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纵横神学(天书悟语)
14731600000049

第49章 变其言者,求其所欲

【原文】

说者,说之也;说之者,资之也。饰言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损也。应对者,利辞也;利辞者,轻论也。成义者,明之也;明之者,符验也。难言者,却论也;;却论者,钓也。

佞言者,谄而干忠;谀言者,博而干智;平言者,决而干勇;戚言者,权而干信;静言者,反而干胜。先意承欲者,谄也;繁称文辞者,博也;策选进谋者,权也;纵舍不疑者,决之;先分不足而窒非者,反也。

【译释】

所谓游说,就是劝说别人听从自己的主张;劝说别人,就要凭借利用其思想情绪。修饰言辞,就要借助例证充实言辞的力量。借助言辞,就要增减话语以适合对方心理。回答对方的疑问和诘难,一定要使用锋利的言锋;锋利的言辞,就是轻便灵活。阐明主张的言辞要顺理成章,是为了便于人听懂。使人明白易懂,是为了与事实相符,用事实来验证。言辞或有反复使用的情况,是为了打消对方疑虑。诘难的言辞,是为了反驳别人的言论。反驳的目的是为了引诱对方说出心中所隐藏的机密。

用花言巧语说辞的,是想谄媚而得到忠心耿耿的美名;用阿谀奉承的说辞,是想炫耀说辞而得到聪明的美名;采取直来直去的言辞,是为了显出果决的样子,得到勇者的名声;故作忧愁的说辞,是想以装腔作势的方式得到忠信的名声;用稳重沉着的姿态说辞的,自己本有不足,想借助反驳别人来取得胜利。在对方的意愿欲望还没有说出之先,就摸准了他的心愿,去迎合他、满足他欲望,这就是“谄”。言谈时博采辞藻来炫耀的就是“博”;精选谋略而进献策略的,就是“权”;进退果断,该说则说,该止则止,毫不犹豫地表示态度,就是“决”;掩饰自己的不足,反过来责备他人的缺陷过错,这就是“反”。

【悟语点拨】

想说服别人听从自己的主张,要用犀利的言辞陈述其中的利害,要让对方知道一意孤行的严重性,打动对方,使其自愿采纳自己的建议,按自己的意图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