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人一生要知道的100件中国历史大事
14572300000048

第48章 理学的形成

理学作为一种伦理道德,是反映统治阶级利益的官方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武器;它作为一种学术思想和哲学体系,又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发展到较完备阶段的产物。

宋代的理学,又称道学、新儒学。它以儒学为中心,融会佛道而形成。这种思想以“理”或“天理”为宇宙万物的本体,作为人们思想、行为的根本原则,所以称为理学。它又以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为基本内容,以明道为目标,继承古代的道统,所以称道学。宋代理学以程颢、程颐和朱熹为代表,即所谓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是从周敦颐开始的。周敦颐提出了“太极”的概念,认为“太极”是宇宙的本体。他引用了道家思想阐释儒学,建立了理学的宇宙论。程颢和程颐是北宋理学的代表人物,是理学的奠基人,他们都是周敦颐的学生。二程的思想直接继承了理学的开创者周敦颐,吸收了他的《太极图说》中的宇宙生成图式,并发展了他的“太极”说,提出“理”作为宇宙的本体,从而为理学建立了体系。后经朱熹进一步完善,遂成了封建社会官方的正统哲学,并统治元、明、清思想界长达数百年之久。二程理学体系的核心是理或天理,并把它作为宇宙的本源,说它是先于一切事物而存在的,一切都是理产生的。二程用理来解释一切,认为封建伦理道德如君臣之道、父子之道、夫妇之道都是天理的体现。二程进一步要求去掉欲求。有人曾问程颐,家贫的寡妇是否可以再嫁。他认为饿死是小事,失节可就是大事了。这就是“去人欲,明天理”的主张。

南宋的朱熹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别称紫阳。他是二程的四传弟子,一生精力用于著书讲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最大的哲学家。他完成了儒学的复兴,形成了与汉唐经学不同的新儒学体系。他进一步把“气”引入了理学,并从理与气的关系上探讨天地万物的哲学意义。他认为理是万物的本体,而气则是金、木、水、火等构成万物的材料。理和气两者相依相存,但理先于气,气依理而存在。万物有万理,万理的总和就是太极。万物的形成依赖于气,气又是理的表现。

朱熹把儒学的伦理纲常加以新的解释,赋予了新的内容,他使三纲五常理论化,又在二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存天理,去人欲”的道德观,这成为禁锢人性的封建伦理规范。他创建的一套体系严整的新儒学思想,成为宋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官方思想。他是著名教育家,一生讲学不辍,先后在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等地讲学,培养出了大批儒学弟子。他编著的《四书集注》,后来成了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理学对中国的社会政治、传统文化和思想意识形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