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南极 北极
14573400000013

第13章 行程3 冰原海岸线:探寻与南极的关联(1)

如今南极是一块确实存在的大陆,而在19世纪早期,那里却是一个传奇,通过南极探险,人类一次次突破了旧有的能力极限。

克赖斯特彻奇:南极中心

达尼丁市:历史中心/信天翁中心

福克斯冰川:直升机观光

弗朗茨·约瑟夫冰川

凯库拉:观赏鲸

惠灵顿:伯德纪念碑

纳皮尔市:塘鹅栖息地

鲁阿佩胡火山:群山/滑雪

奥克兰:凯利塔顿地底海洋世界

旺格雷:鲸/海豚

关联

新西兰和南极之间的密切关系可以追溯到1773年,当时詹姆斯·库克船长从新西兰向南航行,意图找到当时只在传说中存在的“广袤的南方大陆”。库克率领探险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的南极圈(Antarctic Circle)穿越。19世纪早期,来自各个国家的捕鲸船都以围绕班克斯半岛(Banks Peninsula)的各个海湾为基地捕杀鲸,以获得鲸骨和宝贵的鲸油。

地理位置上的接近,引发了新西兰和南极之间的第一次关联。1901年到1904年期间,一支由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Robert Falcon Scott)率领的英国探险队在克赖斯特彻奇建立了探险基地。1901年,他的探险队乘坐“发现号”(Discovery)航行到了利特尔顿(Lyttelton)。

6年后,沙克尔顿乘坐“猎手号”同样是从利特尔顿起航。但是1910年斯科特乘坐“特拉诺瓦号”(Terra Nova)从南极返回后,又再次出发,继续他那宿命般的追寻——成为到达南极点的第一人。

1923年,英国政府将称为罗斯属地(Ross Dependency)的地区的行政管理权交给了新西兰总督。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深冻地动”开始,他们在克赖斯特彻奇建立了作业基地,美国人的飞机、轮船、船员和后勤人员纷纷来到这里,克赖斯特彻奇和美国开发南极的合作沿袭至今。每年有150班夏季返航飞机从克赖斯特彻奇离开,飞往南极。建立在罗斯海的斯科特新西兰南极科学考察站,为加深新西兰和南极之间的合作提供了基地。

国际南极中心(Inte rnational Antarc tic里入驻的包括新西兰和美国合Centre)场地很大,这利的南作的南极航空项目——“深冻行动”以及意大极科研项目。中心提供信息服务,设有研究中心、艺术图书馆和资料图书馆、游客往返接驳巴士、仓库、提供“赫格隆”(Hag glund)南极雪地车骑行服务的游客中心、美国邮局、旅行社、大型服装商店和致家的小木屋的南极文物信托机力于维护所有南极探险客中,70%都是从克赖斯特彻构。每年去往南极的游往。克赖斯特彻奇是当之无愧奇国际机场搭乘飞机前的南极门户。

所以,位于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的南极中心,是一个绝对不可错过的旅游胜地。它被人们称为世界级的景点,是一个有着有趣的交互项目的博物馆,中心提供丰富的南极相关信息和探险纪念品,向全世界的人们展现着那块冰封大陆的奇观,不论你来自哪里,多大年纪,都能在这里找到最适合的选择。

物的设计灵感来自冰川、冰国际南极中心的建筑殊地貌,这里距离克赖斯特彻奇国架和冰山等南极的特全地形两用际机场步行仅不到10分钟的路程。从中心的过时,大部分人都会不由自主地Hagglund雪地车旁经被它们所吸引,跃跃欲试,想要上去体验一把乘坐的感觉。走进南极中心宽大的接待前厅,迎面能看到一幅高达7米的极地壁画,似乎在向游客暗示:一段难忘的旅心的游客中心,就像是一个现代化程即将开始。南极中尽头那片原始荒原的精华。负责接的橱窗,展示着世界热情地鼓励游客在此体验一次全浸待的女服务员会非常南极会有个身临其境的感受。穿上泡式的南极体验,对防寒服和套鞋,游客就可以进到冰雪体验区感受南极的冰天雪地了。里面寒风呼啸,刺骨的寒气顺着双腿往上爬,你的脑海里开始浮现出那些已故的南极探险家的鬼魂的絮语,明亮的阳光也变成了南极寒冬那永远不变的阴郁光线。这里会播放实地拍摄的录像,加上寒冷的落雪以及时速40公里的强风,温度也会随之从5摄氏度降低到零下18摄氏度,这一切都塑造了一个如幻似真的南极世界。

