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
14551200000040

第40章 坚持立德树人,普及优质教育(6)

书法在魏晋时代到达了空前的高度。钟氏父子的楷书基本定型,钟繇,在曹操执政时期镇守长安,曹操把他比作萧何,工书法,与王羲之并称“钟王”。钟繇的两个儿子钟毓、钟会少年时聪明好学,魏文帝曹丕听说后对钟繇说:“让你的两个儿子来见我。”兄弟二人见到文帝后,老大钟毓紧张得满头大汗,文帝问钟毓:“你脸上为什么出汗?”钟毓回答说:“颤抖惊慌,汗出如水浆。”文帝又问钟会:“那么,你为什么不出汗?”钟会回答说:“惊恐战栗,汗都不敢出。”有一次,父亲午休,这两个就偷喝药酒。钟繇这时醒了,就装睡看他们两个要干什么。钟毓是先拜然后喝酒,钟会只管喝酒不拜。过后,父亲钟繇问钟毓为什么下拜,钟毓说:“酒是用以使礼仪周备的,所以不敢失礼而不拜。”又问钟会为什么不拜,钟会说:“偷,本来就非礼,所以不拜。”中国书法又经历了唐宋元明清诸时代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然而在今天的信息化时代,书法这门艺术很难再激起人们学习应用的兴趣,大多数人仅仅作为欣赏和收藏的需要,不再躬身练习,这无疑是一个损失和缺憾。

其实,学习书法有许多好处,一是养成正确的姿势。双足分开,其距离与上部双肩相等,双足自然踏稳地面,腰部背部自然伸直,两肩齐平,前胸与桌边相隔超过一个拳头。二是养成勤奋的习惯。写毛笔字本来就麻烦,笔墨纸砚缺一不可,写前要准备,写完了还要清洗毛笔,弄不好再洒一身墨。三是养成坚持的习惯。不坚持什么都做不成,写毛笔字坚持久了可了不得,不但书法增进,而且修炼了一个坚持做事的好习惯。

学习书法的笔法大致有十二种:起笔、行笔、收笔、中锋、藏锋、露锋、转锋、折锋、方笔、圆笔、按笔。运笔动作大致九种:抢笔、顿笔、蹲笔、驻笔、挫笔、衄笔、翻笔、绞笔、放笔。我觉得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我的意思是不管你们掌握的理论知识有多少,对于书法来讲,最关键的是写,坚持写,这就是说我们不是来练习怎样拿笔的,拿笔的关键是为了写字。这就好像同学们骑自行车一样,天天训练理论知识什么时候用力蹬、什么时候刹闸、什么时候按铃铛、什么时候打气等等这些都不主要,最主要的是骑车练习,当练习一段时间后这些理论问题都不是主要问题了。学习书法也是如此,只要掌握简单的要领后,就要马上让同学们练习,通过练习来融会理论与实践,从而提高他们学习书法的兴趣。

练习书法也是勤奋

我在《练习书法也是坚持》中讲到:“书法是汉字书写的艺术。”有人一听到“艺术”就觉得高不可攀。其实,这句话有一个前因是“书法”,书法是什么?我的解释是汉字书写的方法,这不就得了。写汉字你们会吧,这大概不用我说了吧?有区别的是我们平时写字用的是圆珠笔、碳素笔较多,现在人用钢笔的少了,说少了也不具体,更具体的是不见了,钢笔成了藏品。有人要问这是为什么?我的回答是两个字“麻烦”。现在的中小学生多数没有见过钢笔,我介绍一下,钢笔是由两部分组成:钢笔本身和墨水。有人提出质疑说:“不对。”钢笔不包括墨水。因为我不是在讲钢笔的构造,我是讲用的。一说到用,有人可能会想到拧开钢笔的后套里面有一个皮囊,也有改成螺旋式的,挤压皮囊吸进墨水,然后就能写字了;至于墨水也有讲究,也是经过了进化,现在比较常见的天津鸵鸟墨水,颜色有浅蓝、深蓝、碳素,老师批改作业用红墨水。后来,碳素墨水的推广使用,主要是考虑到这种墨水的好处是,不小心撒上水了字迹不会弄模糊,但这种墨水有一个缺点,由于胶性大凝固得也快,稍停一会不写字,钢笔尖端就干了,给书写带来很多麻烦。我的感受很深,有时候修理钢笔弄得手上都是墨水。至于少有人写毛笔字,我想,原因大概如此吧。

