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如赌局,成功是信仰
14545100000009

第9章 韩信:乱世中杀出一条血路的战神(1)

人生如赌局,成功是信仰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政治家,“汉初三杰”之一,早年跟随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南征北战,为西汉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有一种勇气叫执著。出生卑微的韩信,身穷志不穷,一直胸有大志而苦读苦练,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兵,到大将军、大丞相、大相国,再到封齐王、楚王、淮阴侯,留给后人一个战神的传奇。

●受胯下之辱,大英雄能伸也能屈

韩信出生在江苏淮安一个普通的平民家庭,从小失去双亲。成功之前的韩信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既不会经商,又不愿意种地,家里也没有什么财产,过着穷困而又备受歧视的生活,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他与当地的一个小官有些交情,于是常到这位小官家中去吃免费的饭。可是时间一长,小官的妻子对他很反感,便有意把开饭的时间提前,等韩信来到时已经没饭吃了。于是,韩信很恼火,就与这位小官绝交了。在当时那个时代,韩信没有正当稳定的工作,经常靠去别人家蹭饭和别人的接济过活,属于一个标准的“三无人士”。但是“三无人士”韩信却从来没有把自己当做一个赚取别人同情的可怜虫,他觉得自己东游西荡,是在寻求机会,找一个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在别人的眼里,他这种闲荡、对生活不负责任的态度就是不求上进的懒汉的作为,就是偷懒的一种推脱和借口。

最窘迫的时候,韩信连自己的温饱都不能保证,便经常去郊外找点野味充饥,也时常去城外的小河里钓鱼吃。当时,有一个浣衣老妇,看见饥肠辘辘的韩信,很是可怜,经常把自己带的饭分给他吃,一连数十日。韩信十分感激:“吾必以重报母。”老妈妈听了非常生气:“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韩信听了,深感惭愧。

然而,这个老妇人怎么也没有想到,当年这个落魄到饭都吃不上的青年,会是日后威震一时的大将军韩信;她更没有想到,当年自己的一时怜悯,居然能换来巨大的回报。在韩信发达之后,周围阿谀奉承之人千千万万,但是最让他感动和难忘的,还是当年那个对他有“一饭之恩”的老妈妈。有钱之后,他马上派人找到这个老妈妈,给予她千金的回报,并终生为之尽孝道,以报答她的恩德。韩信知恩图报的高尚品质和老妈妈施恩不图报的慈祥品德,让我们后人在听故事的时候,依旧能升起一种浓浓的感动之情。

少年时的韩信不务正业,很容易就和一群街头小混混打成了一片。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你的佩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势单力薄,硬拼肯定吃亏,于是,当着众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恶少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史书上称“胯下之辱”。

这个事件让韩信颜面尽失,再也无颜在父老乡亲面前抬起头做人,只有远走他乡,找一个谁也不认识自己的地方重新开始。时值陈胜、吴广起义,项梁的部队正好渡过淮河准备北上,韩信便带着自己的宝剑投奔了项梁的军队,参军做了一名默默无闻的军士。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然而,在楚营中的韩信却一直默默无闻。为什么?这并不是韩信不想,而是没有机会。除了有点小聪明之外,韩信没有什么特别杰出的才华,而成功也不像他想象中的那样简单。身在军营中的韩信也不甘心就做一名普通的士兵,他多次找机会在主帅面前表现自己的能力,但都没有引起主帅的注意。后来,就在韩信还没有从一名士兵上升为一名小头目的时候,项梁的军队就已经失败了。打了败仗的项梁部队就像一盘散沙一样,无人管理。

韩信左顾右盼,觉得再这样待下去也没有出头的一天,于是又果断地将阵营转移到了项梁的亲戚项羽处。有了一段时间的社会经验,韩信也不再是一个初出茅庐、只会做梦的小年轻了,他学会了如何圆滑处世,如何隐藏锋芒和阿谀奉承。他经常一个人琢磨一些小计策,也多次主动向项羽献计献策表现自己的才华。奈何项羽和他的叔叔项梁一样,是一个不会识人的武夫,韩信在楚营苦心经营很长一段时间,依旧看不到收获,气得就要打退堂鼓。

随着年龄的增长,韩信不再是以前那个办事冲动的愣头青了,他学会了凡事三思而后行。现在有一个流行的名词叫“裸辞”,说的是一个人在没有找好下一个工作单位的时候就向现在所在的单位提出辞职申请的一种行为。而当年的韩信却没有裸辞的勇气,他要给自己留足充分的后路。细细分析了一番当时起义的各路英雄之后,韩信觉得,投奔刘邦是一个比较靠谱的选择,一来刘邦与自己一样,都是混混出身,身上都有一股义薄云天的哥们儿义气;二来自己与刘邦的遭遇也差不多,都是早年不得志、单枪匹马出来打江山。于是,他当下便决定,跟着这哥们儿干了!

