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让心每天开一朵花
14525500000003

第3章 遇见未知的自己:如何更加了解自己(3)

关于是不是足够爱自己,你可以试着自问以下几个小问题:

洗完澡面对大镜子时,你衷心喜欢自己身体的每一部分吗?

你喜欢自己的父母以及他们给你取的名字吗?

你喜欢自己的才干或学历吗?

你喜欢自己刚刚写下的一篇文字、煮好的一盘菜吗?

你喜欢自己的气质、谈吐、微笑、习惯性的小动作和打喷嚏的声音吗?

我不能肯定你的答案,但我在采访多位国内外公认的“成功人士”、“标准美女”时(感谢他们的坦诚),得到的答案都是“不”、“还好啦”、“已经这样了,能怎么办呢”……

大大松一口气(看来不止我一人会如此啊)之余,我更感到深深的悲哀:为什么我们总是擅长“发现”,却不擅长改变?

记得15岁时,有一天,我几乎是悚然地发觉:我左右两边脸颊不一样大小!

我用了一下午的时间来照镜子,最后得出的结论还是这样——确确实实不一样大小。整日忙于工作的父母听见我的担忧后,只是随意打量了一眼,嗔句“哪有的事?”就过去了,而作为一件“丢脸”的事儿,我的苦恼是万万不能对别人说的。由此我的忧虑无边无涯,整个青春期过得愁云惨淡,灰头土脸,只能眼巴巴看着同桌满面春风地一把一把收情书。一直到高考前夕,我在书山题海里忙得没有时间照镜子了,才接到平生第一封情书。我忙里偷闲跑到镜子前照了照,好像……也许……似乎……根本没什么问题嘛!

从此我喜欢上了“爱自己”的这个游戏。

爱自己不是把自己愣是看成一朵水仙花的纳喀索斯沉溺式的自恋,也与见识有限的老农般知足常乐无关。它既是一种孩童似的天真无心,又带有一种哲人般的知性豁达;既有小女人“喷香水的女人才有前途”的慧黠,又有着“自己并没有那么重要”的襟怀和勇气。总之,就是热爱自己一切与生俱来或亲手打造的东西,并努力发扬光大其中的长处。

说易做难。

前几天我为一本杂志拍了组片子,回来后心情坏极了:那天我休息得很不好,跟摄影师的交流又有些生硬……尽管在场有朋友说还不错,焉知那不是在安慰我呢?好在这件事被我的损友阿奇听说了,他笑眯眯道:“对对对,你应当为此悲痛欲绝,因为杂志出来后,全国亿万人民都会看见你的黑眼圈儿,并将深深铭记,没齿难忘!”我被噎得笑起来——作为一名当代都市居民,每天我都会在各种报纸杂志上看见成百上千张各类人等的照片,可真正记住的有几张?即使侥幸记住了,又能记住几天呢?

是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完美的,身为凡人,我的缺陷更是成箩论筐,如果较起真儿来我干脆别活了。所以如今,只要我尚拥有着一颗热爱美好的心,并为此孜孜努力着,我就以为自己是个可爱、幸福的人。

——事实上,我的很多朋友正是这么说的。

性格双面镜

怎么对待自己,怎么对待他人,怎么对待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怎么创造良好的人际空间,怎么规划美好的未来人生,怎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所有的这一切前提,都是认识你自己。

可是很多时候,我们眼中的自己与别人眼中的自己相差甚远,于是矛盾产生了……

下面,就让我们用“镜子”来自我认识。

第一面“镜子”:自己对自己的评价。

第二面“镜子”:他人对我们的评价。

提醒:每面镜子只能照到身体的一个方面,所以,我们需要同时利用起这两面摆放角度不同的镜子,才能全面了解我们自己。

背景交代

自我性格的四个层次

①光明区:自己和别人都能觉察到的部分。

②盲目区:别人能够觉察到,而自己无法觉察到的部分,即所谓的旁观者清。

③隐藏区:自己能够觉察到,别人无法觉察到的部分。

④黑暗区:自己和别人都不能够觉察的部分。它处于我们的潜意识层面,虽然不被觉察却也时刻发挥着作用。

每个人的性格里,都或多或少地包含了这四个组成部分。“光明区”占的比例越大,我们的人际关系、情绪状态越好,相反,如果“黑暗区”占的比重过大,我们就会感觉到很多麻烦。而减少“黑暗区”需要通过对“盲目区”和“隐藏区”的认识。

我们手上所拥有的“性格双面镜”,则让我们看到了我们性格中的“盲目区”和“隐藏区”。

游戏介绍

1.找一处便于静心思考的安静环境,拿出一张小纸条,以“我觉得我……但别人觉得我……”的格式,完成3~5个描述自我性格的句子。例如,“我觉得我很自卑,但别人觉得我很自信,甚至有点骄傲”等。“别人”——可能是亲人、朋友,也可能是同事、上司,甚至是竞争对手。

我们写下这些反差,不是为了抱怨,也不是为了自责,而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因此平静客观的心态是很重要的。

2.也许,我们会简单地认为是别人不理解我们。其实,他人对自己的认识与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出现冲突的地方,往往也是我们对自己性格了解不够的地方。

因此,我们应思考一下,出现差别的原因是什么?

