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邓小平外交谋略
14538100000008

第8章 审时度势——邓小平外交谋略的基本前提(3)

由于高新科技革命对各国综合国力的影响日趋增大,争夺高新科技的领先地位便成为各大国进行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美国不断完善并加紧实施其高新科技研究计划,其战略意图在于充分利用其高新科技领域的优势,对经济、军事等领域进行综合开发,推动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保持其世界领先的地位;日本以“科技立国”方针为指导,制定出“下一代产业基础技术研究开发计划”、“创造性科学技术推进计划”和“人类新领域研究计划”,与美国和欧洲联盟展开竞争,为其从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过渡创造条件;欧盟各国则联合起来,在“尤里卡计划”基础上,实施欧洲联合高新科技计划,强调在微电子、光电子、高能激光、粒子束、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六大高新科技领域内联合开发,与美国和日本展开竞争;其他国家也普遍重视科技的作用,把发展高新科技及其产业作为加强综合国力的根本措施。总之,当代世界正在展开的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一场决定各国前途和未来命运的历史性大角逐,对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四,军备竞争有所延缓,但质量竞争更加激烈。由于国际形势日渐缓和,使全球性军备竞赛有所降温。但是,一些地区性的军备竞赛有所升级,特别是世界各国质量建军的步伐大大加快。

在核军备方面,尽管美、俄两国开始大幅度裁减核武器,但仍保持有庞大的核武器库。美、俄、法、英四国都在继续加强核武器的研制和更新换代。同时,世界上有能力制造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的国家也越来越多。使国际社会的核军控进程受到严重挫折。

在常规军备方面,美国加快了运用高技术提高军队质量水平的步伐,倡导进行新军事革命的呼声日趋强烈,强调用高技术提高美军的战斗力,将工业时代的武装力量转变为信息时代的武装力量。俄罗斯则要求运用最新科技成果、最新工艺、最新材料超前研制新一代武器装备。法、英、德等国在提高军队质量、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方面也不遗余力。中东地区一些国家自海湾战争以来,从美国等西方国家购买武器装备总金额已超过300亿美元。日本每年都投入90多亿美元用于采购高精尖的武器装备,其自卫队武器装备水平居亚洲各国军队之首,引起周边国家的严重关注。可见,尽管国际裁军与军控有所进展,但以谋求质量优势为主的军备竞赛,仍然可能引发国际紧张局势和军事对抗。

第五,霸权主义依然存在,并呈现出新的表现形式。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虽然美苏争霸世界的局面不复存在,但霸权主义仍未退出国际舞台,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某些西方国家推行霸权主义更加肆无忌惮,一些地区霸权主义也乘机抬头,并呈现出新的表现形式。

一是政治强权有所发展。以美国为首的某些西方国家仗恃其实力优势地位,粗暴干涉别国的内政,它们打着“民主”、“自由”的旗号,到处推行西方的政治模式与价值观,竭力在政治上控制发展中国家,致使许多发展中国家政局不稳,社会动荡,战乱不休。尤其是在人权问题上,西方竭力鼓吹“人权高于主权”等观点,对别国内部事务指手画脚,说三道四,甚至提出建立“国际人权干预部队”。1999年3月至6月的科索沃战争,就是冷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第一次以“人道主义”为借口发动的侵略战争,它打破了人类战争史和国际关系史上的许多禁忌,对国际政治、军事和安全形势造成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二是军事干涉更加频繁。上世纪末,据美国国防部称:自1989年“柏林墙”倒塌以来,美国对外动用军事力量已达40余次,平均每年对外用兵5次以上,大大超过其在冷战时期对外用兵年均2.8次的纪录。

三是经济制裁逐渐增多。90年代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几乎在每一次重大的国际对抗与冲突中,都使用了经济制裁与封锁手段,或以经济利益为交换条件,逼迫对方让步。美国对伊拉克的经济制裁长达9年之久,对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共和国的制裁长达4年时间,近年来又进一步强化对古巴的经济制裁。本世纪以来,美国对别国共实行过100多项制裁决议,其中有60多项是近6年中炮制的,其制裁对象包括它的敌对国家、非敌对国家及其盟国。

四是文化渗透日趋公开。文化渗透,是西方国家推行其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模式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们凭借信息传媒工具的技术优势,以各种消遣娱乐、流行时尚等商业文化,或以影视音像、文学作品等形式,或通过信息高速公路的互联网络,跨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达到无孔不入的地步。其媒体往往过分宣扬西方的物质富裕和民主自由的优越,宣扬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总之,文化渗透已成为某些西方大国对别国进行“和平演变”的基本手段,甚至成为引发某些国家社会动乱的祸水。

纵观当今世界形势,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对话代替对抗是主流,振兴和发展经济是主体。同时,国际社会还存在着一些与时代主题不和谐的噪音,和平还是不全面的,在发展经济中也充满着激烈的竞争,人类谋求全面和平和持久发展的美好愿望仍然受到诸多的挑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存在,始终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维护世界持久和平,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必须坚持不懈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

早在80年代初,邓小平就已开始思考当代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以及这两大问题的相互关系。他认为,国际社会在为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战争威胁,争取世界和平而斗争时,还必须始终不渝地关注和解决人类的发展问题。发展问题包含两方面内容,首先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亦即南北关系问题;其次是发展中国家相互之间的经济关系,亦即南南合作问题。

