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纵横神学(天书悟语)
14731600000119

第119章 民乐其政莫之能伤

【原文】

公私之分明,则小人不疾贤,而不肖者不妒功。故尧、舜之位天下也,非私天下之利也,为天下位天下也;论贤举能而传焉,非疏父子亲越人也,明于治乱之道也。故三王以义亲,五霸以法正诸侯,皆非私天下之利也,为天下治天下。是故擅其名而有其功,天下乐其政,而莫之能伤也。今乱之君、臣,区区然皆擅一国之利而管一官之重,以便其私,此国之所以危也。故公私之交,存亡之本也。

【译释】

如果公私的界限明确,那么小人就不会嫉妒有德才的人,而无能之辈也不会嫉妒有功的人。因此上古时候尧、舜统治天下,并不是把天下的利益据为己有,而是为天下的人治理天下;他们选择提拔贤能的人而把王位传给他们,并不是疏远自己的儿子而亲近外人,而是明白了治理天下的道理。三王用道义来亲善天下的人,五霸用法度来使诸侯共同遵守道义,都不是把天下的利益据为己有,而是为天下的人治理天下。所以他们享有了那样的盛誉美名而取得了那样的功业,天下的人都喜欢他们的政道,而没有人能够伤害他们。现在这混乱的社会上的君主、臣子,都得意洋洋地独占了一个国家利益、掌握了一个官职的权力,用来谋求他们的私利,这就是国家之所以危亡的原因。因此为公与为私的变更,是国家存亡的根源。

【悟语点拨】

古代圣贤治理的国家之所以安定,是因为他们不以此谋取个人的私利。后世的君王治理的国家之所以混乱不稳定,是因为他们把国家利益作为他们自己的利益去经营。公私不分,以权谋私,则天下人不服,天下不服则危乱起。古代的君主治理国家要为天下百姓谋公利全在于他们自觉,而要现在的执政者为民所想则有赖于建立完整的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