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如赌局,成功是信仰
14545100000012

第12章 慕容垂:一生都在与命运抗争的末路豪杰(2)

慕容旰韦还能怎么办?不得不任用慕容垂为大都督,让他带五万人马向南去抵挡东晋的大军。我们不知道慕容垂有没有读过《孙子兵法》,不过他的用兵之道还是非常值得赞许的。他先是发兵枋头挡住桓温的大军。可是,他到了那儿之后并不和桓温的大部队作战,只是堵住他,不让他前进。正当大家都在揣测的时候,骑兵队的捷报却纷纷传来,原来慕容垂充分利用了骑兵灵活机动的优势,在晋军的外围突袭了几下,让晋军不敢轻举妄动。本来他的目的只是牵制一下桓温的主力,谁曾想居然还把前燕叛徒段思给斩掉了。这可如同挖掉晋军的眼睛,大大鼓舞了燕军的士气。接着他又派出突击队,出其不意地占领了晋军的命脉:漕运粮道。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桓温在这样的情况下僵持了几天,实在无计可施,迫不得已只好烧帐退兵。燕军众将见晋军退兵了,他们认为这可是追击晋军的大好时机,可慕容垂看起来却并不着急。将士们都感觉非常奇怪,于是就去问他。慕容垂微微一笑,跟将士们说道:“桓温孤军深入,现在主动退离,自然考虑到我军追击。他现在定是以精兵断后,这样就给大部队的撤离争取了时间,如果我们现在贸然行动,讨不了好。我们等他跑累了,再追上去攻打,胜算的把握才会更大,更何况,我方的骑兵比晋军的步兵要快得多。”

不久,慕容垂亲率八千精骑慢慢地跟在晋军后面,而一口气跑出七百里的晋军果然一个个累得疲惫不堪;更何况国境就在眼前,后面又没有燕军追击;即便追击也不怕,于是晋军就停了下来。慕容垂一看,这个绝好时机可是不能再失去了,他令慕容德带四千兵马攻敌军前阵,自己率四千队伍从后面进攻。本来桓温的军队在人数上是绝对占有优势的,慕容垂不一定能咬得下这块肥肉,但是,正如慕容垂所说,晋军此时已是筋疲力尽,败仗更是让他们失去了再战的勇气。被燕军一攻,晋军士卒皆慌乱不已,纷纷后退,可是这一退正好又被埋伏在后面的慕容德截住,立马一溃千里。燕军在战场上如同砍瓜切菜一般,以区区八千之数居然斩杀了晋军的三万人马。另外的三万晋军也在逃跑过程中被前燕援军截杀殆尽,最后只有几千人逃了回去。桓温也算是命不该绝,留下了一条命,不过此后多年,他一直不敢再对前燕有所图谋。

晋军终于大败而逃了,前燕的危机算是暂时解除了,慕容评这些人也可以大大地出一口长气了。可是气是出了,命也是保住了,但慕容垂这次立了这么大的功劳,自己的地位可是岌岌可危啦!这让他如坐针毡。殚精竭虑的太傅大人在慌乱之中找到了同样惊慌的太后可足浑氏。这两人可谓是一丘之貉,一个是小器刻薄贪婪的吸血鬼,另一个是自以为是、愚不可及的深宫怨妇,真是一对“最佳拍档”啊。而此时的皇帝年幼没有作为,对如此有作为的慕容垂自然也是暗自不爽。在具备着天时(皇帝讨厌慕容垂)地利(慕容垂还没回京)人和(太傅与太后狼狈为奸)的优厚条件下,太傅与太后开始合谋怎样陷害慕容垂,可是这两个人实在没用,计划还没有出炉,就已经走漏了风声。其实,这是慕容垂的侄子慕容楷(老四家的孩子)和舅舅兰建从宫中探听出了这条机密消息,然后又偷偷地告诉了慕容垂。

慕容楷和兰建认为,慕容垂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一定会有所行动,不是造反就是夺权。可他们只猜对了一半,慕容垂确实是有所行动,但他一没造反二没起兵,而是决定逃跑,远离这是非之地,“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得生”,他决定去投奔前秦苻坚。慕容垂为什么要投奔苻坚?这引起了历史上许多人的猜测,这件事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可以看出慕容垂宅心仁厚,宁愿自己走,也不愿意和自己的亲人族类发生内战(要知道他是有造反的能力和条件的),从而导致生灵涂炭;可是从另一方面看,慕容垂明明知道自己是前燕的中流砥柱,可为什么要跑到对燕国虎视眈眈的前秦去呢?这不是投敌叛国吗?他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而逃走,我们也不必去详加考证了,历史自有他的规律和安排。

对于慕容垂的到来,前秦皇帝苻坚在倍感惊讶的同时也是大喜过望。他摆出了一副礼贤下士的架势,兴致勃勃地出城迎接慕容垂一行人。慕容垂的威名和才干,苻坚早就倾慕已久,自然是亲热得犹如自己的亲人一样,先是给慕容垂高官厚禄,再就是将慕容垂的儿子以及侄子慕容楷都封为大将军,真是皇恩浩荡啊!

