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邓小平军事谋略
14538200000048

第48章 和平时期 力建精兵(3)

二、走精兵之路的关键是改革编制体制

军队“消肿”的大政方针已经确定下来,但怎样“消肿”呢?邓小平认为,“消肿”的关键是从根本上改革编制体制问题。因为军队的编制体制问题是关系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带有全局性的根本性的问题。科学的编制体制是军队建设走精兵之路的基本保证。因为编制体制科学,军队的员额设置才能合理,指挥关系才能理顺,作战行动才能协调,作战保障才能有效。所以,军队能不能“消肿”,消得合不合理,消得是否有效,关键是改革编制体制。使编制更加科学,体制更加合理。对此,邓小平早在1975年就指出:这一次一定要严格搞,要切实遵守编制。可以说编制就是法律。他针对林彪等人鼓吹“需要就是编制”,肆意突破编制,随心设置机构,从而造成部队组织编制混乱、机构庞杂、比例失调、规模膨胀的实际,组织军委集中讨论和重点解决压缩军队员额、调整编制体制等重大问题,但受到江青一伙的干扰破坏,任务没有完成,被迫停了下来。可会议确定的精简整编的方针、原则和措施,对加强我军的组织建设和以后的编制体制的调整,却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和思想基础。1977年又一次的军委会议,充分肯定了1975年军委扩大会议关于军队精简整编的基本精神与各项决策,并要求全军要继续完成会议所确定的精简整编的任务。邓小平对此分析军队当前的状况时认为,这个肿,我们还没有很好解决;我们新的编制也没有很好解决;在执行规定的编制时,更没有要求大家注意精简,不许超编。因此,在具体落实精简整编方案时,必须按军委所确定的员额精简。1980年,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又一次提出:“体制问题,实际上同‘消肿’是一个问题的两方面。要‘消肿’,不改革体制不行。现在我们的体制有很多问题。”邓小平这里所说的体制,是指军队的组织结构,领导、指挥关系,各级的职权划分等。如果体制不当,则必然会造成军队的总体结构不合理,领导关系不顺畅,职权划分不明确,使军队难以形成应有的战斗力。

可见,邓小平反复强调编制体制调整,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军队战斗力提高的问题。时间进行到1984年国庆阅兵一个月之后的11月1日,包括海军、空军、第二炮兵和11个大军区的司令员、政委在内,聚集在首都京西宾馆的会议厅里,举行军委座谈会。邓小平来到会场同大家打过招呼之后,轻松地在讲台前坐下来,然后发表了将近90分钟的讲话。他以幽默诙谐的口吻,表达了一个惊人的战略决策。“从哪里讲起呢?”邓小平随和、亲切地望着在座的各位高级将领。“从这次国庆阅兵讲起吧。我不是讲这次阅兵如何,这次阅兵是不错的,国际国内反映都很好。最近有位国际友人讲,非常好。但是我说有个缺陷,就是80岁高龄的人来检阅部队,本身就是个缺陷”。邓小平的讲话,直接触及到了对在座人来说最为敏感的问题,那就是军队高层领导老化的问题。他由此讲到了军队的体制改革和进一步实行精简整编的必要性。就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作出了世界大战十几年打不来的惊人论断。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若干年来我军“立足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指导思想。据此,邓小平宣布中国军队要裁减员额100万。他说,我们既然看准了这一点,就犯不着花更多的钱用于国防开支,要腾出更多的钱来搞建设,可以下这个决心。于是,一个引起国际舆论轰动的重大战略决定形成了。1985年,成为中国军队的“精简整编年”。这一年,人民解放军三总部机关的人员编制精简了近一半;空、海军和二炮都做了相应的精简和调整;原先的11个大军区精简合并成7个;减掉军级以上单位31个;撤销师、团级单位4054个;撤并了部分军队院校,同时还将一些担任内卫、执勤任务的部队改编成了武装警察部队;县、市武装部改归地方建制;各级领导班子都减少了副职干部;机关、部队的76种职务由军官改为士兵担任;官兵比例达到1:3.3。可以说,这次编制体制改革,是对一个庞大机体实施了脱胎换骨性的“大手术”。对我军建设走精兵之路打开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三、走精兵之路的核心是改善武器装备

武器装备是军队战斗力的物质基础,因此,是走精兵之路的核心内容。只有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水平上去了,军队的战斗力才能有实质性的飞跃,军队建设的现代化才能够真正实现。所以,邓小平十分重视军队武器装备的改善。并将其作为实现走精兵之路的重要步骤。他说,我们抓了编制,接着就抓装备,装备也要抓好。要从战略着眼,提出对装备的要求是什么,从而指导我们的科研和生产,提出科研和生产的任务。他还指示有关部门,要把军队定额压下来后节省的军费用于加强军工生产,以改善武器装备。武器要更新,方针是少而精。少是数量不一定搞得很多,精是一代代提高。量不要求大,但要有吓人的力量,要有自己的“杀手锏”。