3.你或许想到了很多原因,但是,你仅仅是拿一面“镜子”在看自己,为了更全面地看到自己,你最好去找你最信赖的朋友谈论这件事,让他真诚的眼睛和心灵来充当你的第二面镜子。

举例说明

自我描述一:“我觉得我做事很果断,但别人觉得我太霸道、自以为是。”

与好友探讨:

“我觉得做事果断可以提高做事效率。所以,当我一领到改革‘学生会’的任务,便马上去落实,可当我把改革方案告诉其他成员时,却听到有人说我霸道、自以为是,他们是不是出于嫉妒我的果断性格。”

“你把自己‘果断’的性格理解太偏了。果断是可以提高做事效率,但是,并不等于一意孤行。想想看,大家都是‘学生会’的成员,‘学生会’的改革是大家共同体现价值的机会,可是,你的过分主动却剥夺了别人的机会,人家能不对你的做法产生抵触情绪吗?假如你当时能去征求大家的意见,大家的‘主人翁意识’肯定会被激发起来,就算最后的执行者是你,别人也不会认为你太霸道、自以为是。你认为呢?”

“喔,我还真没这么想过。看来,我对‘果断’理解有误……”

自我描述二:“我觉得我很内向,不爱说话,但别人觉得我很冷漠,看不起他们。”

与好友探讨:

“当我听说自己被别人认为冷漠、看不起人时,我真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怎么会看不起他们呢?在我心目中他们每个人都比我优秀,和他们在一起,我总觉得自己浅薄,和他们搭不上话。说实在的,我多么希望和大家融合在一起,可我又害怕大家嫌我性格太内向,不喜欢我。”

“一切的根源都是你不喜欢你自己。你总是在心里给自己暗示:‘我是不可爱的’、‘我是令人讨厌的’,虽然你很希望融人大家,但却担心大家不喜欢你,因此,你在他们面前表现得很拘谨。就算别人想走近你,也被你的拘谨推开了,过分的拘谨是拒绝的表现。其实,我一直觉得你的内向性格挺可爱的。比如说,你心思细腻、情感丰富、会关心人,要不然我怎么会选你做好朋友呢?”

“看来,真正‘惹祸’的不是我的内向性格,而是我不喜欢自己。”

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人,认为自己给自己做出的评价是最符合真实情况的,但是,由于自身价值观、认识水平、主观意愿等因素,又常常使得我们眼中的自己不是客观的自己。因此,每个人都需要用另一面“镜子”照照自己,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情绪偏爱“翻跟头”

情绪怎么会翻跟头呢?原来,当快乐或者悲伤的事同时出现时,人们感受到的,不会是两件事情分别出现时候的叠加,而是更为剧烈的情绪体验。如果用数学方法表示,这个跟头不是1+1等于2,而是几何形式的翻倍。

比如,你和男朋友共进晚餐,这时候灯光暗了下来,男友唱起你最喜欢的那首歌,含情脉脉地掏出一束玫瑰花……这些场景同时出现在眼前,你一定会热血沸腾,一下子被他“俘获”了!

看来,男朋友让情绪这个“跟头”翻得很有水平!如果其中的某个场面单独出现,你是不会有这么剧烈的情绪体验的。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没有受到“翻跟头”的负面影响呢?当一门科目没有考好,你会觉得心情不太好,但如果你知道了还有一门或者几门功课也没有考好的时候,你会陷入不断的自我责问,甚至会出现郁闷、不想和别人交流、不想做事等现象。当你打球的时候,可能偶尔会有技术上的失误。但如果失误屡次出现,你所承受的压力也会几何倍数地增长。

“跟头”翻完后,它会带来成倍的“太快乐”或者“不快乐”,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波动,同时会加大心脏和肾脏的负荷。所以,我们需要选择适合方式进行缓解。

