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只猴子住了进去。不久,它们就发现了这个显著的按钮,其中一只猴子去触碰了它,哇,掉下一只香蕉,其他5只猴子一看,也依次去触碰以期获得香蕉。当最后一只猴子去触动按钮时,一盆冷水浇了下来,其他猴子惊呆了。于是,又有一只猴子再去试了试,很不幸,它也被浇了一身水。
在接下来的一星期里,所有的猴子都不再去触碰按钮。于是,心理学家将一只新猴子放进屋子。这位刚入住的猴子也被按钮吸引住了,当它准备去触碰时,其他猴子飞速地扑了上去,将新猴子紧紧地摁住。
让心理学家深感兴趣的是,每当一位新猴子表现出对按钮的好奇时,其他的猴子都会一扑而上制伏它的蠢蠢欲动。
那些未曾碰过按钮,未曾遭遇过水淋的猴子会用同样的方式去阻止新加入成员触动按钮。
实验让我们深思的地方在于:是哪些因素让新成员放弃了自己的尝试,从而顺从了团队默认的规则?又是什么让新成员不再去探究规则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呢?就像晓剑。
在社会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从众”,指的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
在参与企业管理的调查中,我深刻地了解到屈从于同事的压力是一股强大的势力,当大多数的团队成员表现出一致意见时,大多数的我们就可能妥协。
我们在职场中接受了一项告诫:不要兴风作浪,管理好自己的事,服从规则!
服从规则在我们内心产生巨大的影响,就是我们会力求与多数人保持一致,而不是与正确保持一致!可我们为什么总是力求要与多数人保持一致?是为什么?
因为我们害怕!
那我们害怕什么?
我们害怕面对权威,害怕孤立,害怕被报复,害怕显得没有效率,害怕与别人不一样,害怕看起来愚不可及……由于这种害怕,我们可以放弃原来正确的观念和行为,因为害怕,我们可以违心地附和;因为害怕,我们不再去了解真相,因为害怕,我们宁肯选择和他人一起错……于是,我们开始选择顺从,由于顺从使得我们保持着至少表面上的一致。
事实上,我们却渐渐发现,在工作中的努力最后换来的却是掺有水分的决定和没有意义的和谐,失去坦诚氛围的工作腐蚀着我们内心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热爱,也侵蚀了我们的自尊心——因为不断地妥协与伪装让我们开始瞧不起自己!
那我们可以怎么做?
1.承认自己害怕与担心
害怕与担心是我们人性深处的情感,当我们承认时,才可以面对事实的存在;否认和拒绝的态度,会让我们逃避引发我们情感的核心问题。
晓剑做的第一步,就是告诉自己:我真的害怕!当他知道自己害怕时,才会产生谅解和同情。而这种对自己的谅解和同情是一份接纳,可以让他不再责怪自己的懦弱和虚假。
2.问问自己究竟害怕什么
问问自己究竟害怕什么,是解决自己内心担忧的重要步骤。
面对恐惧时,可以问问自己:我在担心什么?面对让我害怕的情形,我是否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处理?
对于晓剑,他听到自己的内心说:我之所以不再表达真实想法,是因为我害怕不被大家接纳,害怕不被领导喜欢,害怕失去这份工作。只有当他真正了解自己害怕的是什么时,才有可能去探究这份害怕和恐惧是不是真的那么让人不能接受。
3.找出不合理的信念、态度和假设-并改掉它
晓剑了解到自己内心有一个不合理的信念:不被大家接纳与喜欢是件很糟糕的事情。
正是这个声音,让他在面对争执时,以顺从让自己感到暂时安全,而忽略到内心的呼唤——做一个正直和负责的人。
当他开始意识到这种不合理的存在时,便可以调动自己的力量去了解自身。
他会问:如果要做这样一个人,我该怎么做?怎么做,我的心才能平和?
当我们在职场中欲说还休之时,当我们不能就工作畅所欲言时,当我们无法就某项决议发表正确的看法时,我们要关注到这背后的担心与害怕!
因害怕而从众,将削弱我们去探索新事物,拓展新机会的勇气与力量!可是如果我们可以透过我们的担心和害怕看到我们内心真正的渴求,害怕也会成为我们的良师——它提醒着我们对某些事情要给予足够的关注与重视。当我们开始注视它时,就不会躲在害怕的背后,而是能够从中获得让我们应对现实、探究真相、消除分歧的力量!
