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柳宗元也给朋友说人生在世,“立身一败,万事瓦裂”(《寄许京兆孟容书》),即做人的根本是修身。
修身,是一个人由内圣走向外王的关节点。内圣,就是在人的内心中培养浩然正气,使内心宁静下来,有了自己对道德、真理的认知;而这些认知,内化到人的身心里面,使人的言谈举止能有一种淡定畅达的气象,因此我们说,修身就是把诚意、正心完全融化于内在的过程。外王,是人若能达到内圣的境界,就要再把志向、修养以及内心的淡定、畅达通过自己的行为表达出来,去影响自己做事、影响周围的朋友、影响自己的家人,乃至能够把内在的浩然正气与外在的事功结合起来,成就人生的大功业。
我们读书的目的之一是学知识,目的之二是要学修身。修身,不仅要能够学会为人处世,能够洞晓万物的道理,能够知道什么应该去坚持、去追求,什么应该舍弃、放手。
内外兼修的修身,是成君子者必备的修养。欧阳修说:“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辨左氏》)于内里端正心性,于外在端正容止,待人待物周到。心正,身也正。欧阳修又说:“不修其身,虽君子而为小人;能修其身,虽小人而为君子。”(《答李翊第二书》)一个人要是不讲修身,不讲待人接物之道,即使名为君子,实际上其行为仍是小人。
我们前面讲到过君子和小人的分别,君子、小人不仅指其道德的高尚或低下、地位的高贵或卑微,更在于指格局的大小。君子是格局大,能做大事业的人;小人是格局小,只汲汲于自己利益的人。不能修身,志向再大,最后也只能碌碌无为,做些无聊之事。一个人即便起初的格局非常小,但通过修身涵养,修养、修为有所长进,慢慢就能成为君子,进而去影响别人。
我们讲的修身之要是:
行己恭;责躬厚;接众和;立心正;进道勇。(《格言联璧·持躬》)
“行己恭”,人生世上一定要有恭敬、敬畏之心。孔子讲“畏天命”,如果一个人什么都不敬畏,什么都不能约束他,其做人做事就没有了底线,更谈不到修身了。“责躬厚”,即是对自己要反思,每天、每件事都要深深反省。“接众和”,“和”就是和气,与朋友交往时要和气、和蔼,追求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立心正”,端正内心。“进道勇”,要学习,要追求,不但需要努力,还需要拿出勇气,非常勇敢地坚持自己的志向。
以此来看,修身确实是内外兼修的问题,是内圣外王的结合,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事情,也是做事业的起点,有了这些修为,何不能成功?
§§§第一节养生
要修身,首先要养生。养生就是让自己的身体健康起来,如此才能让自己承担起立下的志向,担负起自己所要追求的发展的责任。《尚书·洪范》里讲人有五福:
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这是中国人所理解的身体康健和终天命的道理,也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五福临门”的最初版本。汉代人桓谭在《新论·辨惑》中把五福改为:“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
五福是中国人美好的期待,在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生命质量的重视。
一是寿,生命长久,能尽天年。《黄帝内经》*中有一篇《天年》,讲的就是人如何长其寿,在中医看来,人理想的寿命应该是120岁。
*《黄帝内经》,托名为轩辕黄帝之作,分《灵枢》《素问》两部分。
二是富,富并不一定是家财万贯,而是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能在社会立足、保证生活质量。
三是康宁,即身体健康,没有疾病;心情怡然自得,没有郁闷。
