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纵横神学(天书悟语)
14731600000050

第50章 参调而应,利道而动

【原文】

故口者,机关也,所以闭情意也。耳目者,心之佐助也,所以窥间见奸邪。故曰:参调而应,利道而动。

故繁言而不乱,翱翔而不迷,变易而不危者,观要得理。故无目者不可示以五色,无耳者不可告以五音。故不可以往者,无所开之也;不可以来者,无所受之也。物有不通者,故不事也。

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言者,有讳忌也。众口铄金,言有曲故也。

【译释】

口是说话的器官,是用来倾吐和封闭内心情感的。耳朵、眼睛是心的辅佐器官,其作用是窥探事物的矛盾,发现奸邪的人和事。因此说,只要口、眼、耳三者协调呼应,引导人们按照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去行动。

所以,三者只要协调了,言辞虽繁多却不纷乱;到处自由活动,在高空中四处飞动而不迷失方向;情况千变万化也不会发生危险。这是因为认清了事物的主旨,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掌握了事物的发展规律。所以眼睛看不见的人,不可以拿五色给他看;耳朵听不到的人,不可以拿五音给他听。不可以结交的原因是因为无法开通对方的心扉;不可以接纳的原因是无法使对方接受。像这样不能通窍的人和事物,圣人是不会去事奉的。

古人说过这样的话:“嘴可以随便吃东西,不能随便说话。”说话就会触怨许多忌讳。这就是所谓众口铄金,因为言语有时也会歪曲事实的原因。

【悟语点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忌讳,在言谈中如果不注意这个问题,就会触到别的人痛处,引起别人的反感。因此在言谈中不要忘乎所以,触及别人的忌讳,破坏彼此的友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