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水浒传之谜
14522900000015

第15章 “八方共域”是建立平等社会的蓝图吗?

梁山泊王国,是《水浒传》作者精心创造的一个和谐的社会。

作者所设想的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关于社会制度与社会秩序,在第七十一回那篇“单道梁山泊的好处”里作了生动的描绘:八方共域,异姓一家。天地显罡煞之精,人境合杰灵之关。

千里面朝夕相见,一寸心死生可同。相貌语言,南北东西虽各别;心情肝胆,忠诚信义并无差。其人则有帝子神孙,富豪将吏,并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屠儿刽子,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且又有同胞手足,捉对夫妻,与叔侄郎舅,以及跟随主仆,争斗冤仇,皆一样的酒筵欢乐,无问亲疏。或精灵,或粗卤,或村朴,或风流,何尝相碍,果然认性同居;或笔舌,或刀枪,或奔驰,或偷骗,各有偏长,真是随才器使。……地方四五百里,英雄一百八人。昔时常说江湖上闻名,似古楼钟声声传播;今日始知星辰中列姓,如念珠子个个连牵。在晁盖恐托胆称王,归天及早;惟宋江肯呼群保义,把寨为头。休言啸聚山林,早愿瞻依廊庙。

从作者所描绘的这张理想社会的蓝图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更可以看到广大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这就是:主张政治上的平等。不论是“帝子神孙,富豪将吏,并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屠儿刽子,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

主张经济上的平均。有财均分,有福同享,无问亲疏,皆一样的酒筵欢乐。主张个性上的自由。不分精灵、粗卤、村朴、风流,皆“认性同居”。

主张使用上的尽才。不论笔舌、刀枪、奔驰、偷骗,都用其所长,随才器使。

主张组织上的团结。要同心协力,团结战斗,“八方共域,异姓一家”,“千里面朝夕相见,一寸心死生可同”,“心情肝胆,忠诚信义并无差”。

作者的这些主张,在《水浒传》中是有所表现的。梁山虽只是一个强大的武装集团,同真正的政权形式不同,但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政权的“雏形”。

这个集团的权力结构的建立,基本上是通过协商的和平方式进行的。晁盖当山寨之主,是大家拥戴推选出来的。晁盖死后,又由吴用等推举宋江做寨主。在寨主产生的过程中,不仅没有发生火并和争斗现象,时时表现出相互礼让的美德,像晁盖礼让宋江那样。再如,梁山先后经历数次排座次,尽管宋江过于注重社会地位和家庭出身,但总的来说,还算比较平等合理,没有什么争执和怨言。虽然座次有先后之别、尊卑之异,但大家在政治上还是平等的。

在头领中,经济上基本是平均主义的。如金银财宝之类,大致是“均分一份”。至于吃喝玩乐,更是一样的了。居住条件,统一住所,没有分什么高低贵贱。

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水浒传》十分注重义气和如手如足的兄弟情谊。他们把交友看作人生的重要的追求和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如宋江和武松,林冲和鲁智深,都是由于彼此仰慕而结拜为兄弟。武松要回故乡去,彼此恋恋不舍,宋江送了一程又一程。彼此都自忖道:“结交这一个兄弟,也不枉这一生了!”鲁智深和林冲结拜为兄弟后,为了林冲的安全,鲁智深长途跋涉,暗中保护;为搭救史进,鲁智深冒险行刺贺太守;为救卢俊义,石秀跳楼,单刀战群敌而被捕。为救宋江、救柴进,全伙兄弟,舍死忘生,李逵更是一马当先。为救李逵,朱贵不惜牵连弟弟朱富。

为搭救张横,阮氏三雄冒死深夜劫营。梁山义军所进行的许多战斗,如劫法扬、大闹华州、智取大名府等等,都同解救、保护梁山兄弟有直接关系。表现了他们那种“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崇高义气和那种舍己为人、同心同德、团结战斗的高贵品质。《水浒传》就是一部表现鸟托邦理想社会的著作。

《水浒传》作者所设想的乌托邦王国,是一个与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的繁华喧闹的东京、大名府等城市相对立的乡村乌托邦王国,是山明水秀、龟虾丰饶、林茂果盛的世外桃源式的乌托邦王国。这个乌托邦王国,又是一个“全民皆兵”的斯巴达克式的军事王国。他们用齐心协力的战斗来保卫自己的自由和幸福。这种自由和幸福必须用战斗来取得、来保卫的思想,实际上已经越出了幻想和空想,已经不属于乌托邦了。它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农民革命的理想,在军事上,已成为科学的军事理论。这种理想之所以具有科学性,从根本上说,它来自于中国农民战争的伟大实践。梁山泊利用山险水险,结寨自卫,这种战略战术,是来自太行山人民反抗辽金入侵的忠义社自卫斗争。

总之,梁山乌托邦王国,是人类乌托邦理想的一次伟大实践或“理想实验”,它为社会革命提供了用文学写成的社会科学理论。《水浒传》形象地生动地描绘出一幅“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共同斗争”的美好的社会蓝图。宋江是梁山泊的领袖。是《水浒传》的主角。历史上有无宋江其人?历史上的宋江和《水浒传》中的宋江之间的关系如何?这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