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人一生要知道的100件中国历史大事
14572300000018

第18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尊崇儒术,将百家学说排斥于官学之外的思想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和文化中的主导地位,不仅巩固了汉朝政权,而且对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凝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汉初年.汉高祖继续实行秦代的挟书律,禁止私人收藏诗、书等,儒家学术活动几乎灭绝,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被统治者大力提倡。这些政策短期内适应了长期战争后恢复生产、稳定社会秩序的要求。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的政策造就了文景时期的社会安定、政治开明、文化复兴的繁荣局面。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黄老学说已经不适应时代潮流。汉武帝时期,王国势力强大并凌驾于朝廷之上,商人豪强大力兼并土地,匈奴不断骚扰边界,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经成了统治者的迫切需要。而儒家的大一统思想、神化皇权的观念以及仁义学说,恰好适应了这种要求。年轻力壮的汉武帝要大有作为,建立千秋帝业.也需要这种新的思想武器。

汉武帝即位后,首先举行的一件大事是召集天下文士,亲自出题考试。大儒董仲舒提出,诸子学说使国家不能保持一贯的政策,法令制度常常改变不利于封建的专制统治,建议政府只用讲儒学的人为官。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把各地举荐来的非儒学的诸子百家一概罢斥,同时任用考试优秀的儒家学者。这样一来,只有学习儒家学术才有做官的机会。武帝又改组领导班子,起用了一大批好儒学的人,如用好儒术的田蚧做丞相等,以此来褒扬儒学,贬斥道家等诸于学说。

汉武帝的改革激怒了黄老学说的首要代表窦太后。窦太后大力打击儒家,并找借口把鼓吹儒学的人投入监狱。窦太后去世后,武帝重用儒生,把官府里非儒家的协士一律免职,排斥黄老刑名等百家学术于官学之外,这就是有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武帝提倡的儒学,是在原来孔子仁:义学说的基础上吸收了阴阳五行家神化皇权、鼓吹王权神授的思想,又接受法家君王独尊、增设刑法、任用酷吏的学说,成为一种儒家王道与法家霸道杂台的思想。

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目的都是为了统一思想,巩固封建统治,只是他们采用的手段不一样。秦始皇烧掉诸子百家书籍,企图用暴力手段来达到目的,结果失败了。汉武帝则采用引导的办法,提倡儒家学说,确立儒学为官学,从而开创了两千多年来儒家学说独盛的局面,儒家由此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