怎样整合矛盾的自我
世上最单纯的就是孩子。
孩子常常会说“××是好人”,或者“××是坏人”。在他们的眼中,人是一种很单纯的动物。
然而实际上呢?人性之复杂,让所有的哲学家和道德家都无法描述。甚至就连单纯的孩子自己,随着他不断长大,身体、心理的不断发展,也很难再给自己一个完整的界定。
事实是,随着青春期的发育,大脑的发育最为迅速,也最为复杂。以前那些偏激的想法,逐渐变得全面;那些形象思维,逐渐变成抽象思维。这些是量变,带领年轻人走向一个新的思维领域。
除此以外,还有“质变”。相比“量变”,这些“质变”才是青年人成长的更主要的方面。其中遇到的第一大问题,就是“我是谁”,就是“我”这一概念,是否足够健康。
根据完形心理学家辛格的理论,那些对自己没有完整觉察,只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单一个体的人,他的自我概念是病态的。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这种情况,最好的一个例子就是写自我总结。每当你准备对自我下个定义的时候,多多少少会有些迷惑:我是个勤劳的人,这毫无疑问。但是我身上就没有一丝懒惰的痕迹吗?或者说,我平时是个很有决断力的人。但是,我有没有犹豫不决的时候呢?
实际上,人是由很多这样的“两极”概念组成的。忽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会造成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非黑即白”的错误。尤其是,如果我们身上有些特质不为我们所喜欢的时候,我们就会有意地去压抑它,最终局限了我们的生活。
而且人还有一个天性,会将自己不喜爱的特质“投射”到身边的人身上。举个例子:男孩子通常都不太愿意收拾屋子,但是住在一间干净整洁的屋子里,又实在是快乐。于是,他就会为自己不收拾屋子找出种种借口,并对喜欢收拾屋子的人,有一种特别的喜好或厌恶(通常表现为嘲讽)。如果没有学过心理学,或是对自己的心理活动不太了解的人,常常会对这种感觉不自知。其实说到底,都是源于人自身的投射。
那该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呢?尤其是,该如何认识到那些不被自己所接受的个性特质呢?有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观察那些自己强烈厌恶的一面。然后想想看,自己为什么会对这个特质如此不接受?是不是因为自己身上也有这种特质,而这种特质又是自己非常不喜欢的?这种方法说来简单,但确实很多人平时疏于察觉,而且它在最开始操作的初期,会遇到自身很大的抵抗。
当你把这些原本忽视的特质重新纳入思考轨道中时,实际上就是让那些被社会规范所局限的特质重新焕发活力的过程。当然,那些人性中的脆弱,比如说贪婪、忌妒等等,没必要让它肆意妄为;但是那些单纯被局限的部分,例如敏感、仁慈、多愁善感等等,却未必是什么坏事。像这种特质,我们就要从内心深处把它们捡回来,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个体。
老子说:“自知者智,知人者明。”近年来非常流行的EQ(情商)测试就是帮助人觉察自己、统和矛盾自我的一种方式。通过EQ测试,人们往往可以觉察自己被理性所压抑住的感性一面,进一步觉察自己情感的变化,体会自己面对不同情况时的感觉。而通过这样的觉察,人才可以逐渐变得完善、统和。
快乐感与完成感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个圆满的过程。哪怕是最无知、最贫穷的人,他也拥有一个完整的生活:他从母体离开,意味着他生命的开始;他停止呼吸,意味着生命的结束。
有人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天使。对此我深以为然。
但就算是天使,也并非就因此而一帆风顺。那些比较会安排自己的天使,他们的生活会有意义、有趣味得多。
是什么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是什么让有些人哀叹他们的生活是如此乏味无聊?
