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地震与校园安全
14515500000013

第13章 学校防震安全演练(1)

学校的防震安全演练,和地震安全教育一起构筑起保证地震中学校师生生命安全的保护伞,学校防震安全演练也越来越成为保护师生安全的金钥匙。

§§§第一节树立安全忧患意识

纵观中国文化,忧患意识是一种极为重要的人文精神。从哲学的角度分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种辩证思维,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生与死,忧与乐,彼此相互依存,又依一定的条件而转化,因此树立忧患意识决不是无病呻吟、患得患失,而是一种对生命负责的严肃态度和意识。我们不希望灾难发生,但是我们必须未雨绸缪,这样才能在灾祸到来的时候,将损失降到最低。

一、学校的特点要求我们树立忧患意识学校是学生学习世界上各种各样知识的地方,作为中国文化中一种极为重要的价值观念,忧患意识对于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学校的教育中没有理由不包含这堂让学生“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课程。另外,安全知识作为学生必须学会的知识,也需要在老师和学生都能在心里树立忧患意识,才能让安全知识的学习变成自觉的行为,不停留在概念识记和死记硬背上。

有一种说法是,学校是教会学生生存的地方,各门具体的文化知识课程只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而设立的“副课”。有些人可能会想当然地认为,我们不是活得好好的吗,为什么要费力气去想怎么生存?其实,这也就是缺乏忧患意识的表现,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经济朝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竞争也趋于全球化而变得更为激烈,能够生存,或者进一步说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生存,学生在学校必须掌握更强的生存本领。如果没有忧患意识,或是忧患意识不强,学习就没有足够的动力,就不能掌握应有的生存本领。换言之,忧患意识是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渴望的一剂良药。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比如学生突然发生急性病,这时候就需要在场的老师和其他学生能够及时应对,不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处理突发问题就会手足无措。而如果缺乏忧患意识,就会对突发情况没有心理准备,也就谈不上及时的救助了。

因此,可以说,学校的特点决定了学校必须树立忧患意识,才能在出现安全问题的时候妥善处理,这也就是常说的“有备无患”。

二、学校安全现状要求我们树立忧患意识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应该为教师安全地施教和学生安全地进行学习提供最基本的保证。然而,学校里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安全因素,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因素。大到地震、火灾、雷击这样的自然灾害,小到一场暴雨、一次沙尘暴天气,都是自然因素造成的不安全状况。而人为的不安全因素则更是五花八门,体育课上踢足球可能会发生受伤事故,同学之间打架斗殴也是不安全的一个表现。

面对各种自然和人为的不安全因素时,学校应该做好各种处理问题的准备,而对于这些突发现象的处置能力,完全决定于平时的准备。如果缺乏安全忧患意识,一旦出现不安全状况时,学校就会缺乏应对这些问题的能力,不是处置不当,就是处置效率非常有限。

目前,学校的安全状况堪忧,包括交通安全、饮食卫生安全、消防安全、地震等自然灾害安全、学生活动安全在内的各种安全危险都影响学生的安全状况。

(1)学校交通安全。在城市里的很多学校,地处闹市区,学校门口车流量很大,学生出入校门时存在交通安全危险。另外,随着教育布局的调整和交通基础设施的改进,很多学生都选择乘坐公交车上下学,而运力相对不足,公交车或是接送学生的校车都存在超载现象,有的时候出现严重超载现象,这就为交通安全埋下了隐患。有的司机安全意识淡薄,超速行驶、违规行驶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酒后驾车行为,严重威胁交通安全。在一些农村地区,有些村子不通中巴车,学生上下学只能选择安全度很差的三轮车、小四轮,甚至有个别是报废车、病车,这使得学生上下学的乘车安全无法得到保障。也有一些年纪较小的学生,自己骑自行车上下学,也给交通安全带来了更多的隐患。

