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经的书法问题。对写经不同的书法、字体我做过一些对比,在出去搞接收的时候,我接收的文物中有隋代、六朝时期的,经过比较,最后的结论是,从中国书法史开始,楷书最早达到顶峰是在唐代。我们一般都讲晋唐小楷,实际上在晋代时,小楷还没有唐代写得那么圆润、那么完美,因为晋代书法还是隶书的天下。最早提出《定武兰亭》真假的,是广州的一个学者李文田提出来的,他从不同的字体来分析是不是王善之,争论的焦点是王载之的《定武兰亭》和《快雪时晴帖》,他的楷书在当时是发展了,还是没有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当时参与讨论的人都是大家,但由于王载之的真迹没有见过,讨论最后不了了之。1962年,郭沫若先生又发起了第二次对《定武兰亭》的讨论,发表在文物杂志上的文章我都读过,最后还是没有结论。原因还是王裁之的真迹没有见过,各地博物馆收藏的王蒙之作品都是钩填本。
目前,我们发现的最早的写经是西晋的,从西晋到六朝这个阶段,在写经的书法表现上都是隶书,其字都是大捺。到六朝时,字体开始有了变化,比如,这个写经是六朝的,从书体上看,都是隶书,只是偶尔从一个字或群体的一行字里楷书的端倪出现了。也许这一个字是十笔,其中有两笔是楷书的形式,其他八笔都是隶书。隋代以前,凡是捺都是大肚,到了隋代肚就没有了,是撇,写经书体里隶、楷夹杂,楷书一半隶书一半。有的是隶书的行笔,隶书行笔一般是一边蚕头,一边燕尾,不过在这里蚕头燕尾表现得不太足,但它的行笔、入笔都是楷书的形式。到了唐代,就完全是楷书了。
从写经名字上看,哪个宗派风行,哪个宗派在当时的朝代里占主要地位,哪个经就盛行。看写经我先看名字,看到名字心里就有了一个概念。写经的名字越早,它的名越生。所谓生,就是不常见,如《稻芋经》、《羯摩经》等等。因为佛教刚传到中国的时候,其派别发展没那么大。等到发展壮大了,随之经文也就应运而生了,这时的写经,经也多了,名字也出去了。于是依据写经的名字来定写经,也就是说写经的名字越生,它的年代越早。这不是凭空所想,是因为它的数量和对范围的影响来决定的。
唐朝的唐三藏把经取来到达长安后,在玉华寺译经,几年之后他在那里圆寂。在唐三藏时期,最盛行的是唐三藏那一派,他的写经是唯识宗,或者是净土宗,所以唐代留下来的写经都是唐三藏那一派的,不是净土宗就是唯识宗。但这个时候不排除有很多人相信华严宗、曹洞宗、法相宗等,也不排除唐代人写前人的写经,后人写华严本的旧经也很多,在西晋,原始的旧经跟后人写的经,其时代特征是不会一样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有七个本子,只有唐三藏玄类把这个本子翻译过来,并在佛教界得到广泛传播。于是在唐代,写经都是唐三藏翻译过来的,他的势力最大。所以鉴定写经,不能只说是唐人写经。
隋代以前的写经,大部分还都是隶味。在河北正定大佛寺(现隆兴寺)有一个碑,叫龙藏寺碑。龙藏寺碑本身是隋代的碑,隋代的写经多多少少受隆藏寺的影响。唐初出现了一个大书法家欧阳询,其代表作是《九成宫醴泉铭》。也就是说,在写经里脱离开隶书字体,是写经生受书法家的影响很深。唐初,写经受欧体的影响。欧阳询于贞观十六年八十五岁时故去。所以在断定写经的时候,对欧体熟悉不熟悉,对欧阳询留下来的碑帖认识不认识,会成为我们断定写经时期的依据。但是,并不排除所有的写经都是欧体,也有写隶昧的书体,还是要注意时代特征。后来书体又有了变化,原因是另一位大书法家褚遂良的出现,他给我们留下来的碑帖,如《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都是褚字体,四四方方。这种字体写出来以后,非常圆润、秀美。
