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如赌局,成功是信仰
14545100000007

第7章 刘询:孤独中奋勇前进的悲剧英雄(1)

人生如赌局,成功是信仰

汉宣帝刘询,原名刘病已,字次卿,西汉皇帝。早年出身显赫,他是汉武帝刘彻与卫子夫皇后的曾孙,后来因为“巫蛊之祸”受牵连而自小流落民间,过着常人难以想象的隐忍生活。

刘询的一生充满着惊涛骇浪般的大起大落,也充满着戏剧性的转折与变化。他的可贵之处在于,在大喜大悲过后,始终不放弃,不妥协,不气馁,隐忍蓄势,韬光养晦,与命运进行不屈不挠的抗争。对于像刘询这样不甘平庸的人,生命注定是一场在孤独中默默进行的生死搏斗。

●昔日王孙隐于市井家,幼龙潜渊不敢言

了解汉代历史的人对汉武帝晚年赫赫有名的“巫蛊之祸”一定都不陌生。这一年,一场浩浩荡荡、惨绝人寰的政治大流血事件结束了卫皇后一族的赫赫显耀,卫氏数人、卫子夫本人,包括武帝与卫子夫的亲生儿子、几个孙子全在这场浩劫中罹难,这成为了汉朝初期最大的政治事件。当年,卫皇后从一介歌女,凭借自己出众的外貌与甜美的歌喉,以及善解人意的温柔个性,坐上了皇后的位子。而卫氏一族,也因为卫皇后的原因而显赫一时。武帝晚期,名正言顺的接班人就是卫皇后为他生的儿子——太子刘据。刘据从小深受母亲卫子夫的影响,宅心仁厚,深得百姓的爱戴,与他那个爱杀戮的父亲判若两人。而武帝也因为太子的性格,对太子深感不悦,他生怕这个懦弱怕事的儿子难以担当起一国之君的重任。更重要的是,在几次老子故意对儿子的点拨中,这个生性善良的儿子丝毫没有想到老子对自己的刻意栽培,依然我行我素,用他那套体恤民情的怀柔政策来统治人们,当然,这也就为他在群众中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武帝越来越老,脾气也越来越暴躁,动不动就杀人,老百姓对他深感畏惧。而年老的武帝越来越多疑,儿子在民间的声望使他感到非常有压力,深怕一个不小心,自己的位子就被儿子给翘翻了。武帝当了多年皇帝,而刘据则当了多年太子,尽管这个太子自己很沉得住气,认为老子不管活多久,自己都非常乐意,孝心可嘉,但是这个老子就不这么想了。他日夜担忧儿子会篡谋自己的皇位,所以,老早就有心要除掉他!人们都说,“虎毒不食子”,但是生在皇家,亲情在权力之下显得那么凉薄,“虎毒不食子”就成了“老虎急了,也要食子”!

武帝生性好色,最不缺乏的,就是爱情的结晶,六十多岁时,他还和一个年轻的妃子生下了一个儿子。除太子刘据外,汉武帝后来还有五个儿子。在这六个儿子里面,汉武帝最喜欢的是小儿子刘弗陵。老皇帝的这个老来子并没有因为武帝的老去而质量不高,相反,质量非常之高,几岁之时,便被人称赞为“神童”。汉武帝经常夸耀刘弗陵像自己,甚至打算废了太子刘据,改立刘弗陵做太子。俗话说,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可能老皇帝也就那么一说,就算他真的想要另立太子,根据当时“立长不立幼”的规矩,也断然轮不上这个才仅仅几岁的小儿子。但是儿子他妈,年轻漂亮的钩弋夫人就当真了。她还只有二十多岁,是被老皇帝强行带进皇宫的。老皇帝现在已经行将就木了,可是她还有大好的青春呀,而她唯一的靠山,就是这个儿子。于是,在一次次的枕边语中,在老皇帝的只言片语里,钩弋夫人听出了武帝对太子的不满,她开始煽动他人,希望能假借他人之手,将卫氏一族一网打尽。

汉武帝晚年非常迷信。有一天中午,他正躺在床上睡觉,忽然梦见几千个手持棍棒的木头人朝他打来,把他给吓醒了。他以为有人在诅咒他,立即派江充去追查。江充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家伙,他找了不少心腹,到处发掘木头人,并且还用烧红了的铁器钳人、烙人,强迫人们招供。不管是谁,只要被江充扣上“诅咒皇帝”的罪名,就不能活命。没过多少日子,他就诛杀了好几万人。眼看着这一场“巫蛊之祸”愈演愈烈,武帝没有想要收手,反而将事情弄得越来越大。很快,这把火就烧到了汉武帝的后宫。江充在卫皇后和太子刘据居住的寝宫中,搜查到了大量写满诅咒的木偶人,还发现了太子所写的辱骂皇帝的帛书,于是他马上去向皇帝汇报。武帝大怒,下令诛杀太子和卫皇后,逼得太子只能造反抵抗。虽然是个贤良的儿子,但是你要我和我老妈的命,那我也不得不反你了。于是,父子反目,双方在长安城大战几天几夜,长安城内血流成河,最后以太子刘据的失败而结束。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中,卫氏一族和太子刘据一家近乎被全部歼灭,而这其中,侥幸活下来,靠着太子昔日的积德而被一帮死士救下来作为革命火种保留下来的,就是这个一生都在孤独中前行的悲剧英雄——汉宣帝刘询。

