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与你相遇在素锦华年(宋词四公子的词与情)
14546200000012

第12章 柔情似水之婉约书生秦少游(3)

关于《满庭芳》一词,还有一则八卦,出自《铁围山丛谈》卷四:

范内翰祖禹,作唐鉴,名重天下,坐党锢事久之。其幼子温,字元实,与吾善。温尝预贵人家会,贵人有侍儿,善歌秦少游长短句,坐间略不顾温,温亦谨不敢吐一语。及酒酣欢洽,侍儿者始问:“此郎何人耶?”温遽起,叉手而对曰:“某乃‘山抹微云’女婿也。”闻者多绝倒。

说的是秦少游的女婿范温是名臣范祖禹的幼子。其人性格内向,木讷少言。有一次他到某贵人家出席宴会。席间,他坐在角落,一直少言寡语,无人理睬,心里大概有些郁闷。酒宴间,有一位侍儿很善于歌唱秦少游的长短句,也没怎么顾上理会那位范温。直到酒宴欢处,那侍儿有点纳闷,才问道:“这位郎君是谁呀?”这时范温马上站起来,叉着手答道:“我就是那位‘山抹微云秦学士’的女婿。”满座的人听到不觉一阵大笑。听了半天秦学士的绝妙好词,居然不知道他的女婿就坐在身边。

这则八卦足以说明这首词在当时广为人知。而“山抹微云秦学士”的大名确实具有明星般的光环效应。

十三、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

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

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虞美人》

这首写桃树桃花的词别有一番风情。

据说,这首词还有一番来历。当年秦少游在京城里寓居时,诗词文章已名动京城。有一位在朝为官的朋友慕名相邀,让他参加自己的家宴。按宋朝时俗,大凡官宦人家的家宴多有歌舞助兴,而且当时的公卿大夫之家多蓄有歌姬。这位朋友自然也不例外。他让自己最宠爱的歌姬碧桃出来,为客人依次斟酒并一再殷勤劝客人满饮。

这碧桃年轻貌美且歌艺出众,顿时成为人们眼中的焦点。她却与那秦少游眉目相接,顾盼间似通心意。一个是才子有意,一个是佳人有情。碧桃向在座的人们一一敬酒,渐渐有些不胜酒力。等碧桃为秦少游斟满酒后,少游举起酒杯请碧桃饮下。那位朋友见碧桃已有些醉意,便在一边说:“碧桃平时不善饮酒,秦学士就放过她吧。”意思是让秦少游不要勉强了。不料,那碧桃却看了秦少游一眼,盈盈笑道:“今天碧桃为秦学士就算拼却一醉又有何妨?满饮此杯吧。”她就换上大杯满满斟上,仰头一饮而尽。满座顿时为之喝彩叫好。秦观也不禁为之动容,大杯畅饮。那碧桃却提出一个要求,让秦学士即席赋词一首。秦少游也不推脱,让人拿来纸笔,即席写下一首《虞美人》词相赠。

那位在朝为官的朋友不无醋意地开着玩笑:“以后我再也不让碧桃出来见客了。”满座客人闻听无不哈哈大笑。

这段颇具传奇色彩的过时事见于《绿窗新话》卷上:

“秦少游寓京师,有贵官延饮,出宠妓碧桃侑觞,劝酒惓惓。少游领其意,复举觞劝碧桃。贵官云:‘碧桃素不善饮。’意不欲少游强之。碧桃曰:‘今日为学士拼了一醉!”引巨觞长饮。少游即席赠《虞美人》词。合座悉恨。贵官云:‘今后永不令此姬出来!’满座大笑。”

这则轶事足见秦少游的才华风度和相貌都是颇为不俗的,能让女孩子瞬间心动、为之倾倒,愿意为了他的盛情拼将红颜一醉。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

那是开放在天上的一株碧桃啊!碧桃在天上倚云而栽,和露而种,可以想见其鲜艳欲滴的娇美情态,可以想见其高贵不凡之玉质。那天上碧桃汲风饮露,仙姿摇曳,自非凡花俗卉。可见这起首两句写得仙风缥缈,仙质高洁,化用了唐代诗人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语。然而,“不是凡花数”,却又让人感到这碧桃身上隐含有“天生丽质难自弃”的自我期许。

“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一“乱”一“深”,一个“可惜”,足见徒有纷然美貌与芬芳的碧桃,身处荒僻之地,生在幽谷无人识。“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尽管它在萦绕回旋的溪水边依然开得盈盈如画,无人欣赏无人关注,更无人怜爱,即使美又如何呢?也许可以保持那份高洁与矜持,然而总是孤芳自赏,寂寞无依。

