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地震与校园安全
14515500000014

第14章 学校防震安全演练(2)

教务处人员、各年段长、当班课任教师、其他在校教师以及寄宿生管理人员共同承担紧急撤离的指导任务。

当班科任教师应该随当班学生一起撤离,并注意保护学生:撤离到安全地带后,班主任和当班科任教师要清点所在班级学生人数,统计人员伤害情况,并报告组长。

其他人员迅速到撤离路线上的预定位置,检查并报告所负责指导撤离的路段是否存在险情。没有险情,坚守岗位,指导撤离,并断后随学生撤到操场、田径场等临时避难场所或者校外避难场所。如果发现险情应该立即报告,并视情改变撤离路线。

无法撤离时,被困教职员工应当配合紧急救援组,展开自救互救。

3.紧急救援组

政教处负责人担任组长和副组长。成员以政教处工作人员、校医、生理教师和体育教师为骨干,临时抽调其他中青年教师参与。负责险情和灾情检查和本校救援。在外援部队到达之前,主要负责救援被困的师生,临时处理师生创伤;外援部队到达后,协助开展救援和医疗。

4.后勤保障组

总务处负责人担任组长和副组长。成员由总务处和食堂工作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后勤服务,协助紧急救援组检查校舍灾情险情,向紧急救援组提供救援工具和设备。

二、应急演练科目与预期目标1.紧急避险

为不同地点(如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体育馆等室内,田径场、操场等户外,一楼教室)上课的班级预定不同避险方式和场所,检验师生应急避险方式科学性和避险场所的安全性。

2.紧急撤离

设计撤离路线,确定临时避难场所,明确指导人员定点位置。检验紧急撤离路线设计的合理性;避难场所的安全性和师生紧急撤离时的组织纪律性。

3.被困救援

被困类型设计:①被困受损楼房,②被埋压在倒塌的房屋里。检验自救互救准备情况、救援方式的科学性和学校自救能力。

4.医疗救护

创伤类型设计:①脑颅、脊椎及四肢骨折,②创伤出血。检验应急救护的准备情况和紧急救护能力。

组织演练要循序渐进。初次演练,可以只进行上述4项科目中的1项或2项。以后逐步增加难度,可以根据实际条件和需要,增设其他演练科目,如:①火灾扑灭,以实验楼化学实验室为场景;②通讯联络,设定在通讯中断的情况下,向所在地市、县(区)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灾情,并请求部队救援等等。

演练科目的用时长短和难易程度,可以根据实际条件和需要进行策划。

三、撤离路线方案确定紧急撤离路线及学生分流方案,明确临时避难场所及其分配方案。学生分流方案和场所分配方案应当明确到教室号、实验室号和寝室号。

确定负责指导撤离的教职员工的具体位置。除当班科任教师随学生撤离外,教务处人员、年段长、其他在校教师和寄宿生管理人员指导撤离的定点位置,应当设在学生撤离路线上容易拥挤混乱的地方,如:楼梯口及过道、楼梯的转角处,学校门口及校外撤离路线上可能出现险情的地方。

绘制紧急撤离路线学生分流方案、指导紧急撤离的教职员工定点位置和临时避难场所分配方案的示意图,并视情设置有关标志。

四、演练预备工作

(1)演练前一周,应该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集中宣传活动,并为全校参加演练的师生举办一场以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为主的地震科普知识讲座。

(2)组织师生学习和研究学校地震应急预案,熟悉内容,掌握避险方法,明确避险场所和撤离路线以及避难场所。

(3)演练科目、紧急避险方式、紧急撤离路线及学生分流、临时避难场所及其分配和自救互救方案的设计,可以让参加演练的师生共同参与讨论。但是,演练启动时刻的设定只由指挥长和副指挥长掌握,必须保密,以增强演练的实战性。

五、演练行动方案1.约定行动指令信号

(1)信号使用工具,一般使用铃声、钟声或者哨子。

(2)信号各类名称,一般为演练启动暨紧急避险、紧急撤离和演练结束暨解除险情3种指令信号,指挥部的其他指令可以直接发送。

(3)设计各种指令信号的形式。演练行动指令可以通过广播系统直接发送。

2.应急演练程序

(1)假定地震发生,指挥部发出启动演练暨紧急避险指令。

(2)师生就近紧急避险。

(3)假定第一波地震平静,指挥部发出紧急撤离指令。

(4)师生紧急撤离,疏散到临时避难场所。

(5)指挥部定点,召集各组负责人:①避险撤离组报告安全撤离师生人数、受伤人数和受伤情况以及可能被困人数;②紧急救援组报告校舍受损和人员被困情况;③行政秘书组报告教职员工到岗情况。

