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矛盾就不说了,这次当听说徐树铮在天津奉军司令部诱杀陆建章后,张作霖自己都彻底晕了,他想过徐树铮蛮不讲理,但没想到他居然混蛋到这个地步,再让他在自己的奉军里折腾下去,大家都得陪着他去死了。本来表面上维持着与皖系的合作,对徐树铮还持隐忍态度,现在通过西北官制案,徐树铮把他的权力之手伸到了内蒙,这已经严重侵害到了他的利益。是可忍孰不可忍,张作霖迅速下令,撤掉了徐树铮奉军副司令的职务,并且通告天下,奉军一切军务再与他姓徐的没有任何关系。
得罪了徐树铮,也就是得罪了段祺瑞,张作霖心里很明白,奉直联合反皖势在必行。
和谈的闹剧
徐世昌利用直皖二系之争当上了大总统,为确立自己文人总统形象,并巩固地位,他决定利用国际、国内的和平呼声,积极筹措南北和谈。
徐世昌倡导南北和谈并不是空穴来风,还是有一定基础的。首先,国内人民十分渴望南北统一;南方的军阀们也多数希望通过和谈实现统一;北洋系中的直系也希望和谈。当然,最不希望和谈的还是皖系势力,尤其以安福系为代表,但天下和谈声浪滔滔,他们又不敢公然跳出来反对。但他们绝不愿意和谈成功,因为和谈成功后,徐世昌的地位将比较稳固,不能再多受安福系的指挥;而直系是早与西南军阀有联络,自然将占据上风。可以说,和谈成功就是安福之失败,尤其是怀有野心的徐树铮更是不甘心于此。有安福系的破坏,和谈注定不能成功。事实上,这次南北和谈从一开始就吵吵闹闹,纷争不停。
首先是开会地点。北方主张在南京开会;南方总代表唐绍仪主张在上海租界内开会,意思是不能在军阀包围之下开会,因为当时的南京是在直系军阀李纯管辖之下。最后双方决定以上海的旧德国总会(俱乐部)为会场。南方代表住愚园路九十号,北方代表住哈同花园。
关于会议名称,双方也意见不一致。北京政府以安福系为代表的一开始就反对对等议和,主张该会议称“善后会议”;南方认为这是清代在招安地方土匪时才用善后字样,提议称“上海会议”。彼此磋商,最后都未达成共识,于是,各叫各的。北方称“南北和平会议”;南方称“上海会议”。
总代表的人选问题上亦有一番争议。北京总代表先是李纯,但李纯是直系人物,徐树铮非常讨厌他,他希望的人选是王揖唐。但王揖唐是安福系首脑,全天下都知道,也不太公平,徐世昌便请出自己的老朋友朱启钤为总代表,而唐绍仪做了南方总代表。
段祺瑞本人也是反对这次和谈的,徐树铮便安排吴鼎昌专做破坏之事。
徐世昌早就明了这一点,于是他略施小计,在会议酝酿期就派徐树铮去日本观操,也就是调虎离山,以免徐在国内兴风作浪,破坏和谈。小徐无可奈何,勉强去了日本,但很快就回国了。无论如何,南北和谈总算在1919年2月20日上午9时召开了。
此次南北和谈计划讨论陕西问题、中日军事协约问题、湖南问题、国会问题、出席巴黎和会代表人选问题等,开始时还算顺利,虽然军阀们免不了为了各自的私利斤斤计较,但总算大家都是出来混的,彼此的底线在哪里基本都心中有数,哪些问题能解决,哪些问题注定要纠缠下去,不用开会大家都明白,因此吵架归吵架,会议的议程还是一直在进行。但是在讨论陕西问题时,双方态度直接对立,最终导致和谈搁浅。
所谓陕西问题,就是1918年初,胡景翼等在陕西宣告独立,拥护“护法”。同年6月,孙中山派于右任入陕宣慰军民。8月,于右任被推举为陕西靖国军总司令。段祺瑞随即派军围攻陕西靖国军。1918年11月16日,徐世昌下令停止战事,11月23日,南方军政府也下令各守原防,静待后命,为南北和谈创造条件。安福系的陕西督军陈树藩拒不听命,说他是在“剿匪”,不是打南军,剿匪不包括在停战范围之内,双方军队继续有冲突。南北和谈时,南方总代表唐绍仪提出撤换陈树藩,否则和谈不能进行。北方朱启钤则以当地真相不明为由,要求将会议继续下去。
陕西问题没有解决,国会问题又成了矛盾的焦点。“国会问题”是南方提出要由此次和会宣布前总统黎元洪1917年6月13日的命令无效(指张勋威迫下令解散国会),恢复原国会。这就涉及徐世昌本人地位和北方安福国会是否合法的问题了。徐世昌本希望和谈成功,现在国会问题一提,徐世昌和段祺瑞等就有了共同利益,目标一致了。于是徐世昌的态度突然来了个180度大转弯,明确支持段祺瑞的武力统一说。