再说燕国,慕容垂走了,对于太傅和太后而言,无疑是拔除了一根“眼中钉”,这让他们怎能不欢欣鼓舞?于是他们就更加为所欲为了,做什么都肆无忌惮了。慕容恪呕心沥血创造的繁荣与富强一去不复返了,前燕的国力也开始一落千丈了。

苻坚,前秦的大老板,个人能力非常强,而且非常知人善任,特别重用打工仔王猛。于是乎,前秦在这个老板和打工仔的英明领导下,也开始变得蒸蒸日上、欣欣向荣起来了。现在燕国这么乱,慕容恪死了,慕容垂也投靠到我们的怀抱了,对燕国早就垂涎三尺的前秦,怎么会让这样绝好的时机溜走?于是前秦就以燕国毁约为由对前燕用兵,用了不足两年时间,就把前燕财团搞得破产倒闭了。

前面说到,慕容垂到了前秦后得到了超乎寻常的礼遇和欢迎,举国上下都对这个只在传说中出现的战神的到来表示了极大的热情。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慕容垂的风光如意让另外一个人恼怒不已,他就是前秦集团的骨干精英、苻坚的得力干将王猛。王猛好几次都向苻坚建议,说什么“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慕容父子是养不熟的狼崽子,现在您如此优待他们,等到他们翅膀硬了,您如何驾驭得了?还不如趁早把他们干掉,免得养虎为患。可现在的苻坚正在为自己的个人魅力而感到深深陶醉,怎么能听得进去?

进言不行,那我就用计陷害,这总行了吧?可是,苻坚是谁?苻坚可是要做一个英明帝王的,他是非常注重名声的,他喜欢听别人说他是礼贤下士的明君,而王猛这个超级打工仔明显忽略了这一点。他的陷害,怎么能奏效?不过虽然他这次没有大获全胜,但也足够让慕容垂伤心难过一辈子了。倒霉的慕容垂总是那么走运,屡次都能化险为夷。慕容垂在人生之中一共遭到了三次陷害。第一次,他失去了知心爱人;第二次,他失去了自己的家园和祖国;而第三次,也就是这一次,他失去了自己最为骄傲自豪的大儿子。

公元375年七月,慕容垂在前秦的死对头王猛终于病死了,这对于慕容垂而言,不得不说是一种解脱。可是对于王猛的老板苻坚来说,犹如断了左膀右臂,这种打击是很沉重的。那时候的前秦正处于繁荣时期,但繁荣的背后,又暗藏着许多社会问题。而王猛一死,这些暗藏在繁荣背后的危机和问题便慢慢浮出了水面。

●大丈夫睥睨天下,重建家国

公元378年,前秦苻坚在打败了好几个对手之后,基本上已经统一了整个中国的北部,这个时候的他是非常志得意满的,一口气又打下了益州和凉州,此后,他便正式成为雄踞北方的霸主。他的军队足足有五十万人之众,而一些小部落和小国家也开始向他进贡称臣,诸如代国、高句丽、新罗、铁弗部族、吐谷浑,以及西域各国。就连长安城也恢复了唐朝时的繁荣景象,各民族在这座大都市里生活着。这一时期的前秦可谓是四海升平、如日中天。可苻坚并未就此满足,对他而言,一日不一统天下,就一日不能长享太平。看似行将就木、寿终正寝的东晋,虽然还在东南苟延残喘着,但它的根基毕竟经过了好几代人的努力,还是非常牢固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东晋一时半会儿是灭不了的,只有等着它自己内部腐败,然后再对它进行最后沉重的一击,便可土崩瓦解。可是,苻坚感觉自己等不到那天了,他不想让子孙去完成自己未了的心愿,因为他怕自己一死,子孙不争气,没能等到东晋灭亡,就步了前燕的后尘。况且,一心想成为“千古一帝”的苻坚怎么会放过如此伟大的功勋呢?“千古一帝”的皇冠实在是太具有诱惑力了。于是,他决定开始对东晋发动大战役。

苻坚认为,襄阳是东晋的门户,如果攻下襄阳便可顺流而下直取建康,于是便调集各路人马主攻襄阳。进攻虽然早就有所计划,但计划赶不上变化,还是出现了一些小波折。先是襄阳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容易拿下。他派儿子苻丕担任攻打襄阳的主帅,可是,攻打多时,还是没有打下来。这让他气恼万分,居然派使者给儿子送了把剑,说是如果打不下襄阳城,你就自尽谢罪吧。接到这样一道命令的苻丕怎么能不拼死猛攻?要不是慕容垂在这个时候拿下了南阳城,跟他合兵一块攻打,估计苻坚没有打下襄阳城,自己就死了一个儿子了。不过好在有慕容垂的帮忙,还是攻取下了襄阳城,于是,东晋的门户洞开了。