碧桃在乱山深处孤独自开,不被人赏,那正是美人命运的象征。杜甫有诗云:“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陆游有云:“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而秦少游满含温柔怜惜的一问,更显低徊摇荡。

有道是:“红艳恰似美人面”、“香洁堪比处子身”,与那正当青春年华的美人多么相似!这里他以花喻美人,无奈托于荒山野岭,盈盈如画只是孤独自开,洁爱自好也难禁凄凄含愁,形神兼备。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微微春寒,细雨霏霏,这盈盈如画的一枝桃花更显出脉脉含情。这两句见其惜春之心。也许女主人公的忧虑太深重了,春天宜人的风物也很快从她忧伤的目光底下滑过去,终于发出了“不道春难管”的一声伤叹。是啊,无奈春光不由人遣,无法把留。已经是“寂寞开无主”了,有何人来怜爱它呢?明年此时,它是否还是“依旧笑春风”呢?

叹之、怜之、伤之。伤春也是自伤。

“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难得知音怜爱,却又要匆匆惜别。为报所欢,拼却一醉,应是理所当然。醉意恍惚中也许能减却几分离索的凄凉吧!可是转念一想:“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如今一醉颜红自然是容易的,然而,酒醒之后呢?心爱的人儿不见了,不是更令人肠断?不,不能沉醉,哪怕只是一起度过这短暂的离别时分也是好的啊!沉醉又不能沉醉的矛盾以“只怕”二字委婉出之。

“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何妨”是为了他,“只怕”也是因为他,惜别之情深自见。细品这首《虞美人》,开篇即为“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气格不凡,然而,这碧桃不是凡花却命同凡花。乱山深处独有“一枝如画”,却依然无人欣赏;正是“轻寒细雨”,风物宜人却又恨留春不住;为君不惜一醉红颜,却怕酒醒时候更添离愁。最后,发出了“断人肠”的深长怨叹。

读秦少游的这首《虞美人》,仅“天上碧桃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两句,就让我对桃花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好感和迷恋。

其实,最早出现“桃花”的诗当数《诗经·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春意浓浓,桃花就这样如火如荼地开着,映红了天际,更映红了少女那段欲说还休的心事。那倚云而栽、和露而种的桃花是春天燃烧的相思,那个叫秦少游的青年公子举杯微微一笑,就捉住了那碧桃的灵魂。“他爱上我了?”那美丽的女子这样温柔地等待。终于他举起了酒杯,碧桃的心儿如一只活蹦乱跳的小鹿。那时她有些担心,滚烫的心儿会跳将出来。

“你能喝了这杯酒吗?”他温柔地一笑,俊朗而潇洒。

那一刻,她顾不上自己平时滴酒不沾,举起酒杯一饮而尽,一股热辣的感觉如醍醐灌顶。那一刻,他笑了,他望着碧桃,眼睛里满是清澈佻达的笑意……他的眼睛真亮真好看啊。

她很满足,忽然间也许有了想吻他的冲动。这难道就是爱情吗?

“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桃花为美人之象征,而美人则为一颗敏感多情的词心所系。在秦少游眼里,碧桃是一株栽在天上的碧桃,不是人间凡花数。想来人世间其实没有多少才华濯濯、人品高贵的男子配得上她。只因为她不是人间凡花数。然而,“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在桃花美人身上寄托遥深,不难看出秦少游自叹身世的影子。不管是怜香惜玉也好,自哀自怜也罢,那位大宋才子秦少游的柔情、才情和愁情总令今天的我们为之动容。

往事如烟,词人的心也碎在桃花零落的片片红雨中。真是:桃花易谢,美人命薄,才子多舛!

十四、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

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朱帘半卷,单衣初试,清明时候。破暖轻风,弄晴微雨,欲无还有。卖花声过尽,斜阳院落,红成阵、飞鸳甃。

玉佩丁东别后,怅佳期、参差难又。名缰利锁,天还知道,和天也瘦。花下重门,柳边深巷,不堪回首。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向人依旧。

——《水龙吟》

据黄升《花庵词选》记载:有一天,苏门弟子秦少游去看望恩师苏东坡。寒暄之后,苏东坡就问他最近有什么新作。秦少游便将这首《水龙吟》词呈给恩师指教。苏东坡一见开头:“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便笑道:“十三个字,只说得一个人骑马楼前过。”

秦少游听了,便也问恩师苏东坡最近有何好词。苏东坡答称:“我也有一首说楼上之事的,即‘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旁边的晁无咎感叹道:“三句话说尽张建封燕子楼一段故事。”