以前写字用毛笔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在七十年代用毛笔的人就很多,过年了写副对联,挥毫泼墨,龙飞凤舞,人人都称得上书法家。但在当时可不像现在日用品这么丰富,上学用的文具盒里笔就有好几种,我们不再为没有笔写字发愁了。所以毛笔本身就是工具,是书写工具,写毛笔字不应该觉得复杂,它就是普普通通地写字,就像平时写字一样;不同就在于工具本身,毛笔杆长、粗,笔头变软了,写的时候要蘸墨,也不能用那么大力了,这都是需要在写的过程中掌握的,我还是长话短说,现在不讲毛笔有多少种、宣纸有多少种、书法家都是谁、作品有多少,讲得再多也没有用,所以写毛笔字的绝招就是练习。要说练习,练习起来还真不容易,练习几天、几星期、几个月还能够勉强,练习一年、十年、五十年就不容易了。我再顺便告诉你们一个秘诀,什么时候把这个不容易的事做容易了,也就成书法家了。

为了备好这节课,我搜了搜网站上有关书法教学的内容,倒是真不少,有的制成课件,有的编成了导学案,更有胆大的写成了论文,看得人一头雾水,就像一句俗话说的:“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这就像大人教孩子做西红柿炒鸡蛋一样,不去指导孩子动手炒菜,而是讲鸡蛋和西红柿的营养价值,吃了这道菜对人体健康有多大好处;细心的大人再把西红柿炒鸡蛋制成导学案。我敢保证,凡是人,只要看了你的“西红柿炒鸡蛋导学案”就不知道怎么炒菜了。由此推想,写毛笔字就是写。

为了解决写的问题,书法水写布是最方便实用的,携带相对方便,能反复使用,干净卫生,省钱环保;适合放在办公室里、公共场所,很随意地写几笔。以我的感受,写的次数多了也就不再对书法陌生了,也就产生兴趣了。

练习书法也是学习

在之前我写了两部分有关练习书法内容的文章,重点强调练习书法,既是坚持也是勤奋。这次,我又觉得练习书法更是学习。

时下,人们对于学习的理解十分片面,特别是对于学生学习的认识更是单刀直入,直奔主题。学习内容仅限于教科书和辅导书;学习场所仅限于学校和家庭;学习方式仅限于死记硬背和习题练习,至于其他一切,不关我事。因此,学生在学校里只学习主课。什么是主课?唯考试科目,诸如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其他诸如音体美实验课微机课之类的,非考试科目基本不在学习范围。书法就更不在学习的范围了。可现在不同了,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了:“今年春季开学开始,书法教育将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学生将分年龄、分阶段修习硬笔和毛笔书法。”很可能有人会咨询我:“这课咱是上还是不上?如果上边来检查就上一上,等检查的走了就不了。”不用问,也不用商量,我觉得大多数人的想法是相通的,其实,说白了就两个字“应付”!如果是我,我肯定不干,教育本来应该是实实在在的,哪里能够应付呢!如果你们的想法和我一样的话,大家就都不再应付了。

我不说基础教育这么长的过程,单说初中阶段这三年的教育过程,在这三年里咱们不干别的事,孩子在家里早起一睁眼咱们家长就说中考,到了晚上孩子学习到了十点钟,想睡觉!咱们家长马上再次提醒他:“不行,中考!”在学校里,实行“入室即静,入室即学”战略,老师讲课为中考,学生学习围绕中考,学校一切都服务中考,请问:“这孩子能不能活过这三年呢?”现在换位思考一下,有人觉得当鬼好,天天有人给烧香磕头的,也不用腿走路,在空中飘来飘去的,是不是也想去过过鬼隐呢?如果不想过这个隐,就在人间好好活着。怎样才算好好活着呢?从时间上说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从季节上说,春夏秋冬,花开花落,酷暑严寒,风霜雪雨;从生活上说,一日三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身心上说,生长发育,喜怒哀乐,等等,这样样都得考虑啊!当然,在孩子的一生中,是学习,是升学,是上大学,是找个好工作,等等之类的,那学习也应该是张弛有度的,每周抽出一些时间练练书法,有多个好处,当然有我前面谈到的坚持和勤奋,重要的是学习过程中既提高了本领又愉悦了心情,反而对学习更有力,更增加了对于学习的爱好和兴趣。

学习书法的过程也是修炼品行的过程。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就是其中之一,唐穆宗向柳公权请教书法(我用“请教”一词,因柳公权曾在唐宪宗期间任职,乃七朝元老):“用什么样的笔写字好?”柳公权回答说:“用笔在于心要正,心正,则书法自然端正。”虽有进谏之意,但确有修炼品行之功。这与十八大提出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有同样的教育指导意义啊!