进入汉军的韩信照旧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小官,干着接待一众小官的活儿,仍然名不见经传。哥们儿这时候开始郁闷起来,为什么别人能干的事,我就是干不了呢?自己与刘邦同是小混混出身,为什么他刘邦就能当上起义军的头头,还娶了吕雉这样一个漂亮的官二代老婆,而我韩信却什么都没有,每天都要卑躬屈膝地接待这些“肉食者鄙”的官员,还得装出一副好脸色?人一郁闷就容易犯傻,郁郁不得志的韩信做了一件这辈子最傻的事情,不但没捞到任何好处,还倒霉到连命都要搭进去了。因为他们十几个人合谋犯了事,韩信等人被判处了死刑。

也是韩信命不该绝,行刑的当天,与韩信同时犯事的几个人都已经被斩首之后,轮到韩信时,他抬头仰天长啸,喟叹自己命运不济,刚好被滕公夏侯婴瞧见了。他说:“难道汉王刘邦不想夺取天下吗?我这一生建功立业的愿望都没实现,怎么就要被斩首了呢?难道汉王一定要斩杀我这样的壮士吗?为什么不给我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让我为汉王打天下尽犬马之劳?”滕公听了他的话,不禁打量起这个即将奔赴黄泉之路的人犯,发现他不仅外表英俊潇洒,高大威猛,而且显得非常从容不迫,而刚才那些话,仿佛真就是他因为理想没有实现就要死亡而发出的英雄末路之叹。滕公经过一番对韩信的仔细打量,决定给他一个机会,于是下令释放了韩信。死里逃生的韩信侥幸躲过了生命中的大劫难,还因为这个原因,从此走上了飞黄腾达的道路。

人生的荒诞离奇就在于此,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步,自己将走向何种境况,也许上一秒,你还是一个即将赴死的囚犯,下一秒却已经成了当红人物的座上宾。这种戏剧性的变化,给韩信的人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夏侯婴从此记住了这个坚毅而有理想的年轻人,并且开始主动与他交往。

●一朝龙颜君,叱咤从此兴

苦苦追随刘邦未遂的韩信却因为一个杀头的机会结识了高官夏侯婴。在与夏侯婴的交往过程中,韩信显示了自己不同于常人的进步觉悟。夏侯婴对这个自己当日救下的青年这种上进心与吃苦耐劳的精神非常满意,在与他的交往中,又发现了他不仅是一个肯吃苦耐劳之人,而且有着非同寻常的智慧和见解,甚至在军事上,也有着非同常人的卓越水平。这使他异常惊喜,觉得自己简直就是捡到了一块天赐的宝贝,遂决定将韩信推荐给汉王刘邦。

刘邦与韩信的第一次见面,并没有触碰出任何火花,日理万机的刘氏总裁在匆忙会见了一下这个夏侯婴极力推荐的人才之后,就离席而去,只是赐给了韩信一个粟都尉的官职,即负责掌管军用粮草等。显然,刘总对这个年轻人并没有特别重视。韩信又过起了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生活。

当时,韩信与同在汉军中的军师萧何是不错的朋友,韩信经常通过萧何给刘邦献计献策,虽然未能引起刘邦的重视,但却得到了萧何的大力赏识。萧何在与韩信的多次结交与交谈中,发现了他的智慧与军事才能,立志要把他推荐给刘邦。可时间久了未能被召见,韩信又有点按捺不住了。他有一颗急于建功立业的雄心,不甘心只做一个小小的管理粮食的闲置之才。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韩信从汉军中逃了出来。当时的萧何正要去找韩信聊天,却不料韩信已经逃走了,情急之下,急于追回韩信的萧何来不及向刘邦汇报自己的行踪,就追赶韩信去了。

幸亏,韩信逃走得并不远,或许是许久未曾做这么长时间的活动,也或者是韩信的出逃本来就是他演给萧何看的一场好戏,反正是,在离军营不远的地方,萧何追上了韩信。两人在隐秘的树林里倾心交谈,萧何掏心掏肺地对韩信说道:“兄弟,你怎么能这么不讲义气,扔下大哥就独自走了呢?我们曾一起谈论的理想和抱负呢?难道你都忘记了吗?”此时的韩信方才从逃跑的余悸中清醒过来,大丈夫有泪不轻弹,但是这会儿的韩信却早已泪流满面。他带着无限不甘与愤恨对萧何说道:“在这里待得越久,只会越来越发现,自己是个无用的庸才。刘老大根本就不相信我,也不看好我啊,那我留在这里还有什么意思呢?我韩信是有大志向的,我不是为混个温饱才来投奔他刘邦的,如果他不能欣赏我的才华,我只能另谋高就了。至于大哥,小弟心里真的十分感谢,即使今后到了别的地方,我也不会忘记大哥的恩德的!”说完,韩信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朝萧何磕了几个头,大有就此告别之意。这可把萧何急坏了,自从认识韩信,萧何就已经把他看做了自己的左右手,凡事都习惯先和他商量商量,遇到苦恼也是首先想到找韩信想办法,他不能失去这个得力的助手啊。于是,萧何向韩信保证:“兄弟,你等着,我一定尽快给你想办法,让你能得到重用,发挥你自己的能力,实现你建功立业的愿望。”萧何用这一番诚恳而急迫的话语说服了韩信,又一次成功地将他带回了汉军的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