刘询出生时,正好碰上了“巫蛊之祸”,他的所有亲人都在这场灾难中死去,唯有襁褓中的他逃过一劫,被收放在一所监狱里。

在黑暗、肮脏、死气沉沉的监狱里,刘询经常是吃不饱,穿不暖,能活下来已经算是一个奇迹了。后来,负责审理这个案子的官员邴吉怜悯年幼而又无辜的孩子,才让两名女囚住在稍微干净宽敞点的房间里哺育他。从出生开始,他就注定是一个在孤独中前行的悲剧英雄。

这种生活一直持续到后元二年、武帝生病时才有所缓解。当时,望气者说长安监狱里有天子气息,武帝便派遣使者,命令将监狱中的人一律处死。使者夜晚到来,邴吉紧闭大门,说道:“皇曾孙在此。普通人都不能无辜被杀,何况皇上的亲曾孙子呢?”邴吉大义凛然,以大无畏的气概拒不执行皇帝的旨意。到了天亮,使者无奈回去复命,武帝此时也清醒了,说:“天使之也。”于是大赦天下,皇曾孙刘病已得救了。邴吉于是将刘病已送到外祖母史良娣家里。

当邴吉将小刘询送到外祖母家的时候,舅舅、舅母站在门口,始终不让他们进门。虽然眼前襁褓中这个可爱的小婴儿是与他们血脉相连的亲人,但却更有可能是一个满门抄斩的定时炸弹啊!他们堵在门口,说什么也不让邴吉把小刘询送进去。屋内的外祖母看着在邴吉怀中哇哇大哭的小婴儿,痛哭失声。最后,顶不住小刘询锲而不舍的啼哭声,舅舅、舅母终于同意,暂时将小刘询收留下来,但是邴吉必须马上给他找到下一户人家,以免他们被这个倒霉的孩子给牵连了。

这一住就是好多年。毕竟是亲生骨血,打断骨头连着筋,舅舅、舅母最终没有狠心地将他撵出去。但是在这几年里,他却受尽了府中众人的欺负、辱骂,只有外婆在的时候,小刘询才会有一点难得的笑容。而这个家里,除了外婆,也再无第二个真心欢迎他的人。小小年纪就尝尽人间疾苦和人情冷暖的小刘询跟同龄孩子相比,更加早熟、懂事、听话。在为人处世上,他总是显得既胆怯又小心翼翼,因为生怕一个不小心惹怒了舅舅或舅妈,把自己赶出去。平时,只有在外婆身边的时候,小刘询才会像其他孩子那样,撒撒娇,表现出他孩子气的一面。

刘询的一生就好像是在经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影视剧,充满了矛盾与悬疑。年幼的皇曾孙刘询觉得过去对自己来说,就像一场来不及发生的噩梦,时刻萦绕在他的脑海中。小时候与一群伙伴们玩耍,他永远是被欺负与嘲笑的对象。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从何处来的,为什么别的小朋友都有爹娘,而他却只有一个年弱多病的外婆。偶尔,当他缠着外婆问自己的父母是谁时,外婆总是用一种哀伤的眼神默默地注视着他,直到看得他心里毛毛的跑开为止。

外婆去世后,一个叫张贺的好心人将刘病已接走了。这个张贺原来是刘病已的爷爷——皇太子刘据的老部下,他对刘病已非常好,尽心尽力地去伺候原先主子的后人。尽管自己也并不富裕,但他还是拿出自己的积蓄供刘病已读书,教他做人的道理,待他更是比亲生儿子还要上心。慢慢地,年幼的刘病已长大了,成了一个健壮俊秀的帅小伙。看着这个越来越像武帝的皇子,张贺觉得有必要把刘病已的身世告诉他。这一天,张贺与刘病已在房中进行了长达数小时的谈话,困扰刘病已多年的疑惑终于一一解开了:原来自己竟然是皇曾孙,在当年那一场惨绝人寰的“巫蛊之祸”中,他失去了父母、祖父母,甚至还有当年长安城那个名动一时的歌女皇后——曾祖母卫子夫。

弄清楚了自己身世的刘病已顿感自己责任的重大,虽然,他还是像以前一样,背着张贺斗鸡走狗,但是,一切好像都不一样了。他的肩上,好像背负起了一座无形的大山一样,沉甸甸的。