(2)学校饮食卫生安全。学校生源增多以后,寄宿制学生也明显增多,这些学生都要在学校进餐,而学校的饮食卫生水平却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一些学校食堂和学校周边的餐饮店缺乏有效的饮食卫生安全监管,直接威胁着老师和学生的饮食安全。学校食堂是一种特殊的餐饮单位,也是师生就餐的主渠道,大多数中小学食堂都是非赢利性的,无论其卫生状况如何,相关监管部门常因社会影响问题而无法直接关闭不合格食堂,做出的处罚和责令改进措施也难以落实,这就造成了很多学校食堂的饮食卫生状况难以提高。学校周边的餐饮店的管理牵涉到卫生、教育、工商、质监、市容等多部门,各部门职责不够明确,常常是条件越差,什么证都不办,越是没有相关部门管,变成了监管的空白地带。另外,学校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件,也不能及时有效地应对处理,这是因为监管部门的量化分级管理尚未完全覆盖,食品安全有关分析工作不到位,大多数学校无论是常规安全风险预警还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都不健全。

(3)学校消防安全。当前的学校消防安全也存在隐患,公安消防监督部门的触角尚未充分延伸到校园,虽然近年来消防宣传“四进”工作把消防宣传进学校作为其中一个内容,但由于警力有限,对校园内部的安全管理过问较少,学校的消防工作仅停留于宣传上,加之学校防火工作又往往没有受到学校管理层的充分认识。“水火无情”众人皆知,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此却缺乏足够认识,缺乏最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识,防火意识淡薄。在宿舍、教室私拉乱接电线,违章使用电热毯、电炉、电热水器等大功率电器;违章使用明火;随意在宿舍或走廊焚烧纸张、书信等杂物的情况时有发生。另外,相当一部分学校都有着近十年甚至几十年的历史,木结构、砖木结构等老式建筑仍在大量使用。由于当时建筑设计防火等方面的规范尚不完备、法制不健全,导致建筑留下布局不合理,消防通道不畅通,防火间距不够,大型建筑无防火分隔,内部装修大量使用易燃材料等许多先天性火灾隐患。消防设施设备的不足也是学校消防安全上的一个问题。至于消防安全通道上锁、学校消防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也比较普遍。

(4)学校地震等自然灾害安全。学校在地震中的安全也一直令人担忧,一方面学校建筑很多都是没有进行过设防准备的,另一方面学校的防震教育和防震演练活动都没有很好地开展,即使开展也大量存在着走过场的情况。在应对地震这样的自然灾害中,学校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5)学校学生活动安全。各种学生活动中也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隐患。学校组织师生在校内举行大型集会或专题教育参观活动,如庆祝会、联谊会、艺术节、科技节、报告会、影视观摩及升旗仪式等各种集会活动或到展览馆、科技馆、博物馆、植物园、工厂、农村和部队等地的参观学习活动。这些活动集中在一定的场所内,通常在学校操场、礼堂或参观场馆等能容纳众多人数的场所,学生参与面广,人员高度集中,活动时间短、节奏快、活动紧凑,因此容易发生中暑、砸伤、炸伤、烧伤、跌伤、窒息、骨折及脑震荡等,严重的也会造成残废甚至死亡。

学校为了增强学生体质,锻炼学生的毅力,开展运动会这样的体育活动,而其中很多的项目都需要参与者具有一定的技能和技巧要求,不少项目还具有较强的竞争性、对抗性,一定程度上具有潜在的不安全性,容易发生诸如摔伤、撞伤、扭伤、拉伤、砸伤、踢伤或溺水事故。

学校组织学生开展春游、夏令营等户外集体活动时,活动场所距学校相对较远,需使用一定交通工具;师生活动范围较大,场所具有移动性;活动时间跨度较长;营地教育类活动多选择在林地、山地、海边等大自然环境开展,周边的动植物分布、地形分布及活动场所内的其他旅游者、周边居民情况可能比较复杂,受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变化的影响较大,也都存在着各种安全的隐患问题。

针对学生在校内校外的安全隐患现状,无论是学生还是学校,都应该树立忧患意识,要注意防患于未然。

三、如何树立安全忧患意识安全不保,谈何教育?要树立安全忧患意识,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全体师生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安全是事关每一名师生的大事情,因此安全忧患意识,不能只局限于领导、老师等学校的主管人员,而应当渗透到每个学生的意识中去。只有做到在日常生活中常怀忧患之思,常怀自警之心,不断增强安全意识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想想“我为安全做了什么”,才能形成人人参与、人人重视的良好氛围。

