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人一生要知道的100件中国历史大事
14572300000017

第17章 文景之治

西汉文帝、景帝大力推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经济得到恢复发展,社会稳定,这两代40年左右的时间被称为“文景之治”。

汉初的统治者都特别注重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实行减轻赋税徭役、使士兵复员耕田、抑制商人等措施,初步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封建统治。文帝、景帝在位期间,继续推行汉初以来安定社会、发展经济的各项政策。

汉文帝刘恒是刘邦第四子,前179年即位,在位23年。汉景帝刘启是文帝第四子,前156年即位,在位16年。文帝是著名的贤明君主。他改革刑法,废除秦汉以来的一些酷刑。汉代时,肉刑往往要往人脸上刺字、割掉鼻子或砍去四肢,极端残酷。文帝下令废除这种酷刑。这件事得力于一个叫缇萦的小姑娘。她的父亲淳于意因误伤人命被判处肉刑,他感叹自己命不好,生了一堆女儿,没有什么用处。小女儿缇萦非常为父亲担心,就随父亲到长安,直接向文帝诉说肉刑的残酷性。文帝不仅废除了肉刑,而且废除连坐法。他又诏令各地官吏慎重审案,严禁徇私舞弊和贪赃枉法,从而使汉朝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和平。

文帝在历史上又以节俭闻名。他在位期间,紧缩国家财政支出,皇帝的宫室、花园、车马、服饰都沿用前朝的,没有多大的变化,就连妃子长衣拖地,文帝也下令将它截短,并且要求从俭办丧事,陪葬物不能用金属器具,修建墓陵也要尽量少占土地。他曾经想建造一座露台,工匠说要花费百金,100斤黄金相当于10户中等水平的家庭的总收入,文帝觉得太浪费了,便改变主意不再修造。文帝大力提倡农耕,并减免土地税和人口税,徭役也从每年一次减为三年一次,从而使农民得到休息。他为了鼓励官吏与百姓重视农业生产,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到郊区耕种田地,作为表率。为了进一步安抚民心,文帝要求各地官吏照顾并且救济各种贫困无力生活的人。文帝遵循先帝休养生息的政策,积极推行开明的统治之道,提高了百姓的生活水平,全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社会秩序日趋安定,汉王室进入了稳定发展的历史时期。

景帝像文帝一样尽心尽力治理天下。他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安定民心。同时又改革法律,使刑罚进一步减轻,比如他把打500板子的体罚减为300板、打300板的减为200板、200板的减为100板,并对酷吏实行惩罚措施。前141年,景帝号召天下一律节俭办事,严禁采买金银珠宝等物品。这些政策是对汉初和文帝政策的延续,促进了社会的稳步发展,汉王朝国力更加强盛起来。

汉王朝初年曾分封许多诸侯王国。这些王侯的势力目益增大,并威胁到中央集权的统治。景帝就决定削藩。吴王得知景帝推行削藩政策,就联合各个诸侯王,决定起兵造反。前154年,吴楚七国叛乱,攻向长安。景帝原打算息事宁人,恢复诸侯王的封地,免去他们的兴兵之罪,可是七国要夺取汉王室天下。景帝于是派周亚夫为统帅,出兵迎敌,诸侯军来势汹汹,三个月后,七国之乱被平定。从此,汉朝加强了中央集权并对地方势力严格控制。经历了几十年发展,汉王朝全面昌盛起来,为武帝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