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水浒传之谜
14522900000014

第14章 《水浒传》中的梁山泊是实景写真吗?

认为《水浒传》是写真人、真事、真地点的人很多,而且还有许多“权威人士”,如以“考据经密”、治学谨严著称的著名学者顾炎武、顾祖禹及近人余嘉锡,他也认为《水浒传》关于梁山英雄的描写,“自必确有其事,无可疑者”。

余嘉锡“必确有其事”的根据之一是元朝进士陈泰的《所安遗集补遗·江南曲序》,文中说:至治癸亥(1323年)秋九月十六日,舟过梁山泊,遥见一峰,雄跨,问之篙师日:“此安山也,昔宋江议事处。绝湖为池,阔九十里,皆蕖荷菱芡;相传以为宋妻所植。宋之为人,勇悍狂侠,其党如宋者三十六人。至今山下有分赃台,置石座三十六所,俗所谓'来时三十六人,归时十八双,意者其自誓之辞也'。”这段文字,“此安山也”以下都是篙师所言。宋江妻一个人能种九十里荷菱,而且至今还在;三十六个石座位,至今还在,这可能吗?《水浒传》是一部作家虚构和艺术想象而创作的小说,不是历史著作,不是真人真事的记载;即使书中的某人名、某地名确实有,也仅仅是作家创作的素材。所以,《水浒传》中的梁山泊,乃是一个伟大的成功的艺术虚构。

如同《水浒传》有漫长的成书过程一样,《水浒传》中的“梁山泊”,也有其漫长的虚构过程。在《水浒传》的雏形《大宋宣和遗事》中,宋江聚义的地点不是山东东平梁山泊,而是太行山梁山泺。其实,太行山也没有“梁山泺”这个真实所在。

那么,梁山泊是怎样“东移”的呢?这是东平元杂剧作家群的功劳。在元朝至正年间,山东东平成了元杂剧中心,以高文秀、康进之为首的东平元杂剧作家群大编大演梁山戏。高文秀一个人就写了十多出,流传下来的有《黑旋风双献功》等八种。康进之著名的《李逵负荆》也是写于此时此地。在《黑旋风双献功》中,梁山的情形是:“寨名水浒,泊号梁山,纵横河港一千条,四下方圆八百里。东连大海,西接济阳,南通巨野、金乡,北靠青、济、兖、郓。有七十二道深河港,屯数百只战舰;三十六座宴楼台,聚得百万军粮马草。”这很明显是夸张虚构的艺术创作。谁都知道梁山没有“东连大海”,“四下方圆”,也没有“八百里”,更谈不上“纵横河港一千条”。

《水浒传》中的梁山就是在元杂剧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成为一块相当理想的根据地。《水浒传》全书三十多个回目写到梁山泊,颇费笔墨的描写有十多处。《水浒传》的作者采取分散描绘的办法,远景、近景、鸟瞰,一层层、一幕幕地逐渐展现在读者面前,而不是一上来就长篇大论地介绍全景全貌。要是那样的话,景物描写就单调乏味,而且影响了人物故事。作者把写梁山之景与写人物的心情、心理及故事情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三山聚义打青州,众虎同心归水泊”这一回,“孔亮看见三关雄壮,枪刀剑戟如林,心下想道:'听得说梁山泊兴旺,不想做下这等大事业!”'林冲被逼上梁山,作者借林冲的眼将梁山描绘一番:“林冲看见四面高山;三关雄壮,团团围定;中间里镜面也似一片平地,可方三五百丈;靠着山口,才是正门,两边都是耳房。”这段描写,写猛虎归山,蛟龙人海,地灵更遇人杰。通过多次描写,一块据山临水,形势险要,交通便利,进可攻,退可守的理想根据地被创造出来了。

梁山泊方圆八百里,四围是雄壮的高山峻岭,中间则有可作练兵的操场和作战的战场,梁山泊内有宛子城、蓼儿洼,有忠义堂、断金亭,有六关八寨。六关是:山前南路第一关,进山后有第二关、第三关,东路有东山关,西路有西山关,北路有北山关。六关以外,设有八寨:前后左右四个旱寨,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水寨。另有后山两个小寨,山下一个水寨。这些水、旱寨也就是把守据点。此外还有金沙滩、鸭嘴滩两个小寨,是联络站。在水泊周围有作为暗哨和接待站的四个酒店。

上面说的“宛子城”,本是太行山西麓的一座山,因山形如碗,周围峰峦如城墙,所以叫“宛子城山”,本是元末农民起义结寨的地方。《水浒传》作者把它搬到梁山泊来。梁山本是一座海拔仅197.9米的坟形小山,是泰山高度的九分之一,峨眉山高度的十五分之一,根本谈不上雄伟,更无险可守。所谓“四面高山,三关雄壮”完全是作者的虚构。

《水浒传》作者的功绩不仅在于创造了一块理想的根据地,尤其重要的是,作者总结并发展了中国农民战争的战争艺术,其中首要的就是根据地建设和内线作战的战术。

中国历代农民战争不外乎两种形式:一种是柳下跖的流寇式,一种是瓦岗寨的山大王式。经验和事实证明,流寇式不如山大王式。历史上的宋江,如果确有其人的话,那么他们属于流冠式。他们东游西荡,最后落了个被歼灭的下场。《水浒传》作者对历史上的宋江的斗争方式进行了改造,改为利用山险进行武装割据,建设并扩大根据地,实行内线作战、打歼灭战的战术。

梁山根据地的发展,经历了王伦—_晁盖——宋江三个历史阶段。

王伦时期是武装割据之始。“那些捕盗官司的人,哪里敢下乡来!”(阮小五)“我虽然不打得大鱼,也省下若干科差。”(阮小二)“可见百姓喜欢他们。”但是王伦胸无大志、嫉贤妒能,不求壮大发展。

晁盖当寨主后,非常重视根据地建设:整点仓廒,修理寨栅,打造军器,操练水兵,随时准备抵抗官军,并且打祝家庄、曾头市,扩大根据地。

宋江当寨主后,致力于梁山力量的壮大。壮大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把前来围剿的官军变成自己的军队,为此而制定了优待降将和在宋朝内部实行策反的政策。如果说王伦、晁盖是占地利,那么宋江主要是占人和。如果实行流寇主义,就不能利用地利,也无法用内线作战、诱敌深入的办法歼灭宋朝官军,当然也无法实行优俘政策和瓦解敌军的政策。

《水浒传》梁山泊“总赞”中的“八方共域。异姓一家”,许多人认为是建立平等的理想社会的蓝图。

另一些人则不以为然。围绕这个问题。争论激烈。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