虽然做事屡次不顺,且家境贫困,但刘病已为人慷慨大方,很讲义气,十里八乡的游侠儿都很佩服他,尊称他为老大。这些游侠儿平素隐藏于市井之中,可能是个卖菜的小贩,可能是个卑贱的马夫,也可能是个富甲一方的富商,他们可能互相之间并不认识,但只要有困难,就能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辞。由于刘病已平时为人的大方与义气,他在游侠儿中的地位极高,可谓是一呼百应。

这一年,几个小流氓与当地的县令公子,因为争夺一个漂亮的小妞而发生了冲突。双方在争斗中动起来手,几个小流氓失手打死了县令家的一个家奴。若这事放在两个官家公子身上,可能也就这样过去了,但是,打死人的,竟然是几个无权无势的市井小流氓,那其罪实在可诛。刘病已的哥们儿习气在兄弟有难之时被充分发挥出来了,他顶替自己的兄弟被关进了牢房!年纪轻轻的刘病已并不知道死亡意味着什么,不就是“要头一颗,要命一条”嘛,二十年后,老子又是一条好汉。他自己不急,可却急坏了老好人张贺。太子刘家就留下了刘病已这一根独苗,想当初,刘病已能活着出来,那可是费了他们一众家臣老大一番力气,断然不能让他就这么冤枉了去。束手无策的张贺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好铤而走险,去求了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希望能替老皇帝保下这根独苗。令张贺吃惊的是,霍光表面上没有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答复,却不动声色地将刘病已从牢狱中救了出来,一场恶意伤人事件也就这样不了了之。老谋深算的霍光可并不是一个傻子,当今天子多病,他看到的,是刘病已皇曾孙的身份。

转眼间,刘病已已经到了该娶媳妇的年纪了,这可急坏了张贺。这样一个整日出门斗鸡走狗不务正业的街头小混混,谁家愿意把闺女嫁给他呢?刘病已自己倒是一点也不着急,自从知道了自己的身份之后,他就开始暗暗努力,发誓要争一口气,要重新恢复自己的身份,回到皇家的族谱中去,至于娶媳妇,他还真没考虑过。无计可施的张贺准备把自己的宝贝女儿嫁给刘病已,不料却遭到了妻子和弟弟的强烈反对。无奈,张贺只能做主把阉人许广汉的女儿许平君嫁给了刘病已。

虽然刘病已没想过要结婚,虽然他与许平君是先结婚、后恋爱的典型,但是,这对少年夫妻的确非常恩爱。婚后一年左右,许平君就给刘病已生了个虎头虎脑、人见人爱的胖小子。在娇妻爱子的身边,刘病已一度就沉浸在这种甜蜜的平常生活中,过着一种安逸而平凡的生活。

但是,生活最最容不得的,就是做梦。就在刘病已打消了那些建功立业的想法,想要与妻子过平淡生活的时候,一道圣旨下来了:将刘病已上报宗正并列入宗室属籍中。刘病已皇曾孙的身份得到了法律上的承认,并且,皇帝还给了他一个不大不小的官做。

俗话说,有儿万事足。有了妻儿,身份又得到承认的刘病已安安分分做起自己的小官来。他知道,这一切都才刚刚开始,世界上没有完全免费的午餐,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要付出相应代价的,而且,他隐隐约约地感到,这一定不是一个小的代价。但是此时,为了妻儿,他愿意放手一搏。他不愿意自己的儿子以后像他一样,一辈子过着躲躲藏藏的日子,他要让他的儿子堂堂正正、光明正大地活着。

●韬光养晦,隐忍蓄势

公元前74年,年仅二十岁的孝昭帝驾崩了,由于年轻,他没有儿子。大臣们按照先皇的遗诏,将昌邑王刘贺迎进了昭阳殿。昌邑王刘贺是汉武帝宠妃李夫人的孙子,他继承了祖母所有的优势——美貌,长得比女人还要美。但是,这个人就是有一个毛病,从小就风流快活,喜欢花天酒地,不务正业,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仅仅做了几十天的皇帝,他就被一片不满声给轰下了台。刘贺下台了,难题出现了,找谁当皇帝呢?当时,朝中真正有决定权的,是权臣霍光,西汉名将霍去病的弟弟。在长安城,谁都知道,皇帝只是一个摆设,他霍光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皇帝。到哪里去找一个这样的傀儡呢?大臣们在脑海中对各个皇子进行了地毯式的搜索,最后将目标锁定在流落民间的汉武帝曾孙刘病已身上。毫无疑问,论傀儡而言,再没有哪个皇子皇孙比刘病已更适合的了。

如何用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将刘询迎进宫呢?光禄大夫、给事中(内朝官)邴吉等大臣开始在朝上建议,把流落民间的汉武帝曾孙刘病已迎入宫中,入继昭帝大统。而后,邴吉又极力赞扬这位十八岁的皇孙“通经术,有美才,行安节和”。大臣会议同意了邴吉的提议,将这位新君奉迎入未央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