(2)安全忧患意识要辐射于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要特别注意在平时不起眼的小事情中得到应用,不良习惯久而久之就会变成对什么都无所谓,即使是在危险来临时也是麻木不仁了。良好的习惯就是最好的预防,只有小事情做好了,在重大问题面前才会慎之又慎,才能保证安全的实现。

(3)变安全忧患意识为保卫安全的行动。安全忧患意识要做到深入人心,不能只做口头和书面文章,而是切实从每个可能产生隐患的细节入手,及时纠正,形成“安全第一”的良好氛围。学校可以在已开展安全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周边安全防范教育工作,把有关内容纳入中小学生教科书和各级学校学生课外读物中,有针对性地加强实践演练,使广大师生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避险技能。

四、安全忧患意识的长期性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安全忧患意识是一种长期应该持有的观念态度,安全忧患意识应该朝着制度化和常态化的方向发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将学校安全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评估体系和学校工作奖惩制度,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和督导,以制立规章制度的方式,将安全忧患意识进一步强化、加深、巩固。

国务院办公厅于2007年2月7日颁布了由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对安全教育的内容等相关问题提供了指导性意见。在实践中容易遭遇的问题是:考试科目挤占安全教育时间;安全教育流于形式、效果欠佳等。其实,安全教育可以以多种生动活泼的、成效显著的方式进行,如激发学生(以至全校师生)学习的主动性,采取让学生收集相关案例进而讨论分析等方法增强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做校园安全的主人,观察校园甚至社区的安全隐患、撰写合理化建议,提交给学校及有关部门;让学校成为安全教育的辐射源,鼓励孩子向家长、亲戚等讲述相关案例、心得等。

需要重点提出的是,学校应该把安全作为一项日常工作常抓不懈,谨防忧患意识随着时间而消逝。巨大的地震灾害,确实会引起我们深刻的安全反思,促使我们当下采取各种各样保障安全的行动。但是随着各项工作恢复常态,安全忧患则渐渐复归为隐性状态而容易被人忽视。安全无小事,安全非一时,只有对于安全工作日积月累的认真与严谨,才能在危险到来之时,将伤亡损失降到最低。

§§§第二节防震安全演练的组织

近年来世界各地发生的多次破坏性地震中,中、小学生伤亡严重,造成伤亡的主要原因是师生缺乏地震知识和预防避震应急常识,临震组织疏散不当等所致。因此,学校应当在平时积极做好防震演练的工作,才能认真吸取教训,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这些工作包括制定科学设计演练方案、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的方法、熟悉震后疏散的集中地点和途径的路线,以及进行模拟发生地震的演练。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失,从而提高学生的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

学校地震应急演练是建立在学校地震应急预案基础上的模拟实战训练。它一方面是促进师生熟悉预案,提高地震应急处置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检验预案的可操作性。本演练方案仅供参考,各地各校在开展应急演练时,应该根据本地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简单易行的演练方案。

一、演练指挥机构和组织系统演练指挥部构成与预案中地震应急指挥部基本相同,由学校中层以上领导组成,校长为演练指挥长,其他校领导和保卫科长为副指挥长,各部处室负责人为成员。指挥部全面负责演练组织和现场指挥。演练指挥部下设专门工作小组,由相关处室负责人担任组长和副组长,承担相应职责和任务。

1.行政秘书组

办公室负责人担任组长和副组长,成员由办公室工作人员和保卫干部组成。负责学校灾情险情汇总及学校安全工作,检查学校教职员工到岗情况,与上级指挥部通讯联络,及时向所在地市、县(区)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和当地教育系统指挥部办公室报告灾情,并视情请求援助。

2.避险撤离组

教务处负责人担任组长和副组长。成员主要由教师、教务处工作人员、寄宿生管理人员组成。主要负责指导紧急避险和紧急撤离,设计紧急撤离路线,确定临时避险场所,维持秩序,保护学生,并做好学生的思想与心理帮扶工作。

当班科任教师承担所在班级学生紧急避险的指导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