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眼力:刘光启自述
14554200000027

第27章 附录(2)

从绘画史来说,人物也好、山水也好、花卉也好,无论哪项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可考。拿山水来说,我在社会上经常接触到,说我家里有一幅顾皑之的山水。你别听那个,为什么?顾饱之那个时期,山水画还没有形成。山水的形成是在六朝以后,顾恺之是东晋人,怎么画山水呢?唐朝张彦远在他的《历代名画记》中讲到:魏晋六朝的山水"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连山水的雏形都没有,所以说,东晋的顾恺之画山水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历史的史实。

从书法来说,大家都知道,书法和绘画比起来,难度要大多少倍,为什么?你画几年画,不用多了,你画上三年画,或者四年,你挂在这个地方,一般的来说还可以。书法不行,你要是写十年字,不用你说下的什么功夫,也不用你说自己如何如何,你的字只要往这一挂,你的功夫、你的天分、你读多少书,从你的书法里面都会表现出来。从东晋时期的王羲之,一直到现在,出现了那么多的大书法家,多是写王的,那王羲之真正的墨迹有没有?一直到现在还没有。从唐代到现在,从实践来说,王羲之的真迹我们都没看见过,都说是为唐太宗殉葬了,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现在全国的博物馆就四件,辽宁的《万岁通天帖》、上海的《上虞帖》、天津的《寒切帖》、《干呕帖》,这些是真的假的,单从真假来说,这些东西一个真的没有,但在博物馆的藏品中仍然是一级文物,是珍品,既然是假的,却还是珍品,问题的关键是《万岁通天帖》是唐朝的钩本,钩本就是钩填本。《上虞帖》经过专家的鉴定,也是钩填本(现在又有了新的发现,自从上海博物馆买了四卷《淳化阁帖》,发现《上虞帖》好多的字体是从《淳化阁帖》里翻过来的,也就是说上海的《上虞帖》是不是钩填本,现在还是个问号)。天津的《寒切帖》是在太湖路废品公司捡出来的,现在是珍品,也是唐朝的钩本,就这几个钩本来说,《寒切帖》是最好的一件。"文化大革命"中发现了一件《干呕帖》,是五代时期的钩本,是一级品。也就是说,王羲之的真迹现在虽然没有了,这四个钩填本,在博物馆仍是镇馆之宝。

从鉴定的角度来说,我们面对的书画有许多是孤本,无所谓真假,关键的问题就是断代。断代是有依据的,依据什么?《万岁通天帖》、《寒切帖》等,定为唐朝的钩本,是根据唐、宋、元、明、清的收藏家,一直到当代的收藏家的收藏,这叫流传有序。根据这些东西,给它定的就是唐代的钩本,也叫流传有序。还有许多绘画也同样,比如说《清明上河图》,宋代张择端绘,有好多文章说这个东西是假的。说它是假的,真的你找不着。不管是书法,还是绘画,这里面还有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各朝各代的大书法家、大画家、艺术家,你画的如何、写的如何,都脱离不开时代气息,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时代特征总要在作品里面打上烙印。不管是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还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等,时代烙印是客观存在。

绘画最早的是手卷,六朝北周时期展子虔的《游春图》,从形制来说,是手卷,是故宫收藏的历代名画里面最早的一件。从学术上讲,对这件东西意见也不一致,从服饰上、建筑上等等,但是无论怎么样,你非说这个展子虔是真的,假的也没有,你要是说它是假的,真的更没有。还是这个道理,现在只能是断代。