邓小平抓武器装备的改善,始终将其与军队的质量建设和走精兵之路紧密地联系起来。其基本的思想包括:一是从战略着眼统一规划。他要求军事方面要有一个规划,一定要从战略上来确定战略要求。没有确定的要确定,确定了以后就不要动摇。按照战略要求指导科研和生产。也就是说,改进武器装备要有规划,既要有一个近期要求,也要有一个长远的目标。要从战略着眼提出科研和生产的任务。并做到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实施。科委、工办,所有的科研单位和工厂统统要搞一个规划。遵循邓小平的指示,总参谋部相继制定了《1985年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常规装备体制》规划和全军武器装备的第六个五年计划及第七个五年规划的设想。从而为我军武器装备有计划、按步骤地发展,拿出了一个可以遵循的方案。如,中央军委颁发的《关于军队建设的三年规划》中就明确指出:武器装备建设,在1980年至1982年间,主要是改进现有装备,加强现役部队的齐装配套,增加部队储备,并以防空、反坦克武器为重点,抓紧新型武器装备的研究和生产。这些规划措施,可以说为国防科研、军工生产和部队的武器装备建设明确了方向,提供了依据。二是要充分考虑经济承受能力。邓小平在抓武器装备改善的过程中,十分注重从国家的实际情况出发,要求要充分考虑国家经济的承受能力。他告诫军委领导,四化总得有先有后。军队装备真正现代化,只有国民经济建立了比较好的基础才有可能。只要我们的经济力量增加了,就可以拿出比较多的钱来更新装备。他还明确指出:“加速改进军队的装备,但这里有个条件,请大家注意,就是要根据可能。国家只能拿出那么多钱,用于军事方面多少,还要进行综合平衡。国防的现代化,只要建立在国家整个工业以及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也就是说,我们军队要实现武器装备的现代化,就必须以现有的经济基础和经济条件为前提,走一条投资少、效益高,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路子。三是把引进国外的新技术作为起点。为了迅速提高我军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加快建设精兵的步伐,邓小平十分重视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指示有关部门,国防工业引进什么,引进多少,占多大比重,要分轻重缓急,也要有所区别。有的可以买产品,有的可以引进技术,要平衡一下。引进产品要考虑周到,要配套搞全,同时要和我们自己的制造结合起来。这就是要求我们,武器装备的引进和生产都要通盘筹划,精心选择,形式多样,消化吸收,从而搞好军队武器装备的改善,为走精兵之路提供强大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四是坚持新旧并存,梯次更新。从我国的经济状况和承受能力,以及军队建设走精兵之路的客观要求出发,邓小平为军队确定了武器装备建设坚持多研制,多搞技术储备;少生产,有重点,装备少量部队,现有装备新旧并存,全军梯次更新的发展道路。新旧并存,梯次更新,是指新一代武器研制成功后,即批量生产一部分,装备部分部队,一方面通过训练形成战斗力;另一方面通过使用发现问题,以利于改进并研制更新一代武器。这样,一代武器装备部分部队,下一代武器又装备另一部分部队,从而形成若干代武器在全军同时并存的局面。这是因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学技术能力较差和落后的武器装备过多的现状,不允许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研制并生产出大量的新武器装备,一下子把所有的老式武器全部淘汰。因此,在我军建设走上精兵之路的过程中,武器装备新旧并存,梯次更新不乏是一种有效而可行的选择。五是注重武器装备的质量。武器装备的质量很重要,不仅涉及到减少浪费问题;更重要的是直接关系到建设精兵的问题,也关系到战争的胜负问题。所以,邓小平在领导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过程中,始终把质量放在第一位。他反复强调说:一定要坚持质量第一,这个问题很重要,特别是军工产品,在战场上关键时刻有几发炮弹打不响,就可能影响整个战斗。所以说,质量问题是影响战争胜败的问题。现在的军工产品是现代化的武器,更要注意这个问题。产品质量必须合格,百分之九十九不行,必须百分之百。一定要讲质量,讲质量就是讲真正的战斗力,讲质量就是讲精兵。搞少而精的,搞真正顶用的。邓小平的这些坚持质量第一,坚持战斗力标准的思想,正是走精兵之路,建精锐之师思想在武器装备改善和发展工作上的具体体现。

第三节精兵之策 训练为先

军事训练,是军队建设中一项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是军队不断适应作战需要,提高战斗力的基本途径。所以,古今中外军事家,无不重视军事训练在军队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孙子兵法》计篇把“士卒孰练”视为战争胜负的重要条件。《六韬·军略》中说:“教不精信,士卒不习,若此,不可以为王者之兵。”戚继光有一句名言:“不练何以议兵,无兵何以议战。”克劳塞维茨则认为:战争是一种特殊事业,它所赋予人们的各种客观要求,必须通过训练来达成。我们无产阶级军事理论的奠基人,恩格斯则更加明确的提出,“缺乏训练而仅凭热情,任何人都不能打胜仗。”列宁也指出:“红军自然是顶好的战斗材料,但也是没有经过加工的原材料。要使红军战胜敌人,就必须加以训练,提高它的战斗力。”可见,军事训练对于军队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履行职责和完成使命,是极其重要的。

然而,在和平时期,军事训练对于军队的建设和发展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在战争年代,军队可以在战争实践中学习战争,官兵可以从实际作战中提高指挥能力和战斗技能,可以在战争环境中摔打和磨练战斗作风。而在和平时期,没有这种实践环境和实践条件的情况下,军队要全面提高战斗力,担负起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履行自己职责的使命,就只有靠教育训练来实现,舍此别无他途。这是和平时期军队建设的一条基本规律,也是走精兵之路的重要途径。所以,深谙此理的邓小平反复强调,在没有战争的条件下,军队素质的提高靠训练,因此,要把军队的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后来他又讲道,从1975年我们就提出要把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因为不打仗,部队军事素质的提高就得靠训练。这一段时间做了许多工作,但是这个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好,现在重新提出来,并作为一个制度问题加以解决。应该说,邓小平所以反复强调在不打仗的情况下,要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这既是走精兵之路的客观要求,也是走精兵之路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