四是攸好德,“好德”即是高尚的德行,要不断培养自己德行,让自己更完善,具备了这种德行即为“福”。
五是考终命,主要指一生无恙,临终心里没有挂碍,安详自在终其一生。如果说“寿”相对于早夭而讲,考终命主要是说人终其一生,能够完成安身立命的事业,盖棺论定之时能得到高度评价,不枉这一生。
古人讲的五福,并不只是荣华富贵、身体康健就行了,最重要的是要终天命,通过养身、修身来完成自己安身立命的事业,而不是养得白白胖胖却一事无成。
自古以来,中国人极为重视养生。但现在,很多人年轻的时候毫不惜力、拼命去赚钱、无止境地加班加点,攒出一大堆疾病;到中老年时,就开始拿积蓄的钱来买滋补品、养身体,活得又累又不健康。
传统讲养生,有两种养法:一是心养,二是身养。心养,就是心态要好,平和安宁。只有身心和谐的人才会乐观、自信,才能去宽容,拿得起,放得下。心中了无芜杂,就很容易体会到从容自在,便少了很多疾病。气不顺则滞,血不顺则淤,心不顺则凝,喜、怒、忧、思、悲、恐过度,便会带来各种各样的疾病。养生首先要养心,西方有句谚语:一个小丑进城等于十个医生。就是说心的快乐、祥和、安宁、自在,无忧无惧,不悲不喜,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前提。
养身,是指身体的锻炼。不要一提到体育锻炼,就是跑步、打球之类的运动,而是要意识到锻炼的目的,是让身体更柔韧。这就需要注意锻炼的方法。每天清晨,在公园里都能看到很多老年人在锻炼,但是有的老年人用手把自己吊在树上,有的用脚踹树,有的用脊背靠树,这都不是正常的养身之法。因为年龄大的人骨骼是非常脆弱的,踹树、靠树等行为对身体的影响并不好。要知道,老年人锻炼不能再像年轻人那样剧烈,因而经过几十年的损耗,体内的元气、身体的机理都和年轻时不再相同,不能再拿年轻时的经验来运动。*
*五禽戏为华佗创造,通过模仿虎,鹿,熊,猿,鸟(鹤)五种动物的动作,以保健强身的气功功法。
养身要和养心结合起来,如果锻炼时,心里面有很多放不下的东西,左顾右盼,这样的锻炼效果会很差。如果心定气闲,慢慢走路、安静散步,甚至行动坐卧,都可以养身。中国的太极拳、形意拳、高僧们的禅坐、道士们的打坐,都不是靠剧烈运动来锻炼的,而是讲究身心合一的修炼。
嵇康受道家思想影响较多,他认为养生最重心养,要能够做到:
旷然无忧,寂然无虑;守之以一,养之以和。(《养生论》)
心要有旷达、开阔的气象,什么芜杂都没有,就会无忧无虑。“一”是什么?即是自然,能顺其自然,看花开花落、世事变迁都不能动心,不要经常焦虑、浮躁,要能静下来用心清气和养身。
张载给武侯祠题字,借诸葛亮的人生经历,提出了自己对于养身的看法,他说:
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正蒙·中正》)
“言有教”,就是和人交往的时候,言语上要有教养,要能让人去倾听、去深思。我们读书也好,与朋友交往也好,要学会总结书中经典的句子,总结那些饱含经验的言语。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鲜活的话,比如冯小刚每年的电影中都会有一两句话,让大家记的很牢,“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这话就很有道理,也很鲜活。赵本山的小品也总有一两句话很突出,能把整个节目支撑起来。我们写文章、做事,都要做到“言有教”,效果才能更好。
“动有法”,就是言谈举止要合乎规矩、有法度、不妄为。“昼有为,宵有得”,即是白天做事要努力以见其功,晚上反思白日的行为也要查漏补缺、有所心得。“息有养,瞬有存”,是能静下来、能守得住心神,在每一个瞬间,都要注意养气,默存心神而不放逸。
曾国藩认为养生之道,在于八个字:
惩忿,窒欲,少食,多动。
一是惩忿,就是在内心自怨自艾的时候、非常愤懑的时候,要善于消解,把事情想通就可以了,世上之事,哪有那么完美;人生在世,何必斤斤计较。二是窒欲,欲望太多不利于养生,要慎欲,要控制欲望。三讲少食多动,要多运动,不要暴饮暴食。
具体而言,该怎么做呢?