日常联系

南极中心的企鹅观赏区分为两个不同高度的自然水池,可全方位地观看企鹅在水下和陆地的日常活动,这里还有一条幕后通道,供游客与这种世界体形最小的企鹅进行近距离接触。中心所提供的有关在南极进行活动的讲座,孩子们会非常喜欢。电影《伟大的白色南极》不可不看,最后别忘了再来一次户外的Hagglund雪地车骑行哦!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会详细地介绍新西兰和南极之间还在不断发展中的纽带关系。首先,我大致了解了克赖斯特彻奇这个城市及其附近地区,然后又去参观南岛上一些与南极探险有关的项目。

坎特伯雷博物馆

坎特伯雷博物馆(Canterbur室,展出的都是新西兰特有且y Museum)有很多与众不同的陈列(Baden Norris)编撰的《稀有的藏品。我购买了一本巴登·诺里斯一书,这是一本小小的选集,对南极的思考》(Antarctic Re flections)社(Christchurch Press)供里面收集了许多原本为克赖斯特彻奇出版事历史学家,与南极颇有渊稿的文章。巴登·诺里斯是一位杰出的海和利特尔顿博物馆(Lyttelto源,他同时身兼两职,是坎特伯雷博物馆n Museum)这两个博物馆的博物馆中有罗伯森·斯图尔管理者。展厅,展出的南极文物、文特(Robertson Stewart)南极大发现档、新闻报道、日记、书籍名,其关于南极的藏品之丰和照片举世闻富和全面为世界之首。

界之首。旁边的展厅中展出的是与南极的自然环境和野生动物有关的内容,譬如早期探险者和科研工作者制作的海豹、企鹅、各种鸟类和雪橇犬的三维模型,都具有相当的历史意义。

意义。库克船长的雕像矗立在维多利亚广场(Victoria Square)上,就在艾芬河(Avon River)的河岸边。库克在勘测新西兰海域时,抱着发现比南极圈更远的大陆的目的,向南航行进入了南大洋。但是,为了躲避恶劣的天气,他的船最终改道,与那块“南方大陆”,也就是今天的南极失之交臂。

同样也在艾芬河的岸边,在伍斯特大街(Worcester Boulevard)上有一座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船长的大理石雕塑。斯科特船长遇难后,他的遗孀凯瑟琳为纪念自己的丈夫而特地请人建造了这座塑像,并于1917年将其赠送给了克赖斯特彻奇的人民。

菲利米德历史公园

菲利米德(Ferrymead)历史公园位于克赖斯特彻奇的利特尔顿公路隧道边,公园里保存着一架新西兰D3型飞机,这架飞机曾经在美国“深冻行动”中执行补给任务,现已经交给菲利米德历史航空协会进行修复和管理。

利特尔顿港曾是早期南极探险的必经港口,镇上的民众经常在街上巡游。1908年元旦那天,“猎手号”出航时,小镇上有50 000名居民来到港口欢送。虽然利特尔顿在2012年经历了一场地震,但这个小镇仍然是前往南极的船只补给燃料的海港。

1907年,双驱动桥的蒸汽拖船“利特尔顿号”开始投入使用。她曾经护送“猎手号”和“特拉诺瓦号”开始各自的南极探险旅程。现在利特尔顿号拖船保护协会(Lyttelton Tug Preservation Society)仍然向人们提供乘拖船在港口附近的水域进行巡游的服务。

