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甘肃金融年鉴
14540400000119

第119章 调查报告与专题材料(4)

1.政策调控风险。土地和金融是我国宏观调控的两大“阀门”,调控政策的过渡与转换,将直接影响农发行土地类贷款的违约概率。当采取经济刺激政策时,土地供应增加,土地类项目资金需求随之增大。反之,当采取经济紧缩政策时,就会收紧土地供应,房地产市场一旦趋冷,就会出现“有价无市”,土地出让收入无法按既定计划及时实现,贷款到期和收入取得将会产生“时间差”,使还款资金“断链”,从而出现还贷危机。

2.政府失信风险。农发行的土地类贷款多以政府融资平台为主体,虽然采取了项目本身的土地抵押、账户质押等担保措施,但仍然离不开政府信用。实践中存在以下政府失信风险:一是政府换届导致原定项目进度和融资方案不能顺利实施,引发违约风险;二是将土地项目贷款资金直接或间接挤占挪用于其他项目,丧失还款来源,引发风险;三是历来的土地高收益使地方政府淡化风险意识,对土地项目疏于监管,导致不能按时完工或滋生腐败,引发贷款风险。

3.运行管理风险。目前,农发行投放用于土地收储的贷款大多是由财政、国土、储备机构等部门共同管理,各部门对项目的成本控制及贷款使用效益重视不足,“重过程操作,轻结果考核”、“重日常核算,轻效益评估”的现象普遍存在;贷款谈判、合同签订执行、贷款使用等由储备机构负责,而作为还款资金来源的土地出让收入则是由财政部门掌控,国土部门缺乏有效监督,多头管理且无人牵头负责的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还款的保证程度。

4.贷款操作风险。在办贷过程中,存在土地价值评估机构对抵押土地估值过高,或是淡化未来的跌价风险,导致评估价值与实际价值存在偏差,使未来土地收益对农发行贷款或有偿债不足的风险;另外,在办理抵押登记手续时,存在因土地开发、收储属于政府项目而放松对相关手续的审核把关,如登记不合规或土地权属界定不清晰等,为日后实现土地出让收留下风险隐患。

四、土地类中长期贷款的风险防控策略

根据中共甘肃省委提出的转型跨越、富民兴陇、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未来几年全省经济增速必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土地市场供需将受经济拉动影响进一步增长,农发行土地类贷款将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要在认真总结近几年发展土地类中长期贷款业务经验的基础上,着重从优化投向、完善机制、加强监管、规范操作入手,积极探索土地类中长期贷款风险防控措施,加快发展土地类中长期贷款业务,为促进全省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性信贷支持。

但如何在有效防控信贷风险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好农村土地类贷款的积极作用,值得深入思考。目前,应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一)把握政策,优化布局,提升项目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一是要严格准入。紧密结合国家土地管理政策和总行信贷政策,充分考虑产业集聚效应和领先发展的特点,将有限的业务资源向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周边郊区或县域倾斜,向法人治理规范、综合实力强的借款人倾斜,向符合民生需求、收益有保障的经营性项目倾斜,严格控制国有建设用地的整理征收和一般县域范围内的土地收储开发项目,确保项目质量,优化区域布局和贷款结构。二是动态管理。密切关注经济金融政策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变化,结合项目运行情况,适时增补和完善合同约定,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三是盯住价格走势。准确研判区域内土地价格走势,合理预测未来当地土地市场的容量,测算项目未来收益对农发行贷款的覆盖率,力求还款来源充足可靠。

(二)规范平台管理,建立补偿机制,合理运用政府增信。一是做好政府举债边界的评估。按照银监会要求,认真测算地方政府“二率一额度”(债务率、偿债率和区域融资最高额度),防止过度举债和盲目依赖政府信用。二是建立和规范银政合作机制。督促地方政府建立有关会议制度,对土地项目的融资、开发及出让等事项,由财政、国土、规划等相关部门共同议定;成立由农发行参与的专门机构,明确牵头部门,监督项目实施,确保项目开发公开透明。三是积极探索,建立有效的风险补偿机制。针对土地出让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可尝试建立土地“回购”或“置换”等补偿机制。对因土地价格下跌或其他原因导致实际土地出让收入不能满足还款需要时,由土地储备中心进行回购,回购资金不得低于应偿还农发行的贷款本息;对贷款土地在出让或转让前因开发或其他合理用途导致不能按计划出让时,督促地方政府提供相邻同类土地用于置换,并确保置换后的土地出让收入能够覆盖当期应偿还贷款本息。

(三)全程跟踪,封闭运行,确保贷款安全有效。农村土地类贷款要坚持“储贷销还、封闭运行”,实行“盯住土地、专户管理、卖地还贷、全程监控”。一是加强与政府等部门的沟通汇报,及时掌握规划调整及项目进展情况,不断增强风险意识,严防贷款挤占挪用。二是土地出让后,积极参与成本核定,确认可获得的土地出让收入返还金额,跟踪返还划拨过程,确保土地出让收入返还及时归集到农发行账户。三是出让收入返还进入农发行账户后,必须优先用于还本付息,不受分期还款计划和到期日的限制。四是借助农发行CMA等监测分析系统,对土地征转、贷款运行和借款人经营等实行全程跟踪监控,密切监测贷款运行情况和借款人经营状况,建立重点区域、重点项目监测机制,及时预警、预报农发行土地类贷款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四)完善手续,合规办贷,从严防范操作风险。一是严格审查项目报批材料,确保各项手续合法有效。对于土地整治、开发、收储项目,要确保进规划、有指标,规划外新增项目需取得省级(含)以上国土资源部门的批准用地指标。二是审慎客观评估,合理制定融资方案。核实投资总额,实行差别化的资本金比例和到位要求,不能一味执行最低限标准;合理确定贷款期限,不能一味给予制度规定的最长期限;合理设定分期还款计划,既不能造成集中还款的压力,也不能不切实际的平均分摊。三是合理确定土地价值,确保抵押登记合规、排他。结合同地段、同时期、相似地块的成交均价,客观、审慎把握土地价值,合理确定担保折率;担保手续必须严格把关,抵押必须取得《他项权利证书》,出让收入返还质押必须在当地人民银行登记,坚决防止重复抵(质)押。四是严格执行基本账户管理的有关规定。对于农发行贷款全部投放后占比达到50%以上(含)以及为建设与经营贷款项目而专门组建的企事业法人客户,必须要求在农发行开立基本存款账户,提前约定资金进出的有关要求,防止还贷资金外流。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甘肃省分行课题组)