(6)指挥部视情发出指令:①要求紧急救援组组织救援,救治伤员;②要求行政秘书组与当教育系统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市或者县(区)人民抗震救灾指挥部联系。

(7)紧急救援组开展自救互救,后勤保障组向紧急救援组提供救援使用工具和设备。行政秘书组接通当地教育系统指挥部,并根据需要连接市或者县(区)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电话,演练指挥部指挥长向所在地教育局汇报灾情,并根据需要向政府领导汇报灾情,请求支援。

(8)紧急救援组向指挥部报告救援工作和伤员救治情况。

(9)指挥部发出结束演练暨解除险情信号,宣布演练结束。指挥长总结和评讲演练情况。

§§§第三节防震演练中的师生角色

具体说来,演练包括应急避震和疏散两个内容。当地震发生时,先进行应急避震。当主震结束后,再进行疏散,到预定地点集中。在防震安全演练中,学校领导、教师、学生都应该各司其职,完成自己的“角色”任务。

一、学校领导的演练组织工作应急避震演练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在这一过程中,学校的领导和管理人员在演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领导和管理人员要预先做好部署,做好分工,既要确保演练顺利进行,通过演练来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使学生得到锻炼,也要防止在演练中发生意外的事故。

1.部署分工,明确责任

学校领导部门应当提前成立防震演练指挥部,任命总指挥、副指挥、指挥部成员和各个相关场地的具体负责老师,并把责任落实到位。在演练开始之前,老师应到达所负责的岗位。在演练正式开始后,态度严肃,要当做是真的地震发生,而不是一种游戏;及时纠正学生不正当的动作;当发生意外事故时,要及时做出处理;集合后及时清点人数。

2.亲临指挥,落实方案

学校领导要具体指挥全校的防震安全演练工作,要从大局上把握学生的应急躲避和疏散;同时也要注意深入班级,具体了解各班对防震安全演练的落实情况。学校在演练之前应当制定好疏散路线,在楼梯口以及拐角处要有老师负责维持秩序,避免拥挤和踩踏。疏散的集中地应选择坚实、平坦的开阔地,远离高大建筑物的场地,一般来说,操场是很好的选择。学校领导要注意这些确定的疏散方案能够在具体演练中得到落实。

3.维持秩序,安全第一

在整个疏散演练的过程中,要确保秩序的维持,不拥挤、不慌乱。教室楼层低的学生要跑得快些,以免堵塞逃生通道;教室楼层高的学生要跑得慢些,避免在楼道中造成人流积压。因此在演练方案和具体指挥中,学校领导都要注意对秩序的维持,保证师生在疏散中的安全。

4.总结经验,改善方案

通过亲自指挥,学校领导会在演练中发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可能是对现有方案执行上的不力,这就要求在以后的防震演练中注意贯彻方案确定的原则和内容;如果是防震演练方案本身存在缺陷,则一定要注意修订和完善方案,使防震安全演练更适合本校的情况,不断提高应对地震时的防震水平。

二、教师的现场指挥教师是防震安全演练的一线指挥者,并且由于直接接触学生,对具体学生的情况更加了解,因此教师在防震安全演练中的现场指挥非常重要。教师应该能够充分了解学校防震安全演练方案的内容,并对方案确定的内容进行细化和具体化,确定班级在演练中具体的躲避和疏散方案。教师在防震安全演练中应该做到:

1.准确传达信息,细化演练方案

学校的防震安全演练方案,需要经过教师的传达,才能在学生的意识里产生明确的概念;即使学校直接下发了关于防震安全演练的手册,要需要教师对其中的条目进行讲解,才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把握其中的含义。再者,学校的防震安全演练本身是针对全校的演练内容而言的,教师应该在拿到学校的方案后,对其进行细化和具体化,也就是说要确定出来本班级的具体执行方案。

2.实施现场指挥,做好良师益友

防震安全演练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危险性,而教师作为防震安全演练的现场指挥者,一定要注意解决学生在演练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在安全演练过程中,与平时的课堂教学有着巨大的区别,学生和老师的界限应该没有那么大,老师要注意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样才能让学生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才能更好地听从指挥,完成演练所要求的内容。另外,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老师在现场指挥中要注意班级中有特殊困难的学生,要注意在防震演练中对他们的照顾,可以安排同学对他们进行帮助,或者老师在这个过程中直接施与帮助,这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