一场和谈闹哄哄地开场,又闹哄哄地进行,结果,看不到丝毫和谈诚意的南方总代表唐绍仪愤然辞职。朱启钤受徐树铮逼迫,算是彻底明白了自己的傀儡身份,也跟着唐绍仪辞了职。朱启钤一退出,北方马上派安福系的头目王揖唐继任北方总代表,但南方代表根本拒绝王揖唐这个人,连会场都不让他进去。于是身处上海的王揖唐情形极为尴尬,为了脱身,这个王揖唐竟然在自己所下榻的哈同花园住所假装放置了炸弹,然后借口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迅速逃离了上海。
从1919年2月20日南北和谈会议开幕,到5月14日双方总代表辞职,不足三个月的时间里,因为安福系一再从中破坏,和谈搁浅,后虽延续了很长时间,但已无任何实质意义。
巴黎和会
军阀们的和谈毫无结果,中国混乱的政局还将持续下去。内忧未除,外患再起,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召开,西方列强竟然蛮横地将德国在山东和青岛的各种权利交给日本继承,要求中国代表签字承认。
消息传出,举国哗然,人民怒不可遏,中国的劳苦大众们开始觉醒了1 5月4日,终于爆发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五四”爱国运动。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高等师范、农业、工业、法政专门五校及私立中国大学三千余人,聚集天安门召开示威大会,高呼“还我山东”、“惩办国贼”等口号,他们游行到当时的使馆区东交民巷,准备向西方使馆示威,但是巡捕出面强力阻拦,迫使他们不得不改变计划,决定回头去赵家楼找中国签字代表曹汝霖和章宗祥算账。
其实,曹汝霖并不是一点消息都不知道,很早就有人将“学生们可能闹事”的消息通报了他。但当天一大早,他在上班一小会儿后就悄悄溜回了家,随后叫来了警察总监吴炳湘,接着章宗祥也来了,与他同来的居然还有一个叫中江丑吉的日本人,几个人凑到一起,开始商量怎么应对。
没想到,学生们的行动比他们想象的要快得多(也是因为巡捕的阻拦才让他们临时更改了行动计划),就在他们还没有商量出什么眉目时,游行队伍已经包围了曹汝霖的住宅,在门外高声喊口号(可以理解,毕竟学生们手无寸铁,这是他们表达诉求最合理的方式)。吴炳湘坐不住了,主张马上叫军警来镇压,但曹汝霖为了显示自己的大度和胆识,故作轻松地说: “没事,几个小孩子,能干出什么事来?就让他们闹呗,怕什么!”
不一会,看到呼喊没有任何回应,学生们拥进了曹汝霖家的院子,呼喊声音更响亮了,曹汝霖再也沉不住气了,悄悄溜到厨房,换了一套厨师的衣服,溜出了小门,开车逃到了东交民巷法国医院躲藏起来了。
傻乎乎的章宗祥还在等曹汝霖回来商量,左等不来右等不来,才明白老曹早已脚底抹油溜之大吉,这下子他也慌了神,也要开溜。没想到刚一出来就被已经群情激奋的群众发现,其实大家也不认识谁是曹汝霖谁是章宗祥,一见有人出来,群众中就有人喊: “看,他就是曹汝霖!”
这下惨了,大家一拥上前,你一拳,我一脚,把章宗祥打倒在地,章连喊“饶命”。这时,日本人中江丑吉在客厅里面远远看见事情不妙,连忙跑出来救驾,趴在章宗祥的身上掩护着他,这才侥幸留下了他一条性命。
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都是皖系的政客,学生们强烈要求惩处这三个卖国贼,这就直接将矛头指向了段祺瑞,因为谁都明白,三个人的后台只有一个,那就是段祺瑞。恼羞成怒的段祺瑞决定给他们点颜色看看,他亲自要求镇压学生运动,并向以徐世昌、钱能训为首的北京政府施加压力。于是,徐世昌下令为曹、章、陆三人辩护,同时查禁学生联合会。安福系的阁员还提出了罢免北大校长蔡元培,并以田应璜替代傅增湘出任教育总长。
但是,政府的高压和迫害并没有使爱国学生屈服,他们组织起更大规模的游行、演讲。6月初,大批北京学生被捕,这不仅激怒了北京各校的学生、教育界,更是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学生运动渐渐地演变成了社会运动,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整个北京城成了群众运动的中心。其影响力还逐渐向全国蔓延,发展到后来上海各界也开始响应北京,掀起了革命斗争的更高潮!