1.身心放松法:选择空气清新、四周幽静的环境,有意识地放下工作,采取一种自我感觉舒适的姿势,站、坐、躺都可以。然后试着活动大的关节和肌肉群,比如手臂、背部和腿部等。动作不需要很规范,但速度要均匀、缓慢,一直到觉得关节放开,肌肉放松为止。当然,你还要保持呼吸自然、流畅,尽可能不用意识支配呼吸,达到在安逸悠然自得中忘掉呼吸的境界。

2.喝茶:温热幽香的茶水,淡雅清静的茶室,可以带来心理上的外界按摩作用。你可以选择一些经济的或者自己喜欢的茶水吧,看看平时一直想看却没有时间看的书籍杂志。这的确是一种舒缓身心的好方法。

3.梳头或者换个新发型:人在梳头的时候,头部受到刺激,特别是太阳穴、耳朵、头顶等部位受到物理刺激,可以起到如同按摩穴位一样的作用。这些刺激,可以使头部血管扩张,增加脑供血量,进而改善情绪。

怎样刮起头脑风暴

太阳为什么不会生病?大云彩是小云彩的爸爸吗?下雨的时候降落伞是不是能够遮住更多的人呢?

小孩子的想法总是那么不拘一格。相比之下,我们的头脑总是被太多的规则所束缚住了。因为有A,所以有B,又因为有B,于是就有了c。我们总是会自然而然地循着这条逻辑上完全正确的路想下去。

如果说逻辑是大海中清晰的航路,那么“头脑风暴”就是这海洋中偶然刮起的飓风。飓风过后,我们就有可能会找到那远离航线的金银岛。

这就是为什么常有人在事后懊恼地拍着头说:“唉,为什么我当初没想到?”

其实很多时候,人们之所以没想到,是因为他们的头脑已经有了太多的预设。这些条条框框制约了人的发挥。

当传统的航路已经不好用的时候,为什么不试试头脑风暴呢?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和视野都不尽相同。有时候别人一个不经意的想法往往会打开你灵感的阀门。

头脑风暴最适合与你有共同兴趣的人一起讨论。当然,讨论要避免空泛,要有一个比较具体的主题。同一般的讨论而言,它有四点与众不同:

1.避免价值判断

任何想法在讨论没结束前都是有价值的。贸然开口说“这不可能”或是“你说的不对”,都是对头脑风暴的一次扼制。新点子或是新想法,不会像打地鼠机里的田鼠那样,虽然挨了槌子却仍然前赴后继。脆弱的新点子常会因为一盆冷水而扼住势头。在头脑风暴过程中,如果因为没钱而去考虑抢银行或去卖血,虽然在情在法上都说不通,却未必没有价值。因为它可以像孵化器那样孕育出其他可行的好想法。

2.放任自己胡思乱想

其实我们很难做到放下一切桎梏真正胡思乱想。除了精神病人,一个正常人总是会有一定的束缚。这并不是坏事。完全脱离实际的胡想,例如失业时想到变成外星人来拯救地球,并不可取。但在最大限度内开拓思路,使自己具有一定的艺术家那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对于头脑风暴来说是必须且必要的。

3.以数量孕育质量

点子永远不怕多。即使只有10%的点子有价值,100个点子中,也有10个点子有价值。而哪怕是有50%的成功率,10个点子里也有5个有价值。事实上,主意越多,对事情的考虑与构想也就会越全面,从而就更能得到好主意。

4.综合修正各种主意和点子

这是头脑风暴的最终阶段。把各种奇思怪想扩展,综合评价可行性,最后修正或合并。

虽然这种方法在一个小集体中使用效果最好,但这种方式完全可以移植到一个人的思考过程中,开拓思维,在自己与自己的对话中,打破束缚,发挥自己的全部能力。

是什么让你欲语还休

晓剑是一个认真负责的人,面对工作会仔细地思考并考证是否有更恰当的方式可以采用。加入公司一年了,他发现只要是上司提出的建议和想法,同事们都非常赞同,而有几次他提出不同的意见时,人家都充耳不闻。当他一次次看到其他同事面对上司满口说好,即便他心中知道执行过程中存在着不合理性,可也渐渐学会把自己的话咽下去。

这样,他顺从了上司与同事,但内心时常感到矛盾,他觉得工作失去了价值和意义,对于自己丧失承担责任的勇气感到羞愧。他非常苦恼,自己怎么会变成了这样,又该怎么办?

晓剑的经历和体验,让我想到了心理学家做过的一个实验。

心理学家将6只猴子放进同一间屋子居住。在这个屋子的上方有个很明显的按钮,触碰这个按钮,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猴子将被出现的喷水淋湿,一种是猴子将获得它们喜爱的美味。这两种情况出现的几率被心理学家以不同的比例进行了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