这则轶事常被后人用以说明诗词简与繁的高下。其实,诗词之道也并非是简约一概就好,繁复必然就差。秦少游在词方面的才情很高,下笔自有他的道理。“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确如苏东坡所说“十三个字,只说得一个人骑马楼前过”。只是这里还有个隐情。原来,秦少游在蔡州(今河南汝南)曾与一女子楼琬有情,所以写这《水龙吟》赠送给她。楼琬,字东玉,是蔡州的一名营中歌女。在这首《水龙吟》词牌之下,有的版本还保留着一个副题:“赠妓楼东玉”,可见秦少游把楼琬楼东玉的名字均嵌入词里。“小楼连苑横空”是镶了“楼琬”二字。因楼琬字东玉,下阕也以“玉佩丁东别后”起首,这一番苦心孤诣当然不便与恩师苏东坡提及。《艇斋诗话》里曾这样评点道:“少游词‘小楼连苑横空’,为都下一妓姓楼,名琬,字东玉。词中欲藏‘楼琬’二字。然少游亦自用出处,张籍诗云:‘妾家高楼连苑起’。”

“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一位美丽女子登上挨着园林横空而起的小楼眺望街景。一片车马喧闹声中,只见那心中的情郎骑着雕鞍骏马奔驰而去。“绣毂”,指女子所乘坐的香车,车帘绣有花纹图饰故称。

“朱帘半卷,单衣初试,清明时候”,正是清明时节,楼上佳人正身穿轻薄亮丽的春衣,纤纤玉手卷起了朱帘,在窗前出神地凝望着情郎远去的背影。“破暖轻风,弄晴微雨,欲无还有。”轻风拂面犹生寒意,那空气中的微微湿雨欲无还有,眼前一阵薄雾轻笼,好似心中那淡淡的愁意。回想起与情郎相聚时的欢乐,如今心头的愁绪也像这眼前天气一样阴晴不定。

“卖花声过尽,斜阳院落,红成阵、飞鸳甃。”“甃”指井壁或井。这位女子独立小楼,一直等待到红日西斜。轻风送来的卖花声清脆悦耳,充满着花香的诱惑,引起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女子想去买上一枝插在鬓边;可是纵有鲜花,又为谁容?因此她没有心思买花,只好让卖花声过去,直到它过尽。卖花声的消逝与春光的流逝几乎是同步的,从而引出女子内心绵绵不尽的愁思。后来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一诗中有句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不知是不是受了秦少游词中这“卖花声过尽”妙句的启发。

“卖花声过尽”,春天就已基本结束了。卖花声渐行渐远,斜阳余晖洒满了院落。连这一天的时光也快要过去了!只见院子里落红成阵,井边落满了花瓣,去势何其急迫啊!这暮春时分的景象是美丽的,也是感伤的。清明时节正是暮春,纷飞的落花象征着青春渐逝,年华不与,红颜憔悴,欢乐不再,最易使人伤怀。如此景象如此情,女子的诸般心绪幽情尽在其中,蕴藉含蓄,情味悠悠。

“玉佩丁东别后,怅佳期、参差难又。”“玉佩丁东别后”嵌入了“东玉”二字,却不觉雕琢痕迹,浑然天成。“玉佩丁东”又让人想起杜甫《咏怀古迹》诗句:“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那叮叮咚咚清脆作响的玉佩声,声声催动人心。是思念,是眷恋,是依依不舍。“怅佳期、参差难又”是说两人分别后重逢的日子就很难说了。语气惆怅,口吻缠绵,当是临别时的惜别之语。有温存,有留恋。

“名缰利锁,天还知道,和天也瘦。”这里,少游一语道出了内心深处的款曲与幽怨。原来他不得不与这女子分别,只是因为身负功名之累,心有名利之属。内心的情感是撕裂的,是痛苦的。“天还知道,和天也瘦”从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天若有情天亦老”化来,天要是知道是这般缘由,它也会憔悴,也会瘦损容颜。明代王世贞对这几句颇为赞赏,因为它一语道破红尘中人的内心之隐痛。

“花下重门,柳边深巷,不堪回首。”此时,词中的男子虽策马远去,途中犹频频回望身后女子所住的“花下重门,柳边深巷”。这个花柳掩映的重门深巷正道出了词中女子的身份。“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向人依旧。”离别后,只有那一轮清辉朗月还依依照人,仿佛是她多情的目光在顾盼流波。这对月怀人的情景,明李攀龙《草堂诗余隽》云:“清风微雨,写出暮春景色,有见月而不见人之憾,问天天不知。”一个沦落风尘的薄命女子能让秦少游寄予如此深情,也算此生无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