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谨慎
养生,讲身心合一的问题,是要让身心健康。谨慎,说的是心智问题,是做人做事要能够持重。一个人立身处世,谨慎不可缺少。南朝梁的萧纲给自己立了一个标准,叫“立身先须谨慎,文章且须放荡”(《诫当阳公大心书》)。虽然萧纲在诗文里面写了很多风花雪月的东西,但对于立身做人却很讲究。我们读史书知道很多的英雄豪杰、帝王将相最后事业的失败,常常就在于自己的不谨慎,有时是说话不谨慎,有时是做事不谨慎,让他人抓住了把柄而身毁名裂。“杜渐防萌,慎之在始”(《晋书·王敦传》),正是历史的经验与训诫。
一、谨敬
一个人在世界上,必然要有他发自内心崇敬的东西。这种崇敬感能使人谨慎敬畏起来,并在心中总有一种愿意为之坚持一生的信念。
一个人能否成功,在德行上来讲,就是看其能否谨慎、敬畏,如果人没有谨敬之心,行事是很难让人信任的。在职的人,如果没有谨敬之心,对领导、上司交待的事情就不会认真对待,敷衍应付,一次、两次可以,第三次就再没有被重用的机会了。与朋友交往,如果没有谨敬之心,就会随意而为,充满欺诈,再亲近的友情也不能长久。所以说,谨敬是立身的根本。
谨敬,一要时刻保持谨慎的心境。周公去世后,周成王告诫周公之子君陈要“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尚书·君陈》),要求他忠于职守,兢兢业业,不要放纵,不要松懈。《老子》也讲人只有“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做人做事始终谨慎,就如打仗一样,时刻想到进一步、退一步的利害,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很多人做不好事情,不是没有能力,而是在于心中缺乏责任感,对任何事情都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不能认真对待,不能善始善终,从天资聪颖堕于一生平庸。
董仲舒曾告诫说:“得志有喜,不可不戒。”(《春秋繁露》)人的失败常常是从一次胜利开始,在这时人往往不能把持心神,很容易放松知足,这是不可不戒的。荀子在《劝学》篇里也说“怠慢忘身,祸灾乃作”。“怠”即懈怠,“慢”即轻慢,怠慢即是不能谨敬。
怠慢的态度,对于事业的害处是很明显的:一是容易对知识怠慢,很自然产生某些知识无用、某些知识极其有功的想法,实际上是对知识没有深刻的认识。世上任何东西学了都是有用的,有用与否不过是早晚、深浅的问题,这一点认识不明白,就会错过很多有益的知识积累。二是在待人接物上的怠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历史上有好多的英雄豪杰,都是因为轻易怠慢而埋下祸患,最终身败名裂。
谨敬,二要时刻留意细节。欧阳修讲:“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方孝孺也讲:“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深虑论》)人做事糊涂的地方,容易发生祸乱的地方,往往在那些不认真思虑而忽略的细微之处。“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淮南子·人间训》)*之所以高明,就是因为注意细节。孔子“祭神如神在”,他在祭祀的时候,仿佛神就在他的面前一样,非常恭敬、谨慎、敬畏。武侠小说里也常描写高手过招的情景,常常是两个人对立着不动,看似不动就已经分出了高下。因为高手过招,不在于勇、不在于智,全在于细节。大家常听的“大战三百回合”,只是说书人的夸张罢了,真要是三百回合,那是匹夫斗狠。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宗室淮南王刘安招募宾客,在他的主持下联合编写的,全书内容庞杂,多将道、阴阳、墨、法与儒家思想糅合起来,但主要的宗旨倾向于道家。
与人交往的时候要谨慎,要在细微处也保持谨敬,不单是行为的谨敬,更是内心的谨敬。对他人都要怀有敬重之念,永远不要在背后议论。在人前显得特别周到,心里却没有由衷的敬意,转身就调侃、非议,有一次被他人听到,就再也弥补不回来了。同学们在一块讨论的时候,不要轻易谈论自己导师的好与不好,也不要轻易讨论他人的是非,而是要见贤思齐,见不贤自省,不要以别的人隐私当做谈资。为人做事,都要有意识的从小事上做起、从内心做起,谨小慎微、兢兢业业,人生从此大不同,事业从此便通顺了。
二、慎言
慎言,是在日常生活中说话要谨慎、慎重。我们前面讲《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项羽观看秦始皇南巡仪仗时,脱口而说:“彼可取而代也。”他的叔叔项梁马上捂上他的嘴说:“勿妄言!族矣!”项羽这句话说得过于直白,是要被灭族的。在中国,因言得罪、因言得诛的例子非常多,项羽说这样的话,就是妄言、逆言。
中国人历来对说话非常在意,人生丧家亡身,言语占了八分。作为一个臣子来讲,小而言之,侃侃而谈,言语用来表明政治观点;大而言之,祸从口出,言论涉及到家族存亡。孔子很认真地思考说话的事,教育学生: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
对于应该何时说话、说什么话、怎么说,都是要谨慎思之的。“人不诚处,多在语言”,我们一定要在言语上注意,不要因为引喻失义,而导致祸患。具体怎么做呢?
