提供这一数字:60×60×60×60=12960000,所以,这只是表明苏美尔人的纯粹数学计算碰巧吻合于后世的天文观察数字。然而,有人反驳说,这未免过于“凑巧”。再说,不仅古印度的劫期与柏拉图年密切相关,希伯莱的神话数字也体现出与巴比伦历法的关系:《旧约·创世纪》谓大洪水之前十个希伯莱先祖(最后一位是挪亚)之寿数总和为1656岁;而贝洛索斯所列大洪水之前十个苏美尔国王的在位年数总和则为432000年。那么,犹太历每年为365天,则23年共计8400日(365×23,再加上5个闰年日),相当于1200个七日周(犹太人以七天为一周);1656年中的周数则为:1200×(1656÷23)=86400。另一方面,巴比伦历法以五日为一周,故若将432000年看成432000日,并计算其周数,则为:432000÷5=86400。显然,这个神话传说数字都与天文历法数字密切相关。不过,即使上说似乎言之凿凿,但也不宜完全肯定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或北欧的某些巨额神话数字来自精确的天文计算。此外,各地的数字是独立产生还是借自其他民族,也还有待于更深入地探讨。

图书的发明者是谁?

人类的思想、知识主要是靠图书这种载体记录流传的。图书对人类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大作用。图书是什么时候走上历史舞台的呢?要想有图书就必须先有文字,因为图书是文字的载体,所以专家们全面考察了世界上各主要古民族的图书源流,排列起来,确也洋洋大观。只是要在时间上排定一个先后,就又不容易了。图书是人们汲取知识,贮藏精神财富的宝地,那么,这块土地的“开拓者”是谁呢?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