进入盛唐时期,写经字体又出现了虞世南,这是继褚遂良之后又一位大书法家。虞体比褚体写得更圆润、美观。唐朝中期继虞世南之后,以创新的书法风范而著称的大书法家颜真卿笔书流入到写经里,他为后人留下许多珍贵墨迹,尤以碑帖为最,如《麻姑仙坛记》、《颜家庙碑》、《郭家庙碑》、《东方画赞碑》、《多宝塔碑》等。颜体字一般横画略细,竖画、点、撇、捺略粗。写颜体字时,总感觉他的字里有一种庙堂气。什么叫庙堂气呢?就好像走进庙里,看到菩萨在那端坐。颜体字写好后,往那一放,正气凛然,上下左右雄秀端庄。所以在颜真卿阶段的写经,大部分都是颜体字,这就是书法家对当时佛教的影响。晚唐时期大书法家柳公权的柳书流入到写经里,柳体的特点是书体秀,细笔好像竹子棍儿,非常清秀,特别美,透出一种山林气。什么是山林气?就好像我们出去旅游,路过某一个庙进去看看,见一个老方丈从里面走出来,浑身上下冒清气,你就知道他的修炼怎么样了,没有一点铜臭味。一看这个人了不起,在佛教上或在某种学问上有一定的造诣,让人感到他那心灵深处很静,尤其是柳公权晚年的笔书中这个意境更为突出。当我们一看到这种字体,就可以断定是晚唐时期。因为字里行间柳体字的味道特别浓。
从纸的尺寸上去断代。历史上,我们国家的造纸由于技术所限,纸张的长度不够,只能是一节一节的,一节写不完,接着往下续,直到写完为止。年代越早,纸张的尺寸越短。另外,纸的纤维比较粗,用显微镜放大后,能看到在纸的纹路里还夹杂着许多草棍儿。一节纸的行款、字体没有那么严整,或者写得不太规范,甚至比较乱,但格式已经规范化,一节纸为28行,一行上下17个字。有的老先生就不喜欢唐朝的这种写经格式,如同算盘珠一样,横看成岭,侧成峰,没有远近高低。这是唐代写经格式的特点。纸,年代越久远,天地头越短。什么叫天地头,比如我们看手卷时,边卷边放,手卷的上方是天头,下面是地头。实际上是一个上头,一个下头,上面是天,下面是地,即天地头。年代越远,天地头上下距离就越短,字的笔道越宽,笔体越粗。这是泛指。从整体上来看。唐朝的写经纸也有所变化,这与皇帝信教有关,唐太宗、唐高宗都信黄教,因此写经纸一般用较硬的黄纸。又如隋文帝、隋炀帝信佛教,写经出现了比较细的白麻纸,他们对佛教、对写经推崇备至。但是不管用什么样的纸,写经的格式即一节纸28行,一行上下17个字没有变。唐朝后、北宋前的五代时期,写经用纸尺寸大了,也厚了。字体也有所变化,许多书法家的字体都被用在写经里。
唐朝写经盛行,晚唐时期,在写经上方出现"南无"字样。这时写的最多的是佛明经,在"南无阿弥陀佛"上面有一个小佛人头像。高头大圆,字也大,像手指盖儿那么大。宋代的写经,前面有一段经头画表现人是怎样成佛的故事。如南海菩萨大师是怎样从人到神成佛的经过。所以当你打开经卷一看,前面是经头画,后面有小佛,下面是"南无阿弥陀佛",一般来说是北宋时期的写经。
写经,首先是译经。唐三藏的"三藏"指的是什么?三藏包括经藏、论藏、律藏。不仅能够翻译经文,还要进行论述和宣传,同时制定出实施的制度。具备这三方面的能力,才可被称为三藏。可以说三藏是一个学衔,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科学院院士。例如,看到一部唐三藏的经卷,但断定是六朝的,就不对了,六朝唐三藏这个人还没有出生呢,更谈不上译这部经卷。所以唐三藏以前所有写经、译经就别考虑了。既然是唐三藏的译经,往上说不去考虑,那么往下说呢,考虑唐三藏才能译出来的什么经,这个经就得唐三藏,这里面首先断定就是唐朝写经。其次是看真假问题。此外,还有三藏法师罗什译。罗什全称为鸠摩罗什,六朝或晋代来到中国,他是天竺(印度)人。后人写罗什经时也写罗什译。罗什译写经只有后人才可以这么写,在六朝或晋代是绝对没有,如果有那就怪了,就成了宋本的《康熙字典》。宋朝人写的唐三藏译出来的经,不是唐人写的是宋人抄的这个道理是合乎逻辑的。你看东西多了,才有窍门。
武则天时期创造了许多新字,并加进了写经里,用辩证唯物主义来考虑鉴定,它并不神秘。武则天以前这些新字没有,只有武则天当朝时,才把这些字加进佛经里。拿到这件东西时,你说是武则天时期,凭什么?得有依据,依据是尺寸、行宽、字体、纸张、还有文字中的新字。
另外,还可根据避讳字断代经卷的年代。例如,唐太宗李世民当朝时期,"民"字要避讳,写为"改“字。李世民故去后,“民”字也就无须避讳了。又如明朝有个皇帝叫朱祐樘,即明孝宗,年号为弘治,乾隆皇帝叫弘历,于是自乾隆朝以降,因避圣讳,清代人在写明朝"弘治"这个年号时,讳写成“宏治”,将“弘”改为“宏”。在这里避讳的字特别多。避讳字也可作为我们鉴定书画断定年代的一个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