网络无缝思想无界微时代的大潮与趋势

——甘肃建行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课题研究与实践活动调研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末,中国网民数量达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0%。同时,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数量达到3.88亿,首次超过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在被称为人类“第三次浪潮”的信息化过程中,中国从一个“追赶者”成为与世界站在同一条起跑线的“领跑者”,信息化推进速度之快让世人惊叹。互联网改变了金融,微时代改变了生活,也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人。“网络无缝,思想无界,微时代的大潮与趋势”,成为中国人最深刻的共同记忆。

在这样一个“网络创新改变模式”的微时代背景下,建设银行甘肃省分行按照总行统一部署,坚持“贴近基层,贴近员工,贴近业务”的主导原则,主动展开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课题研究与实践活动,在如何充分发挥网络化、互动性的时代传媒特点,探索建立微博、论坛等多种员工乐于接受的渠道,建立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载体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积极探索,积累了点滴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党委重视,观念先行,在眼界培育中夯实微时代思政工作基础

近年来,甘肃省分行党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各级领导班子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落实总行战略和推动业务发展的重要手段,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甘肃经济环境十分艰难的条件下,坚持“点点滴滴找亮点,实实在在树榜样”的思想政治工作原则,凝聚智慧产生的“亮点理论”和“榜样效应”等思想政治工作成果,成为了推动甘肃省分行各项业务工作不断向前发展的最强推动力。2011年,甘肃省委授予“建行甘肃省分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是甘肃省分行首次获得思政工作的最高荣誉。甘肃省分行行长艾尔肯的理论文章《点点滴滴找亮点,实实在在树榜样》荣获“总行庆祝建党90周年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主题征文活动特别奖,在《建设银行报》“工作研究”专版得到刊发,并荣获全国金融思政和企化调研成果三等奖,不仅引发了领导干部、党员和员工参加学习实践的热情,而且有效推动了全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开展。2012年,甘肃省分行行长艾尔肯多次在党委中心组学习会议和春季工作座谈会上对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目标,要求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对各项业务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为此,甘肃省分行根据总行党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关于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课题研究与实践活动的通知》和《关于审核下发各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的通知》等文件,对甘肃省分行思想政治工作课题研究与实践活动进行了周密部署和安排。

3月30日,甘肃省分行举办党委中心组“网络创新与商业模式”专题视频讲座,集中学习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朱岩教授《网络创新如何改变商业模式》视频讲座课程。在集中学习会上,甘肃省分行行长艾尔肯谈了学习体会,对全行持续学习朱岩教授《网络创新如何改变商业模式》的视频课件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各二级分支行、省分行各部门要尽快再次组织所辖员工,认真学习朱岩教授的视频讲座课件,要反复、深入地进行学习;二是要学以致用,结合学习内容,对照实际工作,展开讨论,深入思考,在网络经济蓬勃发展的新时代,实现思维的跟进转型;三是省分行人力资源部要把本次中心组学习内容纳入全行员工今后的考试考核中,以巩固学习效果,更加深刻地认知网络经济蓬勃发展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本次中心组学习,扩大到了县支行及网点,全行1000多人通过视频在主、分会场参加了集中学习,标志着甘肃省分行在包括思想政治工作在内的各领域,掀起了微时代下的工作创新和探索。

由于“一把手”高度重视,全行掀起了学习网络知识的新热潮。省分行在党委中心组《学习参考》资料汇编中,向全行推荐了《十年,中国人的幸福“网事”》《建行的电商梦》《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及应对策略》等系列网络发展及思想政治最新成果的精彩文章。同时,利用《好书推荐》渠道,推介了《你的网络形象,无价!》、《聚联网》等书籍,探索性地建立了“以网络业务为经线,以微时代思政工作为纬线”的网格工作法,实现了思政工作与业务发展的无缝接合,软实力与硬实力的有效提升。

“各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已经越来越白热化,不仅仅是服务网点的竞争,更重要的是蕴含企业文化的软实力竞争。借助微博这一平台,吸引追求时尚的客户,在提供更好的服务的同时,也使银行的文化建设、品牌建设更上一层楼”,这是庆阳分行芮自强撰写的《微博势猛如虎—学习“网络创新如何改变商业模式”有感》中的一段话,道出了微博具有的重要作用。如同这样的学习心得,在省分行网站主页“学习交流”栏目中刊发了69篇,有效提升了员工对网络工具的学习、普及、认识和运用,以更加自觉的心态推动网络工具应用,以更加坚定的信心给力网络业务发展,跟进微时代的大潮与趋势,为全行抢占“电子银行、信息技术、人才建设”三大制高点做出新的贡献。

借力学习,突破思维,观念先行。甘肃省分行党委通过引领全行学习网络创新知识,不仅认知了网络创新而引起的商业模式的改变和对银行业的挑战,而且新颖的观点,对于全行各级管理者、广大员工更加深入、有效地理解网络创新如何改变商业模式,有了统一认识,成为推动全行微时代思想政治课题研究与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的一项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