1982年10月,邓小平在会见印度客人时说:“改变国际经济秩序,首先是解决南北关系问题,同时要采取新途径加强南南之间的合作。”在会见美国客人时,他非常明确地把南北关系问题界定为北方发达国家和南方一大批穷国的关系问题。他深刻地指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取得的‘发达’,总是带有对穷国、不发达国家的剥削关系”。1984年5月,邓小平在会见厄瓜多尔客人时,说:我看世界现在存在两个最根本的问题。第一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当今世界不安宁的根源来源于霸权主义的争夺,它损害的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利益。第二是南北问题。这是今后国际问题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发达国家尽管也有其经济困难,总的说是越来越富。而第三世界是越来越穷。解决南北问题是实现国际局势稳定的一个长时间、很重要的问题。在会见巴西客人时,他指出:现在世界上问题很多,有两个比较突出,一是和平问题,二是南北问题。在这两个问题中,南北问题十分突出。他说:“发达国家越来越富,相对的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南北问题不解决,就会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障碍。解决这个问题当然要靠南北对话,我们主张南北对话。不过,单靠南北对话还不行,还要加强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合作,也就是南南合作。”同年10月,他再一次谈到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他说:“国际上有两大问题非常突出,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南北问题。还有其他许多问题,但都不像这两个问题关系全局,带有全球性、战略性的意义。现在世界上北方发达、富裕,南方不发达、贫困,而且相对地说,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南方要改变贫困和落后,北方也需要南方发展。南方不发展,北方还有什么市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发展速度问题,再发展问题。”1985年3月,邓小平在同日本客人谈话时,又一次谈到了和平与发展这两个真正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深刻地分析了发达国家继续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的密切联系。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在这两大问题中,“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他还指出:“欧美国家和日本是发达国家,继续发展下去,面临的是什么问题?你们的资本要找出路,贸易要找出路,市场要找出路,不解决这个问题,你们的发展总是要受到限制的。”他认为,发达国家十一二亿人口的继续发展,不可能以第三世界国家三十多亿人口的继续贫困为基础。“第三世界有一部分国家开始好起来,但还不能说已经发达了,而大部分国家仍处于极其贫困的状态,他们的经济问题不解决,第三世界的发展,发达国家的继续发展,都不容易。”“总之,南方得不到适当的发展,北方的资本和商品出路就有限得很,如果南方继续贫困下去,北方就可能没有出路。”1987年5月,他告诉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我们关心的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中国的政策也和联合国一样,是把战争与和平问题、南北的经济发展问题,以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问题,作为主要任务。他强调说,这样的政策才是“抓住了要害”。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形势又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冷战结束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依然存在。邓小平通过冷静观察和思索,于1990年3月重申:“我们过去对国际问题的许多提法,还是站得住的。”“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1992年春,他在著名的南方谈话中又特别谈到:“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完全证实了邓小平的战略分析判断的正确。

和平问题之所以带有战略性和全局性,是因为它直接涉及人类的生存问题,与世界的命运密切相关。20世纪前半叶,人类遭受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第一次世界大战席卷30多个国家,卷入人口超过15亿,造成2000多万人死亡、2000多万人伤残的巨大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更大,后果更惨重。共有60多个国家、20多亿人口卷入战争。仅中国和苏联损失的人口就有6000万左右,物质财富的破坏更是难以估量。二战结束后,由于和平力量的不断增长,新的世界战争没有发生,但美苏两国推行战争边缘政策,导致国际形势长期动荡不安。双方的核军备竞赛不断升级,使两国核武器的总当量达到120亿吨。到80年代末,全世界各国现役部队人数约2900万,占全球人口总数的0.58%。军费开支总额高达11000多亿美元,约占全世界年生产总值的4.5%。共有2000多万人在各种局部战争和冲突中死亡。美苏争夺世界霸权,既是国际局势紧张的总根源,也是发生世界战争的主要威胁。所以,邓小平在阐明和平问题的重大意义时特别强调,这一问题实质上就是东西方关系问题。

发展问题之所以带有战略性和全局性,是因为它不仅与第三世界各国人民的进步事业,同时也与全人类的文明进程密切相关。战后几十年来,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利用历史形成的巨大经济、技术优势,通过形形色色的新殖民主义手段,竭力维护不公正不合理的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继续压迫、奴役和掠夺第三世界国家。第三世界国家不得不在资金、技术、工业生产资料等方面依赖于西方世界,不得不接受以不等价交换为特征的国际贸易体制,不得不屈从由国际垄断资本所支配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进入80年代后,第三世界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方面的差别进一步扩大,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问题显得愈发突出。全球仍有13亿多人口处于绝对贫困之中,有10多亿人处于文盲状态。每年死于饥饿的人口约为2000万。世界上10个最富有者的私人财产总和,超过了所有最不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由于世界上发达国家多数位于北半球,不发达国家主要集中在南半球,发展问题实际上也就成了南北方关系问题。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全世界的经济发展就会受到严重阻碍。因此,邓小平把解决南北方关系问题,缩小并最终消除第三世界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确定为当今世界所有问题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