在强大的民意压力下,北京当局不得不考虑民心向背的问题。6月7日,北京政府被迫释放关押学生,三天后又下令免去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段祺瑞对此非常不满,他严厉指责任国务总理的钱能训镇压不力,逼他辞职,让皖系政客龚心湛接替。但即使是这样,也挡不住人民群众的威力。
虽然龚心湛一切都听段祺瑞的,处处维护段祺瑞,但在这件事上,他最终没有按段祺瑞说的办。最终,参加和会的代表们没敢在和约上签字。人民运动第一次显示出了他强大的力量,标志着工人阶级作为一支政治力量,第一次登上了政治舞台。
事后,徐树铮居然还在总统府会议上大谈不该拒绝签约,要求把签约代表陆徵祥撤回来,换胡惟德再去巴黎追着签回字来。不过,在人民的强大压力和斗争面前,他们终于没有得逞。
倒行逆施的安福系遭到了最沉重的打击,再也不能为所欲为了,渐渐地开始走下坡路。龚心湛没有按段祺瑞的意思在巴黎合约上签字,他自己也知道干不下去了。9月24日,龚心湛辞职,靳云鹏兼代国务总理,11月5日,正式任国务总理。
争权夺利,皖系分裂
靳云鹏,字翼青,山东人。士兵出身,由段祺瑞在前清考选送入随营学堂。文化虽然不高,但好学而聪明。毕业后,粗通文字。辛亥革命以前,由段祺瑞保荐给李经羲在云南充任总参议。光复后,靳任陆军第五师师长,驻山东。民国二年,以靳云鹏代理山东都督,因得段的赏识,几年间,靳即扶摇直上。他又出任了参战军训练处督练、陆军总长等职。
不过,靳云鹏虽然是段祺瑞的人,但老段对他的信任却远不如对徐树铮,因为徐树铮政治背景单纯,自己就是其唯一靠山。而靳云鹏政治关系复杂,同各派千丝万缕:他和段是师生关系,和冯国璋是同学同事,和曹锟是把兄弟,和张作霖是儿女亲家,故而,段祺瑞对他是有一定戒心的。
靳云鹏与徐树铮也有矛盾,因为徐树铮认为自己才华出众,一向看不起军人出身的“大老粗”靳云鹏。但之前靳云鹏一直在管理军务,基本上与徐树铮没有权力之争,双方的矛盾还隐藏在水面下,但随着靳云鹏的上台,心胸狭隘的徐树铮终于忍不住了。
先打破“平衡”的还是好权争利的徐树铮。1919年2月,总统徐世昌利用西方外交团要求北京政府取消参战军的机会,要求徐树铮把参战军移交陆军部辖制,时任陆军总长的靳云鹏自然积极响应该主张。徐树铮怎舍得把他一手编练的军队拱手交出,他怂恿段祺瑞出面反对。几经交涉,段祺瑞和徐世昌达成协议,参战军改边防军,小徐又获得西北筹边使兼西北边防军总司令的职务,掌握了边防军的指挥权。该军兵力共3个师4个混成旅,段祺瑞自此拥有了一支装备精良的嫡系部队。
不光如此,徐树铮借口蒙古需要马队,把边防军中陈文运的马队旅调到西北,又把原驻在张家口的褚其祥的步兵混成旅调到西北扩充自己的实力。
因为靳云鹏在参战军中一直掌握着督练编制权,小徐的行径显然触犯了靳的利益,两人开始交恶。
从实力上说,靳云鹏还不是徐树铮的对手,因为徐树铮还控制着安福国会作为政治上的武器。靳云鹏便考虑从别处找寻力量来对付徐。此时,张志潭这个人物浮出了水面。
徐世昌是天津人,张志潭是丰润人,徐把张看做直隶后起的杰出人才。
袁世凯做总统时,他被调任总统府参陆办事处秘书,他跟北洋派军人的关系密切了起来。张志潭有意和军人发展关系,所以他和靳云鹏、吴光新、傅良佐的关系都挺好,和徐树铮的关系也不错。段祺瑞1916年做国务总理,以徐树铮为国务院秘书长,张就在小徐手下做了一名国务院秘书。
张勋复辟失败,段祺瑞又任总理,以张志潭做秘书长。但徐树铮不肯放过国务院这一块,派了个姓祁的人在秘书长房里监督张志潭,每天向他汇报张的一言一行,徐树铮没做秘书长也跟做了似的。张知道却也是无可奈何。
徐树铮为了赚钱扩充军队,想到运销盐的办法。他让一个和军阀、政客都有勾结的混混出身的王郅隆承销永平等地的盐,借口永平销盐可以依靠军事力量在直隶各地运销。因为财政部不能批准这事,小徐就把事交给院秘书长张志潭办。张志潭知道这件事牵涉复杂,自己又是直隶人,办了之后一定会遭同乡人议论,但又不敢拒绝,就把事情拖着不办,一拖再拖,直到段祺瑞因为傅良佐前线失败而下台也没办,小徐便由此恨上了张志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