从书法来说,先抛开王羲之,我们目前见到最早的书法是西晋的,是敦煌写经。几年前在蓝天拍卖行做标的鉴定时,我们发现了一件西晋的写经(公元315年),我对拍卖的本家说,这件东西你不能卖,如果卖,也只能卖给文物公司,文物公司将来也只能交给天津博物馆。这个写经,文物公司用二十五万买了下来。写经从西晋、东晋、宋、齐、梁、陈,一直到初唐、中唐、晚唐这阶段,它的书体是变化的,西晋最早的仍然是隶书体,东晋的写经多多少少有一点楷书,一直到宋、齐、梁、陈,前半期的宋、齐,是隶楷夹杂。接近唐朝前期,楷书才变过来。书法本身的变化,既不是无源之水,也不是无本之木,六朝的书法,在写经里佛味是比较足的。所谓的佛昧,字写出来很严肃。初唐时期,出现了一个大书法家欧阳询,于是在这个时期的写经里佛味不那么足了,而是欧阳询昧的,我们看到这些东西不是无迹可寻,而是有迹可寻。搞鉴定就要分析这些。欧阳询的墨迹辽宁省博物馆藏有一件《仲尼梦奠帖》,七十八个字,亲笔写的,是我们见到的唯一的一件真迹。继欧阳询之后,又变了一下,出现了虞世南,这一路的书法又流入到写经里。总起来说写经在唐代,第一个欧阳询,第二个虞世南,第三个褚遂良。中唐时期是颜真卿,就是颜真卿昧的唐人写经。到了最后是柳公权。

我的意思是你在看写经时,这几位唐代的大书法家不要忘记,不然的话,断代就没有根据。但是要欣赏这些东西,有一个前提,必须要见得多。看多了以后,看到这个,想到那个,看到那个你印证这个,再加上一点资料,鉴定应该是准确的。这个东西不是很神秘的,也不是高不可攀的,更不是什么不可知论。鉴定本身是很科学的,自身有一套规律,你摸清了规律,并不难。

鉴定书画实践经验很重要。北京有一个朋友,拿来几件作品请我看,说是李白、苏轼的作品,我一看外表,就说你不用打开了,都是假的。他说你还没有看,怎知道是假的。其实,书画本身对我已经形成了职业性的条件反射,只看外表就知道这个李白的作品是北京"清妙斋"捯饬的。什么是"清妙斋",这就是经验了。我早年在北京琉璃厂学徒,有一个字号叫"清妙斋",专门捯饬三国、六朝,连仓颉造字都有,他捯饬完了以后专门卖给美国人,有钱的中国人也买了不少。所以在我们这个行业里一看这个东西,不用看了,为什么?"清妙"就成了这种假画的代号了。再说苏轼那件,它是北京地安门货。什么叫地安门货?就是北京"后门",光绪年间北京有一个"如意馆",是专门画画的。宣统即位以后,如意馆就有名无实了,宣统出宫以后,这些画画的就失业了,失业后在北京地安门组织了一批画家,专门画假画,画宫廷的假画。它的代号就是后门。北京的假画,清妙斋飞琉璃厂、李铁拐斜街飞王广福斜街、前门大街等等,这些地方的假画都有他们自己的特点,如果你不是搞书画鉴定的,你是看不懂的。为什么?看了以后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有搞这个的,一看这些东西就知道是假的。

自古以来假的就特别多,看这些东西,单纯从一个方面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就拿我来说,从小学这个东西,没有别的办法,只有背,背熟了还不行,每一个画家,有他的早年、中年、晚年,他在一生里临过多少帖,画过多少画,他的师承关系怎么回事,你都要了解。近代的画家,也是同样。齐白石大家都知道,他的画一般来说,也不是很容易看得懂的。齐白石早年的书法学何绍基,何绍基的书法在湖南影响特别大。·齐白石作诗是学王壬秋,到后来自己会作诗了以后,他从一个画像的画匠,慢慢地变为一个画家,到后来画山水、人物、花卉、草虫。这个时期他画古人八大,画了很多年后,又画工笔,画过郎世宁等,中年以后,他又学金农。清代有一个扬州八家,金农就是其中之一。他是一个金石家、篆刻家、诗人、也是个书法家、画家。齐白石受他的影响最大,但只限于中年。到了晚年以后,齐白石的画放纵,又加了很多的东西,是明代的徐天池、陈白阳,书法学唐朝的李邕,书法变了,到了最后我们看他书法的时候,就是看他老年的书法、绘画里面包括哪些因素。你要是不明白这些因素,你就看不懂齐白石,他历经的这些人在他的书法绘画里面都有,只不过是个量的问题。你绝不能说他到了晚年写的李邕我没有看到何绍基的味道,那不行,仍然有,只不过是个量。他的中年时期,写何的昧还是挺足的。

搞假画的人有一个心理,就一个字"像",只要像就可以了,但在假画里一个画家的全貌不可能都反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