一是要“言不妄发,发必当理”(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就是言语要合乎道理,语言是用来阐释大道的,如果说话在理,自然清通简要。方孝孺认为,语言承载着人类的理性经验,每一句话都要合乎世道人心:
发乎口,为臧为否;加乎人,为喜为嗔;用乎世,为成为败;传乎书,为贤为愚。(明·方孝孺《幼仪杂箴》)
从口里表达出来,就代表了自己臧否的意见,就是自己肯定或否定的观点;谈到了别人,就代表了对他人臧否评骘,话一出口,引起的便是或喜或怒的反应;如果是讨论事情,就决定了做事的成与败;这些话被写到书上,后人便由此判断其是贤明还是愚昧。
二是要“不涉秽浊、不处嫌疑”。(《教女遗规》)*古代有本《李氏女诫》,是关于教妇女教养的书,其中就说:
*此图依据西晋张华《女史箴》一文而作,但原作已佚,现存为唐摹本,原有12段,现存9段。
藏心为情,出口为语。言语者,荣辱之枢机,亲疏之大节也。亦能离坚合异,结怨兴仇,大则覆国亡家,小则六亲离散。
一个人心思百转,心里怎么想都可以,但是不能把自己的想法都说出来,出口以后就是言语,别人便知道了他的所有心思。要知道言语关乎,是表达亲疏关系的大节要处。言语说得好,就能够把很远的关系拉近;言语说得不得体的话,即便是很好的朋友也会渐渐疏远。言语的作用,大可以覆国亡家,小可以让亲戚离散。言语不慎,很容易招致别人的羞辱和诽谤。
《李氏女诫》还具体讲了很多具体的作法,如不要轻易接别人的话,不是问自己就尽量少接话,即便回答,一定要做到不“发谀之言”、“不出无稽之词,不为调戏之事,不涉秽浊,不处嫌疑”。“不涉秽浊”,就是不要满口脏话、满口胡话,言语要干净,要有教养。“不处嫌疑”,即不要说那些引人误解的话。
三是要“恶言不出口,苟言不留耳”(《说苑·谈丛》)。不出恶言,即是不说不好的话,那些伤害别人的话不要出口。人心中受委屈、烦恼郁结的时候要能自我宽解。人生世上,不顺心的事情很多,不能遇事不谐就口出恶言而伤及他人。“苟言”是什么?就是苟且之言,即是那些蝇营狗苟的闲言碎语。对于苟且之言,不要留在耳朵里,不能入到心里去。遇到有人在议论他人是非时,就要思考其是不是别有用心。因为现实中挑拨离间者、浑水摸鱼者到处都是,一定不要为这些流言苛语所误。
为人处世,要多与人善言,“言人之善,泽于膏沐;言人之恶,痛于矛戟”(《说苑·谈从》),说人好话的时候,他人听着就如沐春风,感觉非常舒服;妄论他人隐私,就像拿刀枪剑戟伤害他一般,更容易产生怨恨。言人善抑或言人恶,深层的取决于人的道德修养:
有道德者,不可多言;有信义者,必不多言;有才谋者,不必多言。多言取厌,虚言取薄,轻言取侮。
有道德的人,不用与他多讲,因为他已有很深的德行在,自然能分清孰对孰错;有信义的人也不用与之多讲,因为他们看重一言九鼎,多讲就是多余;有才谋的人不必与之多言,在于他们有才学、有谋略,一点即透。
在现实生活中,话说多了只能增加别人的讨厌。而如果只说那些很虚伪的、虚无缥缈的话,就会让人觉得他很轻薄,有时候会自寻侮辱。与人言语,却不能得到对方的重视与尊重,有时候原因更多的不在言语,而在言者本身的道德品行,行为不端者其言也轻,原因正是“言为心声”。
中国讲慎言,除了从正面要求来探讨之外,还从反面来训诫:
人当密厚时,不可尽以私密事语之,恐一旦失欢,则前言得凭为口实;至失欢之际,亦不可尽以切实之语加之,恐忿平复好,则前言可愧。(《训俗遗规》)
这段话说了两层意思,一方面,在关系特别密切时,也不能尽言自己私密的事情,因为一旦关系失欢,这些言语就会成为对方背后诋毁的证据。而在亲密者失欢破裂的时候,也一定不要口无遮拦地恶语相加,非议揭露其过去种种事情过错,乃至贬低其德行人品,因为恐怕两人日后和好,必要为这些过激言语而感到惭愧。另一方面,人在喜怒的时候也要善于节制自己言语,“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礼”(明·陈继儒《安得长者言》)。言语要加以制约,不经过仔细思虑就不轻许人言,否则日后难以办到,就是失信于人;发怒的时候,说话也要节制,因为人的脾气上来,行为言语容易毫无顾忌,容易在他人面前、在尊长面前失礼。