利特尔顿博物馆(Lyttelton Museum)位于诺维奇码头(Norwich Quay)。在成为历史博物馆之前,这里曾经是海员学校,并且曾热情地接待过许多从南极远道返回的水手。现在,博物馆中展出各类和海事相关的文物、照片、模型以及与斯科特船长1912年那场史诗般的南极探险相关的纪念品。迪克——斯科特的狗,站在那里守护着与库克船长的“奋进号”(Endeavour)相关的纪念品。“特拉诺瓦号”的酒吧座位和沙克尔顿使用过的雪橇都在展出之列。博物馆也有纪念其他从利特尔顿港出海前往南极探险的探险家们的展出。

利特尔顿的报时球台(Time Ball Station)建造于1876年,每天下午1点,圆球会从顶端落下,方便水手们校正他们的航海钟,而准确的计时可以让水手们确定在海上航行时的经度。这对南极探险家们尤为有用,因为计算精度比在经度线上确定出自己所在的精确位置要容易得多。虽然报时球台在2011年的坎特伯雷地震中受到严重的损坏,但报时球本身已经得到了修复,报时球台也已经重建,届时,报时球可能再次升起在新的报时球台上。

利特尔顿港口天桥的内表面上有两块匾额,分别用作纪念早期的南极探险,以及美国的“深冻行动”在南极的不懈探索和科研工作。

鹌鹑岛(Quail Island)位于利特尔顿港口中心,是一座古老火山的火山颈。这个小岛曾用作检疫站,是斯科特和沙克尔顿的探险队训练狗和马匹的地方。“早晨号”救援队带的骡子就是在这里中转的。

南极航线

新西兰皇家空军(RNZAF)航线形成于1956年,以支持1957—1958年的联邦南极穿越探险。这一次探险队完成了南极穿越的任务。飞机对维多利亚地冰川(Victoria Land Glacier)执行了空中侦察,帮助探险队确定在极地高原穿行时最佳的雪橇滑行路线,以及最适合的物资存放地方。飞机还向斯科特基地(Scott Base)和南极极点之间的这些补给站进行了空中支援,例如空中摄影和联络,以及探险队领队提出的所有紧急或特殊要求。为了圆满完成任务,南极航线配备了两架飞机:一架为哈维兰海狸水上飞机(DeHavilland Beaver)号,另一架为奥斯特MK7C(MK7C Auster)型飞机。

从市中心主干道南路出发,走上15分钟,在哈佛大道(Harvard Avenue)左转,就到达了一个重要的航空参观景点,这里曾经是新西兰皇家空军第一个作战基地——威格拉姆(Wigram),现在已成为威格拉姆空军博物馆(Wigram Aire Force Museum)。博物馆的使命是保护和展现新西兰皇家空军的历史,其中展出了许多不同时期的飞机,曾飞往南极的小飞机也在此得到妥善保管和展出,如1 957年参与南极穿越探险的DeHavilland Beaver号,和执行空中侦察任务的Auster号。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都曾参与新西兰皇家空军的飞行任务,这样的安排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向游客介绍各种手工制品文件。、个人回忆录和其他相关的工作人员还能为游客呈现栩栩如生的南极历史事件。在中队长约翰·克莱登(John Claydon)的率领下,新西兰皇家空军满足了埃德蒙·希拉里爵士在罗斯海的小分队提出的所有飞行要求。1957年的那场探险顺利到达了南极点,他们则为一路上建立的每一个补给站空投物资。从反方向穿越南极的卫维恩·福斯爵士(Vivian Fuchs)小分队,同样也可以在这些补给站补充所需物资。克莱登和他的队员们用一架单引擎飞机,为探险队运送了74吨物资。到了新西兰,你就会了解,在世界上最艰难的环境里,人们是怎样飞行、怎么生活和工作的。这片远离喧嚣的土地让人肃然起敬,本身就有着巨大的反差,在这里你能感觉到,那些伟大的探险家竟然离自己如此之近,能够分享这些不寻常的极地体验是多么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