影响人们对自己生活评价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自我的肯定,对自己生活完成感的肯定。
当我们的祖先,那些喜欢在岩洞的墙壁上画画的祖先生存在这个地球上的时候,他们的生活是简单、短暂的。而且我想,他们的生活也是快乐的。因为每天的生活是如此简单,以至于他们每天都沉浸在完成任务的快乐中:捕猎、烧烤、繁衍后代。
但是我们的生活就复杂很多。一个成熟的现代人,要懂法律,要会英语。如果没有电子信箱和QQ靓号,他们甚至耻于同别人打招呼。这越来越多的新科技,外人对我们越来越多的新期望,以及我们每天遇到的新刺激,都让生活变得千头万绪。
千头万绪的结果呢?就是我们原本完整的生活,被割裂成一个一个的小块。
2%的心,要用来装英语考试;3%的心,要用来谈女朋友;4%的心,要去给同学买生日礼物……这些都会冲淡我们生活原有的味道。尤其是当每件事情都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人会感到特别的无力与沮丧。这时每件事都会像一座大山那样压在头上。
寻找完成感的意义正在于此。那些事业或是生活上的不完整,其实并不会自行消失。老实说,很多人,当他们用种种移动道具,让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骚扰到他时,其实正是把自己放在了一个永远“不完整”的危险境地当中。
他们不知道“完成”的好处。“完成”一件事,意味着人多多少少还是要花点儿力气,然后当你在目所能及的时候,看到自己的力气转化成结果,这或多或少都能让人振奋一下。
所以你要做的,就是把你已经被打散的生活统和一下,然后切成一个一个的小块。每完成一小块,都从中得到些完成感。
你可以试试下面这些方法:
1.归类你的生活,把那些最难做的事,分成几个片段。每完成一个片段,就自我赞赏一下。
2.如果可能。尽可能预先准备一下可能遇到的问题。随机应变是一种美德,也会带给人成就感,但它带来的只是你对自己随机能力的肯定。如果可以预先准备构想可能会遇到的麻烦,并且做出应急方案,你所得到的就是上条所述的那种“片段式”的自我欣赏。这种刺激比猝不及防时得到的要大得多。
3.如果可能,让别人也充满这种“完成感”。人总是在关系中得到快乐,我们的快乐,至少有一半是其他人给予的。如果你的工作或是关系,需要其他人的参与,那么你不妨和他建立个沟通,让他觉得自己身处你的关系中,也能从中得到一个圆满的成就感。
4.当你面临一大堆繁重的工作时(通常这对现代人来说意味着“我很重要”),记得从小事做起,先完成两三件最容易的。它们带给你的成就感,会让你充满活力地去处理剩下的事。
5.学会克制。对某些事(比如喝酒),规定个限量,告诉自己:这件事做到某种程度就可以停了。到时候,尽管自己很不愿意停下来,但仍然要在脑海里把它归为“已处理完毕事项”。
6.如果可能,每次只处理一件事。虽然各种事情齐头并进,最后收获时,会感到一种额外的满足——“看,我的收获真多”,但实际上,你要为这种满足额外付出太多的心理能量。如果可能,每次把你要处理的事控制在一件。那些一定要和别人合作才能完成的事,也要特别加以注明,然后找个单独的时间去完成。
7.把事情分成90%和10%。实际上,大多数的事情,只要做到90%就可以了。如果要尽善尽美,剩下的10%所要用的力气,有可能和之前你所用力气的总和差不多。所以,做到90%的时候,你就可以告诉自己“暂告一段落”,然后安心享受它带来的成就感。就算一定要做到完美,你也可以停一会儿再做,从而享受两次成就感。
看了这些,你还会让自己陷在“日理万机”的假象当中吗?学会放松,学会享受生活和工作带来的乐趣,会让你的人生与众不同。记住,就算每个人都是天使,也有天使是鼻子先落地的。
心宽体瘦
夏天又到了。
那天,我的好朋友打电话给我,让我陪她去逛街。走在街上,她的眼睛就不停地向橱窗里瞟,嘴里还不停嘟囔着。
我很好奇,因为她是个酷爱买衣服的人,时刻站在流行前端。家里有着好几衣柜的衣服,怎么现在又有了旺盛无比的购物欲?虽说女人对时装的抵抗力永远为零,但照她眼里的绿光看来,她现在已经堕落为负数了。
揉着酸疼的脚,我坐在咖啡馆里喝着咖啡,听她抱怨自己的身材又走样了,小肚子都鼓出来了,去年的衣服今年都塞不进去了。
我们这些胖人的烦恼,你这样好身材的人,是永远不懂的。最后她下了个结论。
我无语。
我的那些女朋友都一样,一说起身材就把我排除在外,仿佛我和她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但其实谁知道,以前我就是一个小胖丫头呢?
小时候总是喜欢吃巧克力。把巧克力放在嘴里,用牙齿一点一点往下刮,尝着可可在嘴里慢慢荡漾开的味道,那种感觉,仿佛在一瞬间拥有了整个世界。
结果是我没有拥有世界,但拥有了非凡的体重。
后来我决定痛改前非,重回骨感美女的行列。
但是这个过程实在很艰难。我曾经引以为傲的毅力,就在这一刻彻底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