一、饮食有节
对于这一点,中国古人讲得很多。《吕氏春秋·季春纪》中就讲:
凡食之道,无饥无饱,是之谓五脏之葆。
正常的饮食无非是满足身体的需要,无论是长身体的青少年,还是养身体的中老年,饮食一定要适量,做到不过饥,不过饱,这才是保养脏腑之道。
东晋葛洪*的《抱朴子》**,内篇探索养生之道,说得更具体:
*葛稚川,名洪,自号抱朴子,东晋时人,著有《抱朴子》。此图画葛洪携子侄徙家于罗浮山炼丹的故事,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于隐居的希求。
**《抱朴子》今存《内篇》20篇,论述神仙、炼丹之事,近于道家;《外篇》50篇,论述时政得失,臧否人事,近于儒家。
善养生者,食不过饱,饮不过多,冬不极温,夏不极凉。
如何养生?“食不过饱”,即进食不要过多,不能太饱胀了。“饮不过多”,是讲的少喝酒,酒精对人的伤害很大。“冬不极温,夏不极凉”,冬天寒冷,要注意保暖,但是不能去追求过于温暖;夏天的时候炎热,要注意防暑避热,也不能追求过于凉爽。这四个原则,看似简单,却讲明了养生的真谛,即五脏中和,不要过分。
道家认为冬天寒冷、夏天炎热是自然之道,人的生活要合于自然,如果追求悖于自然的温度,对身体反而是一种伤害。冬天靠暖气,夏天用空调,可以调节生活环境,但如果暖气过热,空调过冷,室内外温差太大就会导致过寒过热,反倒破坏了人自身的调节能力和抵御能力。
在中医学说史中,《黄帝内经》是讲阴阳之道和人体内气血的运行;《伤寒论》讲外感所导致的疾病如何治理。《神农本草经》将药分三品,总结药性药理;孙思
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讲汤药方剂的使用。葛洪的《抱朴子》讲的是养生之法。养生是中国特色的预防医学,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治未病,就是预防疾病发生。
什么叫未病?从医学检查的角度来看,身体好好的。但自己就是感觉不舒服,诸如气郁、气滞、气不通、神情恍惚、失眠等,西医称其为“亚健康”,中医认为这是症状都是疾病的先兆,必须医治。
养生,正是从防病、治未病的视角来看待身体。在中医看来,疾病有两种,一是外感,二是内伤。外感就是环境变化,风寒暑湿燥热侵袭肌体,由外入内,造成身体不适。怎么做呢?提高抵抗力,为什么这种环境下,别人不得病,那就是身体基础比较好。内伤,是情志亏损,喜怒忧思悲恐过甚,造成气机滞阻,像中举而疯的范进之类的精神失常,便是情志受损。《抱朴子》中说:
知好生,而不知有养生之道;知畏死,而不知有不死之法;知饮食过度之蓄疾病,而不能节肥甘于其口也;知极情纵欲之致枯损,而不知割怀于所欲也。
道理都懂,但都忍不住还要飞蛾扑火。下了决心要减肥,看到美食却忍不住;明明知道纵欲伤身,面对诱惑却欲火焚身。
前面讲过,人性中有“食、色”两种本能,遇到好吃的就不由自主地多吃,有的人吃自助餐,扶着墙进去,扶着墙出来,前要空三顿、后能省四顿,暴饮暴食。食肉多则生痰,要消化掉,需要调动大量腺体来分泌消化液,需要耗掉人体内大量水分,我们都有暴食之后口渴的感受,正因如此。放纵情欲能够灭神,最容易导致身体内损,但却不能节制自己,今朝有酒今朝醉,花开堪折直须折,嗜欲太重,身心受损。
因此,中国人的养生,讲究平和府藏,颐养精神。“府藏”是指人的五脏六腑。脏腑要平和,要求饮食上要温和,酸苦甘辛咸,不能太过。人都喜欢追求感官刺激,喜好厚味,现代饮食往往用酸、甜、香、辣来满足口腹之欲,加之烟酒,看似幸福的生活,实际是不注重养生。我们看被称为“人瑞”的长寿之人,养生的经验就是饮食清淡,口味平淡,心平气和,寡欲慎动。春节或者节假日,医院反倒多了病人,不少因为是暴饮暴食,五脏六腑不调理,肠胃就会生疾病。颐养精神,是讲“心养”。人活在世,一要靠饮食维持生命质量,二要靠精神支撑生活勇气,精神充足才能神清目明。
怎么做到饮食有节呢?这要靠自觉,古人讲:“神气淡则血气和,嗜欲胜则疾疹作。”(《旧唐书·裴潾传》)养生应该在“神气”、在节制“嗜欲”上下工夫。精神平淡了,不轻易动心,血气才能平和。有的老年人鹤发童颜,性情开朗,做事不过分,而那些脸上发红、嘴唇发干的人,基本上都是比较焦躁、爱发脾气的人。心情平和、精神平淡,人的气色才能正常。古代的帝王短寿,主要原因不在于日理万机的劳累,而是吃得太好了,补得太多了,饮食过度、情欲过度、营养过度、很早就耗尽了体力和气机,最终没有享受荣华富贵,反倒让荣华富贵给扼杀了。
传说是活了102岁的孙思邈有一则养生口诀,很通俗,不妨作为经验总结:
口中言少,心头事少,肚里食少,有此三少,神仙可到。酒宜节饮,忿宜速惩,欲宜力制,依此三宜,疾病自稀。
做到饮食有节、力戒嗜欲、心态清静、节酒制怒,好好保养,管住嘴,迈开腿,快乐长寿。