总而言之,慎言要求我们做到言语得体,该说的时候就说,不该说的时候不说;要学会言语清通简要,徐缓有致。
三、慎行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自己的行为要求会越来越高,成年人的最大特点是具有自我约束能力,能够管住自己。这就要学会慎行。
慎行,从表面来讲,就是做事踏踏实实,不要存侥幸心理,也不要无所顾忌。在中国人看来,之所以慎行,一方面是人的行为难以做到不被任何人知;另一方面每一个人的行为,实际是其德行的体现。约束行为,行事谨慎,是一个成年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曾国藩认为很多人之所以做事不谨慎,在于心态不对:
盗虚名者有不测之祸,负隐慝者有不测之祸,怀忮心者有不测之祸。(《治兵语录·诚实》)
爱好虚名者、做隐匿灰暗之事者、心中不诚敬者,最后都会行败而身灭,招致不测之祸。现代社会,人多比较浮躁,很多人只为出名,做人做事没有底线,骂别人或被别人骂都行,只要是能炒作出名声的事情都愿意去做。这种名声就是“虚名”,其结果并不是好事。所以,慎行的前提是慎肃其心,不要存妄念,没有侥幸、阴暗、虚伪的想法,就不会胡作为非,体现在行为上,才能中规中矩,端正平和。
怎么做到慎行呢?
一是要知道“慎于言者不哗,慎于行者不伐”(汉·韩婴《韩诗外传》)。慎言者,语言朴实无华,不哗众取宠而取虚名;慎行者,不轻易地自夸自大,做任何事情都能老成持重,不近祸患。
自古以来,“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北宋·苏轼《拟进士对御下策》),做事要谨慎、稳重,则无往而不成;轻率鲁莽,则无往而不败。用老子的话讲,战胜了,却要有丧礼一样的谨慎,这样才不会骄纵,才不会因自己的疏忽而被对手卷土重来。“轻发”就是浮躁,是当下社会的通病。我们如果能做到多一些谨慎的话,不仅可以避免祸患,还可以坚守志向。一个人的志向越大,其要遭受的煎熬就越多,所要付出的努力就越多,只有认认真真、踏实地做,才能保持自己的志向,艰难却又不停地走向成功。
很多家诫类的作品中总是在谆谆告诫子孙,要谨言慎行。方孝孺*说:“人之持身立事,常成于慎,而败于纵。”(明·方孝孺《慎斋箴》)做人做事只有通过谨慎才能够成功,骄纵放逸就难免失败。历史上有很多例子,就是因为“一念不慎”而“败坏身家有余”,不光把自己的事业毁了,也把家庭、家族毁掉了。冯班也讲:“不行险则无祸患,不作伪则无破败。”(《钝吟杂录·家诫上》)人做事,不要因为有利益,就去冒险行某件不能为之事,认为没有人可以知道。世上事情难能有什么不被任何人知晓,这样做的最终结果,还是招致祸患。
*方孝孺(1357—1402),字希直,号逊志。在靖难之役时,因拒绝为篡位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杀害,且诛十族。
二是能够“修其身而后交,善其谋而后动”(汉·扬雄《扬子法言》)。就像交友要慎,做事要用脑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人结交什么样的朋友,要想结交道德高明之士,自己就要先修行道德品行。同样的道理,我们要想做成大事情,要想做好事情,就要预先在内心善为思谋。只有步骤次序安排妥当,对细微之处也能计划清楚,才是做事的“善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