学做意志坚强的人

内蒙古鄂尔多斯零下40多摄氏度,一位83岁老人解占生赤身行走在厚厚的积雪上,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虽说他是参加冬泳运动的,但那种不怕严寒、不怕吃苦的精神是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的。我们的孩子生活在大人的层层包围之下,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更甚者把这样的坏习惯带到学习当中,老师教多少自己学多少,没教的就不学了的毛病。一些不良的习惯会影响一生的。

邢台十中决不可以这样,我希望人人都坚强起来,我们决不能让别人指责自己是“小皇帝”、“小公主”,我们自食其力,我们勤奋刻苦,我们坚强勇敢。在严寒的冬季,我们站在校园广场升国旗、展示,我不觉得冷。其实冷热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传递给大脑就是越怕越冷,不怕就不冷。不信,你体验一下。生活就是体验,但生活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绝不可时时为自己找借口来原谅自己。你原谅自己一次你就可能想原谅一生,但大自然不这样想,它可能会降灾难给你。突如其来的灾难,对于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人,对于时时原谅自己的人来说,那灾难就是天灾人祸;对于心理坚强,时刻有准备迎接挑战的人来说,却可以化险为夷,化灾难为福祉。

学做坚强的人,你就不会在以后的困难面前哭鼻子了,因为你不会被眼前和身后的困难压倒压垮,你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你看这超级大班的课怎么上

《中国教育报》(2013.2.4)头版刊登了题为“阜南一村小遭遇‘幸福的烦恼’”的文章,关键词:学校办得好引来众多周边乡镇学生,导致“大班额”;校长希望政府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大意是:安徽省阜南县许堂乡东徐小学曾经是个贫困县的农村薄弱学校,如今却出现了城里学校才有的“大班额”现象,最大的班四年级94人、最小的班六年级73人。聪明的张学军记者还抓拍了一张最大班上课的照片,并附了一段文字:“1月25日,许堂乡东徐小学四年级教室第一排的一名男生露出痛苦的表情,因为室内空气污浊,他头痛恶心,后来被老师从桌子上抱了出去。这个教室坐着94名学生,为了保温,门窗紧闭。”

你仔细看看这张照片,读读这段文字你是否留意他的用词“后来被老师从桌子上抱了出去”。如果是我们之中的任何一位老师,也不容易从座位上抱起来,最方便的办法是从凳子上往上提起。看了图片,分析了用词,我开始思考,这样的超级大班,密密麻麻的学生,连空气都流通不开,如此令人窒息的教室,孩子们怎样集中精力听课?再进一步说,如果有了突发性的情况孩子们怎样疏散?如果说学习,老师在最前面的讲台上讲课,后面几排的孩子能听见、能看见吗?老师怎样提问学生、怎样走到学生中间、怎样个别辅导学生提出的问题?这些都是我们面对的问题,我们怎么办?在电视剧《那样芬芳》里,荣芬芳外婆到浦江师院找到周老师讲理,说:“芬芳在家里像是一棵树,长歪了,我把她正一正;来到学校是一片树林,你们按照你们自己管理树林的办法来管理我的孩子,该修剪了统一修剪、该浇水了统一浇水。你们想过没有,孩子在你们这里是一片树林,在家里她只是一棵树!教育如此之大的使命,学校又如此之大的责任,对于校长这样的解释:‘希望政府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如果政府在三年里都没有加大投入,没有改善办学条件,那么当校长的就这样心满意足地享受‘幸福的烦恼’吗?依我看,这个校长是在偷着乐,他恨不得把全县的学生都招进来,显示他的办学能力如何如何了不起。”

在办学者眼里,大校是地位的象征;在老师眼里,大班是能力的体现;在家长心目中,大校大班是名校、名班,能进去是本事,至于进去了孩子学习生活的情况暂不在考虑范围。前段时候,我听说女孩子搞对象有一句“名言”:“宁可坐在宝马里面哭,决不坐在自行车上笑。”这是什么理论,人活着不是图个精神愉快、心情舒畅,而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孩子上学也是如此,大家拼着、争着、抢着去上一些所谓热点学校,毫不知情、毫不动脑、毫不理智,人云亦云,盲从盲动。前些年,我从报纸上看到一幅漫画,大意是:在下班路上,有一个人颈椎病发作,于是下自行车后仰头望天,不一会儿,在他的身旁站了一大群人和他一同仰头望天,过了一段时间,人群中有一个智者问:“你看见了什么?”这位说了一句话让大伙儿差点揍他,他说:“你们在看什么?我颈椎有毛病,现在好了。”我觉得,在现在的名校里,陪着人家“仰头望天”的人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