公元382年十月,打下了襄阳城后的苻坚更加兴奋、自满。他认为,现在去攻打东晋简直犹如探囊取物。于是便兴致勃勃地在大殿里面和文武百官们商议如何攻打东晋。满以为提出来就能全票通过的他,没曾想却得到了众百官的强烈反对,这让他非常生气,同时也觉得奇怪。他想以我泱泱九十七万大军,就算是我们的马鞭子扔到长江里面,也能让长江断流了,更何况又是自己御驾亲征,去摆平区区一个东晋,那还不是唾手可得?怎么大家都不赞成自己的决定呢?这让他觉得非常不理解。

本来苻坚还算非常英明的,并不是那种听不进去别人建议的人,可是一讨论到攻打东晋这个问题,他就变得固执不堪,听不得任何不好的言语。虽然很多人都不看好,不过还是有两个人非常赞成苻坚的决定,他们分别是慕容垂、姚苌。这个时候的慕容垂正担任冠军将军和京兆尹(国都的行政长官)。这两个人在这件事上面怎么表现得如此积极了?在外人看来,这其中一定别有所图。而慕容垂也非常聪明,他知道别人对他一定有意见,于是他和苻坚之间的谈话,从来只是单纯的战术研究,并不多说别的话。不过有一次,他没有忍住自己激动的心,还是向苻坚进行了变相的煽动和鼓励。他向苻坚列举了晋武帝灭吴的例子,说什么成大事者往往是孤独的,旁边的支持者不用太多,两三个足矣,朝廷里的那些食君之禄不忠君之事的家伙说的话不足为虑。苻坚就是喜欢听,听完他说的故事后不禁龙颜大悦,说道:“跟我一同平定天下的人,唯独爱卿你一人!”至于苻坚的另一个支持者姚苌,也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的羌族人,他本是后赵的乱臣贼子,在苻坚与石虎的战役中被苻坚看中,收入帐下留为己用,并且得到了苻坚的信任,让他手握重兵,受封龙骧将军。姚苌具有前秦西线的军事部署权与作战权。

为什么这两个人如此积极地支持苻坚的想法,从历史上的记载,我们不难看出,这两人实在是居心叵测,因为在这一场前秦对东晋的战争结束之后,慕容垂建立了后燕,而姚苌则建立了后秦。设身处地地思考一下,其实这两人的做法还是非常值得学习的。首先,慕容垂本身便是前燕皇室后人,不安心屈居人下,我们可以说他们是为了解脱,这样完全可以理解,不想当老板的打工仔就不是好打工仔。其次,他们这样的做法是万无一失的,旱涝保收,如果战争胜利,将来还能成为开创伟业的功臣,自然能够荣华富贵;如果战争失败,前秦国力必然受损,国内也必然大乱,这样更方便他们后来成就自己的霸业。他们这样做其实也无可厚非,“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天下本来就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只有利益才是一切事物一切行为的动力。有利益就必然会产生矛盾,更是从此引发出了阶级、民族等一系列的矛盾。正像现在苻坚宠信慕容垂这些外族人,必然就会给予赏赐,这让与苻坚同一民族的氐族人无法理解,于是国内的矛盾开始走向极端和尖锐。然而苻坚还是坚持自己的行为,这让氐族人无法忍受。可是苻坚并不这么看,他认为,自己做的是天下人的主宰,不再是一个部落的首领,那样太没志向了。于是他就抱着这样的幻想,把自己推向了灭亡的死路。

而此时的慕容垂已经五十六岁了,慕容垂觉得,只有激起国内的政变或者是鼓动苻坚攻晋,自己忍辱负重十余年的努力才不算白费。而现在,正是为自己为民族为故国出手一搏的绝好时机。本以为这个时机的到来会非常漫长,没承想却来得让人始料不及,快得无从想象。不过好在他在此之前他就已经预谋好了,倒也并不惊慌失措。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从前那个善良仁慈的慕容垂发生了一个质的改变,变得如此阴险如此狡诈。

前秦在接下来的时间便开始了长期的战争。先是在公元383年的五月,上次败在慕容垂手里的桓温的弟弟桓冲,带领了军队前来反攻襄阳,结果这一次又败在了哥哥的老对手慕容垂手里。不过这次失败桓冲倒也没有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慕容垂只是出了个小小计谋便把他吓得望风而逃。通过这次战争,苻坚大大低估了晋军的实力,以为这便是东晋的精锐了。于是在八月份的时候,苻坚就快速地集结了八十七万大军(不知道他上哪儿找来了这么多的人)对东晋展开了全面的进攻,兵分四路大举南下。而东晋居然只派了十八万人马进行抵抗,这人数上的悬殊对比实在是让人太不看好东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